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含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5)________,________。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肱”“逦迤”“茕”“堪”“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___”。

二模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二模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二模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泰山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其中“晓”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早晨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青天”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天空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佳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重阳节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其中“春水”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春天的江水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诗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C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的作者李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________为特点。

A. 豪放B. 婉约C. 清新D. 深沉答案:A3.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中“北郭”指的是________。

A. 北边的城墙B. 北边的城门C. 北边的村庄D. 北边的集市答案:A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其中“东篱”指的是________。

A. 东边的篱笆B. 东边的菜园C. 东边的山D. 东边的田地答案:A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孤鹜”指的是________。

A. 孤独的鸭子B. 孤独的海鸥C. 孤独的天鹅D. 孤独的大雁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境。

2020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2020年 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

2020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2020 东城二模】(一)默写。

(共5分)6.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1分)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1分)8.在《三国志·吴主传》中,陈寿评价孙权“有勾践之奇”,是英雄中的佼佼者。

宋代词人答案:6.答案:寤寐思服(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陟罚臧否(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答案:①亲射虎②看孙郎③生子当如孙仲谋(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020 西城二模】(一)默写。

(共6分)6.古诗中有很多借登高望远寄寓情怀的句子,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①,②”两句,表达的是人在广阔天地面前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渺小之悲,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③,④”两句,则感悟的是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

(4分)7.读庄子的《北冥有鱼》时,人们会被其中所描绘的大鹏迁徙时“水击三千里,”的雄奇景象深深震撼。

(1分)8.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绿色亲密接触,当漫步在各大公园生机盎然的树林中时,你能联想到的带“树”(或“林”“木”)字的一句古诗是“”。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分)答案:6.答案:①念天地之悠悠②独怆然而涕下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7.答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8.示例一:几处早莺争暖树示例二:晴川历历汉阳树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020 海淀二模】(一)默写。

(共5分)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5.。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6.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7.荷,又名“莲”“芙蓉”“菡萏”等,是自然景观、园林布景中的常见花卉。

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能寄托人们的情思,也能象征君子品格。

各区二模语文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

各区二模语文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

1.默写(5分)①,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④《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2.默写(5分)①“芝兰之室”,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②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

③《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⑤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3. 默写(5分)⑴,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⑵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1分)⑶,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1分)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对“是人”进行艰苦磨练的益处的语句是“,”。

(2分)4.默写(5分)①,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论语》中辨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论语》)5.默写(5分)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⑵《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人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6.默写(5分)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②怀旧空吟闻笛赋,。

(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背诵、默写(4分)(1),。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2)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3)《饮酒》中表现心灵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的诗句是“_______,。

”(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古诗文默写汇编(15区全)

最新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古诗文默写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驾《雨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岂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捕蛇者说》)答案:1.却疑春色在邻家2.草枯鹰眼疾3.无案牍之劳形4.枯藤老树昏鸦5.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崇明区(一)默写(15分)1.水何澹澹, 。

(《观沧海》)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5.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答案1.山岛竦峙2.亭亭净植3.赢得生前身后名4.日暮乡关何处是5.月上柳梢头虹口区(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4.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衣带渐宽终不悔3.弛担持刀 4.夕阳西下 5.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金山区(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4、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5、,皆出酒食。

部编版北京市九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北京市九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北京市九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word版含答案)9.《木兰诗》中描写花木兰长途奔向战场,急切投入战斗的的语句是:,。

(2分)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9.答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10.答案:佁然不动(1分,有错不得分)【海淀二模】10.古诗文默写。

(5分)(1),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天净沙•秋思》中“”一句,让人在肃杀的秋景中看到了一抹暖色。

10.答案:(1)山气日夕佳(2)绿杨阴里白沙堤(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小桥流水人家(5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东城二模】(一)默写。

(共6分)6.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7.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8.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

(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一)(6分)6.(1分)岸芷汀兰7.(1分)学诗谩有惊人句8.(4分)答案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朝阳二模】(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7 学而不思而罔,。

(《论语》)(1分)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分)(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7.答案: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答案:人有悲欢离合(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丰台二模】(一)古诗文默写(共5分)5.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1分)7.春光易逝,往往引发伤春之情,北宋词人晏殊就在《浣溪沙》一词中留下了名句“① , ” 。

初中二模古诗试题及答案

初中二模古诗试题及答案

初中二模古诗试题及答案一、古诗文默写(本题共8分)1. 请默写《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

