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联动长效机制探索_张定安
以养殖保险为纽带的兽医治理四方联动机制

以养殖保险为纽带的兽医治理四方联动机制訾占超;张秀娟;汪明【摘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养殖业生产安全.近年来,各地将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相联结,逐渐形成了养殖场(户)得实惠、保险公司得市场、无害化处理方得效益、地方政府得政绩的四方受益联动机制.但实践中也凸显了一些体制、机制和操作上的障碍,如保险政策未覆盖所有养殖动物和养殖场(户),地方资金配套困难,无害化补助的动物种类不全以及标准低,畜牧兽医综合信息未与养殖业保险信息实现共享等.建议调整政策性保险条款,扩大养殖保险承保范围;加大无害化处理投入,扩大补助范围;加大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研发力度,提高无害化处理企业收益;建立资金减免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和养殖场(户)的投保积极性;建立多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杜绝出现骗取补贴行为.%Bio-safety disposal of diseased and dead anim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safety,public health safety,safety of animal-origin food and production safety of animal prod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the local governments linked animal production insurance with the bio-safety disposal, and a joint action mechanism of four parties were gradually formed,by which the farmers got benefits,the insurance companies got market shares,the bio-safety disposal parties got income and benefits,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got achievements on the work performance. However,some obstacles in the aspects of system,mechanism and operation were also highlighted in practice,such as the insurance policy couldn't cover all of the farmers and animals,there were difficulties in funds,the species of animals subsidized bythe bio-safety subsidy were not enough,the subsidy standard was relative low,and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failed to share with the insurance information of animal production industry. In the end,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adjusting the policy-based insurance provisions,expanding the insurance coverage,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bio-safety disposal to expand the scope of grants,increas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of dead an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improve the earnings of bio-safety disposal companies,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fund reduction or exemption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farmers,developing a multi-sectoral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to jointly promote the bio-safety disposal,as well as eliminating the behaviors of defrauding subsidy.【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8(035)003【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无害化处理;养殖保险;政策【作者】訾占超;张秀娟;汪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3;和君集团,北京 10010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3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意义重大,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养殖业生产安全。
关于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于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作者:鄢涛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4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曾曝光了江西省高安市病死猪流入市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笔者现将当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介绍如下:一、当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1.各级政府重视程度还不够。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主要在基层,由于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主要是农业部门的事,对无害化设施设备的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更没有统一行动,也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
然而要把所有病死畜禽全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需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切实落实责任,加大监管力度,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 处理方式还不规范。
近年来各级部门都在大力推广用化尸池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但由于没有财政资金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受到自身资金压力大、无害化处理意识不强、场地制约等因素限制,导致建成的化尸池大部分质量不高,而且化尸池还存在占用土地、不能化害为利、二次污染等问题。
畜禽散养户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大多采用深埋法,但掩埋的地点选择、深度和方法都不够科学,留下不少隐患:一是暴雨季节,掩埋的病死畜禽尸体可能被洪水冲出或被雨水浸泡后溢出造成疫情扩散;二是掩埋的病死畜禽尸体被肉食动物扒出造成病原扩散;三是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不法人员将掩埋的病死畜禽尸体偷挖出来食用、加工变卖;四是掩埋地点选择不当,导致地下水源被污染。
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经费不足。
如何筹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费用,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国家只对生猪的无害化处理有补偿,这导致畜禽养殖户对其他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此外,大多数县(市、区)也没有预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专项工作经费,基层兽医人员到现场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没有交通工具,没有通信费、燃油费、加班费等相应的工作补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做得越多,工作经费的缺口就越大。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371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9〕387号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371号建议的答复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371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建议收悉。
经商财政部、银保监会,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事关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社会公益属性。
2011年以来,国家持续实施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主要用于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补助对象为承担无害化处理任务的实施者。
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稳步支持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
目前,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统一纳入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项目进行管理,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块下达。
