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课件1 - 李锋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PPT最终版(2024)

02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以改善患者的 预后。
12
药物治疗方案
镇痛类药物
如吗啡、哌替啶等,可 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024/1/28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可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 栓,恢复心肌的血液灌
注。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心肌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 及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 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 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2024/1/28
22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06
来进展
2024/1/28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流行 病学和危险因素
2024/1/28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02
2024/1/28
7
诊断依据及标准
2024/1/28
典型临床表现
01
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常伴出汗、恶心、呕吐等。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02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
03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8
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
01
02
03
不稳定型心绞痛
2024/1/28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 改善心脏功能。
机械辅助循环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ຫໍສະໝຸດ 可考虑使 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如IABP等。
17
其他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肺部感染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以改善患者的 预后。
12
药物治疗方案
镇痛类药物
如吗啡、哌替啶等,可 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024/1/28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可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 栓,恢复心肌的血液灌
注。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心肌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 及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 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 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2024/1/28
22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06
来进展
2024/1/28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流行 病学和危险因素
2024/1/28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02
2024/1/28
7
诊断依据及标准
2024/1/28
典型临床表现
01
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常伴出汗、恶心、呕吐等。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02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
03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8
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
01
02
03
不稳定型心绞痛
2024/1/28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 改善心脏功能。
机械辅助循环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ຫໍສະໝຸດ 可考虑使 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如IABP等。
17
其他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肺部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

02
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严重 下降,引起血压下降、器官灌 注不足,进而导致休克。
03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 症状。
04
心脏破裂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破裂, 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导致患者 死亡。
03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典型临床表现
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
其他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 量肝素等,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
并发症。
控制危险因素
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危险因素,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律失常治疗
对于心律失常问题,根据具体情况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等治 疗方法。
05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 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 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
康复治疗
1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降脂药物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
2 生活方式调整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降脂药物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
3 心理支持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降脂药物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01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等,溶解冠状动脉
内的血栓,恢复血流。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2
通过导管技术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常用的方法包
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课件

症状和表现
1 胸痛
剧烈压迫性胸痛,常放射至左臂、肩胛区或 颌部
2 呼吸困难
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甚至休克
3 恶心和呕吐
常伴有胃部不适和呕吐感
4 冷汗和焦虑
出汗增多,焦虑不安不安静
病因和风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中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糖尿病
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如冠状动脉硬化和血小板 聚集。
诊断
临床表现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结果进行初步诊 断。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X光和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
心肌标志物
心肌损伤释放的化学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和肌酸 激酶进行确认性诊断。
心脏超声
对心脏结构、功能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进行评 估。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心脏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所 致。本课件将介绍该疾病的定义、症状和表现、病因和风险因素、诊断、治 疗方法和药物、预后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要点。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中的血流突然被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和功能障碍。
结论和要点
1 急性心肌梗死
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需及早识别并采取适当治 疗。
2 症状和表现包括胸痛、Biblioteka 吸困难、恶 心呕吐、冷汗和焦虑等。
3 诊断
通过典型症状、心肌标志 物和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 确认。
4 治疗方法
包括急诊治疗、溶栓治疗和血运重建手术。
5 预后和预防
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定期 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PPT课件

(二)抗缺血治疗 1、镇痛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吗啡、罂粟碱等止痛; 吗啡具有强烈的止痛和抗焦虑作用,能引起静脉扩张,并且通过
提高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心率和收缩压,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肌需 氧。 2、硝酸酯类药物 血管扩张作用,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 量。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对已有严重狭窄的冠 状动脉,可通过扩张侧枝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改善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依据梗死心电图型所分布导联来判定。 1.前间壁在V1—V3。 2.前壁在V3—V5。 3.前侧壁在V5-V6.I、aVL。 4.广泛前壁在V1-V5或V2—V6。 5.下壁在Ⅱ、Ⅲ、aVF。 6.右室在V4R—V6R。
广泛前壁心梗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评估左心室梗死面积, 测量左心功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 要依据。
4天后坏死分界明显,心肌溶解并有肉芽组织形成。 约1-2周后坏死组织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 在6-8周形成疤痕而愈合。
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 死。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超过 75%,而侧枝循环未完全建立。
二、心排血量骤降 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 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 不足。
8.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心肌酶检查 ①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PK、CPK-
