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各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电荷量相等,O是正方形的中心。
现将A点的电荷沿OA的延长线向无穷远处移动,则( )A.在移动过程中,O点电场强度变小B.在移动过程中,C点的电荷所受静电力变大C.在移动过程中,移动的电荷所受静电力做负功D.当其移动到无穷远处时,O点的电势高于A点第(2)题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正对的带电金属板MN、PQ间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的微粒,释放后微粒沿曲线acb运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c点是曲线上离MN板最远的点。
不计微粒所受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在c点时电势能最大B.a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C.微粒在运动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D.微粒到达b点后将沿原路径返回a点第(3)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C,斜面C上叠放着A、B两物块,B的上表面水平。
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现对C施加一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使A、B、C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受到3个力的作用B.B对C的压力大小为C.C所受合力的大小为D.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第(4)题如果把重庆看成一幅大型立体山水画,那么在长江上划破天际的两组索道就是这幅画作里的“点睛之笔”。
如题图所示,索道轿厢通过四根等长的吊臂吊在钢丝上,取每根吊臂的张力沿吊臂方向,每根吊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接近45°,轿厢和乘客的总重力为。
轿厢匀速运动时,与的关系最接近( )A.B.C.D.第(5)题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圆弧形拱桥的过程中,汽车( )A .向心加速度不变B .动量不断变化C .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始终等大反向D .通过最高点时对地压力小于支持力第(6)题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 .时间B .电场强度C .速度D .磁感应强度第(7)题m 、n 两种单色光由同一方向从空气斜射入长方形玻璃砖,其光路如图所示。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广元中学高2020级高三上期第三次段考物理试题一.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7题中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 .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不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作变速运动,动能可能不变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套在粗糙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现用水平力F将小球B缓慢拉起,在此过程中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假设杆对A的支持力为N,杆对A的摩擦力为f,绳中拉力为T,则此过程中 ( )A.F增大 B.f不变 C.T减小 D.N减小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时,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一只小球,当初速度为V的飞行时间为t 0,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 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t 随V 变化的函数关系 是 ( )5.如图所示,曲线I 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1的轨道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卫星2的轨道示意图,O 点为地球的地心,AB 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椭圆轨道长轴AB 的长度为RB .在I 轨道的卫星1的速率为V 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B 点的速率为V B ,V 0 <V BC .在I 轨道的卫星1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A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a 0>a AD .若OA=0.5R ,则卫星在B 点的速率RGMV B 326.质量为2×103 kg ,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汽车的最大动能是4×105 JB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 m/s 时,其加速度为6m /s 2C .汽车以加速度2 m/s 2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中,达到最大速度时摩擦力做功为4×105 JD .汽车以加速度2 m /s 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秒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是80 kW 7.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质量为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B、C三点分别是图线与纵轴、横轴的交点、图线上第一周期内的最低点,该三点的纵坐标分别是1、0、-5.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杆的长度为0.6 mB.B点对应时刻小球的速度为3m/sC.小球经最高点时,杆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曲线AB段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0.5 m二.实验与填空(共16分)为了“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 =1 2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某同学就设想用压缩的弹簧推静止的小球(质量为m)运动来探究这一问题.为了研究方便,把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让小球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即只有弹簧弹力做功.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1)首先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轻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小球,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在此步骤中,目的是要确定物理量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及符号),用m、d、g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2)接着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水平放在光滑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被小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由静止释放弹簧后,小球被推出去,从高为h的水平桌面上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小球的初动能Ek1=__________________,小球离开桌面的动能Ek2=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对小球做的功W=______________(用m、x、d、g表示).对比W和Ek2-Ek1就可以得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9.(本题共9分,每空3分)为测定小物块P与半径为R的圆形转台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小宇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进行如下操作:A.用天平测得小物块P的质量m;B.测得遮光片宽为d,伸出转台的长度为L(d<<L);C.将小物块P放在水平转台上,并让电动机带动转台匀速转动,调节光电门的位置,使固定在转台边缘的遮光片远离转轴的一端恰好能扫过光电门的激光束;D.转动稳定后,从与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读出遮光片单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E.不断调整小物块与转台中心的距离,当距离为r时,小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时恰好不会被甩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转台旋转的角速度ω=_______,小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实验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三.