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创新思维地理(人教版)名师课件:第四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目 录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热量收点支不聚平衡焦 归的矛纳盾拓。展 ③海陆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CON④T塑EN造T着S 地表 形态。
特别提醒(1)驱动水典循环题的能试量做主要评是析太阳指辐正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2)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
考点四
读图能力
-1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城市化:城市化导致硬化面积扩大,植被和裸地减少,故降水下渗减
少,地表径流加剧(城市命内涝题加剧调),地研下径明流析减考弱,向蒸发、蒸腾减弱。
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自然现象的实例
目录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CONTENTS 沼泽地
的形成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量变小;植被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河流含
沙 变量大增;上大游;河降道水采强沙度会增创导大致,新流河水模道对中地拟含表沙的预量侵测增蚀演大作。练用增强,河流含沙量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读图能力
-1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利措施。
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பைடு நூலகம்
读图能力
-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6湖北襄阳四校命期中题)下调图为研某河明流析径考流向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目录
CONTENTS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义(含解析)

第1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导向 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水循环模式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经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区域图,考查河流补给形式、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影响1. 水循环及其主要环节(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体在□1________、大气圈、生物圈和□2________之间连续不断的□3________。
其能量来自□4________。
(2)主要环节:水循环由□5________、植物蒸腾、□6________、□7________ 、地表径流、□8________和地下径流等环节组成。
江河湖泊属于□9________,夏季风、向岸信风、向岸西风和台风登陆都属于□10________环节(如下图所示)。
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11________。
2. 水循环类型: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不同,水循环划分为□12________、□13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等,长江参与了□14________循环。
(如上图所示)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实现了能量转换,使人类得到了□15________。
(2)使陆地水资源得以□16________,使人类获得了□17________。
(3)维持地球上的□18________。
(4)塑造了地表形态。
命题角度一 水循环及其类型 [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C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D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山地为甲、乙河流□1________;山地植被恢复,河流径流年内波动□2________。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1水循环 教学课件

1、动力:太阳辐射、重力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2、主要环节
蒸发、蒸腾
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影响蒸发的因素
01 光照
光照越强,蒸发越旺盛,蒸发
越量大。
02 气温 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蒸 发越量大。
03 风速
风速越大,蒸发越旺盛, 蒸发量越大。
04 湿度
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蒸 发量越大。
05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
气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土地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六七月, 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天气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总结
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小组间互相讨论,分析这些人类活动是对水循环 哪些环节的干预?)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建坝后 建坝前
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 合理建坝能调节径流,造福人民
过度建坝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地表水位升降又引起地下水位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 间
循环水量很少,补 给陆地水的水量很 小,对于干旱地区 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 水
海上内循环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 间
循环水量大,对全 球的热量输送有重 要作用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 水(如未登陆的台 风)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上课用课件:第4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命题视角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 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 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7课标Ⅰ,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 发量 ( C ) A.远大于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依据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判断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 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 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 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应该以降水补给为主;图2所 示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大体吻合,应该属于 冰雪融水补给。
季 ③水量较稳定 ①较稳定 ①湖泊与河流的 普遍 区
湖泊水 补给
全年 ②对径流有调 相对水位 节作用 ②湖泊水量的大
小
①稳定 地下水 补给 地下水补给区降 普遍
全年 ②补给量较小 水量,地下水水位 ③一般与河流 与河流水位的相 有互补作用 互位置关系
方法技巧 1.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区和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类型 世界分布(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 雨水补给 我国分布地区 东部季风区
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 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东北地区
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 拔高于当地雪线 内陆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 水资源 的合理 利用课 件新人 教版PPT 【PPT 实用课 件】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 量)
2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 (1)影响蒸发的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 水资源 的合理 利用课 件新人 教版PPT 【PPT 实用课 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 水资源 的合理 利用课 件新人 教版PPT 【PPT 实用课 件】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海―陆风―热带力―信性―风质―带差―、异―西形―风成―带的―季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综合思维
分析生物、水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材料明确了山地这样一个局部区域。
地理实践力
分析水循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地理实践 力。
2.[2015·全国卷Ⅰ,1~2]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 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 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 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 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2)题。
答案:(1)D (2)B
【读图指导】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要领
(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 (1)读图: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 现象。 (2)想图: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了 解其中的地理意义。 (3)用图: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所 学知识作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新人教版(1)

