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时作业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超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当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均竖直向下,且a=g,为完全失重状态,所以B正确.而A、C、D中运动员均处于平衡状态,F=mg,既不超重也不失重.答案:B2.(2017·沈阳二中模拟)质量均为5 kg的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 N、F2=10 N,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30 N B.15 NC.20 N D.10 N解析:设两物块的质量为m,以两物块为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1-F2=2ma,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T-F2=ma,由以上两式可解得F T=15 N,B 正确.答案:B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N),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s).由图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在3~4 s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故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在6~7 s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故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C、D错误,B正确.答案:B4.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沿粗糙的斜面上升,上升至最高点后又从斜.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高决赛中,克罗地亚选手弗拉西奇以的成绩获得冠军.弗拉西奇的身高约为1.93 m,忽略空气阻力,.弗拉西奇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弗拉西奇起跳以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弗拉西奇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等于她所受的重力m的滑块A、B紧靠着一起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们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且的压力为( )A.μ1-2mg cos2.mg sin-μ1mg解析:对、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μmg cosA .t 1时刻物块的速度为零B .t 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C .t 3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D .t 1~t 3时间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解析:t 1时刻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将要运动,此时物块的速度为零,选项A 正确;t 2时刻物块所受的拉力最大,合力也最大,故此时的加速度最大,选项B 正确;t 1到t 3时刻,合力向前,物块一直做加速度运动,t 3时刻后合力向后,要做减速运动,所以t 3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ABC8.(2017·皖北协作区联考)一足够长的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放置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上固定一力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和光滑小球间是一平行于斜面的轻杆,如图所示,当木板固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 1.现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F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定后传感器的示数一定不为零B .tan θ=μF 1F 2C .tan θ=F 1μF 2D .tan θ=F 2μF 1解析:木板与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对球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g sin θ=0,mg sin θ-F 2=ma ,对木板和球整体得:(M +m )g sin θ-μ(M +m )g cos θ=(M +m )a ,则a <g sin θ,解得F 2=mg sin θ-ma >0,A 项对;tan θ=μF 1F 2,B 项对,C 、D 项错.答案:AB9.(2016·江苏单科)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解析:由题图可见,鱼缸相对桌布向左滑动,故桌布对鱼缸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A 错.因为鱼缸与桌布、鱼缸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所以鱼缸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μg ;由v =at 可知,鱼缸在桌布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与在桌面上减速运动的时间相等,故B 正确.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由F f =μmg(2017·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为光滑的,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2 m.为使汽车速度在x=200 m的距离内减到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2 000 kg,B的质量m=6 000 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g取10 m/s2,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2、初速度为。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一、瞬时加速度分析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物体在该 时刻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 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3.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 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__外__力____,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 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 ___内__力___.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 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图 3-3-1 (1)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2)若将图甲中的细线L1改为质量不计的轻弹簧而其余情况 不变,如图乙所示,求剪断L2线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答案】(1)gsin θ,方向垂直L1斜向下 (2)gtan θ,方向 水平向右
【解析】(1)对图甲的情况,L2剪断的瞬间,绳L1不可伸 缩,物体的加速度只能沿切线方向,则mgsin θ=ma1
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 物体对支持物的 物体对支持物的
定义
压力(或对悬挂 物的拉力) __大__小__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
压力(或对悬挂 物的拉力) __小__于__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
压力(或对悬挂 物的拉力) _等__于__零__的现象
产生 物体的加速度方 物体的加速度方 物体的加速度方
mF B.M+m
C.μ(M+m)g D.ma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夯基提能作业本

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基础巩固1.(2014山东理综,15,6分)(多选)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
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t1B.t2C.t3D.t42.(2017福建福州一中测试)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