MB):起病后6h升高,24h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②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起病后6~12h升高,24~48h达高峰,3~6日恢 复正常。③乳酸脱氢酶(LDH):起病后8~10h升高,2~3d达高 峰,1~2周恢复正常。 (2)心肌肌钙蛋白:I、T
急性心肌梗死新PPT课件

免疫治疗
研究免疫治疗在急性心 肌梗死中的应用,如调 节免疫反应和抗炎治疗
等。
国际合作与临床试验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开展跨国、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评估 新型药物和治疗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学术交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 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急性心肌梗死领 域的创新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急性心肌梗 死的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 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 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用于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心脏负
担。
利尿剂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用于减 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01
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的心肌。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2
通过导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03
通过移植其他血管替代阻塞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其他治疗
01
02
03
吸氧
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缓解 心绞痛。
心电监护
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新ppt课件
目录
•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与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01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 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ppt课件

按时服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 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
03
02
运动指导
根据心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 案,逐步提高运动耐量。
心理指导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04
06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 议
康复期评估指标设定
设定合理的康复期评估指标, 如心功能、心电图、生活质量 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情 况。
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 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干预。
05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操作技巧及注意 事项
介入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判断
适应症
持续胸痛大于30分钟,心电图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学指 标升高等。
禁忌症
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出血性疾病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 复效果。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 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的问题。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情况跟踪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间 等。
在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处方,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亚急性期
ST段逐渐回落,T波倒置逐渐加 深。
恢复期(陈旧期)
ST段恢复正常或压低,T波倒置 或低平。
血清酶学指标变化特点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
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
在起病后8~10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
鼓励患者坚持运动,提高运动依从性,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03
02
运动指导
根据心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 案,逐步提高运动耐量。
心理指导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04
06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 议
康复期评估指标设定
设定合理的康复期评估指标, 如心功能、心电图、生活质量 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情 况。
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 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干预。
05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操作技巧及注意 事项
介入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判断
适应症
持续胸痛大于30分钟,心电图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学指 标升高等。
禁忌症
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出血性疾病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 复效果。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 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的问题。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情况跟踪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间 等。
在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处方,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亚急性期
ST段逐渐回落,T波倒置逐渐加 深。
恢复期(陈旧期)
ST段恢复正常或压低,T波倒置 或低平。
血清酶学指标变化特点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
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
在起病后8~10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
鼓励患者坚持运动,提高运动依从性,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急性心肌梗死完整.1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29
定位诊断
完整版课件
30
定位诊断
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
下壁—— Ⅱ Ⅲ aVF
侧壁—— Ⅰ aVL V6 前壁 —— V2-4 前间壁——V1-3 广泛前壁—V1-5 正后壁——V7-9 右室 ——V4R-V5R
完整版课件
31
完整版课件
32
实验室检查
一般化验检查
白细胞 血沉
大家好
完整版课件
1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
心内科教学查房
完整版课件
2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3.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
4.培养同学们的临床诊断思路。 。
完整版课件
3
• 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史 • 个人史 • 婚育史
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象/血池扫描
完整版课件
35
超声心动图
完整版课件
36
放射性核素
完整版课件
37
心肌梗死诊断
• 典型临床表现 缺血性胸痛 • 特征性心电图 • 心肌酶/坏死性标记物的动态变化
完整版课件
38
新的 A M I 诊断指南:
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
TnT / I )
并且具有下述一项即可诊断
完整版课件
心绞痛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性心包炎 急腹症
完整版课件
41
心绞痛与AMI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疼痛
1、部位
胸骨上、中段后
2、性质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演示)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PPT演示)
介绍心肌梗死,其定义,原因,症状,诊断,处理方法,康复治疗和预防措 施。
什么是心肌梗死?
1 简介
心肌梗死是由于血液供应 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所致的 病变。
2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 病、吸烟、肥胖、缺乏体 育锻炼等都是心肌梗死的 危险因素。
3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 极治疗慢性病,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诊断心肌梗死的状态,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和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1
药物
肝素、潘生丁、硝酸甘油等药物可以纾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2
冠状动脉再通术
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血栓溶解剂治疗(TNK),可以减少死亡率 和更好地保护心肌功能。
3
支持治疗
包括氧疗和针对心脏症状的治疗。
患者后续治疗和康复
心肌梗死的症状
强烈胸痛
胸骨或心前区的疼痛感会非常 强烈,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
呼吸困难
心脏承担不了正常的心脏工作, 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出汗等 症状。
恶心
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 症状。
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电图 血清热蛋白 冠状造影
能迅速了解心肌是否发生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位置 和程度
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导致热蛋白浓度波动
定期体检
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及早发现隐藏的慢性病。
戒烟和少饮酒
烟和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规律的锻炼
可以减轻心肌梗死带来的损伤, 恢复身体基本功能。
健康饮食
低脂低油、多维生素、含纤维素 和蛋白质等健康饮食可以提高身 体免疫力。
定期就医
定期检查身体健康,挖掘任何可 能存在的健康证券问题。
介绍心肌梗死,其定义,原因,症状,诊断,处理方法,康复治疗和预防措 施。
什么是心肌梗死?
