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摘要: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
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情节、角色和情感交流等要素,找出并解释了中西文化在亲密关系、对待权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旨在增进中西方人士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电影《别告诉她》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意义解读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了解和尊重他方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情节、角色和情感交流等要素,探讨中西文化在亲密关系、对待权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旨在增进中西方人士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别告诉她》中的表现1. 亲密关系的构建:电影中,女主角艾玛和威尔的亲密关系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取向。
在西方文化中,个体的自主性和个人感受被重视,而在亲密关系中,强调平等和分享。
相比之下,中式婚姻更侧重于家族和社会关系的维护,个体的感受和意见在决策中不一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对待权威的态度:电影中,艾玛在与家人相处和服从于权威的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家庭中对长辈和权威的爱戴与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自由和平等的观念更为突出,对权威的尊重常常要从个人的真实意愿出发,而非一味盲从。
3.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电影中的情节展示了中西方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上的差异。
艾玛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而威尔更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
4. 观念的差异:电影中,威尔与艾玛的爱情经历中,涉及到了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比如,女主角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反映了中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必要的技能。
在全球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商务人士的必备技能,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能力。
但不同的文化因素以及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种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冲突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是人类群体共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群体成员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
但文化也是人类相互间最主要的分化因素之一,不同的文化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考方式等等。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识相交时,文化差异就会出现,这种差异既会给沟通和相互理解带来难度,也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文化差异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在礼仪方面,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规矩和习惯,如在中国,长辈之间的交往要比普通人多一些象征尊敬的动作和用语;在西方国家,男性与女性见面时握手是很普遍的礼节行为。
在沟通方式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表达方式也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比如,在面对批评时,西方人习惯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东方人更容易避免冲突,通常是委婉地表达。
除此之外,在观念、信仰、生活习惯、美学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也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因此,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需要认识到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展现出应有的尊重和容忍。
除了问清楚文化习惯,你也可以和他们探讨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跨文化交际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虽然西方文化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文化差异还是可能导致冲突。
比如,在东西方道德观上,有很多明显的不同。
在中国,孝道是非常重要的民间美德,认为“有孝则天下安”。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意识相对较为强,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
因此,在商业谈判以及劳动关系等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一些甚至是极端的冲突。
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心得

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心得一、中英文化差异及表现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中英文化差异可以影响到大到国家,小到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我们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习俗、节日和一些社交礼仪。