各地可以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基础上,在大专项支持方向范围内,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有关规定统筹中央和地方资金,支持其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对于您提出的“保持无害化处理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扩大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等建议,财政部已会同我部就相关内容开展了专题调研,并选取部分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您所提建议,进一步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有关政策,继续支持健全无害化处理机制。
二、关于研究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养殖业保险联动政策建立完善养殖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有利于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养殖户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
2014年,保监会、农业部联合部署开展养殖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试点,取得较好效果。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精品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13)31号)、《江西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病死畜禽包括因疫病或不明原因死亡的猪、牛、羊、家禽等人工饲养的动物、宠物等其他养殖动物。
第二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统筹规划、属地负责、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企业主体、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联防联治”的原则。
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兽医站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
乡镇政府对本辖区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总责。
第三条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资、企业运营的模式,组建“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承担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工作。
第二章病死畜禽的收集和处理第四条根据畜禽养殖数量和分布,建立健全以乡镇暂存、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收集处理体系。
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根据各乡镇根据辖区内养殖分布情况,配套相应的收运人员和收运设备,以保证辖区内病死畜禽日产日清,且运输车辆必须为全封闭的冷链车。
第五条市域内的养殖场(户)、屠宰厂(场),须与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签订处理协议,病死畜禽全部由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养殖场(户)、屠宰厂(场)出现病死畜禽时,要及时上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填写《无害化处理收集凭证》,并上传收集现场照片至网格监管员确认存档。
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须保存完整的无害化处理过程监控信息以供核查。
无害化处理论文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联动长效机制探索生猪育肥猪保险是国家为支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新的惠农措施,这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部分由政府买单,且在经营中要通过政府行为才能协调开展的工作。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自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江西病死猪流向市场事件发生后已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传统处理方法已广受质疑。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已严重制约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舒心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吃得舒心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优美舒适生活环境,必须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减少生猪养殖污染;吃得放心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必须保障生猪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的大理市借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生猪育肥猪保险试点市的机会,进行了“畜牧与保险联动、理赔与无害化处理结合”的生猪育肥猪商业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机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政府、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多年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实现了政府、畜牧部门、保险部门和养殖户四满意,实现了全市生猪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初步在全市建立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工作联动的长效机制。
1大理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国家级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市、全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市、云南省畜牧强市,生猪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全市生猪存栏100万头,出栏生猪达150万头,年产猪肉10.95万t,年生猪产值23.58亿元。
牧原股份肉食品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牧原生猪产业集群跻身为省级示范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养殖污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成为阻碍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大理市发展的头等大事。
1.2对生猪育肥猪保险的认识大理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生猪育肥猪保险试点市后,市政府把生猪育肥猪保险与生猪保障体系建设、生猪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做好试点工作。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第一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为保障奶牛的健康安全和牛奶的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二、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三、无害化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四、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
五、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七、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采用焚烧处理。
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
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奶牛事业部2011年1月第二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1、规模养殖场应该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2、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该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3、无害化处理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4、无害化处理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
5、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并严格执行各种病死畜禽的技术处置规程。
6、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7、无法采取深埋方式处理时,采用焚烧处理。
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
检疫申报制度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前2-3天应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申报动物产地检疫。
种畜禽调运前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并实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制度。
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养殖档案、免疫档案健全,方可申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乡镇畜牧兽医站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如何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8此jr政如何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王方岩(河北省正定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关系到公 共卫生、食品、畜牧生及生态环境等安全,我们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 中随时出现的新问题,确保病死畜 禽无害化处理的各项目标要求落到 实处。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第一责任 人是从事畜禽词养、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开展无害化处理的单位和个 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 化处理并向当地农林畜牧部门报告 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
