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2)

合集下载

4.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第2课时参考课件2

4.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第2课时参考课件2

3. 四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为A〔-1,0〕, B〔2,5〕,C〔13,7〕,D〔15,-1〕. 现将各个顶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 移1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B’C’D’,求四边 形的面积.
不变
+3
B(4,5) 向下平移3个单〔位__4__,__2__〕
不变
-3
平移时的坐标变化
〔1〕左右平移时: 〔a,b〕向右平移h个单位〔a+h, b〕
〔a,b〕 向左平移h个单位〔a-h, b〕
〔2〕上下平移时:
向上平移h个单位
〔a,b〕
〔a, b+h〕
〔a,b〕向下平移h个单位〔a, b-h 〕
6 A‘ 4
2
A(-8,-1) A’(-3,4) B(-3,-1) B’(2,4)
-8 -6 -4 -2 0
A
B
-2

-4

B’ 24
(2) 从图形甲到图 形乙可以看作经过 怎样的图形变换?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
变式
6
平移图甲,使点A移 至O点,求点B的对应
4
点的坐标.
2
-8 -6 -4 -2 0 2 4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 的轴对称和平移 (2)
温故知新
y
(-3,3) 4
A
A1
3
2
1
-4 -3 -2 -1 0 1 2 3 4
-1
-2 A2 -3
-4
作点A关于x轴、y轴 的对称点A1, A2
x
可以利用其他的图 ) 点A2的坐标为_(-__3_,3)
温故知新
y
(-3,3) 4
A
A1
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完整版课件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完整版课件
B
(8、-5)第四象限
思考题: • 将例题各个“顶点”中横坐标加2,“鱼”发生了什么变化,纵坐标 加2呢? • 将例题各个“顶点”中横坐标乘2,“鱼”发生了什么变化,纵坐标 乘2呢? • 将例题各个“顶点”中横、纵坐标都乘2,“鱼”发生了什么变化? • 自己总结一下“鱼的变化”的规律
二、方法小结 1、作图 2、学习方法
小测验:
1、点B(-2,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____, 关于原点对 称点的坐标是_____.
2、(点2(、m1,)-1)和点(2,n)关于x轴对称,则mn等于(( 2、)-1)
A.- 2 B.2 C.1
D.- 1
3、若点A(1-a,5),B(3 ,b)关于y轴对称,求(2a,-b)的坐 标,指出它在第几象限?
(-x , y)
猜一猜,做一做
y
5 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
4
3 2 1 0 12345678 –1 –2
将所得图案的各个 顶点的横坐标保持 不变,纵坐标分别 乘-1,依次连接这 些点,你会得到怎 样的图案?观察坐 标系中的两条鱼的 位置关系?
关于x轴对称的图 x 形:各点的横坐
标保持不变,纵 坐标互为相反数
(x , y)
(-x , -y)
应用:
如图所示:
1、你能做出ABCD关于x轴对称
的图形吗?关于原点对称的图
呢?
2、图中那些图关于x轴对称,
关于y轴对称,和原点对称的
D3
D2
呢?
B3
C3
C2
B2
A3
A2
巩固提升:
1、已知点P(2a-3,4),点A(-1,2b+2),
(1)如果点P与点A关于x轴对称,那么a+b=_-_2 _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基础) 知识讲解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基础) 知识讲解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基础)【学习目标】1.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经轴对称后点的坐标的变化.2.掌握左右、上下平移点的坐标规律.【要点梳理】要点一、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要点二、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要点诠释:(1)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2)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3)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要点诠释:(1)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典型例题】类型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已知点P(3,-1)关于y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a+b,1-b),则b a的值为_______. 【思路点拨】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a+b=-3,1-b=-1,再解方程可得a、b的值,进而算出b a的值.【答案】25【解析】解:∵点P(3,-1)关于y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a+b,1-b),∴a+b=-3,1-b=-1,解得:b=2,a=-5,ba=25,【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举一反三:【变式】点(3,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3,-2)B.(-3,2)C.(-3,-2)D.(2,-3)【答案】A.2.已知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且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求点B的坐标.【思路点拨】由“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可得点B的横坐标;由“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可得B的纵坐标为3或﹣3,即可确定B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如图,∵点B与点A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B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 x=-3.∵点B到x轴的距离为3,∴ y=3或y=-3.∴点B的坐标是(-3,3)或(-3,-3).【总结升华】在点B的横坐标为-3的条件下,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所以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举一反三:【变式1】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 B.(3,0)或(–3,0)C.(0,3) D.(0,3)或(0,–3)【答案】B.【变式2】若点P (a ,b)在第二象限,则:(1)点P1(a ,-b)在第象限;(2)点P2(-a ,b)在第象限;(3)点P3(-a ,-b)在第象限;(4)点P4( b ,a )在第象限.【答案】(1)三;(2)一;(3)四;(4)四.类型二、用坐标表示平移3.(2015•海安县校级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点B,则点B的坐标是.【思路点拨】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0,﹣3).【解析】解:∵将点A(﹣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点B,∴点B的坐标是(﹣2+2,3﹣6),即(0,﹣3).故答案为:(0,﹣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两点A(-4,2)、B(-2,-6),(1)线段AB的中点C坐标是;(2)若将线段AB沿x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则A1点的坐标是 ,B1点的坐标是.(3)若将线段AB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2B2,则A2点的坐标是 ,B2点的坐标是.【答案】(1)(-3, -2); (2)(1,2),(3,-6); (3)(-4,-1),(-2,-9).【变式2】点P(-2,5)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变为P′(0,1).【答案】2、4.4.