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成 皮肤+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免疫 器官+细胞
作用
阻挡、杀菌 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 病菌
特点
人人生来就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免疫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产生抗体 清除抗原
后天
特异性免疫
下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卡通图解:
a
b
c
A
B
C
D
1.表示保卫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图是 B、D 。(填写字母代号)
2.表示保卫人体第二道防线的图是 A、C 。
2.免疫总是对人体有利吗?
器官移植时,患者会有什么反应?
3.过敏反应?
4.什么是疫苗?
举例
5.艾滋病有何特点? 传播途径?
清除体内衰 老、死亡和损伤
的细免胞疫。自稳
抵抗抗原的 侵入,防止疾病
的产免生疫。防御
监视、识别 和清除体内产生
的异免常疫细监胞视。
➢ 想一想:免疫总是对人体有利的吗?
1.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免疫过强—过敏反应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 真题演练2:
给狗注射狂犬疫苗,可以预防狗
得狂犬病。其中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
属于: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小小生活家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 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 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

我们人体都有哪些地方会与病原体首先 发生正面冲突呢?
皮肤、
眼睛、
它们究竟能不能
呼吸管道、 抵挡病原体呢?
消化管道等
资料分析1. 有人曾经做过一 讨论1
个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
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2 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
1.为什么涂在清洁
的链球菌被消灭了。
第二节 免 疫 与 计 划 免 疫
思考:“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呢?它们分别能够预防什 么疾病呢?为什么打预防针能够防御疾病呢?”
想一想,议一议
你知道家养的狗等宠物都要定期打预防针 吗?预防的是什么病?这和人的健康有关吗?
答:家养的狗等宠 物都要定期打预防针, 接种狂犬病疫苗能预防 狂犬病。这和人类的健 康密切相关,一但人被 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 狗咬伤,就有可能感染 狂犬病。除了狂犬病疫 苗,狗等宠物还可以接 种预防犬瘟,传染性肝 炎,犬流行性感冒等传 染病的疫苗
肿瘤形成
计划免疫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 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 定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 预防接种证制度。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 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 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 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 计划免疫。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 蛋白质
3、淋巴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制造抗体? 淋巴细胞在受到病原体刺激时会制造抗体
病原体
进入
刺激淋巴细胞
人体 抗体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 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8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2020/4/1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 什么是过敏反应?
• 不是。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 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 同程度的排斥(须器官匹配,长 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 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
思考: 人体第三道 特异性
防线的作用特点?
免疫
这是出生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后天 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
2020/4/1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病原体
特性 形成 作用
广泛性 生来就有 弱
特异性免疫
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 体或异物 专一性 后天逐渐形成 强
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4、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 还能清除他们吗?
5、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天花病毒
或其他病毒?为什么?
2020/4/1
病原体 进入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抗 体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蛋白质)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
2020/4/1
2020/4/1
2020/4/1
• 第一道—皮肤和粘膜
非 特
( 先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
异 性
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 疫
天 性 )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
2020/4/1
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 功能识别“自己”和排斥“异己”。
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P82图)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 细胞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材分析】1、本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免疫与计划免疫》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能突出本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2、学情分析: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免疫的有关实例;学生对自身生理过程及原理的关注程度增大,对自身健康内容比较感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3)描述免疫的功能;(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1)图片教学课件(2)预防接种证。
学生:(1)调查自己或他人打预防针的情况(2)预防接种证。
【教学方法】1、教法:运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作用。
进而明确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创设引入(多媒体音像):观看历史上发生的大型传染病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情感。
2020-2021学年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人体的三道防线一
皮肤究竟是怎样实施保护的呢?
皮肤角质层 阻挡
汗腺、皮脂腺 分泌物杀菌
消化管道、呼吸管道又是靠什么来实施 保护功能的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呼吸道黏膜纤毛的清扫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消化道黏膜 分泌物:胃酸、消化酶等
小结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皮肤和黏膜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课题:免疫与计划免疫 难点名称: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
异性免疫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 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 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 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溶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思考: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 会安然无恙;而是没有接种疫苗或没出过水痘的人则 往往患病。
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 水痘病毒的抗体
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2、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清扫异物的作用
知识讲解思考:1、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
人体皮肤、黏膜受损
难点突破
人体虚弱
免疫力下降
2020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概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节需要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会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会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生理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导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具有很多病原体的环境里,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时刻患病呢?