所有 养殖企业都要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 理中心签订处理协议,对病死畜禽 按照本方案规定在病死畜禽无害化 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严格执行《动物 防疫法》、《畜牧法》及国家、省、市有 关制度、规范、规程和标准,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运输病死畜禽的专用车辆加贴 明显标志、配备消毒设备、人员防护 装备、行车记录仪和定位系统,并在交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市级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按照专款专用、谁建补谁的原则,主要用于无害化处理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无害化处理设备、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设备的购置补贴。
县财政局根据县农业农村审核汇总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数量和财政负担比例落实县级财政补贴资金,连同市财政下拨的补助资金一起拨付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根据《养殖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情况统计表》等数据信息,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或发放现金的形式直接拨付到畜禽养殖场(户)、集中服务点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资金拨付时间,按照各级财政拨款进度,每半年拨款一次。
对在资金使用中,弄虚作假骗取补贴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各乡镇对辖区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负总责,加强病死畜禽收集、运输和贮存场所的管理,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和养殖业保险工作的宣传引导,积极发动养殖户参加畜禽保险,确保本辖区畜禽应保尽保,确保辖区内病死畜禽全部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建设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建设张小雷;李金喜;赵秀平;郭荣成【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64)【作者】张小雷;李金喜;赵秀平;郭荣成【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河南省淇县积极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成立组织、细化措施、明确职责,通过财政、公安、畜牧、保险等部门的互联互动,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被列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县。
淇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了集中处理和自行处理两种方式。
一种是养殖企业申报病死畜禽后,统一运输到无害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制成有机肥;另一种是养殖企业按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自己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两种处理方式都基本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处理体系。
2012年8月国家实行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以来,淇县的养殖场户对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主动委托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处理过程进一步规范。
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县已累计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7.9万头,获得上级补贴资金631.6万元。
淇县通过进一步完善责任体制、监管机制、数据统计、资金拨付、社会监督等措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基本达到了“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的良好效果。
1.宣传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在对养殖场户等相关企业进行排查登记备案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或以会代训)进行宣传、培训,送达《关于切实加强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处置监督管理的告知书》,签订《病死畜禽专项整治活动备案承诺书》,并在养殖场、交通要道等醒目位置刷写“出售病死畜禽就是违法”的宣传标语,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培训、教育,提高了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单位和个人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增强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联动长效机制探索张定安刘书平付兰英河南省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74350)中图分类号:S851.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2996(2015)03-0066-03摘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内乡县通过生猪育肥猪保险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建立,解决了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了政府、畜牧部门、保险部门和养殖户的四满意和全县生猪产业的上档升级。
本文介绍了内乡县生猪育肥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新机制的探索,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长效机制寻找方法。
关键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保险联动;长效机制生猪育肥猪保险是国家为支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新的惠农措施,这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部分由政府买单,且在经营中要通过政府行为才能协调开展的工作。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自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江西病死猪流向市场事件发生后已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传统处理方法已广受质疑。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已严重制约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危害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舒心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吃得舒心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优美舒适生活环境,必须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减少生猪养殖污染;吃得放心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必须保障生猪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地处河南省西南部的内乡县借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生猪育肥猪保险试点县的机会,进行了“畜牧与保险联动、理赔与无害化处理结合”的生猪育肥猪商业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机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政府、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多年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实现了政府、畜牧部门、保险部门和养殖户四满意,实现了全县生猪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初步在全县建立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工作联动的长效机制。
1内乡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畜牧强县,生猪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年,全县生猪存栏100万头,出栏生猪达150万头,年产猪肉10.95万t,年生猪产值23.58亿元。
牧原股份肉食品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牧原生猪产业集群跻身为省级示范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养殖污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成为阻碍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内乡县发展的头等大事。
