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探西游读后感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
《煮酒探西游》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
引着无数读者。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妙的描写,为我们展
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
和魅力。
孙悟空机智聪慧,猪八戒憨厚可爱,沙僧沉稳内敛,唐僧
圣洁仁慈。
他们在取经路上经历了无数磨难,但始终坚持着对信仰
和正义的追求。
这些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
他们的命运和成长历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以细腻的
笔触描绘了取经路上的种种艰辛和危险,让人们仿佛置身其中,感
受到了那种无尽的挑战和奋斗。
同时,小说中的幽默和趣味也让人
捧腹大笑,让读者在紧张的情节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最后,小说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给人们以启迪和感悟。
作者通过取经路上的种种遭遇,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
的深刻思考。
他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最终获得成
功和幸福。
同时,小说中对善恶、正邪、忠诚、友情等主题的探讨,
也让人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总的来说,《煮酒探西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通过对取经路上种种遭遇的描写和对人性、人生等主题的探讨,它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
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和愉悦。
西游的读后感记400字推荐5篇

西游的读后感记400字推荐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工作方案、合同文本、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tex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西游的读后感记400字推荐5篇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找到一片安静的角落,倾诉自己的读后感,让思绪尽情流淌,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文章的重点和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西游的读后感记400字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五下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读后感西游记

五下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读后感西游记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下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读后感西游记篇1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全都出自吴承恩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可算是几百年来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放着璀璨光芒的明珠!吴承恩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用浑厚的文学功底,塑造了唐玄奘、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等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形象。
写唐僧师徒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大雷音寺面见佛祖,取得真经的故事。
通过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奇幻经历,鞭鞑封建统治的黑暗,如在西游记中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和让一个真正的贤才孙悟空去当一个弼马温。
作者虽没有直接点出,但也可见一斑。
《西游记》的构思是奇幻的。
在当时科技不发达,人被封建思想束缚的情况下,吴承恩能够发挥他奇特的想象力,去叙述唐僧师徒取经的经历,去描写沿途大好风光,且写得生动具体,活灵活现。
实属不易!怪不得《西游记》成为我国文学价值最高的古典神话小说。
《西游记》语言也值得品位一番。
如“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用诗的韵味,写出了水帘洞的奇观,生动细致,实是写景范例。
再如“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思乡之愁不绝涌上心头。
可真是赞是绝笔。
我们要学习罗贯中敢想敢写,且要想得不落窠臼,要写得精妙绝伦。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5篇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5篇第一篇:煮酒探西游读后感应该说儿时最早接触到的四大名著就属西游记了吧,无论是经典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六小龄童,还是动画片片头曲的猴哥猴哥,都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接触得早,接触得多,自然而然就以为自己很了解西游记了,就是唐僧带着徒弟一路打怪升级,最后得道成佛嘛。
可最近看了这本《煮酒探西游》,真觉得too young,too native.真心想对自己高唱一首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
首先一点,西游记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仅仅是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最后修成正果这么简单吗?在这里加一个小插曲,在明朝的时候,四大名著分别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而其中有一本是被列为禁书的,而这本禁书,却是在我们现在看来人畜无害的《西游记》。
何也?正是因为《西游记》中一段关于车迟国和妖道斗法的描写,影射了明朝时皇帝一味求道成仙,不问朝政。
当朝者被讽刺了,自然就列为禁书了。
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西游记》一书,远远没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那它还体现了什么呢?书中给我们提到了以下诸多的说法:1、搞怪说,仅是神话小说,滑稽搞笑,看了好玩,没什么寓意。
2、宗教说,是一本宗教小说,讲的是佛道并重,或是以佛证道。
3、谤佛说,看起来是在讲修佛,其实是在讥讽诽谤佛教。
4、修心说,心生则魔生,心灭则魔灭,讲的是如何养性收心的学问。
5、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6、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黑暗。
7、惩恶扬善说。
8、反映人民斗争说。
等等。
那么,这么多主旨,哪个才是正确的呢?窃以为,没有所谓的正确与不正确,只有你自己的看到还是没看到,正如有些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像我看看到落叶就只能想到新陈代谢什么的。
所以看山是山亦或是看山不是山,能从西游记中看到你原来所没看到的,便是收获了吧。
再者,仙妖之别。
什么是仙,什么是妖?以前总是简单地认为,好的就是仙,坏的就是妖,可还是没那么简单。
书中给了一段论述,我认为十分的精彩犀利。
有些人认为,妖怪是动物修成的,神仙是人修成的。
西游计读后感推荐8篇

