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
贬低说谎的人句子

贬低说谎的人句子
1. 说谎的人啊,难道心里就不会觉得愧疚吗?就像那偷吃了奶酪的老鼠,还以为别人都发现不了呢!比如那个爱说谎的同事,总说自己加班多辛苦,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在摸鱼。
2. 说谎的人,怎么能这么心安理得呢?这和那自欺欺人的鸵鸟有啥区别!像我认识的那个人,总说谎骗大家,真让人瞧不起。
3. 那些说谎的人,难道不知道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吗?比如那个总说谎吹嘘自己的家伙,真可笑!
4. 说谎的人啊,你们的谎言就像那脆弱的泡泡,一戳就破,有意思吗?就像我朋友遇到的那个骗子,谎言百出,最后还不是被识破。
5. 说谎的人,你们的行为简直就是对诚信的践踏,不觉得可耻吗?好比那个总是说谎逃避责任的人,太可恶了!
6. 说谎的人,你们这样自欺欺人,不就像那掩耳盗铃的人一样愚蠢吗?像我听说的那个爱说谎的同学,最后没人愿意相信他了。
7. 那些说谎的人,难道以为大家都是傻瓜吗?这和那妄图骗过猎人的狐狸有何不同!就像那个说谎的邻居,总以为能骗过所有人。
8. 说谎的人,你们的行径就像那阴暗角落里的老鼠,见不得光,不觉得丢人吗?比如那个经常说谎的家伙,大家都对他很反感。
9. 说谎的人啊,你们的谎言就像那劣质的布料,一扯就烂,还不醒悟吗?像我认识的那个爱说谎的人,最后把自己的名声都搞臭了。
10. 那些说谎的人,你们真该好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那丑陋的样子,和那撒谎的狼有啥区别!比如那个总说谎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了。
达拉木马

达拉木马
原来自己惴惴不安的心真的不安分,从下定决心考bec到全国旅游当然是自助游,可以找到一同随行的朋友,找个像罗敷的丈夫一样的瑞典人,嫁到北欧去,享受那里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极夜与极昼的美丽,自己可以诗兴大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个假期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去旅行,买一辆自行车优哉游哉的到森林里去,去采蘑菇,去烤奶油蘑菇吃到吐,去波罗的海岸学游泳,去瑞士吃巧克力火锅吃到商店打烊,去买东西买到领不动,去瑞典的老婆婆家过圣诞节,吃火腿而不是火鸡。
去海边的度假小屋,种一圈圈的向日葵,那样在极昼条件下的向日葵是如何生长的,看那似乎美得令人绝望的薰衣草海,去看似乎在极昼永不凋谢的玫瑰,去海边钓螃蟹,去看螃蟹赛跑。
最重要的是看看自己喜欢好久的达拉木马,希望他买一个送给自己。
去哥特堡去维斯比,看古老的城堡,体验一下伪贵族的感觉,维京的海盗已不再,内心的羞涩与冷静,还有我小孩子般的性格。
我们会是很幸福的对吗?。
女生自传300字

第一篇:《自恋女生自传》自恋女生自传作者:落小单来源:《视野》2011年第22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关于你的100件事”形式的文章在网络上悄悄流行起来。
说它们是文章有点牵强,但我也不愿意用“流水账”这样的词来定义它们。
我觉得那些文字是琐碎而细腻的,如果对写的对象没有很深的了解和很多的爱,是写不出那么多细节的。
请相信,我也可以写100件事甚至更多的:不同关系的人会给我不同的称呼,它们经常让我忘了我是谁。
我在三个城市生活过,却没有一个能给我归属感。
我想养一只叫“红烧肉”的英国古代牧羊犬。
它的毛又长又密,看起来很温暖。
我最喜欢的树是香樟。
我喜欢看它们边长叶边落叶的样子。
我有白衬衫情节。
我觉得能把白衬衫穿好看的人一定是很有气质的。
我不喜欢Hello Kitty,不喜欢米妮,不喜欢美羊羊,不喜欢穿粉红色衣服的男生。
粉红色的东西,我只喜欢RMB。
我的QQ里有一个分组“亲爱”,里面只有一个备注“山楂”的人。
我们现在分隔两地,但我不曾怀疑,我们会从白衣飘飘相亲相爱到白发苍苍。
可能是被我哥的篮球砸过,我对一切球类都有排斥感:足球、篮球、网球、台球、羽毛球、乒乓球……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已经顶着第四个发型了。
剪完现在这个发型,我更新了一条说说:“…狗啃过的‟这个形容词终于也用到了我的头发上。
”我希望以后能生个女儿,那样我们就可以穿好看母女装逛街,让别人羡慕嫉妒恨了。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无颜面对江苏父老。
我想我一定得找个数学高手嫁了,不然可能就要看着我女儿的数学试卷“以手抚膺坐长叹”了。
我的睡眠很脆弱,一点声响就能吵醒我,夜里也总要醒来好几次。
我相信我的生物钟胜过闹钟,上学的日子里,我总是五点多就睡不着了。
我喜欢芒果,也喜欢芒果台。
我可以不用遥控器,永远看芒果台。
挤在一群大妈大姨中买水果买菜的时候不是没有沧桑感。
不过一个人生活,最难过的不是这个,是新衣服的纽扣要自己缝一遍来固定。
我写过《有谁知道巫婆的忧伤》,也是真的心疼巫婆这样的角色: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满是沟壑的脸,别扭的鹰勾鼻,怪异的黑猫,凌乱的屋子……如果巫婆够幸福,又何必打扰别人的圆满呢?我缺乏当众唱歌的勇气。
读《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11篇