讨论与计算.(本题共5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原理表达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字计算时要明确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单位.)10.(15分)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实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20 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弹射装置能使水平面上停放相距S=40 m/s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在甲车获得瞬时速度的同时乙车的甲车瞬间获得V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到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上,从而使乙车也获得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象如图b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遇.(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2)求运动过程中的最近距离是多大?11.(17分)水平传送带匀速运行,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中央有小孔)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右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物块在传送带的带动下沿虚线向左运动,最后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小孔恰能在A 点穿入被竖直固定的弯曲成“6”状的细铁丝。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为静电计,P为二极管(正向电阻可看作零,反向电阻可看作无穷大),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小B.若保持开关闭合,将A、B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C.若断开开关后,将A、B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小D.若断开开关后,将A、B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第(2)题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效后,及时将其清理,能为新的卫星释放空间。
2021年12月底,我国自主研发的实践21号卫星“捕捉”到同步轨道上已失效的北斗2号卫星,并与之完成对接。
2022年1月22日,实践21号完成大幅度变轨机动,将北斗2号拖入一条高于同步轨道的“墓地轨道”。
1月26日,实践21号与北斗2号脱离,于1月28日返回地球同步轨道。
已失效的北斗2号将在高于同步轨道带的太空区域漂流。
这一举措展示了我国作为太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将上述过程作如图所示的简化:组合体在同步轨道上的P点变轨,经过转移轨道,运动到比同步轨道高3000km的墓地轨道上的Q点,在Q点组合体完成分离,其中实践21号再经转移轨道独自返回同步轨道。
已知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约为35786km,地球半径约为6371km,则( )A.由题干材料可知,实践21号在转移轨道上的运行周期约为4天B.已失效的北斗2号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的Q点速度小于同步轨道速度C.对于实践21号卫星,仅考虑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其沿同步轨道运行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沿转移轨道运行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那么a1<a2D.若要使已失效的卫星由Q点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需要在Q点至少给它一个大于11.2km/s的初速度第(3)题如图所示,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圆弧轨道上的小球在水平拉力F(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圆弧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F N。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试卷(少物理答案).pdf

广元中学高2013级高三上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测试 生物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分 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HIV、念珠藻、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B.都能进行繁殖C.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D. 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2. 右图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约与90mmol?L-1葡萄糖溶液相当 B.在浓度为250m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开始吸收葡萄糖 C.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入该细胞中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 D.与在浓度为150m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细胞相比,在浓度为250m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大,吸水能力强 3.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水解是将装片放入30 0C清水中保温5分钟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需的材料可以是煮熟的紫色洋葱 C.在碱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D.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都可以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4. 右图为一健康男性运动强度(以运动过程中心率为测定指标)与血液中乳酸水平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男子心率大于a小于b时,不发生无氧呼吸,血液中乳酸水平为零 B.c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该男子心率大于c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D.该男子的运动强度宜长时间处于心率大于c的状态 5.细胞一般要经过生长、繁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 人体受到病毒刺激后可以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分为α.β.γ三类,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多种细胞增殖等作用。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C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连接,另有一个完全相同的物体B紧贴A放置且与A不粘连。
现用沿斜面的力F缓慢推动物体B,弹簧长度被压缩了,此时物体A、B静止。
撤去F后,物体A、B向上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运动过程弹簧均未超出弹性限度,则( )A.压缩弹簧过程中,F做功等于A、B、C系统机械能增加量B.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C.撤去F瞬间,物体A、B的加速度大小为D.若物体A、B向上运动过程中分离,则分离前向上运动距离为第(2)题如图甲所示为烤肠机,香肠放置在两根水平的平行金属杆中间,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
假设香肠可视为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烤制过程中香肠质量不变,半径变大。
忽略摩擦及金属杆的热胀冷缩,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肠未烤前,金属杆1对烤肠的支持力大小为B.烤制过程中,金属杆1对烤肠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香肠烤熟后,烤肠对金属杆1的压力比烤熟前大D.香肠烤熟后与烤熟前相比,两根金属杆对烤肠的合力不变第(3)题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距为d,在两板右侧装有荧光屏MN(绝缘),O为其中点。
在两板a、b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最大值为U0。
