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精品课件: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复习课(共58张ppt)
个庞大的系统。
2 .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 动态 平衡,
影响着全球的 气候 变化。
3 . 水循环是 海陆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在其驱动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 . 洪涝灾害包括 洪水 灾害和 雨涝 灾害。 利用 气象 卫星对强降雨天气、 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 洪涝
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 确性,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
0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 海水的 冷热 程度。 2.影响因素 主要受 太阳辐射 的影响。 (1)纬度: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较高,高纬度较 低 。 (2)寒暖流:暖流水温 高 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 低 于 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 高 于冬季水温。
向高纬度 递减 。
不均匀递减
(2)垂直分布规律: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
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 均匀 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 降低 。 ③ 在 深 水 区 , 水 温 受 外 界 的 影 响 较 小 ,缓变慢化
,温度偏低。
4.影响
2 . 防御洪涝灾害,需要 工程 措施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
建 水库 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
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加强洪泛区的建
设管制、建立洪水 预警 机制、落实
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随堂检测
判断题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冰川水储量最大。( × ) (2)水圈的水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 密切。( √ ) (3)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4)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 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 )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共89张PPT)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共89张PPT)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五年高考
考点一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陆地水与水循环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 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 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题。
1.(2018江苏单科,9,2分,中)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 此完成下面两题。
6.(2015课标Ⅱ,9,4分,0.588)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
)
答案 C 本题以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气温、降水量图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能力。 从蒙特利尔各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判断出其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从而推断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 下面两题。
2.(2016江苏单科,7,2分,中)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3.(2016江苏单科,8,2分,中)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蒸发 答案 D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
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 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 误区警示 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考生容易认为湖面蒸发弱是湖水更新缓慢 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内流湖的水体排泄以蒸发为主,外流湖的水体排泄应该以径流为主。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5张PPT)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5张PPT)

知识要点:4.1水循环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含沙量变化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市路面 铺设渗水砖 修建水库 围湖造田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 位平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 陡落
增加 减少 减少水库以下河流含沙量 增加
知识要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海水最主要的 热源。 ②寒暖流:与所流经海区相 比,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2)分布规律 ①水平分布规律:表层水温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时间分布规律: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学习目标:
①了解水循环的环节及水循环的类型。 ②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③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理解人类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4.1水循环
1.水的行星 地球约有71%的表面覆 盖着水。
[思维推展]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海洋水是 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97%。 分布于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河 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 川等,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 3%。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 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 2/3 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 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 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 0.3%。
知识要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与温度、盐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课件 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课件 新人教版

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 层,土壤层位于其上,故土壤中水分下渗快,保水性差,因此 为保证地上植被用水需用一定数量的树皮覆盖后保持土壤水 分。第 5 题,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 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答案:4.D 5.B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 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例如,上题中地中海沿岸支流地处 地中海气候区,冬 季 多雨,为丰水期。
(2)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判断: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 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影响局部地 区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影响下渗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 区的水汽供应量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 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2)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3)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4)城市内涝的成因
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
成 2~3 题。
2.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3.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在增加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问题探究] 问题1 黄河中下游流域易发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河中下游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中下游地 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易发洪涝。 问题2 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 的方法。试问,“疏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 提示: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 结合。
关键词法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 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联系作用:水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缓解 了高低纬度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并且成为联系海陆间的纽带。 (3)影响、塑造作用: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 最富动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流 域 自状 然况 原 因水 系 状 况
降水强度
地面坡度 土壤含水率 植物覆盖率
支流 河道 河谷 入海口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 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低
汇水速度加快, 有利于洪水形成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狭窄
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
水循环环节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气温)、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分多少)
水降水量、地面性质、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坡面径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径流 C.坡面径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径流、壤中流、下渗 (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 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 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 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4讲地球上的水课件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4讲地球上的水课件

章节
考点及内容
考点4:海水的性质
①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
1.4.2 ②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
海水的 ③海水的密度分布规律
性质和 考点5:海水的运动
运动 ①波浪的概况及影响
②潮汐的概况及影响
③洋流的概念、分类及影响
考点6: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①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及用途
1.4.3 海洋与
人类
②海洋矿产资源 ③海洋空间资源 考点7: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非工程措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 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 (1)概况 ①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 ②海水最主要的热源是太阳辐射。 ③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寒暖流运动等。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水循环示意图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 水资源。 (3)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①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 的矛盾得以缓解。 ②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 基本气候特征。 ③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一定程度上 抬高洪水位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2)防御措施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课件20180413362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课件20180413362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规律
核心考点 考题取样 考向必究
水循环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2017全国Ⅰ,6—8
特殊区域水循环分析(考向 1)
2016全国Ⅲ,36(1)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考向2)
命题分析预测 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河流特征、洋流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试题通常以具
洋流性质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寒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暖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续表)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续表)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北大西洋

