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_理解默写修改后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答案

《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登高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琵琶行》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
4. 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6.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1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十思”的内容: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为何易失天下: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烛之武退秦师》理解性默写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劝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青,取之于蓝,而青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于蓝”观点相同。
此乎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是:所存,师之所存也。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是而已。
学也。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7.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上食埃土,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说》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1.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正在国子监任教。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1、《蜀道难》1、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诗中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诗中用人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蜀道高的诗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写山势高险,即使善飞的黄鹤,善攀的猿猴也很难越过。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7、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的诗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用杜鹃之声渲染蜀道的空寂苍凉和难走。
10、《蜀道难》一诗中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毋居”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杜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5、《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6、《咏怀古迹(其三)》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环珮空归夜月魂”。
7、《咏怀古迹(其三)》运用拟人、寓情于景的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2)

1.杜甫的《登高》中,“,”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2.杜甫的《登高》中,“,”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派遣的句子是“,”。
4.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
1.李商隐的《锦瑟》中,用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鹃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迷惘与哀怨之情的句子是:“,”。
2.李商隐的《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3.李商隐的《锦瑟》中,直抒胸臆同时又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4.李商隐的《锦瑟》中,“,”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明珠美玉,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
1.《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1.李白的《蜀道难》中,“,”这两句写出了蜀国长时间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
2.李白的《蜀道难》中,“,”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剑阁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真实情况。
3.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句子是:“,”。
4.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蜀道青泥岭弯路极多,山路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5.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
7.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8.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
人教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 教师的句子是: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 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
3.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择师的标准是: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的师错误态度。
7.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
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择师而教之”;对自身“
则耻师”。焉
8.《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
是: 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
9.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
3.“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
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
砺”;人要改造成为“
知明而行”无的过君子,就要“
博学而”日,三可省见乎,己学习的意
义是十分重大的。
5.“ 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
的忧虑与关切。
《登高》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 争的精神。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 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3.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默写

语文必修三重点篇目理解性默写一、《琵琶行》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
”月色朦胧迷离,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6.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结束后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9.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
,。
10.“,。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琵琶行》“,”,表现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二、《劝学》1.《劝学》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5.《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6.《劝学》中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劝学》君子需通过广泛学习提升自己的句子:,。
8、《劝学》中以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的句子是:,,,,。
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三《师说》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2015.4.14)一、《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二、(一)《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二)《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三)《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 ,生长明妃尚有村。
4、画图省识春风面, .三、《琵琶行》1. 《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这个诗句上。
2、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矝持、腼腆的是,。
3、侧面描写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是,。
4、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是,。
5、写音乐粗重急促的句子是;亲切细柔的句子是:;错落有致,清脆圆润的句子是、;婉转优美的句子是;低沉凝涩的句子是、;激越雄壮的句子是、;凄厉的句子、。
四(一)《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中‚,。
‛两句表现了这种可望不可及的思想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是,。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二)《马嵬》《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五、《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
2、填然鼓之,,。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曰:‚不可!,。
3、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曰:‘非我也,兵也?’,。
六、《劝学》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2、说明反思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3、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5、《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七、《过秦论》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5、贾谊用‚,,,。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六国论》中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阿房宫赋》《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
《过秦论》:。
《阿房宫赋》:。
八、《师说》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是:。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答案一1、噫吁嚱!危乎高哉!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二(一)略(二)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群山万壑赴荆门4、环佩空归夜月魂三、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四(一)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五、略六、1、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七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施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八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