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国家林业局2011年部门预算

国家林业局2011年部门预算

12
精选ppt
(三)将单位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预算。
充分预计结转数编报。各司局由我司统一核 算编报。
结余动用根据一下控制数编报
住房改革支出动用结转数严格按一下控制数 编制。
(四)填报2010年财政资金执行进度情况
2010年可用财政资金:年初批复数、批复结 转结余数、追加数
截至7月底执行情况
国家林业局2011年 部门预算“二上”编制培 训
国家林业局计财司预算处
1
精选ppt
培训提纲
“二上”需报送材料 “二上”会审流程 “二上”编制要点 注意要点
2
精选ppt
下发各单位材料
司局:
1、国家林业局2011年部门预算“一下”控制数(第 一批、第二批)
2、2011年部门预算“二上”应上报材料清单
精选ppt
(七)正确填报项目基本信息。
一是注意财政项目名称,同一财政项目 既有结余又有当年预算只需一个财政项 目信息;
二是特别注意二上时项目基本信息注意 与一上的衔接。各单位具体填报时对照 “国家林业局2011年部门预算‘一上’ 项目基础信息”,项目编号、名称不得 重复、交叉。
三是项目编号规则。
存在问题、对部门预算管理的建议等。
8
精选ppt
报送文字说明的项目包括:①11月1日下 达的项目;②11月9日下达的项目:生态 工程核查管理,重大改革方案制定与指 导督办,履行国际公约与国际合作配套, 绿化、花协等管理,林业重大问题研究 及政策制定,林业培训,纪检、党团等 重大活动,资金审计与稽查,林业重大 宣传,林业信息网络;③其他独立承担 的项目。
14
精选ppt
(六)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的填报。
根据一上情况和财政部审核一下情况, 我局二上仅中南院、西北院、南京警校 和中国林科院4个单位有车辆购置预算, 上述4个单位严格按一上编制的车辆购置 数量和预算、资金渠道等编制二上资产 配置预算,除此以外,其他单位均不能 填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

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法规类别】林业管理【发布部门】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3.12【实施日期】2012.03.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3月12日)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

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二十九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全民义务植树深入开展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4月2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市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胡锦涛总书记在植树时强调:“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首都绿化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以“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为主题的“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197名部级领导参加了义务植树。

全国人大、政协、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开展了全国人大、政协领导、百名将军义务植树活动。

地方各级党政军领导在各地植树季节来临之际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为广大公民履行植树义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组织发动广泛深入。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以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义务植树30年的辉煌成就、基本经验和先进典型,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奖励一批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12月13日,在全民义务植树决议颁布30周年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3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情况。

2011年度林业工作总结

2011年度林业工作总结

仙女镇2011年度林业生产工作总结——仙女镇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2011年度的林业工作在区级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小康村建设目标,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等组织和技术措施,林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全镇实现林业面积2735公顷,其中新扩花木1700亩,新增成片造林1633亩,四旁植树45万株,镇区绿化覆盖率42.1%,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6%,超额完成了江都区下达我镇1500亩绿化造林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区域特色,发展主导产业花木是我镇的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花木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现有花木面积2.1万亩,特别是现代花木产业园区建设是区政府为适应全区花木产业的发展需要,展示江都花木之乡形象,打造滨江园林城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几年来区镇两级政府付出了相当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现已大见成效。

按照“新品种引进园、新品种推广园、新知识培训园、新产品展示园、生态观光园”的建设要求,先后建成了花木研究所、龙川盆景艺苑、种苗繁育推广中心、组培中心、曹王花卉信息中心和园区管理中心。

引进了扬州雅典娜园艺公司、阿波罗花木批发市场、香港建德公司、广源花木公司、江都宏峰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大户参与花卉苗木的开发和经营,力争通过8-10年时间将花木园区建成集生产、科研、观光、休闲于一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二、围绕小康村、绿化模范村建设,大力发展村庄绿色经济按照区镇两级小康村、绿化模范村建设的要求,去冬今春,通过调查摸排在往年创建绿化模范村的基础上确定培植民和、同桥二村为绿化模范村,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绿化造林规划,以村庄为主体,以村道、组道、河道为重点,结合环境整治,大力打造村庄绿色经济、庭院经济,绿化美化环境,严格按照村庄绿化、围庄林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幸福路为主线,先后栽植了枇杷、杏、梨等经济果木7万余株,香樟、垂柳等绿化苗木3万余株,通过努力两个村的绿化基本达到了模范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已顺利通过市绿化委验收。

