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 第十二章药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会产生影响彼此药效、不良反应或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类型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药理或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药物之间的增效、拮抗、毒性相互增强等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是指某些食物与药物同时摄入时发生的相互作用。

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或药效发生改变。

疾病状态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排泄或靶点受体表达,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植物相互作用药物-植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某些植物成分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植物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或对蛋白质结合产生竞争,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对受体的作用、药物对酶的影响、药物对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药理特性,还受到个体代谢能力、用药途径和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临床应用药物时,应该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物相互作用是复杂而多样的,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机制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该重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谨慎用药,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什么意思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什么意思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什么意思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药物同时给予时,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从而改变药效或副作用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新的药效,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1.1 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代谢是通过肝脏中的细胞酶系统完成的,当一个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能会通过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酶而改变它们的清除速率。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促进或抑制肝脏中CYP450酶的活性,导致其他药物的浓度升高或降低。

1.2 药物药理学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理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相同的细胞或器官内作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会相互竞争结合同一受体或酶,从而影响它们的效果。

1.3 药物药动学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相互影响。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其他药物的肠道吸收或肾脏排泄来改变它们的浓度。

2.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问题2.1 药物效果增强或减弱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某些药物的效果增强或减弱,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加重。

2.2 新的不良反应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新的不良反应,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3. 如何避免药物相互作用3.1 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等,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3.2 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药物相互作用,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组合。

结语药物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医学问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充分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影响,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危害,并加以重视和注意。

以上是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拮抗 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
物 效

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影响 铁剂+高脂食物同服,因为脂肪与铁剂结合可生成难溶性物质,会影响三价铁

吸收 转化为二价铁,使铁在胃肠道里的吸收减少。


影响 低蛋白血症时,使原本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在血浆中游离浓度强。如华法林等。

互 作 用
影响 代谢
大量饮酒对肝药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服用巴比妥类,会使药物在体内半衰期 延长。


影响 饮食能改变尿液的pH,从而影响某些药物的排泄速率。如鱼、肉、乳、蛋等
排泄 能酸化尿液,使一些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磺胺、巴比妥类)排泄减慢。
药物联用与配伍的区别
药物联用 是指临床上对某
种疾病或病原体, 有针对性的联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药 物,也称联合用药。 临床将这种情况也 视为配伍用药。
联合用药的临床意义
多种疾病治疗需要 减少单一药物用量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延缓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 延缓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产生
不合理的药物联合不良后果: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化学
(药剂学相互作用)
物理 物理化学性
药物相互作用
药剂学相互作用
有报道称:
头孢曲松钠 含钙溶液/药物
肺肾中出现钙-头孢 曲松钠沉淀物
药物配伍 原是药剂学上的概 念。是指在配制药 品时将两种或两种 药物(包括辅料) 混合在一起的操作。 现在临床上将用药 过程中,将两种或 两种以上药物混合 在一起使用,也称 作药物配伍
举例
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两者可以联用,但是不能配伍使用。 阿米卡星+克林霉素联用:两药均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相互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 应避免联合使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一个药物与另一个药物或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增强、减弱或改变彼此药效的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中被广泛关注。

基本概念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两种形式。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改变药物的疗效或毒性,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指药物在与某些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不良反应表现。

影响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药物特性: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体内分布和代谢特点等。

•用药情况:如剂量、用药途径、给药时间等。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等因素。

临床意义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以下临床问题:•增强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后,一个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效果增强,可能导致药效增强和不良反应加重。

•耗竭作用:一个药物影响另一个药物的代谢或排泄,减少其有效浓度,降低疗效。

•不良反应:两种药物合用后,可能由于相互作用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防范措施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应注意以下防范措施:•充分了解药物:在配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正在使用的药物、过敏史和基因型等,准确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方案,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监测用药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结语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和防范措施,有助于合理用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理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理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理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连续应用时,彼此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它可导致药物疗效的增强、削弱或者产生新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理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以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