西

南大西洋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续表)
名称 北印度洋 印 度 洋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季节为汛期,此时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
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
长短
流量
大或小
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
流量 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 补给方式。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
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轮廓 ➝图示区域气候特征➝河流补给类型。 ............................ 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
流,增加湖泊下游的径流量。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如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人教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总结

高考地理人教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总结

单元总结地球上的水专题1 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要素影响因素对航运的影响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流程、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特征,如河流的流向、水系的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

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而平原区河段往往比较宽,曲流发育河道宽而深,流速平缓,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对航运有利1.河流特征的分析方法河流特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1)河流的水系特征(2)河流的水文特征即水情,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汛、断流)等方面。

具体分析如下:水文特征要素影响因素对航运的影响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水量大,水流平稳,汛期长(水深),无结冰期,可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淤泥少),对航运有利水位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在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会影响水位的高低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且低温时间越长,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流速(水能)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

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 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 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2017北京文综,36(3),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10分) 答案 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流速和结冰期 等,可以结合图中甲、乙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支流、纬度等差异进一步分析乙河段 水文特征。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 下面两题。
2.(2016江苏单科,7,2分,中)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3.(2016江苏单科,8,2分,中)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蒸发 答案 D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C项正确。
7.(2015课标Ⅱ,10,4分,0.599)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答案 B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点的成因。影响河流结冰状况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河流
)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答案 B 流域水量支出一般包括蒸发、下渗、径流以及转化为固态水、植物截留和蒸腾几
个方面。材料显示:支出中蒸发与下渗占比共为30%,不产生地表径流;则剩余70%应转化为固
态水或植物截留和蒸腾。图示该海拔为山地针叶林带,森林多而不可能为冰雪带,故转化为固 态水比重应很小,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应是植物截留和蒸腾。 易错警示 实验区域为山地针叶林带。
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
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8分)
答案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注意需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说明利于卤水蒸发的条件。 读图可知,索瓦位于盆地地区,等高线稀疏,地表平坦,利于蒸发;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气温 高,降水少,光照强,利于蒸发。 解题指导 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特征来判断地形特征。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等高线稀 疏地形平坦,平坦开阔的地区利于水分蒸发。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五年高考
考点一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陆地水与水循环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 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 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题。
1.(2018江苏单科,9,2分,中)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万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2分)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表中1—4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可推测这4个月为河 流结冰期;11月、12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与10月相同,说明这两个月也是河流结冰期。合计共约 6个月。 (2)本题以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 位、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 等自然地理特征回答。图中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段流量大;流量和 水位的季节变化大;该河段位于长白山地,有森林分布,由此可知该河段河流流速快,含沙量较 小。
9.(2014课标Ⅱ,7,4分,0.63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 多的是 ( )
A.水田改旱地
C.覆膜种植农作物
B.植树造林
D.修建梯田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 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 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 对植物的蒸腾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4.(2017课标Ⅰ,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B 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
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进而湖盆蒸发量减少,故B项正确、A项错误。湖泊营养物质 主要由径流带入,因径流量减少,同时植物可以吸收部分营养物质,则进入湖泊的营养物质不会 增加,故C项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D项,注意材料中“盐度饱和”,则湖水盐度不可能增大。
2.(2017课标Ⅰ,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
答案 C 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 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 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B项。因为材料中出现了2 000毫米这一数字,而一般高考题目中的信 息均为有效信息,导致错选B项;还有一种情况出现错选,即把流域与湖面混淆而出错。
B 本题组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较小。第2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
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下渗减少,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 量大;第3题,第6年植被较第1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 减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 易错警示 解题的关键点是森林火灾后,随着时间推移,植被逐渐恢复。
性绿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2014课标Ⅱ,6,4分,0.447)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
A.塔里木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答案 A 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 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 项正确。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 此完成下面两题。
6.(2015课标Ⅱ,9,4分,0.588)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
)
答案 C 本题以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气温、降水量图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能力。 从蒙特利尔各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判断出其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从而推断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D 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 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 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 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评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生产性绿水概念,以及抓住题干中“干旱和半干旱区”重要信
息。对区域特点把握不清易错选B。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下 图,完成下题。
10.(2014重庆文综,6,4分)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 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 误区警示 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考生容易认为湖面蒸发弱是湖水更新缓慢 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内流湖的水体排泄以蒸发为主,外流湖的水体排泄应该以径流为主。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 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 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
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题。
5.(2016课标Ⅲ,9,4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 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 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1.(2018课标Ⅲ,8,4分)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答案 D 由所给地形图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
3.(2017课标Ⅰ,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