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冀教版语文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题估算方法有多种,孩子只要能准确有条理的说明理由即可。

(2)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课时教材分析】第2课时(P58~P59),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教材安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

活动一,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购买水果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计算过程,就会自然产生添加小括号的需要,从而理解两级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初步感知一个算式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道理。

活动二,教材选择现实生活中摘黄瓜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类推将含有加、乘的算式添上小括号后列成一个算式,并自己独立计算。

通过上面两个活动,进一步明确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3、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课堂实录】一、出示练习,复习准备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题、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8+2×7 9×3+2×3 18÷3-481÷9×2 16+3×4 56÷8-27×6-10 38-5×5 3×9÷324÷4×3 100÷4-20 20-20÷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课本58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2、生认真读题交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 说课稿_冀教版(2018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 说课稿_冀教版(2018秋)

说课设计。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说教材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促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重点: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知识点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因而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生活化、问题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教学时我以廉价
超市清点库房这一现实情境为切入点,导出饮料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又通过解决鞋子问题进一步探索、归纳出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终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数学体验。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①分步计算:先算每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 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计算6个班需要多少钱。 65+17 =82(元) 82×6 =492(元)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先算6个班买保温桶共需要多少 钱。再算6个班买垃圾桶共需要多少钱,再把 两份钱数加起来。 65×6 =390(元) 17×6 =102(元) 390+102 =492(元)
③列综合算式 65+17 =82(元) 82×6 =492(元)
(65+17 ) ×6 =82×6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③列综合算式 65×6 =390(元) 390+102 =492(元) 17×6 =102(元) 65×6+17×6
=390+102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5.3 混合运算(三)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5.3 混合运算(三)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0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36×5+38×5 或 (36+38)×5
=180+190 =74×5
=370(朵)
=370(朵)
答:两个班一共要折370朵小红花。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1
典题精讲
2.今年奶奶57岁,妈妈33岁,我7岁。几 年后,我们3个人合起来正好是109岁?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2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先计算出3人今年的年龄和,然后用109 减去年龄和,再除以3。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3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57+33+7=97(岁) 109-97=12(岁) 12÷3=4(年) 答:4年后三人的年龄合起 来正好是109岁。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4
易错提醒
红红买了3盒水彩笔和3本 教辅书,水彩笔的单价是13元, 教辅书的单价是14元,你知道红 红花了多少元吗?
14+13×3 =14+39 =53(元) 答:红红花了53元。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15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错误解答错在求笔记本和教辅 书的总价时,把加法的小括号丢了。 因为购买的水彩笔和教辅书的数量 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先求出水彩笔和 教辅书的单价和,然后用单价和乘数 量就是总价。
冀教版小学数学3年
课件PPT
4
复习导入
口算。
480÷(8+16)= 20 48÷4+28= 40 (40+120)÷2= 80 50-72÷4= 32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简单的三步混合 运算
小学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 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 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①分步计算:先算每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 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计算6个班需要多少钱。
65+17 =82(元) 82×6 =492(元)
小学数学课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②分步计算:先算6个班买保温桶共需要多少 钱。再算6个班买垃圾桶共需要多少钱,再把 两份钱数加起来。
390+102 =492(元)
65×6+17×6
=390+102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小学数学课件
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 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样计算?
小学数学课件
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2+28)×6
(325 -244)÷9
91÷(101 Βιβλιοθήκη 94) 28×(64÷8)65×6 =390(元) 17×6 =102(元小)学数学3课9件0+102=492(元)
③列综合算式 65+17 =82(元) 82×6 =492(元)
(65+17 )×6 =82×6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钱。
小学数学课件
③列综合算式
65×6 17×6
=390(元) =102(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简单的三步混合 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
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 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①分步计算:先算每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 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计算6个班需要多少钱。 65+17 =82(元) 82×6 =492(元)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②分步计算:先算6个班买保温桶共需要多少 钱。再算6个班买垃圾桶共需要多少钱,再把 两份钱数加起来。 65×6 =390(元) 17×6 =102(元) 390+102 =492(元)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冀教版

说课设计。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说教材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