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摘要2010年,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狠抓各项林业政策落实,林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造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深入开展2010年,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应对干旱、洪涝等灾害,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90.99万公顷(88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87.28万公顷,飞播造林19.59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4.12万公顷。

义务植树取得显著成绩,有5.90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26.03亿株。

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天津、内蒙古、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义务植树条例或管理办法。

2.防沙治沙取得新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强2010年,随着防沙治沙激励约束机制的逐步实施,在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的推动下,全国防沙治沙取得积极进展,公布了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

据统计,2010年全年共完成防治面积140多万公顷。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优先,不断加大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繁育利用行业健康发展,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和防控。

3.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2010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6.96万公顷,占全国造林面积的62.09%。

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88.55万公顷、98.26万公顷、43.91万公顷、136.06万公顷和0.1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4.98%、16.63%、7.43%、23.02%和0.03%,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7.91%。

2011年林业工作总结(正稿)

2011年林业工作总结(正稿)

××县2011年林业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是抗洪救灾的攻坚之年。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林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现将我局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2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一、2011年工作总结1、造林绿化稳步推进。

――油茶基地建设。

3月23日,全县召开油茶基地建设督办会,5月30日开展第一轮检查,完成新造油茶林2.58万亩。

――低产林改造。

上级分配我县低产林改造任务 1.5万亩,完成1.5万亩,其中有0.72万亩新造油茶林面积纳入项目范畴。

――林浆纸造林。

2010年度委托造林2.38万亩全部顺利移交,今年协助晨鸣公司完成自主造林1520亩,涉及五里、隽水两个乡镇。

――社会造林。

据各乡镇统计,完成社会造林近0.64万亩。

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造林4.15万亩,占分配任务92.2%,完成义务植树105万株,完成育苗面积770亩。

3月30日,全市森林防火暨植树造林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2、资源管理成效明显。

――严格森林采伐审批。

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的通知》,明确了采伐申报材料和审批程序、权限,坚持实地察看和调查设计。

共批准采伐7651.8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5415.6立方米,天然林蓄积2236.2立方米;采伐楠竹278859根。

――严格管护公益林。

严格执行护林员的巡山管护制度,严厉打击盗代滥伐公益林行为。

――林地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充实林地管理领导力量和专班力量,对全县征占用林地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全县征占用林地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局到省林业厅共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8宗,总面积116.037公顷,办理临时占用林地手续2宗,面积1.672公顷。

从9月中旬开始,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在全国、全省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林地专项行动(代号“亮剑行动”)的部署,我局成立专班,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从重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林地管理不断规范。

区2011年林业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区2011年林业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XX区2010年林业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市政府办公室: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1年度全市林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检查考核的通知》、《关于2010年度林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文件要求,我区结合实际,认真对照、严格梳理,现逐项报告如下:一、林权制度改革情况1、全面完成主体改革。

全区集体林改林地81.3万亩,涉及280个村,9.7万农户。

自2007年7月激动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以来,我区建立了“高位推动、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因地施策”四项工作机制,实行“区级领导、乡镇组织、村组实施”办法,通过3年努力,全区勘界林地81.3万亩,审核录入宗地数14万宗,发放林权证5.4万本,全面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通过了市级验收。

2、积极探索配套改革。

积极筹建林业要素市场,目前向市林业局、市政务中心申报待批中。

通过转包、出租、入股、政府帮扶等多种形式开展林权流转工作,新增流转林地2.1万亩;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发展林业,涌现造林大户127户、花卉苗—1—木大户30户、其中千亩以上造林大户10家;园林公司15家,2级园林资质2家。

