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K12]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一、教课重难点:要点: 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限制,丰富的资源、落伍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急迫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 1.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益条件的转变。
2.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二、教课方法:利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剖析议论,启迪引诱式教课。
三、教课流程:投影图片1:“我国主要铁路、公路网图”读图发问引入: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道、航空、管道等;我国货运主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2.建国后,我国交通建设成绩巨大,为何还要鼎力增强交通建设?(可从资源散布、经济发展、交通现状等考虑)3.我国哪些地区交通线路少?为何?是否是这些地区不需要好多的交通?(议论:主假如西部地区,不是不需要,而是由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决定的。
知识梳理:1.投影图片2:“大西南地区地点和范围图”(教师指图、学生填图,明确大西南地区的范围)2.投影图片3:“西南地划分层设色地形图”多山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跨了三级阶梯),使这里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一山有四时,十里不一样天” “地无三里平”等谚语都反应了这点;更给大西南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剖析:大西南主要地形区对交通的主要阻碍:(学生填写表格)地形区主要阻碍青藏高原高寒,高寒沙漠和多年冻土区广,雪山绵延,冰川广布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阻断东西交通云贵高原喀斯专门貌发育,地形曲折,地表破裂四川盆地四周重重山岭围绕,盆内低山丘陵起伏转承:这样复杂困难的自然条件,还要鼎力发展交通建设,为何?3.投影图片4:“大西南地区资源散布图”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潜伏价值高,农林牧和矿产、水能资源比率适合,构造合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精品导学案: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考点搜索】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土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交通运输因素。
通过对本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使之了解到交通运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最终得出西南区经济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的结论。
◆知识纲要 自然地理区位区位条件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地理区位 地形多山,起伏很大 自然条件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地形各异,影响交通艰巨性 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条件能源资源丰富必要性农林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总体水平落后,制约经济发展——迫切性◆重要图释1、图9.2“西南区地形图” 自西向东跨全国地势三大阶梯。
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广西境内的平原。
要求熟练掌握各地形区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图9.5“川、滇、黔、渝、桂主要矿产分布图”读图找出本区主要的矿产及分布地区,看本区已建有哪些工业基地,分析工业基地建设的条件。
假如本区有发达的交通,还可以建设哪些工业基地。
(【教学内容】“要想富,先修路”,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两者相辅相成。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经典例题1](2001年广东河南卷)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答案:C 一、区位条件——西南边陲,内陆腹地1、自然地理区位西南区区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①大西南范围:川、云、贵、藏、渝、桂(面积占全国1/4多,人口约占全国1/5),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素质不高。
②地处西南边疆:主要邻国有东南亚(越、老、缅)和南亚(印、不、锡、尼)等国,邻国众多,有利于边贸往来③地处内陆腹地:地域广,腹地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但因此成为我国战略大后方。
示范教案一(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9.1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教学重点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变。
●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或其他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表资料,启发诱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1.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增长情况表。
2.我国主要的铁路网。
3.大西南地区位置和范围图。
4.西南区分层设色地形图。
5.平原和山区铁路建设比较表。
6.主要地形区对交通运输的主要障碍。
7.成昆铁路、青藏铁路概况。
8.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9.成昆线上的主要地质灾害。
10.西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
11.西南区自然资源一览表。
12.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听说过这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谁能具体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学生)要想经济发展,必须先发展交通运输。
(教师)很好,确实,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国土整治、经济发展,必须把交通运输的建设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同学们,我们家乡在大规模地修路、造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我国的国土整治工作中,交通运输建设一直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要研究的课题。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讲授新课](屏幕显示)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教师)请同学们先回忆,现在交通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学生)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云南省芒市高中地理 《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2

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一、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西南区的位置和所包含的省级行政区思考题1请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西南区的位置和范围2、通过阅读课文,找出西南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思考题2请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西南区著名矿产资源的位置及名称3、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制约西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思考题3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请在地图上准确找出西南区的位置和范围问题2为什么要把广西纳入大西南经济协作区的范围?问题3对西南区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影响最深刻的因素是什么?问题4制约西南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三、目标检测1、西南区通常是指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和三省一市,大西南还包括,而本节所说的西南区还要加上。
2、西南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南部和西部与、、、、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邻。
3、西南区地形多,很大,自西向东跨全国三大阶梯。
本区西部位于,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形成和区。
横断山区,相间分布,且山高谷深,横断。
本区东部的,素有““的说法。