(2016春•江西期末)如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1),(1)求△ABO的面积.(2)把△ABO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一个新三角形△O′A′B′,求△O′A′B′的3个顶点的坐标.【思路点拨】(1)把△ABO放在一个矩形里面,用矩形COED的面积﹣△ACO的面积﹣△ABD的面积﹣△BEO的面积即可算出△ABO的面积;(2)根据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用A、B、O的坐标的纵坐标分别减去3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所示:S△ABO=3×4﹣×3×2﹣×4×1﹣×2×2=5;(2)A′(2,0),B′(4,﹣2),O′(0,﹣3).【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以及求三角形的面积,当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把它放在一个矩形里,然后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的面积.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宣汉县期末)如图所示,△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1,2),B(4,3),C(3,1).把△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恰好得到△ABC,试写出△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答案】解:A1(﹣3,5),B1(0,6),C1(﹣1,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知识点归纳及例题1 平面直角坐标系【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序数对: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要点诠释:有序,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如电影院的座位是6排7号,可以写成(6,7)的形式,而(7,6)则表示7排6号.可以用有序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或称方位).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知识点诠释: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如图2.知识点诠释:(1)表示点的坐标时,约定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中间用“,”隔开.(2)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3)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数对(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知识点三、坐标平面1. 象限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下图.知识点诠释:(1)坐标轴x轴与y轴上的点(包括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按方位来说:第一象限在坐标平面的右上方,第二象限在左上方,第三象限在左下方,第四象限在右下方.2.各个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知识点诠释:(1)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3)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可以判断点在坐标平面上的大概位置;反之,根据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也可以判断点的坐标的符号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确定物体的位置1.如果将一张“13排10号”的电影票简记为(13,10),那么(10,13)表示的电影票是排号.【思路点拨】在平面上,一个数据不能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须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答案】10,13.【解析】由条件可知:前面的数表示排数,后面的数表示号数.【总结升华】在表示时,先要“约定”顺序,一旦顺序“约定”,两个数的位置就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2.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B、C、D、E、F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C、F的位置表示为C(6,120°)、F(5,210°).按照此方法在表示目标A、B、D、E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A(5,30°)B.B(2,90°)C.D(4,240°)D.E(3,60°)【思路点拨】按已知可得,表示一个点,横坐标是自内向外的环数,纵坐标是所在列的度数,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得解.【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A、B、D、E的坐标可表示为:A(5,30°),故A正确;B(2,90°),故B正确;D(4,240°),故C正确;E(3,300°),故D错误.【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点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概念3.如图,写出点A、B、C、D各点的坐标.【思路点拨】要确定点的坐标,要先确定点所在的象限,再看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解:由点A向x轴作垂线,得A点的横坐标是2,再由点A向y轴作垂线,得A 点的纵坐标是3,则点A的坐标是(2,3),同理可得点B、C、D的坐标.所以,各点的坐标:A(2,3),B(3,2),C(-2,1),D(-1,-2).【总结升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点到x轴的距离是这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是这点横坐标的绝对值.举一反三:【变式】多多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马场的坐标为(﹣3,﹣3),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答案】解:建立坐标系如图:∴南门(0,0),狮子(﹣4,5),飞禽(3,4)两栖动物(4,1).4.如图,四边形OABC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O (0,0),A (3,0),B (5,2),C (2,3).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思路点拨】分别过C 点和B 点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如图,然后利用S 四边形ABCO =S 矩形OHEF ﹣S △ABH ﹣S △CBE ﹣S △OCF 进行计算.【答案与解析】解:分别过C 点和B 点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如图,则E(5,3),所以S四边形ABCO =S矩形OHEF﹣S△ABH﹣S△CBE﹣S△OCF=5×3﹣×2×2﹣×1×3﹣×3×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会运用面积的和差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举一反三:【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3,2),B(5,0),则△AOB的面积为.【答案】5.类型三、坐标平面及点的特征5. 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2)点P在过A(2,﹣3)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思路点拨】(1)根据横纵坐标的大小关系得出m﹣1﹣(2m+4)=3,即可得出m 的值,进而得出P点坐标;(2)根据平行于x轴点的坐标性质得出m﹣1=﹣3,进而得出m的值,进而得出P点坐标.【答案与解析】解:(1)∵点P(2m+4,m﹣1),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m﹣1﹣(2m+4)=3,解得:m=﹣8,∴2m+4=﹣12,m﹣1=﹣9,∴点P的坐标为:(﹣12,﹣9);(2)∵点P在过A(2,﹣3)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m﹣1=﹣3,解得:m=﹣2,∴2m+4=0,∴P点坐标为:(0,﹣3).