1 简介
心肌梗死是由于血液供应 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所致的 病变。
2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 病、吸烟、肥胖、缺乏体 育锻炼等都是心肌梗死的 危险因素。
3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 极治疗慢性病,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诊断心肌梗死的状态,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和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1
药物
肝素、潘生丁、硝酸甘油等药物可以纾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2
冠状动脉再通术
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血栓溶解剂治疗(TNK),可以减少死亡率 和更好地保护心肌功能。
3
支持治疗
包括氧疗和针对心脏症状的治疗。
患者后续治疗和康复
心肌梗死的症状
强烈胸痛
胸骨或心前区的疼痛感会非常 强烈,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
呼吸困难
心脏承担不了正常的心脏工作, 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出汗等 症状。
恶心
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 症状。
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电图 血清热蛋白 冠状造影
能迅速了解心肌是否发生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位置 和程度
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导致热蛋白浓度波动
定期体检
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及早发现隐藏的慢性病。
戒烟和少饮酒
烟和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规律的锻炼
可以减轻心肌梗死带来的损伤, 恢复身体基本功能。
健康饮食
低脂低油、多维生素、含纤维素 和蛋白质等健康饮食可以提高身 体免疫力。
定期就医
定期检查身体健康,挖掘任何可 能存在的健康证券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试验:可能影响临床试验时病人的选择以及 试验的转归,以不同的定义作为终点将妨碍试验 结果的比较 。
心肌梗死新定义—— 冠心病患者评估意义
诊断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4a型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4b型尸检或冠脉造影证实与支架血栓相 关的心肌梗死 5型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急性心肌梗死 斑块破裂机制及稳定策略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 锋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Basic knowledeg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
Etiolog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病原学
Basic knowledeg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
心肌梗死新定义—— 冠心病患者评估意义
新定义有助于诊断ACS ,影响其治疗和转归 STEMI或新出现的LBBB,急诊再灌注梗死相关
血管效果明显,使梗死范围缩小,病死率降
低,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
(PCI或者溶栓,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NSTEMI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对高危患者早期 PCI可改善预后
新发病理性Q波; 新发LBBB; 冠脉造影证实新发桥血管或冠状动脉闭塞; 新出现的存活心肌丢失的影像学证据。
5. 有AMI的病理学发现。
心肌梗死不包括CABG中由于机械损伤所
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也不包括其他混杂因素造
成的心肌坏死,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电
复律、电生理消融、脓毒症、心肌炎、心脏
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2008 ESC再次作出修改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2007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World Heart Federation Published by Elsevier Inc. Vol. x, No. xx, 2007 ISSN 0735-1097/07/$32.00 doi:10.1016/j.jacc.2007.09.011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
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
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有持久剧烈的胸痛、血清心肌
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
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
心电图
生物标志
注意:有时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一种以上
类型的MI!
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尤其是进食大量脂肪)因餐后血脂增高,
血液粘稠度也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局部血流 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以致血栓形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手术等;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
右冠状动脉
回旋支 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 分布于左室前壁、右 前降支:前间隔、前壁下侧 分布于右心房、右 室前壁一小部分以及室间 侧壁、左心室前后壁的一 壁和前乳头肌梗死 心室、室间隔的后1/3 隔前 部分。 2/3和心尖部。 回旋支 回旋支:高侧壁、膈面、 及左心室后壁。
在心梗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可进一 步使梗塞面积扩大。
根据冠脉情况类型1与2解析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
前降支→左室前壁、心 尖、下侧壁、前间隔、 左冠状动脉 前乳头肌 右冠→左室膈面、后间 隔、右室、窦房结、房 回旋支 室结 右冠状动脉 回旋支→左室高侧壁、 膈面、左心房、房室结 后室 左冠主干→广泛左室, 前降支 右室、左右房梗死少见。 间支
Source: NCHS.
