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理特性

合集下载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虽然细菌与人类、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生理特性,包括细菌的形态、代谢途径、运动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方面。

一、细菌的形态特性细菌的形态特性多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细菌形态有球形(又称为球菌)、棒状(又称为杆菌)和螺旋形。

1. 球菌:球菌是一种圆形的细菌,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球菌通常存在于群体中,呈聚集状。

它们可以形成链状、堆状甚至团状的结构。

2. 杆菌:杆菌是一种长条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杆菌通常呈直线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杆菌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形成链状或斜链状。

3. 螺旋形:螺旋形细菌通常呈螺旋状,如梨形杆菌和螺旋菌等。

螺旋形细菌可以呈螺旋状扩展,也可以形成螺旋状的链状结构。

细菌的形态特性不仅与其生理特性相关,也与其分类和识别有关。

二、细菌的代谢途径细菌的代谢途径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方式。

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能量,如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无法通过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必须从外部环境中摄取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如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

细菌的代谢途径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细菌的运动方式细菌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实现。

1. 纤毛运动:某些细菌具有纤毛结构,能够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肠道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2. 鞭毛运动:某些细菌拥有鞭毛结构,鞭毛能够旋转推动细菌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水中的细菌,如弧菌。

3. 原形虫运动:某些细菌通过细胞质内的纤维蛋白束实现伸缩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原形虫细菌。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动方式,还有一些细菌由于缺乏运动结构而无法主动移动,它们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扩散来实现位置的改变。

细菌的生理特性2

细菌的生理特性2

根据微生物供能底物的不同,可将产能方式分为四种:
发酵
产 能 方 式
有氧呼吸 呼吸 无氧呼吸 无机物转化 光能转化
微生物产能种类
1.电能:电子转移产生的能量; 2.化学能:物质反应(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
量; 3.机械能:鞭毛运动、细胞质流动等产生的能 量; 4.光能:发光菌产生的能量。
好氧呼吸——能量
能量:好氧呼吸有机物氧化完全,放出能量大
C 6 H12 O 6 6O 2 6CO2 6H 2 O 2872KJ
发酵与无氧呼吸
厌氧菌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呼吸
过程中,基质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基质中 脱下来的氢经辅酶传递给O2以外的有机物或无 机物,使其还原,根据受氢体不同又可分为分 子内无氧呼吸和分子外无氧呼吸。
呼 吸 类 型
发酵
(分子内 无氧呼 吸)
厌 氧 条 件 缺 氧 条 件
厌氧 呼吸
(分子外 无氧呼 吸)
好氧呼吸
过程:当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后,营养物质的氢被脱氢
酶脱下,从基质中脱下的电子交给辅酶或者辅基,再 通过电子呼吸链的传递与氧结合,氧化酶活化分子氧 并与电子结合成水,电子受体为游离氧。
呼吸过程反应图示
-
兼性微生物的呼吸与发酵
自然界中除一部分微生物采取专性发酵、专性有氧呼吸
或专性无氧呼吸外,大多数细菌为兼性微生物。
诱导的酶系统来控制。
兼性微生物由有氧生活到无氧生活的变化必须具有由氧
兼性好氧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微生物,有氧条件下也能
够生存。 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呼吸的微生物,无氧条件下也能 够生存。
高等动物----氧气
微生物----可以无氧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特性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特性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生理——生命活动机理(食、住)
生命活动——营养、呼吸、环境卫生 营养物及其获取方式——营养 营养物质的代谢
——呼吸
那些环境因素使细菌病、死?——环境
卫生
• 食(营养、呼吸)
营养物的种类、用途及营养物的吸收方式
水、盐、“粮食” 异养-自养;吸收方式—四种

提问:什么是化能自养菌? 自养——碳源CO3- 化能——以
?物质氧化产能
S、H2S、H2、NH3、Fe
• 种类:硫细菌 ( 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 ) 、(亚)硝
化细菌及铁细菌、氢细菌。
• 例如,亚硝化细菌进行有机物合成反应如下 • 2NH3 + 2O2 HNO2 + 4 H + 619千焦耳 • ATP • CO2 + 4 H [CH2O] + H2 O

① 无机营养细菌(自养菌)

无机(自养)—CO2、CO和CO32提问:能否也利用有机物呢?
• 绝大多数能, “能吃苦也能享福”,优先利
用; • 又根据能源不同 • 又分为光能自养型细菌和化能自养型细菌。
(1)光能自养细菌(无氧有光)

只有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较洁净的光照池塘无氧臭(H2S) 区
10%~20%干物质 10%无机盐
70%~90%水
90%有机物
细菌化学成分示意图
一、细菌营养物组成及生理功能
传统上根据功能不同对营养物归类
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能源、生
长因子等。