【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关于m的等式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在第二象限且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2,5,则P的坐标是_________;若去掉点P在第二象限这个条件,那么P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5,2);(5,2),(-5,2),(5,-2),(-5,-2).2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知识点二、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知识点诠释:(1)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2)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3)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知识点诠释:(1)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典型例题】类型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已知点P (3,-1)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a +b ,1-b ),则的值为_______.【思路点拨】根据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a +b =-3,1-b =-1,再解方程可得a 、b 的值,进而算出的值.【答案】25【解析】解:∵点P (3,-1)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a +b ,1-b ),∴a +b =-3,1-b =-1,解得:b =2,a =-5,=25,【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举一反三:【变式】点(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 )A .(3,-2)B .(-3,2)C .(-3,-2)D .(2,-3)【答案】A .2.已知点A(-3,2)与点B(x ,y)在同一条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且点B 到x 轴的距离等于3,求点B 的坐标.b a b a b a【思路点拨】由“点A(-3,2)与点B(x,y)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可得点B的横坐标;由“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可得B的纵坐标为3或﹣3,即可确定B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如图,∵点B与点A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B与点A的横坐标相同,∴ x=-3.∵点B到x轴的距离为3,∴ y=3或y=-3.∴点B的坐标是(-3,3)或(-3,-3).【总结升华】在点B的横坐标为-3的条件下,点B到x轴的距离等于3,则点B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所以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举一反三:【变式1】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A.(3,0) B.(3,0)或(–3,0)C.(0,3) D.(0,3)或(0,–3)【答案】B.【变式2】若点P (a ,b)在第二象限,则:(1)点P1(a ,-b)在第象限;(2)点P2(-a ,b)在第象限;(3)点P3(-a ,-b)在第象限;(4)点P4( b ,a )在第象限.【答案】(1)三;(2)一;(3)四;(4)四.类型二、用坐标表示平移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点B,则点B的坐标是.【思路点拨】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0,﹣3).【解析】解:∵将点A(﹣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点B,∴点B的坐标是(﹣2+2,3﹣6),即(0,﹣3).故答案为:(0,﹣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两点A(-4,2)、B(-2,-6),(1)线段AB的中点C坐标是;(2)若将线段AB沿x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则A1点的坐标是 ,B1点的坐标是.(3)若将线段AB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2B2,则A2点的坐标是 ,B2点的坐标是.【答案】(1)(-3, -2); (2)(1,2),(3,-6); (3)(-4,-1),(-2,-9).度,变为P′(0,1).【答案】2、4.4. 如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1),(1)求△ABO的面积.(2)把△ABO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一个新三角形△O′A′B′,求△O′A′B′的3个顶点的坐标.【思路点拨】(1)把△ABO放在一个矩形里面,用矩形COED的面积﹣△ACO的面积﹣△ABD的面积﹣△BEO的面积即可算出△ABO的面积;(2)根据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用A、B、O的坐标的纵坐标分别减去3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所示:S=3×4﹣×3×2﹣×4×1﹣×2×2=5;△ABO(2)A′(2,0),B′(4,﹣2),O′(0,﹣3).【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以及求三角形的面积,当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把它放在一个矩形里,然后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的面积.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1,2),B(4,3),C(3,1).把△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恰好得到△ABC,试写出△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答案】解:A1(﹣3,5),B1(0,6),C1(﹣1,4).3《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网络】【知识点梳理】要点一、有序数对把一对数按某种特定意义,规定了顺序并放在一起就形成了有序数对,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以有序数对为工具表达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某人记录某个月不确定周期的零散收入,可用(13,2000), (17,190), (21,330)…,表示,其中前一数表示日期,后一数表示收入,但更多的人们还是用它来进行空间定位,如:(4,5),(20,12),(13,2),…,用来表示电影院的座位,其中前一数表示排数,后一数表示座位号.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知识点诠释:(1)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这六个区域中,除了x轴与y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2)在平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x,y)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就将‘形’与‘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转化.(3)要熟记坐标系中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及特征:①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②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横坐标不相等,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③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④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注:反之亦成立.