读《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11篇《这么慢,那么美》这本书是由罗敷所著,大家读过没有?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读《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11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篇一《这么慢,那么美》这本书我很早之间就开始读,最近才终于读完,之所以读这么慢倒不是因为情节无趣,而是书中讲述的慢节奏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把阅读节奏变慢,每读完一章都需要细细回味,才能发现,原来我们天天忙于生活,却忘记了去享受生活。
在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我们大部分人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学习、吃饭、睡觉,忙碌的生活虽然让人感觉充实,但却毫无幸福可言。
读到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什么是幸福?恋人觉得不离不弃是幸福;商人觉得事业成功是幸福;病人觉得身体健康是幸福。
其实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不同的,而我觉得知足常乐才是幸福。
六月的天开始热起来,让人更是容易着急烦躁,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总想抱怨,想把火气发给身边的人。
但是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反思自己,其实并不是生活不美好,而是浮躁的心态让我感觉不幸福。
在青银工作三年以来,我的领导对我既严格又照顾,同事们像老师又像朋友一样指导和帮助我,父母身体健康,我拥有着很多别人羡慕的东西,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就像这本书里所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看尽沿路风景。
”书中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我所羡慕的,对生活不急不缓,对家庭相依相伴,对金钱不多不少,只有这种心态才能追求和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我需要学习书中北欧人的心态,无论是在未来的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学着把心态慢下来。
对待工作认真严谨,对待司乘耐心热情,对待父母孝顺恭敬,将生活化繁为简,慢慢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就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
慢一点,才能发现幸福的所有细节。
篇二我看书以来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写书评,为此还专门下载豆瓣,注册帐号写书评。
买这本书有些时间了,前段时间忙于应付各种考试,也没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本书。
当初在当当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我在图书排行榜的前列,想来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过段买下,收到货的第一感觉是纸质不好,相比同期买的其他书差别很多,最近开始读这本书。
世界最丑人之都

意大利美女”在欧洲享有盛名。
但在这个以美著称的国家,却有一个“丑人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坐落在意大利马尔凯地区东部小镇匹奥比克,成立40多年来,吸引了世界各地两万多人入会。
当地居民骄傲地称匹奥比克为“世界丑人之都”。
在通往小镇的路上,有一块牌子告诉到访的游客:你们正在进入“丑人地带”。
由于小镇“以丑为美”,当地人经常自觉远离长得太好看的人,甚至形成这样一个传统:看电视时,如果播放到有美女云集的画面时就立即换台,不让“美”玷污了眼睛。
匹奥比克镇对丑顶礼膜拜的历史可追溯到1967年。
在意大利这个“鄙视丑人”的国度,这座小城备受冷嘲热讽的丑人终于“揭竿而起”成立了俱乐部,反抗无处不在的相貌歧视。
刚开始,俱乐部还只是个婚介机构,为镇上100多名长得丑的妇女征婚。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媒体报道,全球先后有2.5万名追求者给她们寄来了求爱信。
丑人俱乐部会员都佩戴着一枚徽章,上面刻着:“丑即美德,美即奴役”。
俱乐部“丑陋圣祠”的房门上写着:“丑陋男人的妻子永远快乐。
”他们按丑陋程度,把会员从“不太丑”、“一般丑”到“特别丑”分成5个等级。
对于那些长相奇丑的会员,则有机会像“意大利小姐”那样拿到大奖“丑人奖”。
此外,丑人俱乐部每年还有选丑比赛,冠军被授予至高无上的荣誉“不美奖”。
这个名称在意大利语里与“诺贝尔”发音相同,给其增加了不少幽默的味道。
“敢于自嘲是最大的自信”,不过丑人俱乐部的自嘲其实包含了不少无奈,因为在今日的意大利,美貌从某种程度上仍被视为成功的敲门砖,相貌歧视无处不在。
俱乐部主席伊艾柯贝里称,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帮助那些自惭形秽的丑人挺起胸膛,勇敢走出家门意大利马尔凯区的小镇皮奥比科门口立着一个警示牌,“即将进入丑陋区,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世界上最丑的人。