一、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理学的影响1. 药物代谢酶的影响药物在体内主要经由代谢酶进行代谢转化,而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通过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而改变其代谢速度。

例如,某些药物可作为酶的激动剂或抑制剂,改变另一种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影响其药效和副作用。

2. 药物的互相竞争结合位点药物在体内与其靶点结合以发挥药理效应,但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竞争结合位点,导致部分药物无法结合到其作用靶点上,进而降低疗效。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受体、离子通道和酶等多种靶点上。

3. 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例如,某些药物可影响肠道内激活草酸酯酶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干扰其他药物的吸收。

此外,药物相互作用还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进而影响药物的分布。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1. 提高疗效或降低副作用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提高疗效或降低副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可通过延缓其他药物的代谢速度,使其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此外,一些药物相互作用还可降低药物的肝脏毒性或肾毒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 引发新的疗效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新的疗效。

例如,某些药物组合可通过相互增敏的效应产生协同作用,提高药效。

此外,一些药物相互作用还可对抗过量药物的毒性,扩展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

3. 增加药物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了解有助于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事件。

例如,临床上经常发生的“酶互”现象即为一种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它可改变某些药物的代谢速度,引起药物在体内的累积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通过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类别
根据发生部位和机制不同:
1.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2. 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3. 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4. 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二、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1. 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2. 改变组织分布量
A
受变药 甲
靶 位
B
更高血浆蛋 白结合率
促变药 乙
游离药物
游离药物
血 浆
白蛋白
A
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单独给甲药 B 甲药+乙药
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的后果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85%的 不良反应后果严重 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85%的 不良反应后果相对较轻 分布容积小,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 几率高,如华法林 分布容积大,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 几率相对较小,如苯妥因钠
• 胃排空、肠蠕动速率→药物到达小肠吸收 部位和小肠内滞留时间→起效和持效时间 • 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可引发DI。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胃肠运动的影响
促变药 受变药 增加胃肠道运动药 联用药物 甲氧氯普胺 西沙必利 泻药 减弱胃肠道运动药 联用药物 抗胆碱药(阿托
品、溴丙胺太林等)
相互作用
加快胃排空,缩短 小肠滞留时间; 起效快,吸收不全
起效慢,吸收完全
去甲丙咪嗪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方式
1. 离子作用;
2. 吸附作用;
3. pH的影响; 4. 食物的影响; 5. 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6. 肠吸收功能; 7. 其他。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第12章

《药理学》第12章

一、常用抗癫痫药物
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口服吸收不规则,一般2~6 h血药浓度达峰值,个体差 异较大,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率为70%~80%。在体内主要代谢为环氧化物,仍有抗癫痫作用。因有肝 药酶诱导作用,可加速自身代谢,多次用药后血浆半衰期缩短。
本药具有广谱抗癫痫作用,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效果最好,对大发作也有效,为首选药物之一;对癫 痫并发的精神症状(躁狂抑郁症)亦有效。此外,本药还有抗神经痛作用,对三叉神经引起的疼痛冲 动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痛。
一、常用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为广谱抗癫痫药,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对大发作的疗效不及苯妥 英钠和苯巴比妥,但对后两药无效者,用本药仍有效;对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乙琥胺,因有肝毒性,一 般不作首选用药;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与卡马西平相似。临床作为混合型癫痫治疗的首选药,亦 可用于肌阵挛发作。丙戊酸钠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少,主 要表现为嗜睡、共济失调、乏力、震颤等;约30%的患者在服药几个月内出现肝毒性。
3.抗心律失常 对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详见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一、常用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本药呈强碱性,口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宜饭后服用。 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不可与其他药品混合,推注速度宜慢,应防止药液外溢。
2.牙龈增生 与部分药物经唾液排出,刺激胶原组织增生有关。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牙龈炎, 经常按摩牙龈可减轻症状。一般停药3~6个月可自行消退。
3.神经系统反应 口服过量引起急性中毒时主要影响小脑―前庭功能,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和眼 球震颤等,严重者可出现语言障碍、精神错乱或昏迷等。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一个药物与另一个或多个药物、化学物质或某些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削弱药物的疗效,也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不同类型,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和药物-疾病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导致增效、减效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例如,当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可能影响另一种药物的代谢或排泄,从而改变另一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是指某些食物与药物一起使用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是指患者的疾病状态对药物的代谢、药效产生影响,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或耐受性。