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C.先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没有人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里有人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
则有( )A.a1=a2,x1=x2B.a1<a2,x1=x2C.a1=a2,x1>x2D.a1<a2,x1>x24.(2016山东潍坊统考)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
下滑位移x时的速度为v,其x-v2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斜面倾角θ为( )A.30°B.45°C.60°D.75°5.(2016吉林长春质量检测二,17)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A,A放在质量也为m的托盘B上,以N表示B对A的作用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
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B以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或F随x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6.(2014重庆理综,5,6分)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0.2 kg的弹性小球A、B穿过一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绳子末端与地面距离为0.8 m,小球距离绳子末端6.5 m,小球A、B与轻绳的滑动摩擦力都为重力的,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2015·淄博高三质检)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导学号 05800350( )A .匀速上升B .加速上升C .减速上升D .减速下降 答案:C解析:木箱突然被拉动,表明木箱所受摩擦力变小了,也表明木箱与地板之间的弹力变小了,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 正确。
2.(2015·贵州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与轻绳相连的物体A 和B 跨过定滑轮,质量m A <m B ,A 由静止释放,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在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导学号 05800351( )A .T =m A gB .T >m A gC .T =m B gD .T >m B g 答案:B解析:物体A 向上加速运动,物体B 向下加速运动,因此A 处于超重状态,T >m A g ,B 处于失重状态,T <m B g ,故B 正确。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导学号 05800352( )A .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 答案:C解析:当A 、B 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 最大,此时,对于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 =μmg m=μg ;对于A 、B 整体,加速度a =a A =μ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3ma =3μmg 。
4.(2015·济南模拟)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作业10

课时作业 10[双基过关练]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M=2 kg的平板小车,一个质量为A端滑上小车,如图所示.小车长设最终小滑块与小车速度相等,小滑块的加速度a1=,联立解得t0=0.5 s<1 s,v=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传送带不动,vB =3 m/s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一定等于3 m/sC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一定等于3 m/s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有可能等于3 m/s解析:若传送带不动,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μg =1 m/s 2,根据v 2B -v 2A =-2ax ,解得v B =3 m/s.故A 正确;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传送带静止时相同,则加速度与传送带静止时也相同,到达B 点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3 m/s.故B 正确;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若传送带的速度小于3 m/s ,物块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传送带静止时也相同,则到达B 点的速度等于3 m/s.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ABD4.(2018·江西一模)一水平传送带以2.0 m/s 的速率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 m ,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 m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大小;(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 取10 m/s 2)解析:(1)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μmg =ma 1,可得a 1=2 m/s 2,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t =v a 1=1 s ,此时物块运动的位移为x 1=12a 1t 2=1 m<2 m , 故在到达传送带右端前物块已经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速度大小为2 m/s.(2)物块以速度v 0=2 m/s 滑上斜面,则有-mg sin θ=ma 2,a 2=-6 m/s 2,物块速度为零时沿斜面运动的距离x 2=0-v 202a 2=0-4-12 m =13m , 由于x 2<0.4 m ,所以物块未到达斜面顶端,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 =x 2sin θ=0.2 m.答案:(1)2 m/s (2)不能 0.2 m[能力提升练]5.(2018·河北沧州一中模拟)如图甲所示,长度为L =1.2 m 的木板A 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A 的最右端,A 、B 质量均为m =5 kg ,A 与地面间以及A 与B 间均是粗糙的,开始A 、B 均静止.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上,经一段时间,撤掉恒力F ,结果B 恰好不从A 上掉下,A 、B 最后阶段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加上恒力的瞬间开始计时,g 取10 m/s 2.求:(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恒力F 的大小和恒力F 作用的时间.解析:(1)题图乙表示A 、B 共速后的运动情况,此过程中设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3、a B 3,由题图乙可知,a A 3=4 m/s 2,a B 3=2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 有μ2mg =ma B 3,。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解析:选ACD.由题图(b)可以求出物块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
为a1=
v0 t1
,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2=
v1 t1
.物块在上升和下降过程
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f=ma1,mgsin θ-f=ma2,由
(3)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考点二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高频考点) 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 v-t 图象、a-t 图象、F-t 图象、F-a 图象等.
2.图象问题的类型 (1)已知物体受到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 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 体的受力情况. (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象.
判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 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 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 状态.
