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练习题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练习题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练习题1. 问题描述小明将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高度为20 m的地方释放,求:a)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b)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高度;c) 物体落地时的总机械能。

2. 解决方案a)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定理求解。

动能定理公式为:动能 = 动能转化 + 动能未转化。

由于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动能未转化为零。

所以,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 动能转化。

动能转化可以通过机械能转化公式求解:动能转化= 重力势能转化。

重力势能转化可以表示为:重力势能转化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重力势能转化 = 2 kg × 9.8 m/s² × 20 m = 392 J。

所以,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 392 J。

b)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高度可以通过势能公式求解。

势能公式为:势能 = mgh。

由于物体落地时的动能完全转化为势能,可以得到:动能 = 势能。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392 J = 2 kg × 9.8 m/s² × h。

解方程可得:h = 20 m。

所以,物体落地时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高度为20 m。

c) 物体落地时的总机械能是指物体落地时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由于物体没有发生任何能量损失,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所以,物体落地时的总机械能 =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 物体落地时的势能 = 392 J + 0 J = 392 J。

3. 结论根据以上计算,得出以下结论:a)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为392 J;b)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高度为20 m;c) 物体落地时的总机械能为392 J。

这道题目涉及到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问题。

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的动能、动能转化为势能的高度、以及物体落地时的总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 练习题

动能和势能 练习题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变化和转化。

本文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问题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解答:动能的公式为:动能 = 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代入已知数据,动能 = 1/2 * 2kg * (10m/s)^2 = 100J。

问题二:一架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求它的动能。

解答:动能 = 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代入已知数据,动能 = 1/2 * 1000kg * (20m/s)^2 = 200,000J。

问题三:一个弹簧的势能公式为 U = 1/2 * k * x^2,其中 U 表示弹簧势能,k 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 表示弹簧的位移。

一根劲度系数为200N/m的弹簧被压缩了0.1m,求它的势能。

解答:势能 = 1/2 * 劲度系数 * 位移的平方。

代入已知数据,势能 = 1/2 * 200N/m * (0.1m)^2 = 1J。

问题四:一个物体的总机械能为200J,其动能为150J,求其势能。

解答:总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已知动能为150J,代入公式得势能 = 总机械能 - 动能 = 200J - 150J = 50J。

问题五: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度为5m的位置自由下落,求它下落到地面时的动能和势能。

解答:动能在不同高度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分别计算。

根据重力势能的公式 P = mgh,其中 P 表示势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高度。

下落到地面时,高度为0,所以势能为0J。

动能可以根据速度来计算。

当物体下落到地面时,速度为最大,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等于势能。

因此,动能也为0J。

综上所述,物体下落到地面时的动能和势能均为0J。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3、影响动能的因素是和,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和,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是物体发生。

4、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填“大”或“小”)5、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6、运动员进行跨栏比赛,在跃起身体上栏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当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这是由于。

7、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做不同的运动:甲在空中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乙沿斜面匀速下滑,丙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在这三个物体中,机械能总量不变的是,动能不变而势能减少的是。

【8、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

9.甲乙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的体重大于乙的体重,则甲的势能乙的势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一只乒乓球和一只体育用的铅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下到地面时的速度相同,那么落地时动能较大的是。

11.在空气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受到方向向的力和方向向的力的作用,在下落过程中,它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后三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质量相等的正方体铜块和铝块(ρ铜>ρ铝),放在水平桌面上,则铜块重力势能铝块的重力势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托在手上的乒乓球有能,当它离开手落向地板时,能转化为能。

当它撞击地板时发生弹性形变,能转化为能。

在它恢复原状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它向上弹跳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14.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后向下落,在下落过程中能增大,能减小。

15.在空气中斜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小球的动能,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空中飞行的钢球,若客观存在在某一时刻重力势能是30焦,动能是20焦,则钢球的机械能是焦。

能量守恒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

能量守恒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

能量守恒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能量守恒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原理,它指出能量在一个系统中是不可创造和不可消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个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下面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势能和动能。

练习题一:一个质量为5kg的小球从高度为10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请计算当小球落到地面时的动能和势能。