(2)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热点题型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水资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土地利 用、覆被变化特征情景下,河流的水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 区某河流流域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变化特征。其中,情景a、b、c、d表示20年来实 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生态恢复情景中的一种的地下 径流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
常见命题材料
常用解题方法
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说明特定 示意图+文字
区域水循环的特点及人类活动对 材料
水循环的影响
根据原理建立因果关系进 行推导论证
[解法指导]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2)、(3)题,思路分析如下: 答案:(1)C (2)A (3)B
[核心突破]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知识清单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 层地下水。
复习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新人教版(1)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记 ppt课件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
6
记
•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1.水资源及其分布
• 分布特点:地区差异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 我国情况:很不均衡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措施 :跨流域调水
• :修建水库
9
记
•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详细蓝本59页) • (1)对气候的影响 • (2)海洋航行 • (3)海洋污染 • (4) 海洋生物(渔场的形成)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
10
记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
1
记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 1.水圈的特征:不连续的水体 • 2.组成: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
2
记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3.补给类型及水文特征(见蓝本54页)☆ •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
• 2.分类: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 3.过程(主要环节)☆Biblioteka 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循环笔
5
届创新导学案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 高考总复C习.·地海理洋(水RJ、)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第九页,共45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2.若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表示的是降水、蒸发、地表径流 、下渗,地下径流,则数码⑤⑥⑦⑧依次(yīcì)对应( )
高考总复习·地理(RJ)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3.利用主要(zhǔyào)环节,探究生活实例 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我们可以借助水循环环节示意图, 探究其成因: (1)沼泽地的形成
高考总复习·地理(RJ)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考点精析]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bǔ jǐ)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通 过水循环建立了相互补给(bǔ jǐ)的关系,具体图示如下:
高考总复习·地理(RJ)
第十四页,共45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
高考总复习·地理(RJ)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 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lǜ sè)水库)、保 护草原(绿色(lǜ sè)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 恶劣的后果。
高考总复习·地理(RJ)
第十七页,共4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
层。据此完成1~3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
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
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 影响地下径流
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
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
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考点一
考点二
影响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考点三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 区的水汽供应量
海陆间 循环
陆地内 循环
考点二
考点三
环节名称
特点
A蒸发→B__降__水__
循环水量___最__大_,对全球 __热__量__输送有重要意义
水汽 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 ____陆__地__水__得到补充,水 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
循环水量_少__,但对干旱
蒸腾
降水
地区非常重要
考点一
考点二
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第2题,由图可知,坡面坡度
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
小,实际蒸发量最小。第3题,植物生长吸收水分,如果该流
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得流入盐湖的水量减少,导致盐湖
面积缩小。 答案:1.C 2.A 3.B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规律总结] 影响蒸发的因素:气温、风力、湿度等。蒸发能 力与气温、风力正相关,与湿度负相关;而实际蒸发量还与当 地可被蒸发的水量多少正相关。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地质条件(土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
壤质地)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补给
[基础清单]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_冰__川__水_____等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6·高考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
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
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❷,随之河流径流量
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 4~6
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问题探究]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种说法 对不对?为什么? 提示:不对。因为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
系,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考点一
类型 海上内 循环
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与年均降水量相当。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因此多年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清单]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三的态气__液__态__态__水__水__:_:数数量量最最少大,,分分布布最次广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__高__山__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水体类型:海洋水、__陆__地__水____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 ___海__洋__水___。 (3)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上各种水体具有__相__互__补__给__的关系。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考点一
考点二
[思维流程]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规律总结]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 流数量)
考点三
(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①“维持”——全球水的__动__态__平__衡__。 ②“缓解”——不同纬度____热__量____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__海__陆__间____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__地__表__形__态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特别提醒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 能。 (2)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 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 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沼泽地的 形成
内流河断 流的成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考法 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7·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
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
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核心突破]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目 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 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 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 改变地表径流 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 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