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南
宋
齐
梁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
齐高帝 萧道成
梁
梁武帝 萧衍
陈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政权更迭
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势力情况
原因 北人南迁;社会;自然;统治者;人民
发展情况 秦汉→孙吴→两晋
表现
影响
促进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 平衡,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中考真题
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 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
你知道江南是什么时候 得到开发的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楚越之地(江南地区),地广人 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 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A 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南 朝 织 锦
推广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进扬犁州“丝绵布帛 耕之,饶实,覆衣天下”。
行精—耕—《宋书》
细作。 施肥图
东晋 黑釉 鸡首
壶
南青莲湖普麦;南季朝瓷花遍稻五种稻实兼岭植。行作以双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4. 影响:
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使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我国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此时经济中 心仍在北方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C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
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译成汉语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 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交融的表现
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2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 面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
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 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政治方 面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 业 发 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施肥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
快速进步。在缫丝、织 布、制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 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 达。
《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 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 工业发达。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年 东 晋 灭 亡
年
年
年
年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589 557 502 479 420
317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从地域上来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420 317 316
西 晋 灭 亡
年年 东 晋 建 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
宋文帝年号)末, 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刘裕
刘义隆
(363年-422年) (407年-453年)
宋
年
年
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méng 外来的百
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齐jiōng,是梁指从外面关门陈的闩、钩等),盖东
社会安定
西
晋
灭
亡
“闻鸡起舞”
317 316
年年 东 晋 建 立
“中流击楫(jí 短的船桨)”
祖逖(t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1.东晋的兴亡
“荆扬晏(安定)安,户口殷实”
西
淝
晋 灭
水 之
败
亡
战
北方: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383
317 316
年年
年
东
胜
晋
建
立
东晋: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1.东晋的兴亡 门阀政治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素养导学】史料实证:结合材料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
唯物史观:通过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知识构建】一、东晋的兴亡和南朝的政治1.简述东晋的建立和兴亡过程。
(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北伐:东晋初期多次北伐,因缺少后援,未能恢复中原。
(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
【思维导引】南京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的原因是什么?(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
(3)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是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此外,南方经济发展还有哪些表现?【思维导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是仍然落后于北方地区。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史料研习】(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晋书·姚兴载记》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时空观念】经济重心南移(前两个阶段)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任务一】【历史故事中的家国情怀】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
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
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宋 420-479
陈 557-589
齐 479-502
梁 502-557
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南朝政权有何相似之处?宋 武帝、宋文帝与梁武帝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怎样不同结果?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政权:宋、陈。相似之处:①政权更替频繁;②偏安南方,定都建康;③武将篡权。 宋武帝、宋文帝:轻徭薄赋,导致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放任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的劣势。
如不扫清中原 ,誓不再回江
东。
东晋的门阀政治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门阀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
为基础,累世经学,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
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
第18课 东晋南朝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 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 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构建时空 框架,初步形成这一历史时期的时空观念。结合教材 内容及相关材料,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初步发 展历史解释能力等。
看视频结合教材, 回答以下问题
东晋建立背景、建立 者?都城? 政权特 点?经济发展情况?
东晋的建立
背景 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东晋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317年 司马睿
都城 政权 特点
建康(南京) 王与马 门阀 共天下 政治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阅读P90页相关史事及以上图片,说说关于祖逖的故事, 并从中归纳祖逖身上蕴含的精神品质。
二、乱世:政权更迭之南朝的政治
南朝的概况 东晋灭亡后,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 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观察以上地图,说说疆域最大的是哪个,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疆域最大:宋;共同特点:都是南方政权,都城均在建康
南朝政权特点
南朝政权一览表
朝代 建立者 称帝前曾任 时间
(南朝)
官职
都城
宋
刘裕 平北将军 420-479 建康
齐
萧道成 骠骑大将军 479-502 建康
梁
萧衍 总领中外军 502-557 建康
事
陈
陈霸先 车骑大将军 557-589 建康
问题思考: 1.从时间和南朝几任皇帝 称帝前曾任官职来看, 四个南朝政权有何相似 之处?其中反映了什么 信息?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
影响: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史发》,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
融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可以看出的人口迁徙的方向是什么;以上人口迁 徙可以解决江南开发的什么困境?人口迁徙除了能够解决开发困境,还 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东晋南朝基于维护半壁江山的政治需要,不得不重视江南农业和水利的开
发。
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 1.讨论目前开发江南地区所遇困境; 2.寻找解决办法(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归纳总 结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 3.说出你们期待的江南地区的改变广人 希(稀),饭稻羹鱼,或 火耕而水耨……无积聚 而多贫。”
1
2
劳动力欠缺 生产技术落后
3
无先进生产工具
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教师:同学们结合教材首先回答问题思考:
1.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
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研讨问题思考: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首先在农业方面有哪些发展?
4.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有哪些?
教师解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经过隋唐五代,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八王之乱 B.祖狄北伐 C.赤小组合作讨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