(4)理解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距离的方法和结论:①坐标平面内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② x轴上两点A(x1,0)、B(x2,0)的距离为AB=|x1- x2|;y轴上两点C(0,y1)、D(0,y2)的距离为CD=|y1- y2|.③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两点A(x1,y)、B(x2,y)的距离为AB=|x1- x2|;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C(x,y1)、D(x,y2)的距离为CD=|y1- y2|.(5)利用坐标系求一些知道关键点坐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切割、拼补.知识点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知识点诠释:(1)我们习惯选取向东、向北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2)确定比例尺是画平面示意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比例尺来确定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2.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点的平移引起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知识点诠释:上述结论反之亦成立,即点的坐标的上述变化引起的点的平移变换.(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 要点诠释:平移是图形的整体运动,某一个点的坐标发生变化,其他点的坐标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反过来点的坐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就意味着点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规律遵循:“右加左减,纵不变;上加下减,横不变”.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序数对1.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数对(a ,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数:.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有32 +(-2)+1=8,现将数对(-2,3)放入其中得到数m ,再将数对(m ,1)放入其中,得到的数是________.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如何由数对得到新的数,只要按照新定义的数的运算,把数对代入求值即可. 【答案】66 .【解析】解:将(-2,3)代入,,得(-2)2+3+1=8, 再将(8,1)代入,得82 +1+1=66, 故填:66.【总结升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实数对(-2,3)放入其中得到实数m ,解出m 的值,即可求出把(m ,1)放入其中得到的数. 举一反三:【变式】我们规定向东和向北方向为正,如向东走4米,再向北走6米,记作(4,6),则向西走5米,再向北走3米,记作________;数对(-2,-6)表示________. 【答案】 (-5,3);向西走2米,向南走6米. 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2. 第三象限内的点P(x ,y),满足|x|=5,y 2=9,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思路点拨】点在第三象限,横坐标<0,纵坐标<0.再根据所给条件即可得到x ,y 的具体值.21a b ++21a b ++21a b ++【答案】(-5,-3).【解析】因为|x|=5,y2=9.所以x=±5,y=±3,又点P(x,y)在第三象限,所以x<0,y<0,故点P的坐标为(-5,-3).【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举一反三:【变式1】 (乐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 ) . A.3 B.-3 C.4 D.-4【答案】C.【变式2】 (长春)如图所示,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5,2) B.(-6,3) C.(-4,-6) D.(3,-4)【答案】D.类型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如图,是某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图书馆、行政楼的坐标分别为(﹣3,2),(2,3).完成以下问题:(1)请根据题意在图上建立直角坐标系;(2)写出图上其他地点的坐标(3)在图中用点P表示体育馆(﹣1,﹣3)的位置.【思路点拨】(1)根据图书馆、行政楼的坐标分别为(﹣3,2),(2,3),可以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1)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写出其它地点的坐标;(3)根据点P(﹣1,﹣3)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可得,(2)由(1)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校门口的坐标是(1,0),信息楼的坐标是(1,﹣2),综合楼的坐标是(﹣5,﹣3),实验楼的坐标是(﹣4,0);(3)在图中用点P表示体育馆(﹣1,﹣3)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利用坐标确定位置,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4.如图,四边形OABC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O(0,0),A(3,0),B(5,2),C(2,3).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思路点拨】分别过C 点和B 点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如图,然后利用S 四边形ABCO=S 矩形OHEF ﹣S △ABH ﹣S △CBE ﹣S △OCF 进行计算.【答案与解析】解:分别过C 点和B 点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如图,则E (5,3),所以S 四边形ABCO =S 矩形OHEF ﹣S △ABH ﹣S △CBE ﹣S △OCF=5×3﹣×2×2﹣×1×3﹣×3×2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会运用面积的和差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5.△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A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A 1B 1C 1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2)将△ABC 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5,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A 2、B 2、C 2,依次连接A 2、B 2、C 2各点,所得△A 2B 2C 2与△ABC 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将△ABC 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A 3、B 3、C 3,依次连接A 3、B 3、C 3各点,所得△A 3B 3C 3与△ABC 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答案与解析】解:(1)A1(5,1),B1(4,-1),C1(2,0).(2)△A2B2C2与△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位置上是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3)△A3B3C3与△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位置上是把△ABC向下移5个单位得到.