说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依托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70页、71页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本课时主要是让同学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利用直观图形帮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同一问题,思考出发点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将三步计算的算式改为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0×5-100 79-40÷4 (12+24)÷9
2、出示课件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想想你能从这件事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保温桶和垃圾箱?
生2:保温桶贵还是垃圾箱贵,它们差多少钱?
生3:学校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事件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5的情景图)师我们若把前面的事件加上条件,你能解决兔博士的问题吗?
生1:6个班一共花多少钱,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其实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6个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头脑很灵活,思路很清晰。

那你们能帮兔博士解决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

生1:65×6=390(元)17×6=102(元)390+102=492(元)
生2:65+17=82(元)82×6=492(元)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正确吗?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生1:65×6求的是6个保温杯多少钱?17×6表示6个垃圾箱多少钱?390+102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65+17表示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花多少钱?82×6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正确。

老师做了一组图来帮助你们理解,出示课件。

(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分为一组,一共6组)提出问题:我们做题时为什么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分为一组?所有的题都可以这样来分吗?
生1:因为保温桶和垃圾箱买的个数相同,所以可以分为一组。

生2:不是所有的题都可以这样来分。

生3:必须是两种物品的数量相同时才可以这样分,否则不行。

比如:买4个保温桶和5个垃圾箱时,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不能分为一组。

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那么我们尝试一下能不能将这两组分步算式,列为综合算式呢?
生1:65×6+17×6
生2:(65+17)×6
师: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运算顺序,你们能解答出来吗?
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巡视并对困难同学加以指导。

师引导同学说出在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算式中有两个乘法或两个除法,可以在第一步时同时计算。

师小结:同学们的解答,虽然过程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都是求的是学校花了多少钱,所以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设计意图:老师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品分为一组。

提出“想一想”的问题。

学生独立审题。

想一想这道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
生1: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生2:以为它们有一个信息相同,都买了6个。

学生独立用综合算式完成此题,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巩固知新。

1、完成71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71页练一练第2、3题。

同学们小组间完成,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快且正确。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

四、达标反馈。

1、说出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32×2-15×3 45÷5+36÷9 (14+12)×3
2、一本故事书10元,一本连环画5元,两种书各买4本,一共花多少元钱?
3、1千克黄花3元,1千克西红柿5元,两种蔬菜各买3千克,一共花多少元钱?
4、明明买铅笔和圆珠笔各4支,一支铅笔1元,一支圆珠笔3元,买圆珠笔比铅笔多花多少元钱?
答案:1、19;13;78;2、(10+5)×4=15×4=60(元)
3、(3+5)×3=8×3=24(元)
4、(3-1)×4=2×4=8(元)
五、课堂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生1:在一个算式中,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生2: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在计算三步混合运算时,算式中有两个乘法或两个除法,可以在第一步时同时计算。

六、布置作业。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计算。

12+45÷9 16÷2+15×3 516-16×3
2、一本练习本1元,一本绘画本2元,它们各买7本。

(1)一共花多少钱?
(2)练习本比绘画本少花多少钱?
3、小红一天做10道口算题,小丽一天做12道口算题,她们俩一星期共做多少道题?
七、板书设计。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
65×6+17×6 (65+17)×6
=390+102 =82×6
=492(元) =492(元)
答:6个班一共要用492元。

八、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是一种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知识感悟为切入点,把知识层层展开,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过程。

注重审题,对于一个问题,能够正确全面的审题对于能否解决问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所以新授部分,把重要的信息让学生重读,并且说说自己的理解,之所以这样就是想培养孩子仔细审题、全面审题的能力。

教学例题时,对两种不同计算过程,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运算顺序都正确,使学生明白:求的时候不分先后,两边可以分两次计算,也可同时计算,但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简单一些。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例:张叔叔摘葡萄,上午摘了144千克,下午又摘了162千克,他将这些葡萄装
箱运往市场,每个纸箱能装18千克葡萄,张叔叔需要多少个纸箱?
分析:先求出这些葡萄共多少千克即144+162=306(千克),再看看306中有几个18 ,就准备几个纸箱,306÷18=17(个)
答案:(144+162)÷18=17(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