(2分)答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 补全《出塞》中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下一句。

(2分)答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 请写出《钱塘湖春行》中描绘西湖春景的两句诗。

(2分)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完成《登鹳雀楼》中的诗句填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下一句是()。

(2分)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古诗文鉴赏(本题共12分)5. 阅读《春望》一诗,分析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意境。

(4分)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国破的凄凉与山河依旧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刻感慨。

“国破山河在”描绘了尽管国家遭受战乱,但自然景观依然如故,而“城春草木深”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城池的荒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6. 《过零丁洋》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答案: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辛苦遭逢起一经”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干戈寥落四周星”则描绘了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放弃追求。

7. 赏析《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4分)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

“折戟沉沙铁未销”以沉沙中的折戟为象征,表现了赤壁之战的惨烈和历史的沉重;“自将磨洗认前朝”则通过诗人亲自磨洗的动作,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前朝的怀念。

这两句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古诗文理解(本题共10分)8. 《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夜听到笛声时,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024年各地高三语文二模名篇名句默写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各地高三语文二模名篇名句默写题汇编含答案

01(2024·新疆·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引出对曹操的追思。

(2)陆游《书愤》中“,”两句慨叹国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3)学校去泰山开展研学游,你们班在路途上开展了“诗话东岳”活动,你吟诵起前人写景名句“,”。

02(2024·陕西宝鸡·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运用铺陈排比来论说“秦爱纷奢”,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纷奢”的行为使百姓“”,而秦朝统治者却“”。

(2)《师说》中,韩愈用“,”两句批评士大夫们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现象。

(3)“花”和“月”是古人诗词中常用意象,许多作者常将这两个意象合在一起来表情达意。

如“,”两句。

03(2024·辽宁辽阳·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以尽忠时间长和尽孝时间短进行对比,表达作者希望留下来尽孝的心愿。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和“”一句运用叠词,分别形容宫殿里面音乐和舞蹈的效果。

(3)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美人”或“佳人”这个意象,如“,”。

04(2024·山西晋中·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通过“他植者”“,”的一般举动,指出这些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心态。

(2)扬州自古就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但姜夔到扬州后,感受到的却是一片凄凉,他在《扬州慢》中含蓄写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两句是:“,。

”(3)《诗经》的内容常常被后世诗文提到,其诗句也常常被后世诗文引用,足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如“,。

”05(2024·安徽·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用“,”两句,从能与德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于选拔与任用官员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____。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 。

(郑燮《竹石》)【答案】(1)一箪食;一瓢饮(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的易错字有“箪”、“瓢”、“戮”等。

故答案为:⑴一箪食;一瓢饮;⑵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⑸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答案】(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庄生晓梦迷蝴蝶【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以”“己”“奈”“尽”“锱铢”“沙”“晓”“蝴蝶”,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⑶庄生晓梦迷蝴蝶【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答案】(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悱”“憔悴”“损”“锱铢”“凌”“捷”“襟”。

故答案为: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______,________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3)苏轼在《赤壁赋》中善用对比手法。

例如同是饮酒,自己是“举酒属客”,曹操则是“________同时乘舟,自己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则是“________”。

【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酾酒临江;舳舻千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顷、漠、笛、呕哑嘲哳、酾、舳舻。

故答案为:⑴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⑵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⑶酾酒临江;舳舻千里【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信誓旦旦,________。

(《诗经·氓》)(2)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

(《论语·述而》)(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荀子·劝学》)(5)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苏轼《赤壁赋》)(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________,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答案】(1)不思其反(2)于我如浮云(3)辩乎荣辱之境(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海上生明月(6)凌万顷之茫然(7)赢得仓皇北顾(8)无意苦争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后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反”“辩”“知”“仓皇”。

故答案为:⑴不思其反;⑵于我如浮云;⑶辩乎荣辱之境;⑷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⑸海上生明月;⑹凌万顷之茫然;⑺赢得仓皇北顾;⑻无意苦争春【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喟叹终日。

(2)《劝学》中,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心中的疑虑消除,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答案】(1)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曾”“愧”“锲”“镂”“枕藉”“既”。

故答案为:⑴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⑶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揭露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背弃忠直,苟合于世,以求容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万物不变的角度指出人与江河山川一样延绵不绝,不必自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弯度合乎圆规,“________,______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4)《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答案】(1)背绳果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般需要看清题干要求。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绳、竞、羡、槁暴、挺、耻等。

故答案为:⑴背绳果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⑵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⑷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