1.2对生猪育肥猪保险的认识内乡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生猪育肥猪保险试点县后,县政府把生猪育肥猪保险与生猪保障体系建设、生猪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做好试点工作。
通过摸底,发现全县生猪保险的基础比较薄弱,保险公司经营经验、人才都比较匮乏,一般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在正常市场环境下难以或不会进入该领域。
育肥猪保险责任较广泛且保险标的的损失概率较大。
这种保险产品需要部分由政府买单,且在经营中要通过政府行为才能协调开展的工作,必须给予财政支持。
1.3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认识内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较重,全县病死猪达10万余头。
从2000年至今,畜牧部门始终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处理方式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尝试经历了6种方法:①掩埋处理。
②填埋井处理。
③化尸观察与思考誗(接上页))))))))))))))))))))))))))))))))))))))))))))))5对未来的展望关闭活禽市场能够减少群众接触活禽的机会,降低了感染禽流感的几率。
老百姓能够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大家在掌握禽流感知识的情况下,再不会“谈禽色变”了。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我们坚信关闭活禽市场,加强家禽定点屠宰场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在过渡阶段,政府会尊重穆斯林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会主动做好群众和业主的工作,了解他们的想法,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同时注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不让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662015年1月下旬刊池处理。
④过腹转化处理。
⑤焚烧处理。
⑥蒸煮处理。
目前这些处理方法已不适用环境的需要,已严重威胁着全县生猪产业发展、食品安全,威胁着全县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1.3.1环境污染严重焚烧处理污染空气且成本高,深埋处理劳动强度大且污染地下水,生物化制处理量小,填埋井易遭偷盗,病死猪流入市场风险大;工艺简单,设备落后,处理成本高;处理后残值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处理机制不长效,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运行完全靠政府补贴资金。
1.3.2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内乡县年出栏生猪150万头,死亡的比例大约在6%~8%;存栏家禽560万只,死亡的比例大约在3%~5%。
处置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病菌滋生、疫病流行。
对养殖场来说,必须常年投药防病,加大养殖成本,增加疫情风险;对政府来说,监管不到位,失职失察,影响政府形象。
因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
1.3.3危害食品安全通过对病死畜禽流向分析发现,部分病死畜禽流向餐桌,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部分病死畜禽被随意抛弃影响生态环境安全;部分病死畜禽被深埋污染地下水;部分病死畜禽被高温焚烧污染大气,残渣得不到利用。
1.3.4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及群众的高期盼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和江西病死猪流向市场事件发生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引起媒体、群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各级政府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必须是零容忍。
为此,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被提上日程。
2工作开展情况以内乡县被确定为农业部育肥猪保险工作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向河南省畜牧局申请为河南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试点县,把育肥猪保险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两项工作同时展开,进行联动探索。
2.1生猪育肥猪保险开展情况首先,确立了入保原则,即: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
对保险公司要求能保则保,对养殖场要求自愿入保,同时必须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养殖备案、检测证明、中队开具的饲养头只数证明。
其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阐明入保的利与弊,由大场到小场逐步入保,由试点到全县,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确保足额入保。
第三,严格要求入保条件(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疫病检测证明、佩带耳标、免疫档案健全、合理的入保头数等),保证足额入保。
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全县生猪入保109万头,占总数的83%。
县政府支付生猪育肥保险配套资金421万元,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
生猪保险为内乡县降低生猪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控制生猪价格波动,确保生猪有效供应和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开展情况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试点县确定后,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套了干法高温化制无害化处理生产线。
干法高温化制无害化处理技术是一种国内最先进、处理最彻底、残值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术,能彻底杜绝传染源,生产过程无异味,无污染且资源充分利用。
它生产出来的水是清的,可达标直接排放;猪油黄白色,无臭味,可做为工业原料直接加工生物柴油;肉骨渣干燥无异味,可长期存放,做专用肥原料。
目前,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达24t病死猪,平均每月处理病死猪约8000余头,年处理病死猪近10万头,真正做到了“死猪零流失,病源零传播,环境零污染,监督零盲区”,有效地保证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极大地节约了中小型生猪养殖企业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成本。
2.3主要做法2.3.1政府支持是做好两项工作的保障一是县委、县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是在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拿出了生猪育肥保险配套资金421万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配套资金126万元,保障了两项工作顺利运转。
三是每年拿出30万元的资金予以支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列于县财政预算。
四是县政府下文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财政补贴80元予以分解,其中农户补贴40元,无害处理厂补贴25元,运输费用15元。
五是无害化处理中心及病死猪收集点用地、用电、用水,一律按农业用地、用电、用水标准对待,并适当优惠。
六是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所经道路进行硬化,政府给予协调,保证道路畅通。
七是无害化处理厂全部免税费,对于购置、贮存、收集的冷库与冰柜,县级财政补贴50%。
对无害化处理厂收集系统及贮存系统全部补贴50%。
对建设不小于35m3的冷库和购置的不低于800L的冰柜,财政补贴50%。
2.3.2改造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一方面,建设了占地4.6hm2日处理能力达24t的病死畜禽无害誗观察与思考672015年1月下旬刊化处理中心。
采取场三区分开,高温化制,水、渣、油分离,高污染区与净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生活区自然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完善有机肥厂建设,把每t病死猪生产约230kg的肉骨渣作为有机肥的原料,按照比例加入猪粪发酵后经加工做成有机肥;每t病死猪可生产约100kg油,可以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料(3600元/t)。
2.3.3建立科学的病死猪收贮体系根据全县饲养情况,科学测算,合理布局,设立病死猪一,二级收贮站、三级收集点的运行。
一级收贮站设在各乡镇中队,并建设35m3以上的冷库,主要收购社会上的病死猪和三级收集点上交的病死猪。
二级收贮站设在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建设35m3以上的冷库,目前已建冷库13座。
三级收集点设在中小型生猪养殖场、养殖集中区域。
以购置大冰柜为主,目前已购置89台800L以上的冰柜。
目前,收贮体系已基本完备,平均每天收集病死猪100余头。
牧原公司病死猪以自行收购为主,执法人员现场监督并予以处理。
2.3.4建立科学的病死猪运输体系制作全县病死猪收贮体系分布图,合理规划运输线路,目前已购置病死猪处理车辆3台,设定运输线路4条,按各中队上报的收集数量合理派车,每天上午集中收集处理。
2.3.5建立病死猪处理与育肥猪保险的联动机制对无害化处理中心来说,无害化处理中心责任是反应迅速,尽职尽责,有利营运,因此无害化处理中心的需求是承担社会责任,稍有营利。
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公司责任是能保则保,有保必赔。
同时尽可能开发多个险种,做到有钱可赚。
因此,对保险公司的要求是抗御风险,承担国家责任。
对养殖户来说,养殖户责任是缴纳保险,有险获赔,降低损失。
因此,对养殖户的要求是发展养殖,抗御疫情风险。
在摸清各方的责任和所需基础上,内乡县畜牧局合理设置全县收贮站和收集点,合理设计线路,规范程序运作,建立比较完备的收集系统和存贮、运输系统,定期收集,送往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同时建立六大体系,即基础体系、收储体系、运输体系、补贴体系、监督体系、信息体系,确保机制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