解答:首先计算小球在高度为10m时的势能。

根据物体的势能公式:Ep = m * g * h其中,Ep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Ep = 5kg * 9.8m/s² * 10m = 490 J接下来计算小球落到地面时的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因此,当小球落到地面时,它将完全转化为动能。

由于小球在最高点处的动能为零,所以可以得出:Ek = Ep = 490 J练习题二: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速度4m/s沿着水平方向运动,请计算物体具有的动能。

解答: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公式来计算:Ek = 1/2 * m * v²其中,E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Ek = 1/2 * 2kg * (4m/s)² = 16 J因此,物体具有16焦耳的动能。

练习题三: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高度为5m的斜面上滑下,请计算当小球下滑到底部时的动能和势能。

解答:首先计算小球在高度为5m时的势能。

与练习题一类似,我们可以通过势能公式来计算:Ep = m * g * h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可以得到:Ep = 0.5kg * 9.8m/s² * 5m = 24.5 J接下来计算小球下滑到底部时的动能。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习题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习题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习题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题1.在以下过程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什么?A。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B。

秋千从高处落向低处C。

冰雹从天而降D。

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上升答案:B。

秋千从高处落向低处时,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

2.打桩机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它的什么会发生变化?A。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

动能增大,势能不变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答案:D。

打桩机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3.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答案: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4.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上述三种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过程是什么?A。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

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

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D。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答案:A。

上述三种现象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5.关于重力势能,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大铁锤的重力势能一定比小铁球的重力势能大B。

大铁锤的重力势能可能比小铁球的重力势能小C。

大铁锤的重力势能不可能为0D。

小铁球的质量如果较小,它就不具有重力势能答案:B。

大铁锤的重力势能可能比小铁球的重力势能小。

6.一架竖直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它的什么会发生变化?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

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

动能不变,机械能也不变答案:B。

一架竖直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7.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B。

弹性形变大的物体,弹性势能一定大C。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D。

同一物体运动越快,所具有的动能越大答案:D。

同一物体运动越快,所具有的动能越大。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内能习题(含答案)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内能习题(含答案)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习题(含答案)1、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r<r0开始向外移动,直至相距无限远的过程中:分子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_,后_,再_;分子力做功的情况是先做_功,后做_功;分子间的势能变化的情况是先_,后_。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增大,则(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定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3、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作用,又有斥力作用(B)当分子之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一定越大(D)温度相同时,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4、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其温度由T1升高到T2,在这过程中( ).(A)如果气体体积膨胀并因而对外界做功,则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可能会减少(B)如果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可能不变(C)只有当气体体积被压缩并因而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才会增加(D)不管气体的体积如何变化,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总是增加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B)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C)物体的速度加大时,物体的内能加大(D)物体的动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可能增加6、比较100°C时, 18g的水、18g的水蒸气和32g氧气可知( ).(A)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B)分子数相同,内能也相同(C)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不相同(D)分子数不同,内能也不相同7、一杯水和一杯钢珠,它们的质量、温度都相等,那么( ).(A)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B)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等(C)它们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相等(D)把钢球置于水中,它们各自的内能一定不变8、根据分子运动论,物质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B)当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C)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D)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9、封闭在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当其温度升高时( ).(A)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气体的密度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气体的摩尔数增大10、当两个分子间距离r=r 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等于斥力.设两分子相距很远时,两分子的势能E P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B)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C)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r >r 0时,分子势能为负值(D)两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11、100℃的水完全变成100℃的水蒸气的过程中(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水分子的势能增加(C)水所增加的内能小于所吸收的热量(D)水所增加的内能等于所吸收的热量12、有温度相同的m 千克水、m 千克冰、m 千克水蒸气( ).(A)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样大(B)它们的分子势能一样大(C)它们的内能一样大(D)它们的分子数一样多13、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分子的(A)平均动能减少;(B)势能减少;(C)平均动能增大;(D)平均动能减少,势能增大.14、若规定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零,两个分子的距离从10-8m 开始逐渐减小,直到不能再减小的过程中().(A)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其值总是负的(B)分子势能逐渐减大,其值总是正的(C)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其值先为负,后为正(D)分子势能先先增大后减小,其值先为正,后为负15、用r 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P 表示两个分子间的势能,当r=r 0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设两分子相距很远时,E P =0.( ).(A)当r >r 0时,E P 随r 的增大而增加(B)当r <r 0时,E P 随r 的减少而增加(C)当r >r 0时,E P 不随r 而变化(D)当r =r 0时,E P =016、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一段距离,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而内能不变(B )静止在同一高度的两杯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机械能相同,但内能不同(C )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则它的内能为零(D )分子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分子平均动能为221mv17、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A)分子数相同(B)内能相同(C)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D)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18、用r 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p 表示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当r = r 0时两个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填空题1.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_____。