现有一束带正电的离子束(比荷为k),从两板左侧沿中线方向以初速度v,连续不断地射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所有离子均能打到荧光屏MN上,已知金属板长L=2v0t0,则在荧光屏上出现亮线的长度为( )A.kdU0t02B.C.D.第(4)题如图所示为电子焊接机原理示意图,在电极A、K之间加上直流高压,形成图中虚线所示的辐向电场,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三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c点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小D.将质子沿圆弧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第(5)题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5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功和物体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0~1m内和1m~3m内水平拉力分别为大小不同的恒力。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物块b上。
现用水平拉力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平拉力等于轻绳的弹力B.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D.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第(2)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竞技项目。
如图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
该运动员两次试滑分别在斜坡上的M、N两点着陆。
已知OM=MN,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含装备)可视为质点,则该运动员两次试滑( )A.着陆在M、N点时动量的方向不同B.着陆在M,N点时动能之比为1:C.着陆在M、N点两过程时间之比为1:D.着陆在M、N点两过程离斜坡面最远距离之比为1:第(3)题一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的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电荷的加速度、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的大小增大,动能、电势能都增加B.加速度的大小减小,动能、电势能都减少C.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D.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第(4)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时的波形图,虚线为时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第(5)题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到B和C到D为等温过程,B到C和D到A为绝热过程。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如图为显像管原理俯视图(纸面内)。
若电子枪发射的高速电子束经磁偏转线圈的磁场偏转后打在荧光屏上a点,则( )A.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磁场越强,电子束打在屏上的位置越靠近屏的中心O点C.要让电子束从a逐渐移向b,应将磁场逐渐减弱至零,再将磁场反向且逐渐增强磁场D.要让电子束从a逐渐移向b,应逐渐增强磁场使电子束过O点,再将磁场反向且逐渐减弱磁场第(2)题如图所示,桶装水的容积为,为取水方便,在上面安装一个取水器。
某次取水前桶内气体压强为,剩余水的体积为,水面距出水口的高度为。
取水器每按压一次,向桶内打入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
已知水桶的横截面积为,水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取水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 )A.取水器至少按压1次,水才能从出水口流出B.取水器至少按压3次,水才能从出水口流出C.若要压出水,至少需按压16次D.若要压出水,至少需按压17次第(3)题飞某绝缘空心球如图所示,a、b、c、d、E、F是过球心О的截面的圆周上六个等分点,分别在a、d和b、c固定等量的正、负点电荷,即,,AB是与平面abc垂直的直径,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A.E、F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A、O、B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为C.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圆弧AEB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若a、b、c处的电荷固定不动,将d处的电荷移到O处,则电荷Q d的电势能将减少第(4)题如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
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为C.用能量为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D.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放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第(5)题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归祖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家,以表达对英烈的崇高敬意。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
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支持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D.此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第(2)题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
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 )材料钠铜铂极限波长(nm)541268196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C.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都能产生光电子第(3)题家庭中用的取暖器,正常工作时所用电压是按照图中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取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3A。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交流电的有效值是311VB.取暖器的阻值约为103.7ΩC.图中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D.取暧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660W第(4)题空间中固定有一点电荷,电性未知,其电场线如图甲所示,A、B是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与AB连线重合,运动方向未知。
若粒子由A运动到B,则规定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0;反之,则规定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为0。
取粒子运动方向为位移正方向,则粒子在该过程中电势能关于位移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重力忽略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点电荷一定带正电B.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C.粒子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由A运动到B D.该过程粒子的动能增加第(5)题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30Hz B.波长是3m C.波速是1m/s D.周期是0.1s第(6)题一个单匝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做匀速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元中学高2013级高三上期第三次段考
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7题中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
A .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不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作变速运动,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套在粗糙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
A与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现用水平力F将小球B缓慢拉起,在此过
程中木块A始终静止不动.假设杆对A的支持力为N,杆对A的摩擦力
为f,绳中拉力为T,则此过程中 ( )
A.F增大 B.f不变 C.T减小 D.N减小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只小
球,当初速度为V0时,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的飞行时间为t0,
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图象能正确
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t随V变化的函数关系是 ( )