看了北欧人的生活才发现:人家的生活才叫生活,你的生活只是生存!

看了北欧人的生活才发现:人家的生活才叫生活,你的生活只是生存!来源:任性的angel(ID:angel_queena)作者:罗敷选自陈思进策划,罗敷执笔的《这么慢、那么美》(作者罗敷,80后,嫁入瑞典的中国新娘,她用生动的笔触,写下了自己眼中的北欧生活。
)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从哪里来北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北欧人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要的是品质,而不是物质快一点再快一点你的灵魂是不是已经跟不上身体的速度慢一点再慢一点北欧人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简约——降低物质的欲望,回归宁静的心灵北欧苛刻的天然环境,使节约的习惯成了必须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北欧人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穿衣打扮,不论贵贱,但求合适符合自己的气质,凸现自我个性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米色风衣、呢裙淑女皮鞋、英国女王式的头巾气质优雅地走在街上,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此外,如果谁家新添了宝宝朋友、邻居都会把合适的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服服帖帖给送过来在北欧人的生活里,互送旧衣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巷尾街头遇到朋友,咖啡馆是首选一杯咖啡15克朗,就是一杯浓郁可口的卡布奇诺也不过25克朗左右这样,沐浴着太阳浴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和朋友舒服惬意地打发掉了北欧国家人少地多但道路却明显比德国要窄在城市里,直道很少,大多是小巷当地人开的私家车也都以小为特征很多人则干脆骑自行车上下班环保对他们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高尚高效——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天懒到晚无所事事或者朝九晚五像拧紧的发条成为上下班飞人这两种生活状态都是北欧人无法忍受的他们的工作相当轻松空余的时间,足够再打一份工但他们是绝不会这么做的而是选择在咖啡店喝咖啡或看书消磨掉但千万别以为北欧人每天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报纸的懒人生活他们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高福利体制下高效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不要考虑收入,先问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它这是北欧人的价值观因此工作对他们来讲绝不是一种“煎熬”为了提高效率,北欧人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创造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和陪伴家人看看那么多诺贝尔得主和世界著名企业你就会明白这样轮到休假,大家才得以忙碌起来变成了世界飞人,不亦乐乎地去心仪的国家和地区度假北欧人爱旅行是出了名的夏季的时候,要么去度假小屋,要么满世界飞爱家庭——小王子公主的安乐窝北欧人的生活里,只要一放假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和家人一起享受阳光海滩、滑雪、骑行带来的快乐北欧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即便是男人也不会以“加班应酬”为由牺牲与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他们一起做饭,做游戏,讲故事,聚会很少有人在外留恋。
移民奥地利我后悔死了

移民奥地利我后悔死了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移民奥地利。
在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在欧洲找到更好生活和更好机会的好选择。
但是,现在我非常后悔这个决定。
首先,我的语言不太好。
尽管我学了很多年德语,但事实证明我仍然不流利。
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但这也让我在奥地利很孤独。
我无法和人正常交流,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更大的问题是,我很难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我不能流利地说话,这让我失去了很多机会。
其次,生活成本非常高。
在奥地利,吃饭、租房、交通等等都需要很多钱。
尤其是在城市,这一切都很昂贵。
我的薪水远远不够支付这些开支,这让我很焦虑。
我不得不省吃俭用,很少出门。
这让我的生活变得非常单调和乏味。
第三,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问题。