(一)水
提问:水对细菌有哪些作用?
1)溶剂作用
2)运输物质的载体
3)参与生化反应(如脱水、加水反应)

细菌总结知识点

细菌总结知识点

细菌总结知识点细菌是一类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为简单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它们通常以单细胞形式存在,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基本结构。

虽然细菌在人类生活中很常见,但对细菌的了解却并不广泛。

为了加深对细菌的认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细菌的基本知识点。

一、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是通过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生化特性和基因结构等进行的。

根据结构形态的差异,可以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体等。

在生活习性上,细菌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

另外,细菌在形态和生活习惯上还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

除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之外,细菌还可以依照其生化特性或基因结构进行分类。

二、细菌的结构和形态细菌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组成。

细菌的形态则多种多样,有球形、椭圆形、杆状、螺旋形等。

这些形态主要是受细菌的生活环境和生长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1.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菌的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限制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壁则位于细胞膜的外层,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

细胞壁对于细菌细胞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够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并不像真核细胞有着明显的核膜,它的基因组位于细胞质中,以环形的DNA 形式存在。

此外,许多细菌还具有质粒等DNA分子,这些质粒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

3. 菌体的形态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球形菌在细菌中非常常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而杆状菌如大肠杆菌等也是常见的细菌形态;另外,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等也是常见的细菌形态。

三、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在生理特性上也有很多的特点,其中包括生长、代谢、运动和耐受性等。

1. 生长特性细菌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二分裂来完成的,它的生长速度和方式受到温度、pH值、营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菌在40-50°C范围内生长最快,但对温度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

2. 代谢特性细菌的代谢方式有两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兽医微生物-细菌的生理特性PPT课件

兽医微生物-细菌的生理特性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4
培养基的分类
(一)按营养组成的差异
1.基础培养基 : 基本营养成分 2.营养培养基 :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它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血液、血清、生长因子等
2020年10月2日 普通培养基
血液培养基
15
(二)按状态的差异
1.固体培养基 : 1.5%~2%琼脂,用于细菌分离纯化。 2.半固体培养基: 0.5%琼脂,作穿刺试验。 3.液体培养 : 扩增纯培养的菌体。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底物如何,从而鉴别细菌。
2.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一类细菌
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择出来。
3.厌氧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用. 将普通培养基放在
无氧环境中培养,或者使培养基本身成为无氧的环境。
2020年10月2日
20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2020年10月2日
16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光滑型菌落
2020年10月2日
粗糙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
17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1:有动力 2:无动力
2020年10月2日
18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1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1

微生物利用废水营养的情况
细菌往往优先利用易被吸收的有机物质。 如果这种物质的量已经满足要求,它就不再利 用其它的物质了。在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中, 常加入生活污水补充工业废水中某些营养物质 的不足。加多少酌情而定,否则反而会把细菌 养“娇”,不利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因为生活 污水中的有机物比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易被吸 收利用。
4、光能异养(photorganotroph)
属于这一营养类型的细菌很少,如红 螺菌中的一些细菌以这种方式生长。一般 来说,光能营养型细菌生长时大多需要 生长因子。 碳源——有机物作供氢体和碳源,要有CO2存在。 能源——光
红螺菌
光能 CH3 [CH2O] +2CH3COCH3+H2O CHOH CO2 + 2 光合色素 CH3 红螺菌(Rhodospirillum sp.)属于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环境 中,尤其在有机物污染的积水处数量较多。
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氧化还原电势(redox potential),是度量 某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 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
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同
好氧性微生物:+0.1伏以上时可正常生长,以+0.3~+0.4伏为宜; 厌氧性微生物:低于+0.1伏条件下生长; 兼性厌氧微生物:+0.1伏以上时进行好氧呼吸, +0.1伏以下时进行发酵。
α w=Pw/Pow 式中Pw代表溶液蒸汽压力, POw代表纯水蒸汽压力。
纯水α w为1.00,溶液中溶质越多, α w越小
微生物一般在α w为0.60~0.99的条件下生长, α w过低时, 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延长, 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减少。 微生物不同,其生长的最适α w不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细菌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体,可以在自然界中广泛找到,包括土壤、水体、动物体内等地方。

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各种疾病,同时也有许多有益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的关于细菌的知识点。

一、细菌特点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无真核膜结构。

通则分为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尽相同。

细菌一般不具有细胞器,核糖体是细胞中最大的结构,以完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活动。

二、细菌繁殖细菌繁殖采用二分裂方式,只需短短的几小时,就可以连续繁殖,数量以指数的形式增长。

利用这种方式,有些病原菌可以迅速扩散蔓延,造成疫情。

三、细菌分类细菌分类可以根据生长形态、营养方式、生长特点、生存环境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四、细菌对人类的影响细菌有益与害处并存。