2.(2016·山东济南适应性训练)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 体重为 G 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 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选 D.未蹲下时,该同学对传感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下蹲的初始阶段,该同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 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其重力;速度达 到最大后,又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 态,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律 第3讲 牛顿运动律的综合用课时作业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1. 一架无人机质量为2 kg ,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
该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关闭动力系统,其vt 图象如图所示,g 取10 m/s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72 mB .6~8 s 内无人机下降C .无人机的升力大小为28 ND .无人机所受阻力大小为4 N 答案 D解析 在v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h =12×24×8 m =96 m ,A 错误;由题图知,6~8 s 内无人机向上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8 s 末上升到最高点,B 错误;由题图知,vt 图象的斜率即为无人机运动的加速度,故0~6 s 内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a 1=4 m/s 2,6~8 s 内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a 2=1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f =ma 1,f +mg =ma 2,由以上两式解得F =32 N ,f =4 N ,D 正确,C 错误。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A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分别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光滑,现发现a 、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 .Mg +mgB .Mg +2mgC .Mg +mg (sin α+sin β)D .Mg +mg (cos α+cos β)答案 A解析 取a 、b 、A 整体为研究对象,其竖直方向受力情况及系统内各物体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 +2m )g =M ·0+ma 1y +ma 2y 。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返回 [深化理解] 1.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否沿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 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 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 变化,即视重发生了变化。 3.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取与所研究的问题及连接体的组成特 点有关。如用滑轮连接的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 往往不同,常采用隔离法。
整体的加速度 a 减小,因为 m、m′不变,所以 Tb 减小,Ta
增大,A、D 正确。
答案:AD
返回
二 研究好——题型·考法·技巧
返回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超重和失重的理 解、临界极值问题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通常以选 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一般,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 规律分析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问题,既是难点,又是热点, 题型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难度较大。
橡皮泥以后,两段绳的拉力 Ta 和 Tb 的变化情况是 ( )
A.Ta 增大
B.Tb 增大
C.Ta 减小
D.Tb 减小
解析:设最左边的物体质量为 m,最右边的物体质量为 m′,
整体质量为 M,整体的加速度 a=MF ,对最左边的物体分析,
Tb=ma,对最右边的物体分析,有 F-Ta=m′a,解得 Ta=F -m′a。在中间物体上加上橡皮泥,由于原拉力 F 不变,则
最大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 A、D 错误;由 F-mg=ma,
可得 F=mg+ma,则当 a=1.5 m/s2 时体重计的示数最大,
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3.(多选)如图所示用力 F 拉 A、B、C 三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年执信中学期中)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N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下蹲时,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先失重后超重,所以只有选项D可能正确.2.(2015年中山四校联考)如图K3-3-1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3-3-1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答案】D【解析】设球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斜面对球的弹力为F1,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为F2.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cos θ-mg=0,F2-F1sin θ=ma,解得F1=mgcos θ是定值,F2=mg tan θ+ma,故选项A、B错误,D正确;球所受斜面、挡板以及重力的合力为ma,故选项C错误.3.如图K3-3-2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图K3-3-2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答案】C【解析】设弹簧的弹力为F,加速度为A.对系统:F1-F2=(m1+m2)a,对m1:F1-F=m1a,联立两式,解得a=2 m/s2,F=26 N,故选项A、B错误;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由于弹簧测力计两端都有物体,而物体的位移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弹簧的长度在撤去F2的瞬间没有变化,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故选项C正确;若突然撤去F1,物体m1的合外力方向向左,而没撤去F1时,合外力方向向右,所以m1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选项D错误.4.(2015年郑州模拟)如图K3-3-3所示,物块A、B、C质量分别为m、2m、3m,A与天花板间、B与C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A、B间轻绳剪断,在轻绳剪断瞬间,A、B、C的加速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分别为( )图K3-3-3A.g,g,g B.-5g,2.5g,0C.-5g,2g,0 D.-g,2g,3g【答案】B【解析】轻绳剪断前,对A、B、C整体由平衡条件得,6mg-F1=0,解得F1=6mg,对C 由平衡条件得3mg-F2=0,解得F2=3mg;轻绳剪断瞬间,两个轻弹簧的拉力保持不变,而轻绳的拉力立即消失,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mg-F1=ma A,解得a A=-5g,对B∶2mg+F 2=2ma B ,解得a B =2.5g ,对C ∶3mg -F 2=3ma C ,解得a C =0,故选项B 正确.5.(2015年天津模拟)如图K3-3-4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 的物体Q 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 处,经过t 秒后,Q 的速度也变为v ,再经t 秒物体Q 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 处,则()图K3-3-4A .前t 秒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t 秒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后t 秒内Q 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C .