肺的解剖特点
肺脏解剖概述

肺脏解剖概述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一,形状像两个倒置的三角锥。
肺脏的表面光滑而充满弹性,呈现出粉红色的外观。
肺脏主要由肺叶组成,右肺有三个肺叶,分别是上叶、中叶和下叶;而左肺则只有上叶和下叶两个肺叶。
肺叶内部又分为许多小的肺小叶,每个肺小叶都由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和相应的肺泡组成。
肺脏有很多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肺脏是呼吸的重要器官之一。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空气通过鼻腔和喉咙进入气管,然后分别进入左右两侧的支气管,最后进入肺部。
肺泡是肺脏内最小的结构,它们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泡排出体外。
除了呼吸功能,肺脏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
首先,肺脏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产生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其次,肺脏还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保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此外,肺脏还参与代谢过程,可以将一些物质代谢掉或排泄出体外。
肺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它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肺脏的健康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持肺脏的健康,我们应该避免吸烟和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并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
总结起来,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
它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我们呼吸、免疫和代谢的关键之一。
保持肺脏的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重视肺部健康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只有拥有健康的肺脏,我们才能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健康的生活。
肺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分析

肺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分析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排除废物和调节酸碱平衡等关键功能。
本文将对肺的解剖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
1. 解剖结构:肺位于胸腔内,是一对萎缩性、锥形的器官。
成人的左肺分为上叶、下叶和舌状叶三个部分,而右肺则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三个部分。
肺与胸膜相连,胸膜外面覆盖着肋骨,形成了胸腔。
2. 肺的功能:2.1 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关键部位。
通过肺泡,氧气从外部进入肺泡,经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跨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这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保证了身体对氧气的供应和废物的排除。
2.2 过滤空气:肺在吸入空气时起到一个过滤作用,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尘、颗粒物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保护呼吸道免受外界的侵害。
2.3 免疫防御:肺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肺黏膜上有大量的纤毛和黏液,能够捕获外来颗粒物和病原体,然后通过纤毛的摆动将它们排出体外。
此外,肺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参与体内免疫反应,提供保护机制。
2.4 调节酸碱平衡:肺有助于维持人体内血液的酸碱平衡。
当血液过酸时,肺会通过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来调节,从而减少酸性物质的含量,使血液恢复正常的酸碱平衡。
2.5 引导声音产生:肺是声音产生的关键器官。
通过呼吸肌肉的调节,肺部能够将空气经过声门进入声道,然后通过声带和共鸣腔体共同产生声音。
3. 与其他器官的协调:肺与心脏密切相连,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氧气富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这种协调作用确保了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4. 存在的常见问题:肺部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疾病。
例如,肺炎、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肺部的功能,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因此,保护肺部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戒烟、避免尘埃和有害气体的接触、定期锻炼等。
综上所述,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器官,具有气体交换、过滤空气、免疫防御和调节酸碱平衡等多种功能。
肺的解剖及分段96236

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
41
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 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 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有的部位无结缔组织, 两层基膜融合。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肺的解剖及分段
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
肺的解剖及分段
24
经左上肺静脉层面
25
肺的解剖及分段
经左上肺静脉层面
肺的解剖及分段
26
经右上肺静脉层面
27
肺的解剖及分段
经下肺静脉层面
28
肺的解剖及分段
经四腔心下部层面
29
肺的解剖及分段
经四腔心下部层面
肺的解剖及分段
30
31
肺的解剖及分段
32
肺的解剖及分段
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s)。
肺的解剖及分段
50
肺静脉
两肺静脉逐级汇集成左、右、上、下 肺静脉
左上肺静脉收集左上叶及舌叶的静脉 血;右上肺静脉收集右肺上叶及中叶 的静脉血
左右下肺静脉分别收集两肺下叶静脉 血,最后汇入左心房
肺的解剖及分段
51
行程 注入
肺静脉
52
肺的解剖及分段
上肺静脉在主支气管和肺动脉下方行向内下,平 第3肋软骨高度穿心包入左心房.