有些细菌可以促进食品发酵和制作奶酪、酸奶等。

而有些则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另外,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也使得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一些传染病难以治愈。

五、细菌的防范和治疗防范细菌感染,主要是采取生活卫生措施,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

感染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以免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六、细菌的应用除了在生化反应和食品加工中的利用外,细菌在医药和基因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如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细菌,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生物酶,供医药和食品加工使用。

七、小结细菌虽然无法被肉眼观察,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掌握了上述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微小生物的神奇之处,认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细菌感染的问题。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细菌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菌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细菌的基本特性、生存环境、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细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细菌的基本特性1. 形态:细菌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2. 细胞结构: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胞质和核糖体等基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 大小:细菌的体积微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 繁殖方式: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速度快。

二、细菌的生存环境1. 营养需求:细菌需要水分、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 温度:细菌的生存温度范围广泛,有的细菌在低温下生存,如冷藏食品中的细菌;有的则在高温下生存,如热水中的嗜热菌。

3. 氧气:根据对氧气的需求,细菌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三、细菌的分类1. 根据形态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2. 根据生存环境分类:土壤细菌、水生细菌、寄生细菌等。

3. 根据氧气需求分类:需氧细菌、厌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

四、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 有益细菌:部分细菌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

2. 致病菌:有些细菌能引起疾病,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 细菌与环境保护: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净化污水等。

五、细菌的控制与利用1. 控制细菌繁殖:通过高温、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方法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繁殖。

2. 细菌的应用:在食品工业、医药制造、生物工程等领域,细菌的利用十分广泛。

六、细菌的实验室培养1. 培养基的制备: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为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接种与培养: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3.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七、细菌的防治1.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食物清洁等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Sugar fermentation) 吲哚试验(Indol test)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等。
2. 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 pyrogen :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 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即脂多糖。 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特性 耐高热,高压蒸气灭菌(121℃ 20min) 不被破坏。250℃ 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意义 热原质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 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防止革兰阴性细菌或热原质污染。
毒素及侵袭性酶 toxins and invasive enzymes 色素 pigment 抗生素 antibiotics 细菌素 bacteriocins 维生素 vitaminl Cultivation for Bacteria
培养基 medium 由人工方法配置的供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自养菌 autotroph 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利 用 CO2等作为碳源,利用 N2 、 NH3等作为氮源,合成菌体 成分。为自然界正常菌群。 异养菌 heterotroph 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 糖类等合成菌体成分获得能量。


腐生菌 saprophyte —— 动、植物尸体等腐败物为营养料。 寄生菌 parasite —— 寄生于活的宿主机体内,获取营养。
总菌数
细菌数对数
活菌数
0
5 10 15 20 25 30 h
不同生长期的意义:
迟缓期 lag phase 对数期 log 稳定期 stationary 衰亡期 decline
适应阶段
快速生长 形态染色 生理活性 典型
速度减慢 产芽胞、抗 生素、外毒素
死亡增加 形态显著 改变
--能量代谢 metabolism of energy --代谢产物 products of metabolism
培养基种类: 营养与用途分类 物理性状 基础培养基 basic medium 液体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enrichment medium 固体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selective medium 半固体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 厌氧培养基 anaerobic medium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rules of bacterial growth and propagation
个体生长繁殖:无性繁殖方式,即二分裂 (binary fission).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 20~30 min. 结核分枝杆菌需18~20h . 群体生长繁殖:一定数量的纯种细菌接种于液 体培养基,其生长过程表现一定的规律性.
病原菌都是异营菌。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conditions for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bacteria
营养物质 nutritional substance 氢离子浓度(pH )hydrogenion concentration 大多数病原菌 pH 7.2~7.6 温度 temperature 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 37℃ 气体 gas 氧气和CO2
根据对分子氧的需要, 细菌可分为 4 类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兼性厌氧菌 facultative anaerobe 专性厌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营养类型及营养物质
nutritional type & substance of bacteria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固体平板: 用于分离培养 isolation by cultivation 菌落 colony
液体:增菌 半固体: 浑浊状生长 动力、保存菌种 纯培养 pure culture
细菌人工培养的用途:医学、工农业、基因工程 细菌的命名:属 genus 种 species 型 type 株 strain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第四节 细菌的代谢 metabolism of bacteria
1.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利用不同种类的细菌在物质分解过程中生 成不同产物的特点(具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酶),以鉴别或区别不同的细菌而设计的实验 技术称细菌的生化反应或生化试验(chemical test for bacteria)。生化试验大多利用化学 指示剂以利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