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谈数学学习方法
央视《决胜高考》采访高考状元:06数学_李炜_课本里面有诀窍

有关专家认为很多同学现在基本上是考什么做什么,对于公式只满足与记熟记牢,临场会用。而究竟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很多同学却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那么同样的问题给李炜,看看他能从中悟出些什么道理。
李炜说,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公式,如果掌握到家,也能够让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拓展。比如这个公式的证明过程实际上就深刻地体现了高中数学不等式证明的两个重要思想:降幂和配方。通过连续3次凑项和添项,最终用配方的方法达到了降幂的效果,最终变形成了7个大于等于0的因式的加和与乘积。李炜说,这个公式的证明过程在有限的5个步骤里,连续用到了三次配方过程,实际上比很多课外习题都深刻地反映了不等式证明的精髓所在。
上高三来抓基础,这似乎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高三应当是冲刺的时候,但是李炜却说,自己的成功就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陈国荣是李炜的高中同学,现在在北京地质大学就读,他回忆了当时李炜复习中不同于一般同学的古怪之处。
李炜高三经常翻课本,这成了李炜在同学心中最深刻的印象。李炜说,他高三复习在课本里是找到了诀窍、挖到了宝藏,得到了极大的启发。那么李炜是怎么使用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数学课本的呢?他的答案只有4个字:推导公式。
李炜从简单的为了记忆三角公式而开始推导公式,到最后通过公式推导体会到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课本之内找诀窍的方法,看上去与高考毫无关联,但是实际上却无意中与高考思维考查的要求相互吻合。�
李炜说最开始让他下定决心去推导公式是在复习三角函数的时候,三角函数基本公式多达30余个,并且每个公式还有许多复杂的变形和推论。在我们对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三学生的调查中,有近6成的同学表示难以毫发无差地记住这些复杂的公式和推论。李炜说他当时就是非常急功近利地为了记好这些公式,才尝试着搞清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
2009年高考状元独门绝技:数学篇

【数学学习心经】
发言人:浙江省理科状元 卢毅(被北大元培计划试验班录取)
不以做大量题目为基础,谈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是空中楼阁。学习数学的关键之一,还在于做题。做题,并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选什么题做是有技巧的。
对于新学的知识,要做大量的基础题来巩固;这里的大量,我认为应因人而异,如果本人确实感觉已经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了,那么“大量”就已经达到了。
烦恼来自:
1. 烦恼来自期望过高和自信不足
这次考试就是为了证明我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为尽我最大努力。考试前几天,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做新的题目。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标就是高考成功。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基础,应该以审慎、科学的态度来面对。数学的特点就是极度抽象化,概念化,对理性逻辑思维要求极高。于是,我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概念,某一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都研究得很细。可是,毕竟要进行考试,就必须对考题有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解法,我就只好牺牲大量的时间去做,搞题海战术。但不敢取舍地陷在题海中就会把人累得狼狈不堪,必须能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因此,我做题的原则就是:做一道题,要会十道题或几十道题。因为每一道数学题(母题)都会涵盖几方面的数学问题(子题)。做出母题,由它繁衍出来的每一道子题也就会了,那么,凡是属于母题这一类型的题就不必一一去做而浪费有限的宝贵时间了。
三、学到每章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章节的典型习题。因为那样一是易考,二是能让你熟悉本章考点及“陷阱”,比如集合这章,如果考大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空集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就会特别小心它。
2020高考状元分享自身学习经验,学霸是这样炼成的,值得学习借鉴

2020高考状元分享自身学习经验,学霸是这样炼成的,值得学习借鉴
2020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唐楚玥,高考总分725分,其中语文146分、数学149分、外语143分、理综287分,我们可以看看她每天的学习计划:
2020重庆高考理科状元谢欣颖
语文136分、数学149分、外语148分、综合293分,总分726分,超过一本分数线226分,更神奇的是谢新颖也是2017年重庆的中考状元。
我们来看看谢新颖同学的学习方法:
一、专注力高、课堂不走神。
谢新颖同学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跟她课堂效率高有非常大的关系,上课不走神、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
二、不懂就问、有问题马上想办法解决。
谢新颖同学除了课堂效率高之外,对于学习上的问题也处理得很及时,上课没听懂的问题,课后立马找老师解决。
三、良好的心态。
谢新颖同学不光只知道学习,她懂得劳逸结合,她通过弹钢琴、吹口琴、朗诵等课外兴趣来调整心态,帮助自己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有积极心态的状元不只谢新颖。
安徽高考文科状元李瑾文也同样拥有好的学习心态。
李瑾文同学的高考总分669分,其中语文131分,数学143分,外语149分,综合246分。
除此之外,李瑾文还分享了自己的其他学习经验:
当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基础知识要扎实;
学习习惯好,李瑾文同学非常自律,学习有目标、有条理,懂得规划,课前预习、假期复习、爱阅读、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2020年河南省高考状元李昊总分724分,语文136分、数学147分、外语147分、综合294分、听力11分。
李昊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04年福建文科状元经验谈:各门复习都有技巧