【总结升华】此题揭示了平移的整体性,以及平移前后的坐标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在平移中,横坐标减小等价于向左平移;横坐标增大等价于向右平移;纵坐标减小等价于向下平移;纵坐标增大等价于向上平移.举一反三:【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5)B.(﹣8,5)C.(﹣8,﹣1)D.(2,﹣1)【答案】D.解:在坐标系中,点(﹣3,2)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2,2),再把(2,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为(2,﹣1),则A点的坐标为(2,﹣1).故选:D.类型四、综合应用6. 三角形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1)、B(1,-3)、C (4,-3.5).(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三角形ABC;(2)把三角形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三角形ABC,试写出三角形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些点;(3)求出三角形A1B1C1的面积.【思路点拨】(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从中描出A、B、C三点,顺次连接即可.(2)把三角形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三角形ABC,即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1B1C1,按照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写出三角形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从坐标系中画出图形.(3)把△A1B1C1补成矩形再把周边的三角形面积减去,即可求得△A1B1C1的面积.【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1,(2)如图2,A1(-2,2),B1(-3,0),C1(0,-0.5);(3)把△A1B1C1补成矩形再把周边的三角形面积减去,即可求得△A1B1C1的面积=3×2.5-1-2.5-0.75=3.25.∴△A1B1C1的面积=3.25.【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平移变换.注意平移时,要找到三角形各顶点的对应点是关键,然后割补法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提高) 知识讲解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提高) 知识讲解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提高)【学习目标】1.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经轴对称后点的坐标的变化.2.掌握左右、上下平移点的坐标规律.【要点梳理】要点一、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2.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要点二、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要点诠释:(1)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2)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3)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 要点诠释:(1)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类型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a +b ,2-a )与点B (a -5,b -2a )关于y 轴对称, (1)试确定点A 、B 的坐标;(2)如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点是C ,求△ABC 的面积.【思路点拨】(1)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 轴对称时,横坐标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得出方程组求出a ,b 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点是C ,得出C 点坐标,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点A (a +b ,2-a )与点B (a -5,b -2a )关于y 轴对称,∴2250a b aa b a -=-⎧⎨++-=⎩,解得:13a b =⎧⎨=⎩,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1),(-4,1);(2)∵点B关于x轴的对称的点是C,∴C点坐标为:(-4,-1),∴△ABC的面积为:12×BC×AB=12×2×8=8.【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的确定方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记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小华看到了坐标系中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3,2),点A关于Y轴对称点为D(-3,4),若将A、B、C、D顺次连接,此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解:∵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3,2),∴B(-3,-2),∵点A关于y轴对称点为D(-3,4),∴A(3,4),∴△ABD的面积为:12×AD×DB=12×6×6=18.2.已知点A(a,3)、B(-4,b),试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b的值.(1)A、B两点关于y轴对称;(2)A、B两点关于x轴对称;(3)AB∥x轴;(4)A、B两点在第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思路点拨】(1)关于y轴对称,y不变,x变为相反数.(2)关于x轴对称,x不变,y变为相反数.(3)AB∥x轴,即两点的纵坐标不变即可.(4)在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分别令点A,点B的横纵坐标之和为0,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得出a,b.【答案与解析】解:(1)A、B两点关于y轴对称,故有b=3,a=4;(2)A、B两点关于x轴对称;所以有a=-4,b=-3;(3)AB∥x轴,即b=3,a为≠-4的任意实数.(4)如图,根据题意,a+3=0;b-4=0;所以a=-3,b=4.【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点在坐标系中的对称问题的掌握;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类型二、用坐标表示平移3.如图,△A′B′C′是由△ABC平移后得到的,已知△ABC中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x0+5,y0﹣2).(1)已知A(﹣1,2),B(﹣4,5),C(﹣3,0),请写出A′、B′、C′的坐标;(2)试说明△A′B′C′是如何由△ABC平移得到的;(3)请直接写出△A′B′C′的面积为.【思路点拨】(1)根据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x0+5,y0﹣2)可得A、B、C三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可得△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3)把△A′B′C′放在一个矩形内,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多余三角形的面积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A′为(4,0)、B′为(1,3)C′为(2,﹣2);(2)△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3)△A′B′C′的面积为6.【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举一反三:【变式】(大庆校级模拟)如图所示,△COB是由△AOB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观察点A与点C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M的坐标为(x、y),则它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2)若点P(a,2)与点Q(﹣3,b)关于x轴对称,求代数式…的值.