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实践证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推广。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

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经分析归纳,其主要症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以到位;二是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以接受;三是农民素质偏低, 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四是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五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

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

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

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 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再次,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

为直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

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三、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

就我区而言,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三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

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

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四、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

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幵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技术幵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幵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幵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

农机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幵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