出场状元:2004年福建省⾼考⽂科状元黄晨琦
⼩档案:毕业于厦门外国语学校,现在就读于北京⼤学光华管理学院⾦融班。
⾼考得分656分。
各门复习都有技巧
在⼈们的印象中,⾼考状元们除了努⼒勤奋,⼤多是依靠天资聪颖或者兴趣使然,然⽽黄晨琦却认为,⾃⼰虽然记忆⼒很好,但还是有⼀些薄弱的科⽬,对待这些科⽬,取胜靠的就是复习技巧。
数学:提⾼准确率
数学⼀直是黄晨琦的头疼科⽬,他说,数学复习最关键的⼀点是冲刺阶段要做题并提⾼准确率。
很多⼈把试卷从头到尾都做完,但是最后发现很多都错了,这样还不如只做完80%,但是保证每⼀道题都做对。
语⽂:研究做题套路
对于语⽂复习,黄晨琦说⾃⼰并没有看过太多中外名著,他的⽅法是看感兴趣的杂志和研究题⽬。
他拿到⼀套题⽬以后,⼀般会⾃⼰先做⼀遍,然后拿着正确答案仔细分析做错的地⽅,多看正确答案,研究做题套路。
在写作⽂时,设想⼀下阅卷⽼师会喜欢什么样的⽂章,再注意⼀下错字、病句等就可以了。
英语:多背单词
黄晨琦认为英语在冲刺阶段的关键是多背单词。
对于写作,是把前七到⼋年的试卷答案拿过来,把范⽂都背诵得⾮常流利。
实在不⾏可以先写中⽂,然后翻译。
此外,英语⽐较有效的学习⽅法是多听多看原版英语电影、书籍和歌曲。
此外,他建议⾼三的学⽣不要熬夜或者透⽀精⼒。
在临近⾼考的⼀周,要注意开始调节⾃⼰的⽣物钟,把时间表调节到和⾼考时间表同步。
33位高考状元学习方法_6383

33位高考状元学习方法(二)高考花园07-23 1614:数学:差距总结法甘肃薛逢源也许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老师水平不行,可是老师教书许多年,同样的内容重复了许多次,思路、方法肯定很成熟,从老师身上你能学到很多基本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你要发现老师做题比自己快的原因,在老师的书写过程中,发现老师解题提速的原因,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是巧妙而被人忽视的小技巧,你都可以在细心观察中找到。
其次,就是笔记、总结,将老师的典型例题抄下来细细品味,再找一两道同类型的题小试牛刀,很快你就将老师的方法化为自己的方法,数学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进步、成长中实现飞跃的。
数学思想化法贵州省文科状元:黄厚瀚毕业中学:贵州省水城县二中高考总分:655分单科成绩:语文124分、数学122分、英语136分、文科综合273分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语文老师:王发燚数学老师:付顺英语老师:孟贵阳政治老师:张朝荣历史老师:杨燕春地理老师:康洪在做一道题之前,我们要有数学思维的意识,不要一下子就落入常规的解题思路中,而是要用某一种数学思想来解决这道题。
解完后或是看完一道题的例解,就要明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马上找类似的题加以巩固练习。
化学发散联想复习法毕业中学:683分+10分(省级三好学生)高考总分:河北省衡水中学单科成绩:语文98分、数学148分、英语139分、理科综合298分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语文老师:潘惠敏数学老师:禇艳春英语老师:张雪梅物理老师:李红奕化学老师:张华生物老师:郭立欣在我以前的认识中,化学学习主是靠的是认真,对思维灵活性的要求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要低一些。
但是,就在最为紧张的三轮复习阶段,老师却常常在处理完习题之后,留下半节课的时间来领着我们进行“发散联想”式的复习,由于限制条件小,找出的答案往往会有许多,与我们平时习惯做的无机框图断题有很大不同。
这种方法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消除由于长时间大量做题而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有很大帮助。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总结3篇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总结3篇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总结1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旧结合、注重通法、记忆结论、抠透细节。
学了新知识,回头看看旧的东西,你会发现可以用新知识解决许多旧问题,同样只要你擅长联络,旧知识照样可以解决新问题。
例如:用导数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数列证明不等式,当然函数也可解决不等式。
因此,知识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就说数形结合吧,数没有形直观,形没有数逻辑性强,二者刚好互补。
同样,结合意味着化归、转化,如:非等比,等差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甚至各项大于0的等比数列取对数也可化为等差数列。
所有公式中,万能公式沟通了三角与实数(只需令tana=x),这不也是一种结合吗?再比方:求y=x+4/x的值域,我们可以分x>0,x0等;10.两圆位置关系与半径的联络。
易错点:1.忽略定义域;2.分类讨论做不到“不重不漏”;3.忽略了定理,定义的限定条件;4.向量法求二面角,对其是否大于90度不清楚;5.遗漏一些特殊情况,如:空集,求数列通项忽略对n=1的验证,忽略导数不存在的点及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等。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总结2 “粒子之小,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处处都闪烁应用数学的光芒,高度抽象的纯粹数学,也有其深化而动人的美丽,堪称艰深难懂而璀璨美丽的艺术。
“公正而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如同一尊雕塑。
”学习数学不仅为了应试解题,更要培养考虑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提升思维品质。
学好数学关键在于考虑。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细心品味其内涵与外延,也能触摸到深化的美丽。
数学教材要通读,从最根本的概念出发,一步步推导出美丽的结论,前后勾连,交织成严密知识网络。
记忆公式要学会举一反三,注意不同条件下结论的变化,掌握公式的推广和特例,衍生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形式。
平时做题时,不要满足于记忆解答,要体会每一步的“动机”,才算完成了思维训练。
期中数学状元:我是如何学习数学的