在奥地利,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经常感到不适应。
我的一些行为在当地被视为不礼貌或无知,这让我感到很尴尬。
我试图适应,但我仍然感到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最后,我因为思乡之情而开始后悔。
我非常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但我却不能经常见到他们。
我错过了很多重要的时刻,比如我的朋友结婚和我的家人生病。
我非常想回家,但是现在我无法承受回家的费用。
总的来说,移民奥地利是我犯过的最大错误之一。
我孤独、贫困、难以适应当地文化。
这让我非常后悔,我想快点回家。
如果你正在考虑移民,我建议你先好好考虑一下这个决定,确保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普通话万能模板之西红柿炒鸡蛋

普通话万能模板之西红柿炒鸡蛋普通话万能模板普通话最后一题对于那些构思不好,读音不准确,口吃结结巴巴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你是否出现了因生冷而读错音节,或因拿不准语音吞吞吐吐而读破词句,进而导致音节错误、停连不当或不流畅的.........出现而冤枉地被扣去分数。
............(.方框是重点)。
..................下面是一些模板的用法。
西红柿炒鸡蛋的制作方法是1、西红柿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小辣椒去蒂去籽切小块待用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
2、锅内放入少许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三分之一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倒入鸡蛋液,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
以下是历年的考题你们自己好好看看练练。
话题1我的愿望(或理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宽裕生活,我挣的钱能够让我和我的家人天天吃上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的做法是1、西红柿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小辣椒去蒂去籽切小块待用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
2、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三分之一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倒入鸡蛋液,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
话题2 我的学习生活我认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除了课堂知识,我们也应该学习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
作者:高晓松
来源:《视野》2018年第13期
提起丹麦和瑞典,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要解释这两个国家为什么如此有名,大多数人可能也回答不出来。
丹麦的名气,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童话,有安徒生,有小美人鱼,有乐高积木……另外,每当提到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排行榜,不论是人均GDP最高的排行榜,还是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排行榜,抑或是最清廉的国家排行榜上,我们都能看到丹麦和瑞典。
在很多人眼中,这两个国家仿佛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人间的各种阴谋诡计,这两个国家都不太参与。
每当提起丹麦和瑞典,我们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好像就是“幸福”。
以至于在美国大选上,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在电视辩论上信誓旦旦地说,他如果当选总统,就要把美国建设成像丹麦一样的幸福国度。
这说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丹麦和瑞典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在丹麦,人们出行就是骑一辆自行车;在瑞典,人们出行就是开一条小船。
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有一艘游艇,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厉害。
但在瑞典,几乎人人都有一条小船,大家开着小船看看落日,钓钓鱼,船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自己动手解缆绳,启动发动机,把船开出去,过着安逸、与世无争的日子。