推进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强。

区林木良种场、中心苗圃顺利通过事业单位年检,区林木良种场列入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现已开工建设。

二、森林资源培育情况全区全年共投入500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1.7万亩,建成景观带4.32公里,节点绿化3万平方米,林木绿化率达31。

5%;活立木蓄积量1964631,增加4328立方米。

三、造林绿化情况按照六林造[2010]1号文件要求,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0亩、巩固退还成果专项规划造林3400亩、长防林1500亩、油茶示范造林674亩、一般社会造林352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500亩。

义务植树有效开展,完成义务植树98.5万株、四旁植树67.8万株,获2010年市造林先进县区称号。

2011年林业局整体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林业局整体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林业局整体工作情况汇报林业局局长孙明臣(2011年12月19日)尊敬的任部长,考核组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县目标考核要求,我代表林业局班子汇报今年的整体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生态立县”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狠抓生态建设、城乡绿化、产业发展、资源管理、开放外联和重点民生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林业建设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我局工作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被省林业局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林权改革先进单位”,被市评为“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统筹安排,生态工程全面完成按照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造林绿化安排,工程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集中治理,重点工程放在城镇周边、窗口地带、旅游沿线,与水务局、千松坝林场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在管理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施工队施工,工程监理全程监督,严把整地、运苗、造林各项关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全年共完成造林31.2万亩,占任务的100%,其中我局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7.5万亩,京冀水源林工程1.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补植13万亩,义务植树170万株。

抓出5000亩以上规模工程6处,万亩以上工程4处,土城双万亩工程1处。

7、8两个月份先后代表省政府迎接了国家七部委防沙治沙考核,为省政府争得了荣誉,承办了全省雨季造林现场会,作为全省林业系统学习的典范接受各级领导检查观摩,受到一致好评,我县造林经验在全省推广。

12月上旬代表市政府接受省政府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为市政府争得了荣誉。

(二)抢抓进度,县城绿化成效显著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编制了《县城及周边绿化规划》和《九龙山公园规划》,聘请承德龙祥监理公司实施工程监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专业施工队,采用乡土树种,大树栽植,乔灌花草结合,保证当年栽植,当年见效,全面开展了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

2011林场工作总结

2011林场工作总结

2011林场工作总结
回顾2011年,林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森
林保护、树木种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2011年是林场工作的丰收年。

我们在森林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测,有效地减少了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森林防火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和范围。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团队合作。

其次,2011年也是树木种植工作的重要一年。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树木种植活动,通过引进优良树种和科学种植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2011年我们还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

通过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开展科研调查,我们成功地保护了一批珍稀濒危物种,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树木种植和野生动植
物保护的投入,积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林场力量。

总之,2011年是林场工作的丰收年,我们在森林保护、树木种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贡献林场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巨大影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狠抓各项林业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一)营造林总体状况2010年各级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90.99万公顷(8865万亩),比2009年减少5.63%,完成计划任务的99.8%。

其中人工造林387.28万公顷,飞播造林19.59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4.12万公顷。

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造林面积342.7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图1)。

2010年造林面积较2009年有所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我国特大干旱、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新造林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扩大内需新增255万公顷造林任务使2009年的造林面积大幅增长,若扣除这一因素,2010年造林仍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由2009年的12个省区市(单位)扩大到27个省区市(单位),全国森林抚育面积持续增长,共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666.17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4.70%,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66.56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22.48%。

另外,完成有林地造林面积38.80万公顷;更新造林30.67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4.69亿株。

全国苗木产量和育苗面积分别为414.18亿株和66.04万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为5.09万吨。

2010年造林总体上呈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公益林保持较高比重从林种结构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80.99万公顷、经济林111.09万公顷、防护林394.34万公顷、薪炭林1.89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6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3.70%、18.80%、66.73%、0.32%和0.45%。

生态公益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为67.18%,仍保持较高水平。

2、乡土树种占较高比重从树种类型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使用乡土树种的面积为340.43万公顷,所占比重为57.60%。