期中数学状元:我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本文是关于高三励志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期中数学状元:我是如何学习数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展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切忌不懂将懂,或将不懂的地方跳过。
课后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多记公式、定理,因为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和必备条件。
二、多做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多做题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
做的题目要有代表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碰到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有些题适合我们做,而有些题却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做这些题目只能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不会达到任何效果。
做的题要难易适中,通过做些有代表的题目,要力争能举一反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解题要有条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规律。
只有平时大量的训练,见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考试的时候就会应付自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三、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求有清醒的头脑,数学运算过程中的每个解题步骤都很重要,漏掉了哪个步骤都是不行的。
因此,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很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要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一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就焦躁不安。
焦躁是学习数学的大忌。
四、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平时的考试是对我们前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能够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发现平时还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
高考状元讲学习方法(共5篇)

篇一:高考状元学习方法归纳1我分科目归纳了高一到高三的错题高一开学,他下决心收集错题,到高考前,仅是数学科目的错题就多达3本。
花这么多心血收集错题没有白费功夫,只要是归纳到本子里的题,石啸天再也没做错过。
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难题,也有做不出来想放弃的时候,每当这时我就用梦想鼓励自己。
”石啸天说,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只是看你能不能坚持。
这是课外?闲书?帮了忙,让我积累了比同龄人多的知识阅历语文: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我还做了不少练习题,读经典书籍。
”他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后语感渐渐培养出来,写作能力慢慢提高,到高二时已可以考110分以上了,进入高三后一般在120分以上。
英语:看美剧听歌培养语感石啸天的英语成绩最突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就对英文感兴趣。
”他说,小时候看国外电影,对陌生的英文对白很好奇,这种好奇很快转化成学习动力。
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就看美剧、听歌,培养英“做选择题有时不知道原因,但是感觉告诉我就该那样选,而且基本上没有出错。
”语语感,理综:会做的题也要听老师讲解平常虽然他很多题都会做了,但当老师评讲练习的时候,他一定会专心听。
“我是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式解答出来的。
”他说,不同人有不同的解答方式,这需要从知识中寻找自己熟悉的规律。
她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为比较爱思考,能计划好自己的学习和作息时间。
她平时一个月或半个月订一次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要求落实计划,所以学习效率比较高。
王盼的学习态度十分端正,能做到刻苦自律,学习扎实。
她平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且勤学好问,对感兴趣的问题总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她兴趣广泛,喜欢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做到课内提高、课外拓宽。
不熬夜,每天晚上11点前必须休息。
早上5点30分起床,开始学习,每天基本上保证有近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王盼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做事特别有责任心,凡是她认准的事情,就要认真干好。