具有能量的物体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做功,做功的物体_____具有能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2.动能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如运动的钢球撞击木块,木块被撞走,钢球对木块做了功,钢球具有能量。

3.重力势能定义: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的______越大,______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_________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前提是在______限度内。

5.如图,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控制钢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相同。

分析两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物体的_____越大,动能越大。

6.天河漫漫北斗璨。

2020年6月2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终成“大国重器”,铸造了“中国灵魂”。

北斗三号卫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如图所示,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动能______。

7.如图所示,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___________能,被射出的箭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_______能。

8.汽车超载行驶,是人为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超载行驶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进行简要说明。

(1)超载时,质量大,___________大,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2)超载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___________,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方面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方面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动能势能方面的练习题题目一:小明用一只质量为2 kg的棒槌,从离地面2.5米高的架子上自由落下,求棒槌接触地面时的动能和势能。

解析:根据重力势能公式和动能公式,可以计算出小明持有的势能和落地时的动能。

重力势能公式:Ep = m * g * h动能公式:Ek = (1/2) * m * v^2其中,Ep代表重力势能,m代表物体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 代表物体的高度,Ek代表动能,v代表物体的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结果:Ep = 2 kg * 9.8 m/s^2 * 2.5 m = 49 JEk = (1/2) * 2 kg * v^2由于小明自由落下,初始速度为0,根据位置的关系可以得到最后的速度:h = (1/2) * g * t^22.5 m = (1/2) * 9.8 m/s^2 * t^2t^2 = (2.5 m * 2) / (9.8 m/s^2)t^2 ≈ 0.51 st ≈ 0.71 s因此,小明落地时的速度为:v = g * tv = 9.8 m/s^2 * 0.71 s ≈ 6.96 m/s代入动能公式求解落地时的动能:Ek = (1/2) * 2 kg * (6.96 m/s)^2Ek ≈ 48.15 J答案:棒槌接触地面时的动能为48.15焦耳,势能为49焦耳。

题目二:一辆质量为500 kg的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在制动的作用下停下来,求汽车制动所消耗的动能和势能。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汽车制动所消耗的动能等于汽车最初具有的动能减去停止时的动能。

动能定理公式:W = Ek2 - Ek1其中,W代表汽车制动所消耗的动能,Ek2代表停止时的动能,Ek1代表最初具有的动能。

代入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Ek1 = (1/2) * 500 kg * (10 m/s)^2Ek1 = 25000 J由于车辆停止后,速度变为0,所以Ek2 = 0。

W = 0 - 25000 JW = -25000 J汽车制动所消耗的动能为-25000焦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和势能》课堂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动能是: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_______和_______有关。

2、势能有:_______与_______两种形式。

3、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

4、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

(二)能力提高:
5、静止在山上的石块具有_______能,射箭时被拉弯的弓具有________能。

6、儿童玩具里的发条被拧紧时,具有_______能。

7、伞兵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

8、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前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储藏着大量的_______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_______能。

9、运输飞机一边在空中水平飞行,一边往地面投放救灾物资,在这个过程中,飞机的动能_______,飞机的势能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甲、乙两辆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
A.甲车的动能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车的动能一定等于乙车的动能;
C.甲车的动能一定小于乙车的动能;
D.甲车的动能可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11、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沿光滑斜面自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当到达斜面底部时,它们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是()
A.铜的大于铝的 B.铜的等于铝的
C.铜的小于铝的 D.无法判断
12、一物体从斜坡上匀速滑下,在此过程中()
A.该物体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该物体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该物体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该物体机械能保持不变
13、在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二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被甲撞击的木桩陷进沙子里的更多,则在此实验中:若甲、乙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h甲___h乙;
若甲、乙下落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m甲___m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