使用珍贵树种的面积为10.15万公顷,使用速生树种的面积为74.10万公顷。

3、混交林所占比重有待提高从结构类型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纯林面积319.67万公顷,混交林面积216.32万公顷,其他类型55.00万公顷,所占比重分别为54.09%、36.60%和9.31%,混交林比重有待提高。

(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2010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6.96万公顷(图2),比2009年减少20.16%,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2.09%。

其中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88.55万公顷、98.26万公顷、43.91万公顷、136.06万公顷和0.1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4.98%、16.63%、7.43%、23.02%和0.03%,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7.91%(图3)。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程区木材产量2010年工程区木材产量达到1299.48万立方米,比2009年减少12.43%,仅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6.06%。

公益林建设 2010年天保工程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面积88.5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88万公顷,飞播造林7.33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64.34万公顷(图4)。

森林管护面积为10486万公顷。

自1998年工程实施以来,13年间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3.06万公顷、飞播造林326.6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746.20万公顷。

人员结构及安置情况天保工程实施13年来,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工程区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67.20万人,其中2010年一次性安置1668人。

天保工程区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为87.0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62.78万人,下岗待安置职工11.09万人,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13.17万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7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6.85万人。

2、退耕还林工程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99.65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1.3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3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67.48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4万公顷(图5)。

全年完成种草面积0.49万公顷。

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56.34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53%。

随着先期实施的退耕地补助陆续到期,从2008年起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的粮款兑现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涉及粮款兑现的退耕地面积为812.44万公顷(1.22亿亩)。

全年粮食补助资金168.73亿元,生活费兑现金额36.70亿元,全年粮款兑现涉及2753万农户。

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906.2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481.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25.46万公顷。

累计粮食补助资金总计1804.23亿元,累计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229.71亿元。

3、防沙治沙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10年,防沙治沙工作全面实行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并继续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和38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5—200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达到29个。

全国土地沙化防治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恶化”的新阶段。

201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造林43.9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39万公顷,飞播造林12.26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0.26万公顷(图6)。

草地治理面积17.73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13.40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75.04万公顷。

另外,还建设暖棚95.14万平方米;购置各类饲料机械1.13万台;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47万处;生态移民1322人,涉及到324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累计完成治理总面积达到889.79万公顷,其中林业工程576.76万公顷,草地治理221.2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91.81万公顷。

在林业工程中,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1.35万公顷、飞播造林77.8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07.57万公顷。

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0年,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136.06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9.9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46.14万公顷。

分工程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92.83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1.88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7.32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68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92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43万公顷(图7)。

在全部造林面积中,防护林面积所占比重为83.90%,其中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所占比重最高,分别达到了26.74%和22.53%。

另外还完成低产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2.04万公顷。

自2001年以来,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82.02万公顷、飞播造林29.1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401.67万公顷。

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29.36万公顷、飞播造林10.1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00.20万公顷。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截至2010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35处,总面积1.24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8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7处,面积7597.42万公顷。

与2009年相比,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23个,面积增加82.72万公顷。

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

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88万个,总面积1588万公顷。

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点351个,总面积为476万公顷。

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425个,总面积为8706万公顷。

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560个,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503个。

野生动物园61个,植物园87个,狩猎场147个。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5456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663个,鸟类环志中心(站)148个。

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4.87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8万人。

6、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010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建立了长江、黑龙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

截至2010年底,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面积为391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为251万公顷。

全国共有1820万公顷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

7、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2010年,荒山荒地造林中速生树种造林74.1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总面积的12.54%。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6230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777公顷,更新造林4439公顷。

另外还完成改培面积8010公顷。

二、林业产业发展2010年,国家继续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和指导,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林业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一)林业产业总产值2010年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28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9年增长30.21%。

这是继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突破的又一大关,实现了五年之内的两次历史性突破。

“十一五”期间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速达到21.91%,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图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产值8895.21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39.05%,同比增长23.11%;第二产业产值11876.95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2.14%,同比增长36.24%;第三产业产值2006.86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8.81%,同比增长29.43%。

近年来,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逐步调整,不断优化,已由“十五”末期的52∶41∶7,调整为39∶52∶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产业素质实现新的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