5.如图所示,曲线I 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1的轨道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绕地球
做椭圆运动卫星2的轨道示意图,O 点为地球的地心,AB 为椭圆
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
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椭圆轨道长轴A
B 的长度为R
B .在I 轨道的卫星1的速率为V 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B 点的速率为V B ,V 0 <V B
C .在I 轨道的卫星1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A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a 0>a A
D .若OA=0.5R ,则卫星在B 点的速率R GM V B 32
6.质量为2×103 kg ,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
小恒为4×103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
A .汽车的最大动能是4×105 J
B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 m/s 时,其加速度为6m /s 2
C .汽车以加速度2 m/s 2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中,达到最大速度时摩擦力做功为4×105 J
D .汽车以加速度2 m /s 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秒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是80 kW 7.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质量为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
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 随时
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 、
B 、
C 三点分别是图线与纵轴、横
轴的交点、图线上第一周期内的
最低点,该三点的纵坐标分别是
1、0、-5.g 取10m/s 2
,不计空
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轻杆的长度为0.6 m
B .B 点对应时刻小球的速度为3m/s
C .小球经最高点时,杆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 .曲线AB 段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0.5 m
二.实验与填空(共16分)
为了“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
kx 2,其中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某同学就设想用压缩的弹簧推静止的小球(质量为m )运动来探究这一问题.为了研究方便,把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让小球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即只有弹簧弹力做功.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1)首先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轻
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
挂上小球,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
为d .在此步骤中,目的是要确定物理
量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及符号),
用m 、d 、g 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接着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
根弹簧水平放在光滑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被小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 ,由静止释放弹簧后,小球被推出去,从高为h 的水平桌面上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 .小球的初动能E k1=__________________,小球离开桌面的动能E k2=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对小球做的功W =______________(用m 、x 、d 、g 表示).对比W 和E k2-E k1就可以得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9.(本题共9分,每空3分)为测定小物块P 与半径为R 的圆形转台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小宇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进行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得小物块P 的质量m ;
B.测得遮光片宽为d ,伸出转台的长度为L(d<<L);
C.将小物块P 放在水平转台上,并让电动机带动转台匀速转动,调节光电门的位置,使固定在转台边缘的遮光片远离转轴的一端恰好能扫过光电门的激光束;
D.转动稳定后,从与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读出遮光片单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
E.不断调整小物块与转台中心的距离,当距离为r 时,小
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时恰好不会被甩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转台旋转的角速度ω
=_______,小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实验
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
三.讨论与计算.(本题共5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原理表达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字计算时要明确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单位.)
10.(15分)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实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相距S 0=20 m 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弹射装置能使甲车瞬间获得V 0=40 m /s 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在甲车获得瞬时速度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到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上,从而使乙车也获得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 图象如图b 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遇.
(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
(2)求运动过程中的最近距离是多大?
11.(17分)水平传送带匀速运行,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中央有小孔)轻轻放到传送带的右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物块在传送带的带动下沿虚线向左运动,最后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小孔恰能在A 点穿入被竖直固定的弯曲成“6”状的细铁丝。
BC 部分是半径为R 的半圆,已知AC 高度为R ,物体从A 到C 的过程中阻力做功mgR W 2
3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如果小物块达到C 点时,和细铁丝间刚好没有作用力,则传送带的速度V 应多大?
(2)设小物体运动到最高点C 时,对铁丝的作用力大小为mg ,则传送带对小物块做了多少功?
12.(20分)如图甲所示,形木块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AB粗糙,光滑表面BC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0,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滑块在CBA全过程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0.6,cos370=0.8,g=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
(2)滑块的质量;
(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题卷
一.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7题中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
二.非选择题(共68分)
8. (本题共10分,每空2分)
(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题共6分,每空2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0. (15分)
解:(1)
(2)11.(17分)
解:(1)(2)
12.(20分)解:(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