除了一些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 外,中英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Mid-autumn Day。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Easter, April Fool's Day, Mother's Day, Thanks giving Day, Christmas day 等。
双方节日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如庆祝方式和饮食习惯等。
对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往往会推辞一番后才接受,但不会当面打开。
而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以本国文化为背景,用在本国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和使用所学语言。
在同西方人交流中,要掌握不同文化习惯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才能与之愉快顺利地达到切磋的目的。
明明是善意的语言由于价值观、文化的差异,却会招致误解,得不偿失,有时还会惹怒对方,或令对方难过,达不到交流沟通的目的,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二、中英文化差异的原因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交流双方互不熟悉对方所特有的语言习惯、社会风俗、文化背景,不能用对方语言中那些约定俗成的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
比如英汉文化中人们寒暄的方式就各不相同,中国人比较喜欢了解对方的近况,见面时总要问:“最近在干什么?吃饭了吗?最近忙吗?”等等,而英美人见面时的寒暄方式却不同,他们会很随便地说声“It' S a nice day,isn't it ?”或“It's getting c old. 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等用谈天气来互打招呼,似乎在征询对方的意见和见解,以期引起对方的共鸣。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关键。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在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女角色的分工、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短期导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权力距离方面,西方文化通常倾向于较小的权力距离,比如欧美国家,而中国等东方文化则更倾向于较大的权力距离。
这意味着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平等和个人权利,而东方文化则更加尊重长幼有序和权威。
其次,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差异维度。
西方文化普遍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
相反,东方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合作和社区意识。
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体现出来。
比如,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空间,而东方人更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团体的稳定。
男女角色的分工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西方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很普遍,男女在就业、家庭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享有相对的平等。
而在东方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分工往往更加传统和明确,男性主导社会和家庭的决策,女性则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
不确定性规避是另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差异。
西方文化通常更加接受不确定性,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风险。
相比之下,东方文化更加注重稳定和安全,并倾向于避免不确定和风险。
最后,长期短期导向是文化差异的另一个维度。
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未来、节制和远见,而短期导向的文化则更注重当下和即时满足。
中国文化倾向于长期导向,注重家族和社会的延续;而西方文化通常倾向于短期导向,追求即时的成功和满足。
这些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提到的差异只是一部分,且并不是所有文化都与这些差异完全吻合,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跨文化的定义: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际。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比较1、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
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
以“爱”为社会核心。
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
2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西方世界相信人本位,人是受尊敬的名词。
一个人攻击另一个人,不管是辱骂殴打或是诬陷暗算,即使受攻击的一方再无能再愚蠢再有错误,也都为舆论所不容,为法律所追究,哪怕你有钱有权势。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地理空间的距离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和传播,但客观上也为中西方文化独立发展提 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便产生了文化差异。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孔、孟等古代哲学家的 思想精华及伦理道德观念,而西方人则将黑格 尔、康德等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这种 传统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中西方人民的世 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 团团圆圆