肺的解剖及分段
53
下肺静脉水平向前,平第4肋软骨注 入左心房。
肺的解剖及分段
54
肺的解剖及分段
55
三、胸骨角56的标志性意义
平对第二肋软骨 第四胸椎下缘 上、下纵隔的分界标志 主动弓的起、止标志 气管杈平面 奇静脉弓跨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 肺动脉分叉处 胸导管在脊柱前方由右转向左的部位 心包上界(浆膜心包返折的部位)
肺的解剖特征及相关疾病分析

肺的解剖特征及相关疾病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
了解肺的解剖特征及相关疾病对我们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肺的解剖特征。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两个肺都被胸膜所包裹。
肺内部有支气管树状分支,将气体传送到肺的最小单位——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地方,通过肺泡壁上的微细血管,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肺的表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纤毛和黏液,帮助清除进入肺部的尘埃和其他异物。
了解肺的解剖特征之后,我们来分析与肺相关的疾病。
第一种与肺相关的疾病是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和发热。
肺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杀灭感染的细菌。
预防肺炎的措施包括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已经感染肺炎的人接触。
第二种与肺相关的疾病是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痰液产生增多。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
支气管炎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
治疗支气管炎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如体位引流和气管扩张。
第三种与肺相关的疾病是肺癌。
肺癌是细胞在肺内异常增长形成的恶性肿瘤。
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吸烟是导致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其他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二手烟暴露和注意室内空气质量。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肺部疾病,还有其他一些与肺相关的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血栓栓塞症等。
对于这些疾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总之,在了解肺的解剖特征及相关疾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接种疫苗,并定期进行体检以及保持身体健康。
如有异常症状出现,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吸入新鲜空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了解肺部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的主要解剖学知识点,包括位置、外形、内部结构等。
一、肺部位置肺部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正常情况下,左右肺部位于胸腔的两侧,被位于中间的心脏所分隔。
肺部与胸膜相连,胸膜将肺部包裹,形成肺实质与胸腔之间的腔隙,这个腔隙称为胸腔腔隙。
二、肺部外形肺部的外形与呼吸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
人体左右肺部的形状略有差异,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上叶较大且被心脏所压迫,呈半圆形状;下叶比上叶小,呈梨形。
右肺由三个叶组成,分别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整体而言,肺部的外形呈现为充气状态下近似于一个圆锥形。
三、肺部内部结构肺部内部结构是理解其功能和解剖学特点的关键。
肺部内部主要包括支气管、肺泡和血管。
1.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空气从气道引导至肺泡。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随着细支气管的分支,形成肺部的支气管树状结构。
最细的支气管称为肺泡细支气管。
2.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面积广阔,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效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泡的数量随着支气管的分支逐渐增多,形成肺部的肺泡网。
3. 血管肺部的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肺动脉将贫氧血液从心脏运输至肺部,经过肺泡与氧气发生气体交换,将富氧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心脏。
肺动脉与左右支气管的分支相伴相生,形成血管与支气管的血气屏障。
四、肺部功能肺部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功能。
肺部主要功能包括呼吸、气体交换和免疫保护。
1. 呼吸肺部通过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至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呼吸过程中,肺部起到气体引导和分布的重要作用。
2. 气体交换肺部内的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形成血气屏障,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扩散的方式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之间交换。
肺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分析

肺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分析肺是人类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分布于胸腔中,起着呼吸和气体交换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对肺进行分析。
一、解剖结构肺是成对存在的,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每个肺都被称为肺叶,分别有左肺和右肺。
肺与胸腔内的其他结构相互关联,分别与气管、支气管、心脏等相邻。
肺的外部称为肺表面,内部由肺组织构成。