【答案】解:(1)由图象知点M和点N关于x轴对称,∵点M的坐标为(x、y),∴点N的坐标为(x,﹣y);(2)∵点P(a,2)与点Q(﹣3,b)关于x轴对称,∴a=﹣3,b=﹣2,∴…=+++…+,=﹣+﹣+…+,=﹣,=.类型三、综合应用4. 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使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直接写出C,D,E,F的坐标;(2)如果台阶有10级,你能求得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吗?【思路点拨】(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建立,然后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横向与纵向的长度,然后求解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点P(a﹣2,2a+8),在x轴上,∴2a+8=0,解得:a=﹣4,故a﹣2=﹣4﹣2=﹣6,则P(﹣6,0);(2))∵点P(a﹣2,2a+8),在y轴上,∴a﹣2=0,解得:a=2,故2a+8=2×2+8=12,则P(0,12);(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a﹣2=1,解得:a=3,故2a+8=14,则P(1,14);(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a﹣2=2a+8或a﹣2+2a+8=0,解得:a1=﹣10,a2=﹣2,故当a=﹣10则:a﹣2=﹣12,2a+8=﹣12,则P(﹣12,﹣12);故当a=﹣2则:a﹣2=﹣4,2a+8=4,则P(﹣4,4).综上所述:P(﹣12,﹣12),(﹣4,4).【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以及在坐标轴上的点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和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体验中理解,应用中提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他们对轴对称和平移现象在生活中有所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轴对称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轴对称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活动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单、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平移现象,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

2.新课导入:介绍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轴对称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和平移的性质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轴对称和平移的概念、性质和运用,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姓名: 中考复习提升组22图形的轴对称 平移与旋转☻☻☻知识回顾1.轴对称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为这条直线称为 ,对称轴一定为直线. (2)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称这两个图形那么就称这两个图形 性质:(1)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对应角 ;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 轴对称图形变换的特征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轴对称图形变换的特征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新旧图形具有对称性. (2)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它们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在交点在2.中心对称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该点叫做点叫做(2)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后能与自身重合,这种图形叫这种图形叫 ,该点叫对称中心该点叫对称中心(3)性质: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 平分. 3.图形的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将某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将某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特征:①平移后①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且且②平移后②平移后,,对应角对应角 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相同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相同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相同. .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大小和大小和大小,,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平移后新旧两个图形全等. 4.图形的旋转: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转动的 称为旋转角. (2)特征:图形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向方向转动了相同角度;注意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旋转角,旋转角都旋转角都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限时集训一 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1.(2010甘肃)观察下列银行标志甘肃)观察下列银行标志,,从图案看既是轴从图案看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 )个个A .1B 1B..2C 2C..3D.42(2010浙江宁波)下列各图是选自历届世博会浙江宁波)下列各图是选自历届世博会会徽中的图案, 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2011广东广州市,4,3)将点A (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的坐标是( )A.(0,1)B.(2,-1)C.(4,1)D.(2,3) 4.(2011江苏扬州,8,3)如图,在Rt △ABC 中,∠ACB=90ºACB=90º,,∠A=30ºA=30º,BC=2,,BC=2,将△ABC 绕点C 按顺按顺 时针方向旋转n 度后,得到△EDC,此时,点D 在AB 边上,斜边DE 交AC 边于点F ,则n 的大小和图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A. 30,2 B.60,2 C. 60,23 D. 60,3 5. (2011山东菏泽,5,3)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BC =3,AB =6,∠BCA =90°,在AC 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则DE 的长度为的长度为 ( ) A .6 B .3 C . 23 D . 36. (2011 浙江湖州,8,3)如图,已知△OAB 是正三角形,OC ⊥OB ,OC =OB ,将△OAB 绕点O 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使得OA 与OC 重合,得到△OCD ,则旋转的角度是( )A .150° B .120° C.90° D .60°7.(011山东济宁,9,3)如图,△ABC 的周长为30cm,把△ABC 的边AC 对折,使顶点C 和点A 重合,折痕交BC 边于点D ,交AC 边于点E ,连接AD ,若AE =4cm ,则△ABD 上,则三角板上,则三角板 2343682的图象③一段圆弧④平行四边个的余角为的余角为 度.度. 的度数为的度数为 .ABC 绕A 点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ABD 某乡镇为了解决抗旱问题,要在某河道要在某河道工程人员设计图纸时,以河道上的大桥以河道上的大桥 ? 2010(本小题满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矩形ABCO ,其顶点为A (0,1)、33,133,0(-3(-433,0)的直线EF 向右下300C D A B【答案】【答案】【答案】解:(1)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E,连接AE,则点E为(12,-7),,则设直线AE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则等.。