聚会
❖ 热热闹闹
在餐厅
❖ 西方:看
旅游
中国:纪录
排队
❖ “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时也折射出资源的丰裕状况。
人际关系
❖ “多个朋友多条路”,也反映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否。
时间观念
❖ 西方:时间观念强
中国:相对较弱
意见
❖ 多思、慎言、慎行。Fra bibliotek末的街景❖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与否。
❖ “父母官”
领导
❖ 西方:个性张扬
自我
中国:谦虚、含蓄
❖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层次不同。
处理问题
❖ “不撞南墙不回头” , “不可直中取,只可曲中 求”。
❖ 西方:率直
对待愤怒
中国:隐忍
生活方式
❖ 很早实现工业化,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人格独立。 ❖ 农业大国,群居意识强,注重集体力量。
对待孩子
❖ 于丹说“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 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保有。”
想象中的对方
❖ 清朝的装束,喝的是茶水,吃的是大米饭; ❖ “卓别林”,吃的是火腿,喝的是啤酒。
❖ 边际效用递减。
时尚
三餐
❖ 西方:喜欢吃冷餐
中国:喜欢吃热餐
胃疼时的饮品
❖ 西方:可乐
中国:热茶水
❖ 西方:白天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摘要: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要想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就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探讨如何高效开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即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运用一种通用语言交往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加强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跨文化交际时需要考虑这种差异,采取有效方法,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此,有必要做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研究分析。
1、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价值观,即对行为、事物或可能选择具体实施具体评价标准的观念,涵盖个人对事件的情感倾向与行为态度。
比如,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脑海中深深印刻着血缘关系、长幼有序、亲情伦理、家庭观念等,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通常子女成家立业或父母年老后,需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也是子女的责任。
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样,通常西方国家子女成年后会独立居住,成年子女也会管家中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存在赡养父母这一观念,基本上看不到几代同堂的情况[1]。
再如,超市购物时,国内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逛超市的情况,给孩子买东西也很常见,还能看到父母和成年子女抢着付钱的情况。
而在西方国家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经济独立,一般都是自己付账,小孩子买东西则需要给父母做家务赚钱并进行支付。
由此可见,中西方家庭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双方态度不同,实际交流时涉及这点时需要注意,考虑对方的价值观念,避免盲目交流。
2、语言文化差异这里选择英语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英语翻译时需要高度关注中英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语法的含义,并将其正确表述出来,还要表达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符合,这样双方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理解其中含义。
因此,具体翻译时需要正视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提高翻译质量。
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 “天人合一”
建立在群体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天人合一” 强调
– 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
“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和谐
– 与人的和谐: 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安分守己、谦虚谨慎
– 与自然的和谐:建筑追求人与自然浑然无痕的境界与意趣
• 风水学、园林艺术
– 服饰、饮食、建筑、戏曲等
中层文化:社会关系/制度
– 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
深层文化:精神/观念文化
–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
2、如何理解跨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 正式的、直接的
• 国际交流、商贸谈判、社会交往
– 非正式的、间接的
• 阅读外国小说、欣赏他国艺术、观看外国电影、 电视节目、国外观光等
– 在积淀中形成,发展变化缓慢、文化内核不 变
继承性
– 在社会发展中发展,源远流长
文化的分类
从文化对语言 运用的影响看
交际文化
蕴含在语言系统中 反映一个民族的价 值观念、社会习俗 、心理状态、思维 方式等的文化因素
知识文化
不直接影响准确传 递信息的文化背景 知识,如政治、历 史、伦理、宗教等 方面的文化因素
– 穿小鞋、对台戏、狗皮膏药等 – A lucky dog , to be top dog
字义上 (两语言:重合、空缺、半空缺、冲突词汇)
– 中文
