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细胞中分离出各种细胞器B.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的颜色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D.细菌分泌的蛋白质类外毒素需经内质网的合成和加工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1F测交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1F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D.选择具有自花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4.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有关生物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随机取样调查B.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了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其作用是使细胞分离D.用15N标记DNA双链的精原细胞,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占100%5.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A.核仁被破坏B.染色体被破坏C.细胞膜被破坏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Na+进入神经细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都位于颈部,虽然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但它们是两种功能独立的内分泌腺,有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
四川邻水实验学校2024届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含解析

四川邻水实验学校2024届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处理B.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可作为对照组C.不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观察实验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的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在d、e 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刺激F点和G点都能使电流计发生相同的偏转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3.图是某基因的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A可称为一个密码子B.DNA分子的多样性与①②有关C.限制酶切割该基因时应作用于⑤处D.对该基因进行PCR扩增时,解旋酶作用于④处4.下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故属于基因重组B.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D.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等位基因5.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①②③④⑤⑥A 核酸DNA 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信使RNAB 减数分裂减Ⅰ减Ⅱ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 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D 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B.少数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氨基酸组成C.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存在同一种纤维蛋白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蛋白质就会变性7.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
四川省邻水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邻水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高密度水体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2.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3.如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B.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C.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D.如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4.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搬运。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运输离子。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B.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C.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2.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
若将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成熟植株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2种,3:4 B.4种,12:6:2:1C.4种,1:2:2:3 D.4种,9:3:3:13.下列与感受器、效应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先后发生B.感受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效应器细胞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感受器的兴奋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5.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其花非常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2020年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2020年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为红色的。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公牛是红褐色的,而母牛则为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其基因型为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C.雌性、AaD.雌性、aa或Aa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在U型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参考答案:D3. 某多肽的分子式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右图所示的3种氨基酸,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A.2个 B.3个 C.5个 D.8个参考答案:B4.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参考答案:B5. 下表为某研究小组某次探究学习的实验结果记录表:由上表中数据可知,此植物有机物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 )A. 5 ℃B. 15 ℃C. 20 ℃D. 30 ℃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分析题表:表格中CO2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详解】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表格数据计算可知,5 ℃时净光合速率的值为1,15℃时净光合速率的值为2.9,20℃时净光合速率的值为3,30℃时净光合速率的值为2;净光合作用速率越大积累的有机物越多,比较上述净光合速率数值可知,此植物有机物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20 ℃,故选C。
四川省邻水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邻水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其它因素保持稳定且适宜时,如图所示曲线最有可能用来表示()A.动物的呼吸速率随O2含量的变化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C.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D.CO2跨膜运输速率随两侧CO2浓度差的变化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B.温带森林的季节变化属于时间结构C.森林群落中的地表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D.次生林是指经次生演替形成的森林群落3.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脑干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刺激引发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C.咳嗽反射过程中,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需要消耗ATPD.长期咳嗽伴发的咽喉肿痛的痛觉中枢位于脑干4.某昆虫病毒是种双链DNA病毒,研究人员为探究该病毒的K基因对P基因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影响,以缺失K 基因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作为实验组,以野生型病毒感染昆虫细胞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利用昆山细胞提供的模板和原料进行DNA复制B.病毒利用自身携带的核糖体在昆虫细胞中合成蛋白质C.若K基因抑制P基因的转录,则实验组P基因的mRNA合成速率低于对照组D.若K基因促进P基因的翻译,则实验组P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合成速率低于对照组5.如图分别表示真核生物与A基因(核基因)有关的转录和翻译的生命活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生命活动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B.图1中④加到③末端C.图1中③就是图2中的⑦D.若A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6.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及其产生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C.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分裂增殖产生大量新的抗体D.血糖下降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能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平衡2.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3.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广泛用于生物学实验,以下涉及盐酸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稀盐酸的作用是刺激胰腺产生促胰液素B.“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无关变量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8%的盐酸可以起水解的作用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可尽量延长用盐酸和酒精处理时间使解离更充分4.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正股RNA(+RNA)病毒,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RNA既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能起到mRNA的作用B.图中①、②指的都是RNA复制过程C.图中的M酶包括逆转录酶和RNA复制酶D.翻译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一条+RNA模板能翻译出多条肽链5.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
四川省广安市2024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2024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①~⑤依次表示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检测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图②过程中,甲处兴奋,乙处未兴奋B.图③→图④过程中,电表指针偏转值可代表甲电极处静息电位的大小C.神经纤维上接受刺激的部位比较靠近图中的乙处D.图①、③、⑤中甲、乙电极处的膜没有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2.新冠肺炎病毒(2019-nCoV)主要由其外部的囊膜、内部的蛋白质和单链RNA组成,由其引发的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疫情扩散的一般措施B.“钻石公主号”游轮继首例病例确诊后短时疫情暴发,说明病毒可在空气中大量增殖C.部分痊愈者的血浆可用于临床治疗,说明其感染病毒后体内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D.新冠肺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与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有关3.在一个遥远的小岛上,某异花受粉的植物开有白色或者蓝色花,白花对蓝花表现为隐性。
将上述纯合蓝花植株的种子用诱变剂处理,得到了3株隐性的、开白花的突变体(甲、乙、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如图表示种群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不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增加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2•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B. 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3.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 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4.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冠2钩沦无*鼻硒水层及施势种IhA#型之缶転X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5. 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捕債湛数最捕欢咅数址捕食者数录捕債者数価6.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 19.8 C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 24.8 C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33.6 C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7•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天数数量组别开始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异湾藻-孔石莼1012.4 3.2 1.10异湾藻-缘管浒苔1026.025.622.412.4异湾藻-鸭毛藻1026.340.145.359.6对照组1026.751.459.672.4B. 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C. 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D. 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X轴、猎SStttrA'散扯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该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特征的最重要因素,要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应采用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 •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 m t(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图甲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 ______________ 结构.