前t 秒内Q 的位移与后t 秒内Q 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D .Q 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34v 【答案】BD【解析】前t 秒内物体Q 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物体Q 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可知,物体Q 做匀加速运动,后t 秒内物体Q 相对传送带静止,做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 错误,B 正确;前t 秒内Q 的位移x 1=v 2t ,后t 秒内Q 的位移x 2=vt ,故x 1x 2=12,选项C 错误;Q 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v =x 1+x 22t =v 2t +vt 2t=34v ,选项D 正确. 6.(2015年佛山模拟)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K3-3-5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乘客()图K3-3-5A .处于失重状态B .重力势能增加C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作用D .所受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上【答案】AB【解析】当车减速上坡时,乘客受到向后的摩擦力、支持力和重力,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在竖直方向上支持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B正确.7.(2015年湛江模拟)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绳A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K3-3-6甲所示.绳内距A端x处的张力F T与x的关系如图K3-3-6乙所示,由图可知( )图K3-3-6A.水平外力F=6 N B.绳子的质量m=3 kgC.绳子的长度l=2 m D.绳子的加速度a=2 m/s2【答案】AC【解析】取x=0,对A端进行受力分析,F-F T=ma,又A端质量趋近于零,则F=F T =6 N,选项A正确;由于不知绳子的加速度,其质量也无法得知,选项B、D错误;由题图知绳子的长度为2 m,选项C正确.8.如图K3-3-7所示,一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通过细绳和滑轮与物体B相连,整个装置放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3-3-7A.当升降机静止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有可能沿斜面向上B.当升降机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会变大C.无论升降机怎么运动,绳上的拉力不会改变D.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若m A>m B,则A会沿斜面下滑【答案】AB【解析】当升降机静止时,若m B g<m A g sin θ,则选项A正确.当升降机向上加速时,设F f沿斜面向下,F f+m A g sin θ-m B(g+a)=-m A a sin θ,得F f=(m B-m A sin θ)(g+a).与静止时F静=(m B-m A sin θ)g比较,可知F f增大.同理F f向上时,F f=(m A sin θ-m B)(g+a),与F静=(m A sin θ-m B)g比较还是增大,所以选项B正确.绳的拉力等于m B(g+a),与加速度有关,则选项C错误.自由下落时,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不会有相对斜面的运动,故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5年银川模拟)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K3-3-8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K3-3-8(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块在3~6 s 中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4 N (2)2 m/s 2 (3)0.4【解析】(1)由v -t 图象可知,物块在6~9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F -t 图象知,6~9 s 的推力F 3=4 N由平衡条件得:F f =F 3=4 N(2)由v -t 图象可知,3~6 s 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v -v 0t解得:a =2 m/s 2.(3)在3~6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2-F f =ma解得:m =1 kg又有:F f =μF N =μmg解得:μ=0.4.10.(2013年福建卷)质量为M 、长为3L 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 、B 系着长为3L 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 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K3-3-9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 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 端的正下方,如图K3-3-9乙所示.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图K3-3-9【答案】(1)64mg (2)①33g ②233(M +m )g 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 【解析】(1)如图,设平衡时,绳中拉力为F T ,有2F T cos θ-mg =0由图知cos θ=63解得F T =64mg . (2)①此时,对小铁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 T ′sin θ′=maF T ′+F T ′cos θ′-mg =0由图知θ′=60°,联立解得a =33g . ②设外力F 与水平方向成α角,将杆和小铁环当成一个整体,其受力如图所示,有F cos α=(M +m )aF sin α-(M +m )g =0解得F =233(M +m )gtan α=3(或α=60°).11.如图K3-3-10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时的瞬时速度v A=4 m/s,达到B端时的瞬时速度设为v B.(g 取10 m/s2)图K3-3-10(1)若传送带不动,v B多大?(2)若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逆时针转动,v B多大?(3)若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顺时针转动,v B多大?【答案】(1)3 m/s (2)3 m/s (3)见解析【解析】(1)传送带不动,工件滑上传送带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f=μmg作用,工件向右做减速运动,初速度为v A,加速度大小为a=μg=1 m/s2,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 =v2A-2as=3 m/s.(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工件滑上传送带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仍为F f=μmg,工件向右做初速度为v A、加速度大小为a=μg=1 m/s2的减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 =3 m/s.(3)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根据传送带速度v的大小,有下列5种情况:①若v=v A,工件滑上传送带时,工件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均做匀速运动,工件到达B 端时的速度v B=v A=4 m/s.②若v≥v2A+2as,工件由A到B,全程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v2A+2as =23 m/s.③若v2A+2as>v>v A,工件由A到B,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加到传送带速度v 时,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速度相同,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v.④若v≤v2A-2as时,工件由A到B,全程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v2A-2as =3 m/s.⑤若v A>v>v2A-2as,工件由A到B,先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到传送带速度v 时,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速度相同,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v 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