• 一音多义字多,容易宽泛、笼统,易造成表义模 糊现象
– 英语
• 表义准确度高
7、 交际风格差异
中国人
– 重礼仪、言语含蓄委 婉,方式谦虚和蔼, 常用谦词 (e.g.,开场白)
从文化自身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秀才请客
“该来的人还没来!”
“怎么不该走的走了!”
开门见山的原则
和北美的老外交往,一定要学会采 用他们所需熟悉和能够理解的低语 言环境法,直入主题和直言不讳。
让你猜猜我是谁?
低语言法应用时注意的事项
一、并不是一切都可以直言 (一)出于文化差异的考虑,尽量不要直言
中 西 文化差 异
文化差异概述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 和理念。即使是在语言表达和应用的方 式上,各种文化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一 一对应翻译和转化的;同时在不同的文 化影响下,也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为人处 事原则和喜好憎恶。
例:龙(dragon)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 崇尚权威、敬老
西方(主要是北美) 相信自己、提倡创新
老当益壮;老谋深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虎老雄风在;姜还是老的辣;老奸巨滑;老而 不死是为贼
北美:没用(useless) 累赘(burden)
养老院称为“Senior Citizen′s Home”
爱因斯坦26时就发表了相对论。
里根先生在七十多岁时当选美国总
统。
谦虚VS外显
什么时候该谦虚?
¤你去哪儿了,为什么才来? ¤你好像感冒了!多喝水、多穿衣服。 ¤刚才你在给谁打电话? ¤你吃的东西没有营养,别吃了! ¤为什么坐地铁,乘出租车多方便。 ¤你的衣服颜色太艳了! ¤吃点儿吧,对身体有好处! ¤你该减肥了! ¤你太胖/瘦了! ¤你的发型不好看。 ¤天太冷了,多穿衣服。 ¤你显得很疲倦。
无论是对待老外还是穷人,都要平等对待,才能真 正体现一个人的礼貌。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在一个法制的国度里,没有搜查证,警察破
门而入取得的任何证据都是无效的,法院将不予采
纳。现代法理认为: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比一般
人的违法行为危害要大上百倍。办案的效率固然重
要,但是办案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社会的正义,而实
高语言环境
定义:不仅是借助言语和词汇,更 多的是需要借助环境和其他因素, 来判断讲话者想表达的真实意思。
低语言环境
主要依赖言语的意思(包括 词句、语音语调、身体语 言),来判定讲话者的真正 意图和想法。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语言环境也不 同。
东方各国家和地区→南美州、东欧 →西欧、北欧→北美洲
姓在先,名在后
先名后姓
东北
北东(northeast)
词 句 的
福建省 莆田市 城厢区 城厢区 莆田市 福建省
运 红茶
英语中称红茶为
用
“black tea”
更多……
文化冲击
由于不同文化差异的存在,异域文化给 人们精神上和生理上带来了各种震撼和 影响,称为文化冲击。一般来说,文化 冲击共分为四个阶段。
价值观 和理念
轻商重文 强调他人、单位、家 庭 天人合一;人应该顺 应自然 人之初,性本善
更多……
商业立国、商业兴国
崇尚个人隐私、自由、 平等和独立
人与自然分离;人能 够征服自然
人性并不善,甚至生 来就有原罪
为人 处事
中国
友谊不易获得、也不 易失去 强调道德,强调做人
讲礼仪礼貌、重视面 子
西方(主要是北美)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设计的这艘军舰,速度将是世界一 流的,火力将强大无比。它不但在外观上威武雄壮,就
连内部结构的安排和设计也异常舒适、合理,这艘战舰
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舰。不过在我们看来,它
只有一个小小的缺点: 只要这艘战舰一下水,就会如同
一只铅铸的鸭子一般,立刻沉入海底。”
崇老和弃老
中华民族素有敬老的传统。
一、用老外能接受的方式关心他们
老外为自己享有的独立和隐私权感到自豪, 不希望别人以他们所不习惯、甚至反感的方 式来关心他们。
二、委婉和小心
例一:天太冷了,多穿衣服。
今天很冷,我会多穿一些衣服。你呢?
例二:不要去那儿。
我不能太肯定我们非要去那儿。/你肯定你 想去那儿吗?
三、关心老外,也要关心同胞
的地方 (二)出于法律和道德的需要 (三)出于社交技巧的需要
礼貌而坦率的答复
为了使帝国的海军强大,德国皇帝威廉二
世曾亲自动手设计了一艘军舰,并请专
家们为他的设计做鉴定。德皇在他的战舰
设计书上,充满了热情地写道:“这艘战舰的
设计,是经过我多年思考和艰苦工作的结果。”
没过多久,专家们的意见就迅速反馈回来了:
友谊相对容易获得、 也易失去 强调行为,强调做事
提倡有礼貌的直言不 讳
提倡中庸之道,不走 追求完美、彻底 极端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更多……
喜好憎 恶
中国
西方(主要是北美)
6是吉祥的数字, 666是魔鬼的代称 666表示顺利
“狗东西、狗腿子” 狗被视为好朋友和
是在骂人
家庭中的一员
龙的子孙,龙凤呈 龙多是邪恶的象征
现正义的手段是社会正义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执法
机关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利,明天可能就会侵犯到
了你,即使你是执法机关的一员也可能不能幸免。
东方礼仪VS西方礼貌
古老的东方是一个讲究礼仪和秩序的国 家,礼貌是建立在礼仪和秩序基础上的。 儒家的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深深地影响 着中国人的文化与习俗。
第一阶段:感到新奇(兴奋阶段,大约 在前三至六个月)
第二阶段:感到困惑和沮丧(休克阶段。 前几个月至一年,甚至十几年、一辈子)
第三阶段:适应期(大约半年或 几年以后,或者更长时间)
第四阶段:收获期(稳定阶段)
特殊群体
在华的老外和在国外的中国人,都 属于特殊群体。
思考:你认为中西方文化各自的 优缺点是什么?中国的哪些传统我 们应当坚持?
祥
和代表
更多……
中国
西方(主要是北美)
高语言环境:委婉、含 蓄
笼统概要、跳跃性强、 发散型低语言环境:外显、 直白
细节、具体、逻辑性
表 达 方
喜怒不行于色,静如处 子、稳如座钟
喜怒形于色,手舞足 蹈、面部肌肉得到充 分运用
式 尽可能不说“不”,给 该说“不”的时候要
别人面子
说“不”
更多……
中国
西方(主要是北美)
学会主动推销自己 1、主动推销自己,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2、要学会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3、学会幽默地推销自己
关心VS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个人的私生活、私事不受他 人侵扰的自由。
表现形式包括:个人的隐私权和独立判 断与选择的权利。
在很多的场合下,以下对老外朋友的 “关心”,很可能会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