了解和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开展治疗时,应详细了解患者所服用的所有药物、膳食以及患者的疾病状态,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自行用药时,也应充分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或药物与其他物质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

了解和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B的 代谢受阻,效应增强,有危险性
细胞色素P450与药物相互作用
诱导 抑制
生物转化率
生物转化率
半衰期
半衰期
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
药物作用 药物毒性
1980-1998年 因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从美国撤市案例
药物名称
批准上市年 份至撤出市
场年份
性质
严重相互作用及撤市原因
特非那丁 阿司咪唑 西沙必利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 利福平
苯巴比妥
联用药物 (B药)
华法林等 多西环素 维生素K 口服避孕药 异烟肼
CTX
相互作用及后果
B药加速失效 B药的抗菌作用减弱 B药减效可引起出血 B药加速代谢失效,可引起 意外怀孕或突破性出血
肝毒性增加 B药为前体药,代谢为醛磷 酰胺而产生作用,细胞毒性
肝药酶抑制剂与效应改变
酶抑药物 (A药) 氯霉素
西咪替丁 环丙沙星 红霉素 呋喃唑酮
别嘌醇
联用药物 (B药)
华法林等
D860 茶碱 环孢素A 麻黄碱, 间羟 胺 巯嘌呤,硫唑 嘌呤
相互作用及后果
B药代谢受阻,可引起出血 B药血药浓度↑低血糖休克 B药血药浓度升高,节省用药剂 量,也可出现不良反应。
B药血药浓度升高,血压异常升 高
第十二章 药物相互作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临床药理学教研室 杜智敏
概念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应 用,引起疗效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即影响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如改变受体的敏感性 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 制剂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CYP3A1、CYP2E1 基因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吴茱萸次碱对人CYP1A2、CYP2C19、 CYP2D6、CYP2E1活性有抑制作用。
皂苷类化合物:人参皂苷Rd 对CYP3A4 和CYP2D6 有弱抑 制作用,对CYP2C9与CYP2C19作用更弱;人参皂苷Rc可 以增加CYP2C9活性; 人参皂苷Rf可增加CYP3A4活性。
酚类化合物:贯叶连翘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贯叶金丝桃素 可非竞争性抑制CYP2D6,竞争性抑制CYP2C9 和CYP3A4。
醌类化合物:贯叶连翘中提取的醌类化合物金丝桃蒽酮对 多种细胞色素均有抑制作用。
多糖类化合物:当归多糖对CYP450 酶系统有诱导作用; 枸杞多糖能抑制CYP2E1 基因及蛋白表达。
米贝拉地尔
西立伐他汀 (拜斯亭)
1985-1998 CYP3A4 合用CYP3A4抑制剂能显著地抑
1988-1999 1993-2000
底物
制其代谢,C血增高
1997-1998
CYP3A4
T1/2长,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合用可致死亡、心源性休克、心
强抑制剂 肌梗死
1997-2000
CYP3A4, CYP2C8 的底物
萜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A能增加大鼠肝细胞中CYP3A2、CYP3A18的mRNA 表达; 白果内酯则能增加CYP2B1表达; 甘 草 酸 能 显 著 诱 导 雄 性 大 鼠 肝 微 粒 体 CYP3A4 、 CYP2B1 和 CYP1A2活性,提示这可能是甘草解百药之毒的一个机制。
生物碱类化合物:
小结
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剂学相互作用
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
本章要求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药动学、 药剂学影响。
熟悉:临床用药原则;各类药物药效学、 药动学、药剂学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发生原因。
复习题
1、下列食物中不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有 A、 烟草 B、 酒精 C、 茶叶 D、 葡萄柚汁 E、 油脂
Ca2+
发生络合反应, 产生难溶性络合物
(三)胃肠运动的影响
胃肠动力药— 减少药物吸收 其他药物
(三)胃肠运动的影响
抗胆碱药—增加药物吸收 其他药物
(四)食物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 服用螺内酯时,大量吃香蕉、菠菜,可能发生
高钾血症 油脂可以促进异维甲酸、灰黄霉素的吸收 苦味健胃药不宜与含糖食物伍用 异烟肼不可与乳类食品同服 烟、酒、茶、葡萄柚汁
第四节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中西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吸收 2、分布 3、代谢 4、排泄 二、中西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天然药物对P450酶系的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银杏、贯叶连翘和人参等活性成分槲皮 素可抑制CYP1A1、CYP1B1、CYP2C9 和CYP3A4活性; 银杏中黄酮醇类化合物、 双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 CYP450多种亚型;贯叶连翘中黄酮类、双黄酮类都可抑 制CYP450多种亚型。 香豆素类化合物:白花前胡与白芷中提取的香豆素动物 实验中可分别抑制不同CYP450亚型,白芷、羌活、独活 、防风提取物体外试验抑制CYP3A 活性。
结果 血糖过低 血糖过低 出血 出血 血细胞减少 毒性增加 血压升高
(二)影响组织的血流量
例1、奎尼丁增加强心苷血药浓度近1倍,合 用时地高辛应减量30%-50%
例2、华法林置换呋塞米(速尿,袢利尿药) 引发过度利尿,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三、代谢作用的改变
代谢相互作用体现在: 药物的酶诱导作用:酶促剂 药物的酶抑制作用:酶抑剂
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表现
加强
减弱
理想 √ 避免 ×
疗效 毒性
第一节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改变
(一)pH值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pH
性质
酸性药物
碱性药物
酸性 碱性
扩散力 (吸收)
扩散力 (吸收)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二)离子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Mg2+
Fe2+
Mg2+
Fe2+
Ca2+
二、分布的改变
(一)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靶 位
受体
游离药物
游离药物