Atherothrombosis Significantly Shortens Life
Atherothrombosis reduces life expectancy by around 8-12 years in patients aged over 60 years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
2010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达27.18万人次,自1980年以来 的年均增长率达8.92% 2010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总费用为42.87亿元,自2004年以来的年 均增长率为33.14%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
Overview of ACS
毒性药物或浸润性疾病等。
陈旧心肌梗死定义
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可诊断: 1. 病理性Q波伴或不伴非缺血性病因所致。 2. 影像学证据证实室壁变薄和收缩乏力致 室壁运动丧失而无非缺血性病因。 3. 既往心肌梗死的病理学证据。
目前状况
肌钙蛋白(cTn) :可检测到<0.1g心肌坏死,敏 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未被广泛应用 无创影像学技术:更精确
术期心肌坏死。按习用裁定,心脏生物标志
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定为PCI相关的心
肌梗死,其中包括1种已经证实的支架血栓形
成相关的亚型。
4. 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CABG者,心脏生物标志
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
按习用裁定,将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 常上限的5倍,同时合并下述一项,定为与CABG 相关的心肌梗死。
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
标准不统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带来困扰
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到公共卫生政策 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心梗 定义。
心肌梗死新定义的影响
流行病学:会导致MI发病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 因此新的MI标准打乱了对疾病程度和演变过程的 监测工作,中心机构应以当前生化标志物为基准 的MI标准将从前的与使用最新的AMI标准得出的 数据分析。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Peeters A, et al. Eur Heart J. 2002;23:458-466.
550
Deaths in Thousands
500 450 400 350 79 80 85 90 Years Males Females 95 00 06
使患者注意生命保险、职业、驾车驾机执照。 影响诊断相关的分组、医院补偿、死亡统 计、病离退残疾申请以及临床指南编写。
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mortality:
alarming worldwide forecasts
心肌梗死一词应该用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死证据者
传统的心肌梗死的定义
WHO定义的心肌梗塞标准:
典型心肌缺血症状 心电图(ECG)异常改变 血清心肌酶学变化 两者或三者结合
Circulation 1979,59:607
ESC/ ACC/ AHA/ WHF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美国心脏学会(AHA) 世界心脏联盟(WH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1.57 Million Hospital Admissions - ACS
UA/NSTEMI† STEMI
1.24 million
Admissions per year
0.33 million
Admissions per year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agnoses. †About 0.57 million NSTEMI and 0.67 million UA.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 2007 Update. Circulation 2007; 115:69 –171.
急性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一词应该用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
死证据者。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 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 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 (1) 缺血症状; (2) 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3) 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 (4) 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 心肌丢失。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先 天性畸形、栓塞)→严重狭窄。 1、冠脉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出血、血管痉挛→ 冠脉闭塞
2、休克、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排血量↓→冠状动脉灌 注↓;
3 、 BP↑→ 心脏后负荷 ↑ +儿茶酚胺 ↑→ 心肌需氧量 ↑ ( 冠脉 灌注相对↓); →严重持久心肌缺血(>1h)→心肌梗死
冠心病死亡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二
印度、中国和俄罗 斯是世界上冠心病 死亡人口最多的3个 国家
2005年WHO心血管疾病调查报告
心肌梗死新定义—— 冠心病患者评估意义
诊断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4a型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4b型尸检或冠脉造影证实与支架血栓相 关的心肌梗死 5型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急性心肌梗死 斑块破裂机制及稳定策略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 锋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Basic knowledeg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
Etiolog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病原学
Basic knowledeg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
心肌梗死新定义—— 冠心病患者评估意义
新定义有助于诊断ACS ,影响其治疗和转归 STEMI或新出现的LBBB,急诊再灌注梗死相关
血管效果明显,使梗死范围缩小,病死率降
低,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
(PCI或者溶栓,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NSTEMI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对高危患者早期 PCI可改善预后
新发病理性Q波; 新发LBBB; 冠脉造影证实新发桥血管或冠状动脉闭塞; 新出现的存活心肌丢失的影像学证据。
5. 有AMI的病理学发现。
心肌梗死不包括CABG中由于机械损伤所
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也不包括其他混杂因素造
成的心肌坏死,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电
复律、电生理消融、脓毒症、心肌炎、心脏
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2008 ESC再次作出修改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2007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World Heart Federation Published by Elsevier Inc. Vol. x, No. xx, 2007 ISSN 0735-1097/07/$32.00 doi:10.1016/j.jacc.2007.09.011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
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
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有持久剧烈的胸痛、血清心肌
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
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
心电图
生物标志
注意:有时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一种以上
类型的MI!