东南部的,地貌广布,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4、西南区矿产资源不仅种类多,储量大,而且、较好,并有丰富的相匹配。
只要得到改善,在西南发展工业特别是、、化工等生产基地的条件格外优越。
5、从能源资源看,西南区可开发的资源约占全国的70%,四川省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第一大省,广西北部湾的前景看好。
6、从农林资源看,西南区虽然短缺,但资源丰富,四川盆地物产富饶,素称“”,森林茂密,为我国第二大林区,则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此外,是世界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配餐作业请从下列三组题中任意选择两组题完成,建议选择AB或BC,时间30分钟:基础题(A组题)一、单项选择题1、把广西纳入大西南区的原因主要有()A、广西和其他三省一市一区都全部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上B、都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内陆省区,对外联系不便C、资源都很丰富,并且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潜力大D、广西沿海是西南区最近的出海门户,与西南三省一市间的地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下列能体现对西南区农林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四川盆地由于水稻土广布,成为“天府之国”②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三大林区③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温带作物基地④本区物种资源居全国第二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3、对西南区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影响最深刻的因素是()A.地质矿产 B.气候水文 C. 土壤植物 D.地形地势4、西南地区发展的关键是()A.开发自然资源 B.发展边境贸易C.控制人口数量 D. 发展交通运输5、有关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叙述①地处内陆边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②属于“三线”重点建设地区,加之丰富的水能和矿产,区域经济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区域开发程度高③由于交通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在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④目前由于交通的制约作用,区域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比较薄弱,交通干线处于闲滞状态。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学案

第九章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选二)第一节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1.知道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2.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3.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学习重点】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学习难点】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变。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问题导学】1、西南区、大西南区、大西南经济协作区的范围有何不同?2、大西南位于我国什么方位,周边同哪些国家相邻?3、这些邻国经济水平如何?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大西南以什么地形为主?有哪些地形区?跨了我国几级阶梯。
5、大西南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学习提纲】一、区位条件1.大西南经济协作区的范围:自然地理区位:不利因素:2.位置经济地理区位有利条件:政治地理区位:战略大后方,国防安全优势明显。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1.自然条件复杂多样②地质灾害多发:③水路运输不便:2.资源丰富思考下列问题完成表格:①西南区的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主要矿产有哪些?②西南区的能源资源具有那些优势?③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南区的农林资源有什么特色?三、社会经济条件思考: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本课检测题]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大西南地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 )A.西部经济地带B.东部、西部经济地带C.西部、中部经济地带D.三个带全跨2.大西南各省(市、区)中,全部处于亚热带的是( )A.川、渝B.云、贵C.藏、桂D.贵、渝3.从目前看,大西南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本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旅游景观丰富B.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C.三峡工程和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为大西南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D.区内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很高4.关于西南地区的地形状况,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东高西低B.青藏高原—地势平坦C.横断山地—山高谷深D.成都平原—江南水乡5.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种类多、储量大B.分布分散,地域组合不好C.铝、铁、锌、锡储量居世界首位D.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不相匹配6.西南地区河流众多,但航运条件并不理想,原因是( )A.河流水流量太小B.河流大多奔腾在高山峡谷中C.河流短小流急D.人们对水能资源开发意识不强7.建国后,西南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加快交通运输步伐B.加快水能开发C.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D.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二、综合题8.读上图,回答:(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市区名称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2)填出邻国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3)填出河流的名称:⑤_________⑥_______ (4)写出海域名称:⑦_______。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高中地理教案.doc

西南区(不包括西藏)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23.3%,人均超过全国19.2%,潜在价值高。
其中,农林和矿产资源约各占一半,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
(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且地域组合好。
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适宜于发展成为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生产基地。
(3)能源资源: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70%;四川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资源前景看好。
(4)农林资源:四川盆地物产富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
本区生物资源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
三、社会经济条件
1、本区地处西部地带的内陆边疆,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本区发展变化很大,现已建立起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3、本区交通运输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
交通运输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生阅读最后一自然段,结合现实谈感想。
作业布置:
举例说明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讨论]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大西南应怎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高中地理教案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和现状。
2.掌握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工程及特点。
3.分析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和现状。