白蛋白

A 单独给甲药
白蛋白
B 甲药+乙药
药物置换血浆蛋白所引起的效应变化
置换药 水杨酸类、保泰松 长效磺胺类、呋塞米 吡唑酮类、氯贝丁酯 水杨酸类、苯妥英钠 水杨酸类、磺胺类 华法林、氯贝丁酯 呋塞米
被置换药 甲苯磺丁脲 氯磺丙脲 双香豆素 华法林 甲氨蝶呤 呋塞米、依他尼酸 水合氯醛
效应体现:增加/减少
CYP450参与的生物过程
CYP450
药理学 环境毒理 肿瘤发生 基因调控
药物相互作用 生物利用度 首过效应 药物半衰期 清除率 药物设计 治疗方案设计
参与药物代谢的人类CYP450亚型
细胞色素P450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
原因
抑制 诱导
肝药酶诱导剂与效应改变
酶促药物 (A药)
二、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 协同
受体部位 拮抗
如:β受体阻断剂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致严重高血压危 象
第三节 体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使药效发生变化
二、赋形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固体制剂成分中赋形剂与药物发生作用,影响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 三、药物与容器的相互作用
硝酸甘油与塑料容器结合失活
2、患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后失效,可能是因为
A、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 B、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
C、产生耐受性
D、产生耐药性
E、首过消除改变
3、体液pH影响药物转运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水溶性 B、脂溶性 C、PKa D、解离度 E、溶解度
谢 谢!
吉非罗齐及代谢物可强烈抑制西 立伐他汀代谢,横纹肌溶解症的 风险剧增
四、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排泄
肾小管上 肾小管管腔
皮细胞
血 液
肾小管上 皮细胞
血 液
① 肾小球滤过 ② 肾小管分泌 ③ 肾小管主动再吸收 ④ 肾小管被动再吸收 ⑤ 尿中排泻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学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活性方面的相互作用
药物合用 相加 增强 拮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