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尤其是进食大量脂肪)因餐后血脂增高,
血液粘稠度也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局部血流 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以致血栓形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手术等;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
右冠状动脉
回旋支 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 分布于左室前壁、右 前降支:前间隔、前壁下侧 分布于右心房、右 室前壁一小部分以及室间 侧壁、左心室前后壁的一 壁和前乳头肌梗死 心室、室间隔的后1/3 隔前 部分。 2/3和心尖部。 回旋支 回旋支:高侧壁、膈面、 及左心室后壁。
在心梗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可进一 步使梗塞面积扩大。
根据冠脉情况类型1与2解析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
前降支→左室前壁、心 尖、下侧壁、前间隔、 左冠状动脉 前乳头肌 右冠→左室膈面、后间 隔、右室、窦房结、房 回旋支 室结 右冠状动脉 回旋支→左室高侧壁、 膈面、左心房、房室结 后室 左冠主干→广泛左室, 前降支 右室、左右房梗死少见。 间支
Source: NCHS.
Atherothrombosis Significantly Shortens Life
Atherothrombosis reduces life expectancy by around 8-12 years in patients aged over 60 years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
2010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达27.18万人次,自1980年以来 的年均增长率达8.92% 2010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总费用为42.87亿元,自2004年以来的年 均增长率为33.14%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
Overview of ACS
毒性药物或浸润性疾病等。
陈旧心肌梗死定义
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可诊断: 1. 病理性Q波伴或不伴非缺血性病因所致。 2. 影像学证据证实室壁变薄和收缩乏力致 室壁运动丧失而无非缺血性病因。 3. 既往心肌梗死的病理学证据。
目前状况
肌钙蛋白(cTn) :可检测到<0.1g心肌坏死,敏 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未被广泛应用 无创影像学技术:更精确
术期心肌坏死。按习用裁定,心脏生物标志
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定为PCI相关的心
肌梗死,其中包括1种已经证实的支架血栓形
成相关的亚型。
4. 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CABG者,心脏生物标志
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
按习用裁定,将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 常上限的5倍,同时合并下述一项,定为与CABG 相关的心肌梗死。
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
标准不统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带来困扰
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到公共卫生政策 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心梗 定义。
心肌梗死新定义的影响
流行病学:会导致MI发病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 因此新的MI标准打乱了对疾病程度和演变过程的 监测工作,中心机构应以当前生化标志物为基准 的MI标准将从前的与使用最新的AMI标准得出的 数据分析。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Peeters A, et al. Eur Heart J. 2002;23:458-466.
550
Deaths in Thousands
500 450 400 350 79 80 85 90 Years Males Females 95 00 06
使患者注意生命保险、职业、驾车驾机执照。 影响诊断相关的分组、医院补偿、死亡统 计、病离退残疾申请以及临床指南编写。
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mortality:
alarming worldwide forecasts
心肌梗死一词应该用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死证据者
传统的心肌梗死的定义
WHO定义的心肌梗塞标准:
典型心肌缺血症状 心电图(ECG)异常改变 血清心肌酶学变化 两者或三者结合
Circulation 1979,59:607
ESC/ ACC/ AHA/ WHF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美国心脏学会(AHA) 世界心脏联盟(WH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1.57 Million Hospital Admissions - ACS
UA/NSTEMI† STEMI
1.24 million
Admissions per year
0.33 million
Admissions per year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agnoses. †About 0.57 million NSTEMI and 0.67 million UA.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 2007 Update. Circulation 2007; 115:69 –171.
急性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一词应该用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
死证据者。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 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 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 (1) 缺血症状; (2) 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3) 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 (4) 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 心肌丢失。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先 天性畸形、栓塞)→严重狭窄。 1、冠脉内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出血、血管痉挛→ 冠脉闭塞
2、休克、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排血量↓→冠状动脉灌 注↓;
3 、 BP↑→ 心脏后负荷 ↑ +儿茶酚胺 ↑→ 心肌需氧量 ↑ ( 冠脉 灌注相对↓); →严重持久心肌缺血(>1h)→心肌梗死
冠心病死亡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二
印度、中国和俄罗 斯是世界上冠心病 死亡人口最多的3个 国家
2005年WHO心血管疾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