1. 肺表面:肺的表面光滑而凹凸不平,适应胸腔的形状和大小。
在左右肺的表面,可以看到肺门、肺尖、肺底以及肺周边的胸膜等特征。
2. 肺组织:肺组织是由呼吸腔(支气管和肺泡)和肺间质组成的。
肺泡是肺的最小功能单位,由气管分支为支气管,再细分为支气管树,最终分支到呼吸腔中的小囊泡,即肺泡。
肺泡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种结构与血液循环的通路有关,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二、功能分析1. 呼吸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肺会将氧气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输送到血液中,同时从血液中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出气体释放到外部。
2. 气体交换功能:肺的气体交换是指将氧气从肺泡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从血液排出到肺泡中。
这个过程主要依靠肺泡内壁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分压差进行。
氧气通过肺泡壁向血液中扩散,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被输送到身体各组织,提供能量。
同时,二氧化碳也通过血红蛋白和血浆的运输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出将其排出体外。
3. 免疫功能:肺在呼吸过程中还具有免疫功能,能够抵御和清除吸入的外部有害物质和病原体。
肺内存在着黏膜、纤毛、免疫细胞等防御机制,通过黏膜分泌和纤毛运动,以及免疫细胞的作用,促使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被清除,保护呼吸道不受损害。
4. 调节酸碱平衡:肺还具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时,肺会增加呼出二氧化碳的量,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度,维持酸碱平衡的稳定性。
总结起来,肺作为人类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呼吸、气体交换、免疫和酸碱平衡调节等多种功能。
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起着呼吸气体、气体交换和保护胸腔内脏器官的重要作用。
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如下:一、肺的解剖结构:1.肺的外形和位置:肺位于胸腔中,呈锥形,上部膨大为肺尖,下部较宽大为肺底。
左肺共有两裂,右肺共有三裂。
2.肺的外表:肺表面充满了血管和呼吸管道,分布着粗细不一的肺叶和淋巴结。
3.肺的内部结构:肺的内部结构由肺叶、肺段、肺小叶和肺泡组成。
(1)肺叶:指肺的主要组成部分,左肺有两个肺叶,右肺有三个肺叶,各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大小。
(2)肺段:肺叶由许多肺段组成,每个肺段拥有自己的支气管和血管。
(3)肺小叶: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每个肺小叶由多个呼吸单位组成。
(4)肺泡:肺泡是肺的最小的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内有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微细的血管组织。
4.肺门:肺门是肺的根部,由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5.胸膜:胸膜是覆盖肺表面和胸腔内壁的薄膜,它让肺与胸腔壁紧密结合,并形成胸膜腔。
二、肺的功能特点:1.呼吸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负责呼吸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肺会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气体交换功能: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中薄薄的血气膜,与外部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气体的吸收和释放。
3.保护功能:肺的黏液层和纤毛层共同组成了肺部的自净机制。
黏液层可以捕捉到吸入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纤毛层则通过震动将这些物质排出呼吸道,减少对肺组织的损害。
4.调湿功能:肺部可以通过调节呼吸道的湿度,保持肺泡内的适宜水分含量,防止呼吸道受到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的影响。
5.声音产生功能:肺部参与声音的产生过程。
当肺受到刺激时,呼气的气流通过会引发声带的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总结起来,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呼吸、气体交换、保护、调湿和声音产生等功能。
肺的解剖生理总结

肺的解剖生理总结1. 引言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和氧气供应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总结和介绍。
2. 肺的解剖2.1 肺的位置和形状•肺位于胸腔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
•左肺由两个叶构成,右肺由三个叶构成。
•肺的外形呈锥形,上部较短而宽,下部较长而狭。
2.2 肺的表面特征•肺的外表面光滑,覆盖着胸膜。
•肺的内表面分布着许多小囊泡状结构,称为肺泡。
2.3 肺的支气管分布•肺的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主支气管分支成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分支,最终形成肺泡。
3. 肺的生理功能3.1 呼吸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进行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合,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3.2 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的毛细血管,进而被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二氧化碳则从毛细血管中进入肺泡,通过呼出的方式排出体外。
3.3 呼吸调节•肺感受到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并通过化学和神经机制来调节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当体内氧气含量不足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肺会通过神经信号向呼吸中枢发出信号,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满足身体对气体交换的需求。