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工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交通运输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呢?(学生回答)二、教学内容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2)资源丰富: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资源,交通运输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现状(1)铁路:西南地区铁路网络较为发达,有成昆、贵昆、川黔等铁路干线。
(2)公路:西南地区公路密度较低,但近年来建设速度加快,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的路网。
(3)航空:西南地区拥有多个大型机场,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
3.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工程(1)云南—四川—西藏铁路:连接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全长约2000公里,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通道。
(2)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运通道:连接中国云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全长约4600公里,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
4.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特点(1)地形复杂: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交通运输建设难度较大。
(2)投资巨大: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投资较大,如云南—四川—西藏铁路投资约1500亿元。
(3)技术先进: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是什么?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现状如何?3.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工程有哪些?4.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二、教学内容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促进资源开发和利用:交通运输建设有利于西南地区矿产、水能、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二地理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4.经济条件
地区经济的发展决定其交通建设的需求和投入。
西南地区原有 经济基础十分薄 弱薄弱,致使其 交通非常不便。 新中国成立后, 西南区经济得到 发展:
在丰富矿产和 水能资源的基础 上,建立起一个 以钢铁、有色冶 金、能源、化工 等重工业为主体 的工业体系。
交通是制约西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返回目录
中国地形图
3.资源条件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 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1)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总量大 (2)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种类多 (3)许多资源居全国重要地位
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林资源
矿产资源
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 中,西南区有130多种。其中钒、 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铁、铅、 锌、铝、铜、磷和汞等几十种矿 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或前列。
因此,广西已成为西南经济协作区 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返回
重点记忆
1.西南区的面积超过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 2.西南区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3.与西南区毗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
甸、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返回目录
2.自然条件 西南地区地形地势条件十分复杂:
西南区西部属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东部是四川盆地,山岭环绕且丘陵起伏 东南部属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
总之,西南地区多山,地势起伏很大, 自西向东跨全国地势三大阶梯,自然条件 复杂,对交通网的建设十分不利。
此外,本区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多发,也给 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
阅读材料
正在修建的青藏 公 路 , 全 长 1100 多 千 米 , 海 拔 4000 米 以 上 的地段达600多千米, 并且还要克服高寒缺 氧等困难,以及保护 自然状况下形成的独 特而脆弱的高原生态 环境,因此,这项工 程需要有雄厚的资金 和科研做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9.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理解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3、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4、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是流通领域中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以及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交通运输对于沟通各地区联系、保障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如大西南地区是我国腹地广阔、资源密集、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交通不畅是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区位条件
、相对位置
大西南地区包括川、滇、黔、桂、藏三省两区一市。
2、经济地理位置
⑴属于我国边疆区,与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相邻,毗邻国家经济比较落后。
⑵为我国内陆腹地,远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
⑶为我国战略大后方,具有国际区位优势;
⑷从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该区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⑸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使得本区区位优势明显增加。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自然条件:
⑴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⑵受地形地势影响,区内气候多样,差异很大。
有亚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等。
⑶区内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⑷河流众多,但航运条件差。
2、资源条件
(1)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分析
西南区(不包括x藏)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23.3%,人均超过全国19.2%,潜在价值高。
其中,农林和矿产资源约各占一半,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
(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且地域组合好。
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适宜于发展成为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生产基地。
(3)能源资源: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70%;四川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资源前景看好。
(4)农林资源:四川盆地物产富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
本区生物资源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
三、社会经济条件
、本区地处西部地带的内陆边疆,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本区发展变化很大,现已建立起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3、本区交通运输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
交通运输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生阅读最后一自然段,结合现实谈感想。
作业布置:
举例说明西南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讨论]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大西南应怎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