“虽然有时候努力过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但我并不会就此消沉,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更残酷的挑战,这是我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元谈数学学习方法:精练多练出成果
2007年新疆理科状元林佳瑞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旧结合、注重通法、记忆结论、抠透细节。
学了新知识,回头看看旧的东西,你会发现可以用新知识解决许多旧问题,同样只要你善于联系,旧知识照样可以解决新问题。
例如:用导数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数列证明不等式,当然函数也可解决不等式。
因此,知识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就说数形结合吧,数没有形直观,形没有数逻辑性强,二者刚好互补。
同样,结合意味着化归、转化,如:非等比,等差数列转化为等比,等差数列,甚至各项大于0的等比数列取对数也可化为等差数列。
所有公式中,万能公式沟通了三角与实数(只需令tan A=x ),这不也是一种结合吗?再比如:求 y=x+4/x 的值域,我们可以分 x>0,x& lt;0 ,应用均值不等式,但若你令 x =2tan A ,则
y =2(tan A +cot A )=4/sin2 A ,其值域呼之欲出啊!对结论的记忆不用刻意去记,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做题时注意积累就好,利用结论可以迅速解决选择和填空,还可以开阔你的思路呢!
知识盲点:
1.空集的特殊性;
2.不等式系数的不确定性;
3.消元过程扩大解集;
4.均值不等式应用中忽视取等条件;
5.区分最值与极值;
6.等比数列小心 q =1的情况;
7. a//b即a=xb(b≠0) ;
8.做题中任何题都应优先定义域;
9.轨迹及方程问题中注意各轨迹方程的定义,如:圆要求D2+E2-4F>0等;
10.两圆位置关系与半径的联系。
易错点:
1.忽略定义域;
2.分类讨论做不到“不重不漏”;
3.忽略了定理,定义的限定条件;
4.向量法求二面角,对其是否大于90度不清楚;
5.遗漏一些特殊情况,如:空集,求数列通项忽略对 n =1的验证,忽略导数不存在的点及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等。
2007年云南理科状元邓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且不谈“粒子之小,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处处都闪烁应用数学的光芒,高度抽象的纯粹数学,也有其深刻而动人的美丽,堪称艰深难懂而璀璨美丽的艺术。
恰如Russell所说:“公正而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如同一尊雕塑。
”学习数学不仅为了应试解题,更要培养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提升思维品质。
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思考。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细心品味其内涵与外延,也能触摸到深刻的美丽。
数学教材要通读,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一步步推导出美丽的结论,前后勾连,交织成严密知识网络。
记忆公式要学会举一反三,注意不同条件下结论的变化,掌握公式的推广和特例,衍生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
平时做题时,不要满足于记忆解答,要体会每一步的“动机”,才算完成了思维训练。
只记住步骤而不思索动机,不像在看书,倒像在校稿。
习题要精做,关键在于赋予每道题应有的思维分量。
习题要精选精做,每做一题,要归纳解题的入口和关键步骤,尝试着改变条件和结论,探索一类题的解法。
各类考试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要做到快速、准确地解题,必须采取一定解题策略,在“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四个环节里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争取拿到所有应得的分数。
高考数学的题型颇有规律可循,平时多进行定时、定量的解题训练,才能突破弱项,提升速度,找到解题的感觉。
2007年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
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可惜高考时由于太过粗心没考出应有水平,我很遗憾。
但是,学弟学妹们,现在希望还掌握在你们手中,不管现在成绩如何,还有时间做出调整。
只要把握好,高分甚至满分数学和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
题海战术
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题海战术的。
数学考试范围广,题形多。
只有多练才能达到多见识的目的,靠典型题目做少量题型得到高分是非常难的。
当然,不能盲
目做题,要精选题目,而且做完后要总结规律。
最好能把做错题目抄录下来,以便最后巩固。
套题训练
数学的成绩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用符合高考的标准来练,而套题是最符合要求的。
我练套题是捏准时间,然后严格打分,通过每星期两三套那样的练下来,找出自己的薄弱知识点,然后重点击破。
就这样节节提高,到最后胸有成竹。
小建议:套题训练最好留到二轮或者三轮复习时。
不要马虎
高考中我就因为马虎而白白丢分,很是遗憾。
数学考试中经常听到同学抱怨说:“怎么又马虎粗心了!”或是“这道以前错过的题目怎么又做错了!”为了防止犯低级错误,我的做法是时刻提醒我自己要小心。
我经常在考试前在草稿纸或者本子上写上自己平时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一定要记得函数的定义域之类的。
然后考试时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犯此类错误,这样效果很好。
还有就是,考试时不要总想着做完所有题目后有时间检查,一定要把题做成一遍就过,一遍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