4.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答案版)

4.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答案版)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知识提要1.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与点A1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点A与点A2关于y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2.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是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的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x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3.坐标平面内图形平移时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1)原图形上的点(a,b)向左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n,b);(2)原图形上的点(a,b)向右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n,b);(3)原图形上的点(a,b)向上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的点坐标为(a,b+n);(4)原图形上的点(a,b)向下平移n(n>0)个单位,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a,b-n).(5)点的坐标平移口诀:右加左减,上加下减.练习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 D )A. (-1,2)B. (1,2)C. (1,-2)D. (-1,-2)2.点A(-4,0)与点B(4,0)的位置关系是( B )A. 关于x轴对称B. 关于y轴对称C. 关于原点对称D. 不能确定3.(福州中考)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 B, C, D,以其中一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是( B )A.点AB. 点BC. 点CD. 点D4.(贵港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m,n)在( A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由题意,得m=2,m-n=-3,∴n=5.∴点M(m,n)在第一象限.5.将下列图形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圆心在原点的圆;②与y轴垂直的一条直线;③与y轴平行的一条直线;④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原点重合,且一条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均乘-1,纵坐标不变,则图形不发生变化的是( C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解】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乘-1,纵坐标不变,即将图形作一次关于y轴的轴对称变换,不发生变化的只有①②.6.已知点P(1,2)与点Q(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点Q到y轴的距离等于2,则点Q的坐标是( C )A. (2,2)B. (-2,2)C. (-2,2)或(2,2)D. (-2,-2)或(2,-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 B)A. (4,3)B. (3,4)C. (-1,-2)D. (-2,-1)【解】由点A(-4,-1)平移到点A′(-2,2),可知点A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点B (1,1)也按此规律平移,平移后的点B ′的坐标为(3,4).8.已知点M(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解】∵点M (1-2m ,m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1-2m ,1-m )在第一象限,∴⎩⎨⎧1-2m >0,1-m >0,解得⎩⎪⎨⎪⎧m <12,m <1.故选A. 9. 点P ⎝ ⎛⎭⎪⎫ac2,b a 在第二象限,点Q(a ,b)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 D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D 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即ac2<0且b a >0,∴a<0,b<0,∴Q(a ,b)在第三象限,∴点Q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 (a ,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把所得的点以x 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最后所得的像的坐标为(-4,6),则a =__-3__,b =__-8__.【解】用逆推法先求出(-4,6)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4,-6),再把(-4,-6)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3,-8), 即点P (a ,b ).2.已知点P(a +1,2a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 +2|-|1-a|=2a +1.3.把以(-3,6)和(-3,-2)为端点的线段向左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7,y ),其中-2≤y ≤6.【解】 原线段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端点分别为(-7,6),(-7,-2),此线段与y 轴平行,横坐标都为-7,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是-2≤y ≤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左边的图案中,左、右两只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边的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边的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5,4).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P (2x -y ,3x +2y ),先将它关于x 轴作一次轴对称变换,再关于y 轴作一次轴对称变换,最终得到点(-3,-8),则点Q (x ,y )的坐标为 .【解】 由题意,得⎩⎨⎧2x -y =3,3x +2y =8,解得⎩⎨⎧x =2,y =1.∴点Q 的坐标为(2,1).6. 如图,把∴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ABC 上点P 的坐标为(a ,b),那么这个点在∴A′B′C′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图形是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 从而可知点P′的坐标为(a +3,b +2).答案:(a +3,b +2)7.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箭头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n,则点P3的坐标是_(8,3)________,点P2 020的坐标是(5,0)_________.