西游计读后感推荐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游计读后感推荐8篇读后感的独特观点和深度解读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让他们主动选择阅读相关书籍,读后感不仅是对作品的赏析,更是一种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和认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游计读后感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西游记》有感11篇

读《西游记》有感11篇读《西游记》有感1坚持往往操纵着结果。
遇到困难便放弃,放弃是不可能赢的成功;遇到困难半途而废,半途而废是不可能享受成功;遇到困难勇敢面对,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是孕育着成功,是享受成功的结果,是品味着成功的经历。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艰辛,都勇敢面对,执着!孙悟空,成佛路上无论碰见怎样的妖怪,都毫不手软,不会对妖怪留情,就算失败也不放弃,坚定!沙僧,无论担子怎样的沉重,都任劳任怨,不放弃,坚强!而八戒,虽然师傅有事便会想方设法去解救,但是若遇到困难,就会果断的选择放弃!这样的放弃,只会使人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地方“束手就擒”。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在挫折面前不害怕,在失败面前不低头。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坚持的长期不懈的认真努力。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坚持的长期不懈的克服困难。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坚持的长期不懈的积极刻苦。
放弃---离成功十万八千里啊!半途而废---距成功还差一点饿!坚持---离成功越来越进了!坚持---成功已向你招手拉!再坚持---成功已是属于你的了!坚持吧!坚持。
读《西游记》有感2我饱含激动的心情,将《西游记》这部鸿篇巨作读了又读,品了又品。
吴承恩老先生将师徒四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看不厌,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西行途中的重重难关,更让我身临其境,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
在那师徒四人中,我最佩服的是武艺高强的孙悟空,他艺高胆大,从不会为强权威吓。
比如在开篇的第四回中,李天王带上几万天兵天将去攻打孙悟空的水帘洞,但是,孙悟空却并没有被李天王兵队的气势所吓退,而是迎面应战,无所畏惧,用自己的高强法术战败了各路天神。
但是,他也会失败,遭受挫折。
比如,被如来反掌一扑,压在五行山之下。
还有第十九回,他虽然神机妙算,将妖怪的幌金绳一次又一次地骗到手,可是却总因没能掌握那宝贝的使用方法而功亏一篑。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

煮酒探西游读后感《煮酒探西游》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当代知名作家贾平凹。
小说以西游记为蓝本,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人取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贾平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法,重新演绎了这个经典故事,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和意义。
小说以孙悟空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与师傅唐僧以及师兄弟猪八戒、沙僧一起取经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最终他们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取经之路。
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惊险和感人的时刻,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而感动。
在小说中,贾平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展现了他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孙悟空作为主角,他不仅拥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更有着人性化的情感和矛盾。
他对师傅的忠诚、对师兄弟的情谊、对取经道路上的挑战,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而其他几位师兄弟,也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轨迹,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人物形象外,小说中还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代文学、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元素,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西游记的魅力,更能够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在小说中,煮酒探西游这个词汇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煮酒,象征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命运的接受。
而探西游,则代表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作者通过这个词汇,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追求的赞美。
总的来说,《煮酒探西游》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小说,它不仅是一部经典名著的再创作,更是一部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西游记这个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贾平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世界,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启示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西游记》读后感 12篇