在丹麦和瑞典待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这两个国家真的很有意思。
这里的人不聊金钱,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
我曾经充满好奇地问当地人,为什么在这里没有美国那样的常春藤名校?他们告诉我,因为政府专门颁布了政策,不允许大学之间拉大差距。
如果有名校的存在,年轻人就要拼了命地争取进名校的名额,那就会导致他们从小没有时间去娱乐,没有时间去学画画和音乐。
所以在丹麦和瑞典只有由国家或人民出资的公立大学,年轻人读大学是完全免费的。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自认为天文、地理、人生无所不知,走到哪里都喜欢给人讲大道理,结果到了北欧没几天,我居然都不太敢跟人说话了。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很丑陋,很粗鄙,我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跟人钩心斗角,跟北欧人的境界实在是差太远了。
在北欧,我的内心变化总体上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作不适应。
在中国和美国,我们遇到人通常都是先胡吹乱侃一通,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在北欧,人们完全没有这种习惯。
瑞典曾经发起过一次活动,为了让瑞典人能跟全世界增进交流和理解,鼓励全民都去接听来自全世界的电话。
之所以能够发起这样的活动,还要得益于北欧人都会说英语。
不光是熟练,发音也特别好听,比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民说得还好听。
因为能熟练使用英语,北欧人民可以跟来自全世界的人进行电话交流,没想到瑞典人和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隔阂。
美国人的价值观就是“美国梦”,他们通常是直接问瑞典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每个月赚多少钱?瑞典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种问题,他们想要跟美国人聊的是文化、音乐和电影。
因为在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所以双方的沟通十分困难。
第二個阶段叫作心理阴暗。
经历了不适应的阶段之后,我开始忍不住到处找碴,因为我不相信这个国家的人民真的有那么高的觉悟。
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在机场开摆渡车的司机,我心想,做这种工作的人内心肯定是有发财梦的。
对于我们这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总是习惯把社会上的人按照种族、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因素分出阶层来,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总之,我就怀着特别阴暗的心理问这位摆渡车司机,你们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援助别人,还接收了那么多难民,收税也这么高,老百姓对此有什么想法吗?结果司机大哥特别平静地对我说,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们国家这么富足,难道不应该帮助别人吗?人家难民颠沛流离,难道不应该收留他们吗?难道不应该欢迎别人吗?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难道不应该跟人分享吗?我听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一位在机场开摆渡车的司机都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第三个阶段是佩服。
我很好奇,一个国家为何能进步成这样,人民的觉悟都如此之高,社会这么平等,政府也很廉洁,年轻人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在美国和中国,有多少年轻人梦想着能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不得不考虑就业问题。
但在北欧,人们从小就可以学习自己喜欢
的东西,音乐和美术,一个学期大概100元人民币,只要注册了就能去学,想学多少小时都可以。
在瑞典,从学校借乐器就像在图书馆借书一样,都是免费的;排练的时候,政府还会额外补贴一些资金,用来帮你购买耗材。
所以北欧的年轻人不怕学音乐,学成之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皆大欢喜,就算做不成,还可以去教音乐。
因为你去教书,国家也给补贴,教音乐也可以生活得非常富足。
因为有如此完善的福利和补贴政策,北欧才能诞生出那么多伟大的乐队,尤其是居世界伟大乐队前列的Abba(阿巴合唱团)。
在全世界演出次数最多的音乐剧之一《妈妈咪呀》,里面的金曲都是Abba的歌。
还有世界上做过最多大金曲的王牌制作人之一MaxMartin,以及挪威的A-ha等,整个北欧的艺术气氛是极其浓厚而自由的。
(阎蕊森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晓松奇谈·命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