(3)基于观赏目的人们把马缨丹引种到某地区,结果马缨丹大量繁殖,对该地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图丙中曲线_____________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_____________ 的特性.(4)若图丙中曲线n表示当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过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9.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表不同密度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 (ug?mL1)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 _(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______________ ,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 )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5 )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___ .10.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型莎草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稻鸭区 2.3 5.300.2590.2710.0890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____________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2 )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____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______________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____________ 有不同的影响.(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_______________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功能提高.11.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 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某试验区接种菌根真菌后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 )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2)调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_______________ 值.(3 )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________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g于______________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 •如图表示种群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不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增加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正确;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C如果某个种群数量很少,就算它是增长型,也会随着环境、天敌等因素使种群数量不增加甚至会大量减少,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正确.故选:C.2•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B. 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劣质牧舸I 23456789 10【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根据题意中,枯草杆菌和大草履虫、 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由于大草履虫 的竞争力小于双小核草履虫,因而被淘汰,表现在曲线呈下降趋势.【解答】解:A 、枯早杆菌可被早履虫摄食,为捕食关系,两种早履虫食性相似,属于竞争 关系;故A 正确.B 从食物关系和能量流动的角度看, A 应为枯草杆菌,而 B 应为竞争的胜者双小核草履虫;故B 正确.C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 均存在种内斗争;故 C 正确.D 由于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营养物质有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营养物 质消耗完,a 、b 两条曲线最终趋向于零;故 D 错误. 故选:D.3•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 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点为衰退型B. a 点和c 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 值为2b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分析】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b 种群增长率先增加,b -c 种群增长率减少为 0,可知大黄鱼种群以 S 型曲线增长,且b 点对应与种群的:. 【解答】 解:A 、c 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所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A 错误;B c 点比a 点种群数量大,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高,B 错误;C b 点对应与种群的’,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 K 值为2b , C 正确;D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 =第一次捕获数X 第二次捕获数十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得,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 估计值会偏高,D 正确. 故选:C.4.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 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冠麺港布「韋丽水层及施势种种髀B量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T鳙鱼-T青鱼C.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分析】群落的空间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现象;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解答】解: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A 错误;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群落结构上有分层现象,没有体现能量流动上的关系,B错误;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它们之间没有共生关系,C错误;D由于鲢鱼是植食性动物,所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增多,因此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D正确.故选:D.5•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捕食者数fit 捕食者魏就【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根据图判断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猎物的判定: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猎物(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猎物的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解答】解: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也增加,这样猎物的种群增长受到抑制,使得捕食者种群数量减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故选:B.6.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X轴、猎務物数MA.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 19.8 C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 24.8 C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33.6 C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现S型,其中19.8 C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24.8 C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大的.【解答】解:A、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A正确;B在三条曲线中,19.8 C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在19.8 C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正确;C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 C条件下第五天时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是最大的,C正确;D 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D.7•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天数开始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数量组别异湾藻-孔石莼1012.4 3.2 1.10异湾藻-缘管浒苔1026.025.622.412.4异湾藻-鸭毛藻1026.340.145.359.6对照组1026.751.459.672.4A. 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B. 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C. 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D. 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则对照组就是没有大型藻干扰,即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异湾藻和孔石莼、缘管浒苔和鸭毛藻都属于竞争关系.【解答】解:A、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对照组就是没有大型藻干扰,即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A正确;B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题中测的就是一定容器中的异湾藻数量,即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B正确;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有其他藻类时异湾藻的数量比单独培养是数量减少,说明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符合竞争关系,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C错误;D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分)&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该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特征的最重要因素,要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应采用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S0_mf.(2)导致图甲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3)基于观赏目的人们把马缨丹引种到某地区,结果马缨丹大量繁殖,对该地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图丙中曲线I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过度繁殖的特性.(4)若图丙中曲线n表示当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过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增大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 ,降低K值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图乙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图丙表示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应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据图乙所示结果可知,在面积为0到S o之间,随着面积增大,物种数目增多,S o之后随面积增大,物种数目不再增多,因此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物种数达到最多而且保持稳定.(2) 影响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故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也高于农田.(3) 马缨丹大量繁殖,对该地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形成生物入侵,故为J型生长曲线.即图丙中曲线I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过度繁殖的特性.(4) 根据种群的生长曲线的特点,控制鼠害可通过增大环境阻力如减少食物来源,增加天敌等,从而降低其K值.故答案为:(1)样方随机取样,S o(2)光照垂直(3)I 过度繁殖(4)增大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9.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样方法森林的垂直结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农田,,降低K值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表不同密度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 (ug?mL1)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不是 (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22 只/hm2(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 b ,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 .(4 )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5 )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考点】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贝U N: M=n m【解答】解:(1)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控制单一变量,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2)由于样地1和样地3之间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所以样地1和样地3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种群.(3)根据公式N: M=n m可知:样地3高原鼠兔的数量约为N 26=17: 2, N=221只.由于样地3的面积为10hn i,所以密度约为221十10=22只/hm2.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b,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4 )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故答案为:(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2)不是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3)22只/hm2b 增加密度梯度(4)促进(5 )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10.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2 )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1、样方法常用于计算植物或运动量非常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明显推断出,鸭的作用可以抑制一些杂草的生长,如草龙;同时有些杂草取代了它的优势地位,如节节菜.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不同的空间,所以要根据群落的结构采用适应的处理方法.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解答】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取样随机,对各样方统计数据取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