3.4 免疫功能•肺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通过炎症介质、吞噬细胞和抗体等机制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和异物的侵害。
4. 肺疾病4.1 肺炎•肺炎是肺组织的感染和炎症。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4.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4.3 肺癌•肺癌是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咳血和胸痛等。
5. 结论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气体交换和供氧的重要任务。
了解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了解呼吸过程和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对肺的总结,希望能够增加对肺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的解剖特点(一)肺的解剖形态1 .肺的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
2 .肺的形态结构: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
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
故称为清虚之脏。
(二)肺的生理特性1 .肺为华盖:盖,即伞。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
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
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
肺为华盖,说明肺位高居,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
所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
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
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
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
因此,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2 .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
娇是娇嫩之意。
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
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
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
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 (《不居集》),“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 (《理虚元鉴》)。
3 .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
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如秋金之时。
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胸腔镜适应那些手术(一)肺叶切除1.侧卧位。
切口处皮肤暴露范围要适当大些,显露出预置切口。
2•放人胸腔镜:在选定的部位作长1〜1. 5cm的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分开肌肉、肋间肌并刺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进手指探查,无粘连可直接将套管穿刺针刺人胸膜腔,放入开放式套管,自该套管置人胸腔镜,全面检查胸内结构。
然后根据手术需要,同法做第2第3个套管切口,在胸腔镜监视下放人无损伤抓钳、电灼剥离器、冲洗吸引管等手术器械。
3.分离叶间裂:用电灼分离切开粘连带和胸膜;对叶间裂不全者可用带电凝的剪刀适当分离,找到合适层面后再用内镜缝合切开器(GIA)切开缝合。
4 •肺动脉的处理:①经小切口用普通长血管钳分离结扎叶间动脉。
②用GIA切断缝合处理动脉。
③肺门血管和支气管一同处理。
④金属夹处理法。
5.肺静脉的处理:同肺动脉处理。
6.支气管处理:以GIA切断缝合。
7.手术结束。
操作器械退出胸膜腔后缝合切口,然后经一个原来的套管将胸腔引流管引出并固定于皮肤上,接水封瓶引流和进行肺的复张。
(二)食管肌层切开术1.体位:右侧卧位略向前倾。
2.切口:第一切口选左腋后线第8 或第9肋间,第2、3、4 切口选第6肋间腋前线、腋后线和肩胛骨后2cm各长10、10、5、10cm3.手术操作:进镜后用三叶爪拉钩牵开左肺下叶,于主动脉与心包之间剪开纵隔胸膜;显露食管肌层;使用一直角钳游离并套一带以牵引食管;切开食管肌层;直至看到食管的粘膜下层,完成食管肌层切开术。
(三)纵隔肿瘤切除术(以胸腺瘤手术为例)1.体位:取半侧卧位、侧卧位均可。
2.切口:3〜4个。
3.手术操作:进镜后用内镜钳夹住肿瘤附近的正常胸腺组织,剪开包膜,金属夹处理胸腺动脉,以内镜器械用锐性和钝性分离出整个肿瘤,所有粘连带均以金属夹夹闭后切断,直至肿瘤摘除。
(四)动脉导管结扎术1 .体位:右侧卧位。
2.切口:腋后线第6或7肋间作第一切口2〜3cm腋前线第3肋作第2个切口;正对动脉导管的肋间作第3、4 个切口。
3.手术操作:进镜后确定动脉导管位置后剪开纵隔胸膜,游离动脉导管周围组织,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免受损伤,动脉导管游离后置人持夹器以钛夹夹闭动脉导管。
(五)胸膜肿瘤切除术1 .体位:健侧卧位。
术中可根据肿瘤部位不同摇动手术台变动体位。
2.切口:采用胸腔镜常规切口。
3.手术操作:进镜后用电刀沿肿瘤边缘切开胸膜,用内腔镜抓钳牵拉提起肿瘤,逐渐剥离、切除肿瘤,电灼止血结束手术。
肺大泡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
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黏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泡;继发于肺结核的则多为单发,亦无明显之肺气肿同时存在;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除大泡之外,常伴有多数小泡。
临床表现1 症状和体征:肺大泡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也可能仅为纤维性膜。
可与多种肺气肿并存,常见于间隔旁侧或细叶旁肺气肿,可伴有碳末沉着,如煤矿工人尘肺,或不伴有碳末沉着,如瘢痕组织肺气肿。
根据病理形态将肺大泡分为三种类型。
1.1I型:狭颈肺大泡。
突出于肺表面,并有一狭带与肺相连。
因为支气管瘢痕组织形成的活瓣性阻塞,肺大泡体积增大系由于肺泡侧支通气和气体滞留。
I型肺大泡壁薄,常由胸膜和结缔组织形成,多发生于中叶或舌叶,也常见于肺上叶,可能由于该部位胸腔负压大,常规胸片即可发现肺大泡的存在。