《西游记》读后感 12篇《西游记》读后感篇1《西游记》这本书其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我仿佛身临其境。
书中的唐僧环绕着一个字“善”他不辨别好坏,一直帮助着所有人,三番五次的被妖怪抓住,他明知前方困难重重,却还要向前冲。
圆满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这种对事业的追求让我赞叹不已。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是最好看的,故事里讲到白骨精变身了三次,次次被孙悟空识破。
在取经的途中孙悟空把伤害人们的妖魔鬼怪全部除去,多次为人类除害。
过火焰山的时候他用巧妙的计谋,借用芭蕉扇,为取经开通道路。
正因如此所以孙悟空才是我崇拜的对象。
师徒四人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学习唐僧的善,孙悟空的勇,八戒和沙僧的忠。
之前我每次遇到困难都不敢做,有时候还半途而废,不知道坚持,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向自己保证要勇敢坚持、要忠诚还要善良。
《西游记》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西游记》,在读完以后我的感触很深。
这些人物中我对里面的孙悟空感触很深,他会七十二变,火眼金睛非常厉害。
他坚持正义,打妖除怪,不怕困难。
我想:孙悟空在困难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知难而进。
而我们呢?我们也一定要向孙悟空学习,要知难而进,永不退缩。
我们要学习他的善良。
沙僧也非常的朴实,我也要向他学习,踏踏实实的走下一个个结实的脚印,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发扬光大。
我还感受到了善良是必须的,但是过分的善良就是不对的。
因为一些坏人会利用我们的善良来欺骗过分善良的人,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这样,对坏人都有爱心。
当白骨精变成人的身体时,孙悟空破了她的法,把她打死,但是唐僧一再是因为他打的是真人,所以就把孙悟空赶走了。
以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把一个个联系实际来学习,把书中的道理研究这样的话,没准会理解到更加深刻的道理。
《西游记》读后感篇3我喜欢看很多书,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西游记》。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共有65个妖魔鬼怪、66个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说儿时最早接触到的四大名著就属西游记了吧,无论是经典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六小龄童,还是动画片片头曲的猴哥猴哥,都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接触得早,接触得多,自然而然就以为自己很了解西游记了,就是唐僧带着徒弟一路打怪升级,最后得道成佛嘛。
可最近看了这本《煮酒探西游》,真觉得too young,too native.真心想对自己高唱一首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
首先一点,西游记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仅仅是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最后修成正果这么简单吗?在这里加一个小插曲,在明朝的时候,四大名著分别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而其中有一本是被列为禁书的,而这本禁书,却是在我们现在看来人畜无害的《西游记》。
何也?正是因为《西游记》中一段关于车迟国和妖道斗法的描写,影射了明朝时皇帝一味求道成仙,不问朝政。
当朝者被讽刺了,自然就列为禁书了。
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西游记》一书,远远没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那它还体现了什么呢?书中给我们提到了以下诸多的说法:
1、搞怪说,仅是神话小说,滑稽搞笑,看了好玩,没什么寓意。
2、宗教说,是一本宗教小说,讲的是佛道并重,或是以佛证道。
3、谤佛说,看起来是在讲修佛,其实是在讥讽诽谤佛教。
4、修心说,心生则魔生,心灭则魔灭,讲的是如何养性收心的学问。
5、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6、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黑暗。
7、惩恶扬善说。
8、反映人民斗争说。
等等。
那么,这么多主旨,哪个才是正确的呢?窃以为,没有所谓的正确与不正确,只有你自己的看到还是没看到,正如有些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像我看看到落叶就只能想到新陈代谢什么的。
所以看山是山亦或是看山不是山,能从西游记中看到你原来所没看到的,便是收获了吧。
再者,仙妖之别。
什么是仙,什么是妖?以前总是简单地认为,好的就是仙,坏的就是妖,可还是没那么简单。
书中给了一段论述,我认为十分的精彩犀利。
有些人认为,妖怪是动物修成的,神仙是人修成的。
可天庭二十八宿,全部都是动物,但他们却全是地地道道的神仙,这又如何解释?那像孙悟、猪八戒这种半人半兽的家伙,究竟是仙还是妖呢?所以,神仙与妖怪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划分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看是否修成了正果,而正果是什么?就是在仙界混到了“编制”。
举书中例子,孙悟空在花果山作威作福时,玉帝称其为妖猴,可见此时孙悟空还是个妖。
可一封他为弼马温后,他马上成了个“仙”,太白金星称之为“收仙有道”。
所以,孙悟空从“妖”到“仙”的转变,仅仅取决于他是否在天庭登记注册而已,是
否接受上级神仙的领导,而与其本身强大与否,并无直接关系。
所以,“妖”与“仙”之间,仅仅只存在的是身份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如果不论身份的话,神仙就是妖怪,妖怪就是神仙。
这是多么犀利的看法,所谓的妖仙之分,无非是神仙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妄加区分出的标准罢了。
不禁联想到现今的社会中所谓的体制,同一个人,在体制内和在体制外,完完全全是不同的待遇,而这个体制,是谁设定?其是否有应该存在?这点值得我们是深思。
最后一点,通过这本《煮酒探西游》和重新翻了翻《西游记》,我懂得了些什么?最深刻的一点,我深深体会到“媒体即武器”的观点。
试想,仅是一部儿时的电视剧,即可影响我长久的观念,甚至是这本书,又使得我推翻之前的观念。
可见所谓的媒体,在信息巨大不对称的环境下,弹指间,即能影响到你的思想观念,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一件事。
再者,即是要多思考,多探寻,以前把西游记看成是四大名著中最简单的一部,就是当做神话小说来看看,殊不知自己多么肤浅。
其实存在着“唐僧是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菩提祖师即是如来”“红孩儿的爸爸竟是太上老君”的种种可能,或许看起来荒诞不经,只是求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已,但细读之后,发现其逻辑严密,入情入理,这么一想,是否是因为自己根基太浅,未能品出施大的真意呢?所以,多读书,多思考,思考的角度要从多方面下手,不要只拘于一隅。
书中自有世界万千,还待我等欣然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