【解析】如答图,当点P第6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回到出发点(0,3),当点P第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3的坐标是(8,3).∴2 020÷6=336……4,∴当点P第2 020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7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2 020的坐标是(5,0).三、解答题1.已知点A(-4,3),它与点B(a,b)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且AB=6,求点B的坐标.【解】∵点A(-4,3),AB∥y轴,∴点B的横坐标为-4.当点B在点A的上边时,点B的纵坐标为3+6=9;当点B在点A的下边时,点B的纵坐标为3-6=-3,∴点B的坐标为(-4,9)或(-4,-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1,3a-1).将点P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Q,若点Q在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解】∵将点P(a +1,3a -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Q ,∴点Q 的坐标为(a ,3a -3).∵点Q 在第一象限,∴⎩⎨⎧a >0,3a -3>0,解得a >1.3.如图点P 的坐标为(4,3),把点P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1)点Q 的坐标为(-3,4).(2)若把点Q 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向下平移2m 个单位后,得到的点Q ′恰好在第三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解】 (2)把点Q(-3,4)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向下平移2m 个单位后, 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3+m ,4-2m).∵点Q′在第三象限,∴⎩⎨⎧-3+m<0,4-2m<0,解得2<m<3.4.△ABO如图所示.(1)写出△ABO各顶点的坐标,以及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这些对称点并将它们连结起来.(2)写出△ABO各顶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这些对称点并将它们连结起来.并说明这三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解】(1)点A(2,3),B(3,1),O(0,0);它们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3,1),O′(0,0),如图所示.(2)点A,B,O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3,-1),O″(0,0),如图所示.关系:△ABO≌△A′B′O′≌△A″B″O″,△A′O′B′与△AOB关于y轴对称,△A″O″B″与△AOB关于x轴对称,△A′O′B′与△A″O″B″关于原点对称.5.如图,某公路(可视为x轴)的同一侧有A,B,C三个村庄,要在公路边建一货仓D,向A,B,C三个村庄送农用物资,路线是D→A→B→C→D.(1)试问:在公路边是否存在一点D,使送货路程最短?(2)求出点D的坐标.【解】 (1)存在.(2)∵路程为DA +AB +BC +CD ,AB +BC 的长度固定,∴要使路程最短,只需DA +CD 最短即可.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0,-2),连结A ′C ,则A ′C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D ,过点C 作CE ⊥x 轴于点E ,则点E (5,0),易得△OA ′D ≌△ECD ,得OD =ED ,∴点D ⎝ ⎛⎭⎪⎫52,0.6.如图,已知点P(3,4),MN 是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求点P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P 1的坐标.【解】 如解图,过点P 作PE ⊥MN 于点E ,延长PE 至点P 1 ,使PE =P 1E ,则点P 1就是点P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连结OP ,OP 1,则有OP =OP 1,∠POE =∠P 1OE.过点P 作PD ⊥y 轴于点D ,过点P 1作P 1H ⊥x 轴于点H.∵MN 是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DOE =∠HOE =45°,∴∠1=∠2.在Rt △PDO 和Rt △P 1HO 中,∵⎩⎨⎧∠1=∠2,∠PDO =∠P 1HO ,OP =OP 1,∴Rt △PDO ≌Rt △P 1HO(AAS),∴PD =P 1H =3,OD =OH =4,∴点P 1的坐标为(4,3).7.如图①,在6×6的方格纸中,给出如下三种变换:P 变换,Q 变换,R 变换.将图形F 沿x 轴向右平移1格得到图形F 1,称为作1次P 变换;将图形F 沿y 轴翻折得到图形F 2,称为作1次Q 变换;将图形F 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F 3,称为作1次R 变换.规定:PQ 变换表示先作1次Q 变换,再作1次P 变换;QP 变换表示先作1次P 变换,再作1次Q 变换;R n 变换表示作n 次R 变换,解答下列问题:(1)作R 4变换相当于至少作__2__次Q 变换.(2)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F 作R 2017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4.(3)PQ 变换与QP 变换是否是相同的变换?请在图③中画出PQ 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5,在图④中画出QP 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 6.【解】(1)根据操作,观察发现:每作4次R变换便与图形F重合.因此R4变换相当于作2n次Q变换(n为正整数).(2)由于2017=4×504+1,故R2017变换即为R1变换,其图象如解图①.(3)PQ变换与QP变换不是相同的变换.正确画出图形F5,F6,如解图②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2)学习单
1、已知点A的坐标为(-2,-3),分别求点A经下列平移变化后所得的点的坐
标。

(1)向上平移3个单位;(2)向下平移3个单位;
(3)向左平移2个单位;(4)向右平移4个单位;
(5)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2、(1)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坐标是(3,4)求点A的坐标
(2)点B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的坐标是(-3,-6),求点B的坐标。

例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AB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1,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1≤x ≤5 ,则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以用“(x,-1) (1≤x ≤5)”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定,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把线段AB向上平移2.5个单位,作出所得线段,线段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示?
(3)把线段CD向左平移3个单位,作出所得线段,线段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示?
基础练习
1.(1)把点P(-2,7)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点_______.
(2)把点P(-2,7)向下平移7个单位,得点_______.
(3)把点P(-2,7)向右平移5.5个单位,向上平移2.5 个单位,得点_______.
2.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中考训练
1.(2014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在第_____象限.
2.(2014四川宜宾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