1.2U型:宽基底部表浅肺大泡。
位于肺表层,在脏层胸膜与气肿性肺组织之间。
肺大泡腔内可见结缔组织间隔,但它不构成肺大泡的壁,可见于肺的任何部位。
1.3川型:宽基底部深位肺大泡。
结构与U型相似,但部位较深,周围均为气肿性肺组织,肺大泡可伸展至肺门,可见于任何肺叶。
1.4当肺大泡体积增大时,周围肺组织受压迫并引起肺脏移位。
受压肺组织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肺大泡周围密度增高阴影。
以上三型均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不并发肺大泡。
下叶肺大泡常见于有并发症的煤矿工人尘肺和融合性矽肺。
1.5小的肺大泡本身不引起症状,单纯肺大泡的患者也常没有症状,有些肺大泡可经多年无改变,部分肺大泡可逐渐增大。
肺大泡的增大或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肺大泡,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并逐渐出现症状。
巨大肺大泡可使患者感到胸闷、气短。
肺大泡突然增大破裂,可产生自发性气胸,而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也可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
1.6肺大泡患者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临床症状也主要由这些疾病引起,只是在肺大泡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
肺大泡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
如果引流支气管阻塞,肺大泡腔被炎性物质充满,可使空腔消失。
临床上可能出现经治疗后感染症状消失,而胸片上肺大泡阴影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消退的情况。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2.1心理护理自发性气胸多数由肺大泡所引起易反复发作,往往经保守治疗无效,并且由于患者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地进行疏导和解释,给予诚挚的安慰和鼓励,介绍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及本院开展情况,并请同类手术病人现身说教,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1辅助检查术前除了解病全身情况外,还应准确查出病变部位胸部X 线检查,可了解肺大泡的大小、部位、数目及肺萎情况。
CT 检查能显示肺大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大泡的分型,对局限性气胸可显露气胸的范围及方法,对指导胸腔手术路径均有帮助。
2.1.2术前指导指导病人训练腹式呼吸,以减轻手术后切口的疼痛,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正确掌握排痰的技巧,避免术后因疼痛而不能及时排除痰液,训练床上大小便,以使病人能顺利地适应手术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应告知病人禁烟,大量吸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2-3 倍。
术前停止吸烟2 周以上者可改善分泌物排除能力。
2.2术后护理2.2.1生命体征监测由于麻醉、术后疼痛,出血和呼吸道应激反应等,术后病人容易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
因此,必须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包括心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的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当班医生进行处理。
2.2.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与麻醉师做好病情、输液、管道的交接班。
测量生命体征,听诊双肺呼吸音,连接氧气导管,接好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胸腔引流管应长度适宜,定时挤压,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打折。
同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水柱的波动,有无气泡溢出等。
对于引流液大于100ml的病人,如颜色较为鲜红、黏稠,待续时间3h以上者,应考虑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2.2.3术后疼痛护理多数病人在术后麻醉药效消退后感觉切口疼痛,由于痛阈的个体性差异,有些病人常因为疼痛难忍而影响休息。
因此,对术后病人多查房、多关心,对于因疼痛影响引流管的位置,有时由于引流管的位置放置不妥,常引起病人疼痛,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后,可减轻病人的疼痛。
多数病人在术后6h〜8h能坐起活动,早期活动利于引流和肺复张,术后应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活动,多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利于术后恢复。
2.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2.3.1出血术后第1 天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象。
术后6-8h 测血压q1h,若血压平稳则延长测量间隔时间,同时注意脉搏、呼吸变化。
还要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尤其注意胸腔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或短期内引流量较大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3.2气胸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有无胸闷、气急等不适主诉、有无皮下气肿等。
2.3.3呼吸功能锻炼[2] (1)患者取半卧位,位于气体及液体排出及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由于手术及胸腔置管使呼吸肌受损,呼吸功能受到影响,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于胸骨上窝处,以引起咳嗽反射,促进咳嗽,咯痰,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
(3)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运动。
2.4 出院康复指导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肺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若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