学生:我们人类有抵抗力。
教师:人类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人体免疫的一个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发现免疫不仅包括人体对疾病产生的抵抗力,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2课时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5-
(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如果研制成功,这 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有效吗? 无效 。 (4)目前,青年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为防 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你的建 议: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3.举例: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结核 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 以预防 百日咳 、 白喉 和 破伤风 这三种疾病。 4.历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 工作。现在,可免费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多。婴儿刚一出生,医 院就给接种 卡介苗 和 乙肝 疫苗。婴儿满月后,要到 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指定的社区医院保健科办理接种登记, 领取预防接种证,医生会按婴儿的月龄安排接种日期。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3-
4.当人体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能正确表示这种变化的是( A )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4-
5.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 健康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考虑,艾滋病病毒(HIV)属于 病原体 ,是 一类不具有 细胞 结构的微生物。 (2)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 属于 控制传染源 。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2.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
结核杆菌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的过程()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属于特异性免疫C.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属于特异性免疫D.既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不属于特异性免疫3.受伤的小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皮肤的保护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③接种疫苗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5.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A.花粉过敏B.胃肠蠕动C.扁桃体发炎D.泪液的杀菌作用6.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7.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
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A.抗原、抗原B.抗体、抗体C.抗体、抗原D.抗原、抗体8.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抗原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9.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抗体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10.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B.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D.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11.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至8月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旨在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提倡母乳喂养的一个原因是()A.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C.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1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13.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从免疫的角度看这是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增强B.人体免疫功能出现了紊乱C.特异性免疫功能失去活力D.人体内组织器官出现了异常14.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
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B.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15.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下页左上图表示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16.下列关于下图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肝患者用的餐具要和家人用的餐具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甲肝、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材料二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1)甲肝患者是,将餐具消毒、碗筷分开,其目的是,政府扩大计划免疫范围,能更好地保护。
(2)患过甲肝或接种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侵袭,主要原因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那么他们对乙肝病毒有没有同样的抵抗力呢?。
(3)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你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
18.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传染病曾夺去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
在与之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2)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消灭了天花。
接种到人体内的“牛痘”在免疫学上称为(填“抗原”或“抗体”),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从而发挥机体免疫的作用。
(3)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和性的特点。
流感发生时期,老师经常用醋熏教室,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请列举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
19.(2018江苏连云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的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而且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具有作用。
人体体液中的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可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作。
(3)患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力,对水痘病毒有免疫力。
这类免疫属于(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类。
加强个人防护、实行计划免疫的措施属于。
★20.下图是免疫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是一种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和成分,从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物质及人体产生的和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2)免疫有三方面的功能,清除体内的细胞;抵抗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3)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如当抵抗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21.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乙肝患者属于。
(2)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
(3)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当乙肝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种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
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作免疫。
探究创新★22.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6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两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是实验组,是对照组。
(2)在步骤一中,6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相同?为什么?(3)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什么类型?(4)实验结束后,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患病?为什么?(5)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哪一步操作?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B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损伤后,第一道免疫防线被破坏,病原体易侵入人体。
2.A3.C受伤的小狗用舌舔伤口,有利于伤口愈合,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
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B①皮肤的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③接种疫苗和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5.B6.C7.D8.B题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抗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不一定是蛋白质。
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9.C10.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11.D12.C免疫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获得的。
13.A体内病菌增多时,白细胞增多,这是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白细胞能吞噬多种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4.C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腮腺炎痊愈后的人将不再感染此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对患腮腺炎的病人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15.A根据题意分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会迅速繁殖,这时体液中HIV的浓度会迅速升高。
与此同时,HIV的入侵会刺激人体免疫细胞迅速增加来抵抗HIV,这时免疫细胞的浓度也会处于较高水平。
在免疫细胞的作用下,HIV浓度会迅速下降。
存留下来的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渐恢复到浓度较高的水平,在HIV的破坏下,免疫系统失去抵抗HIV的功能,免疫细胞浓度逐渐下降。
16.B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因此,该免疫细胞不能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17.答案: (1)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抗体没有(3)饭前便后洗手,瓜果要洗净再吃,消灭苍蝇等媒介昆虫(只要合理即可)18.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可采取预防接种的方法,如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
种的“牛痘”称为抗原,此抗原能够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免疫是出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答案: (1)病原体(2)抗原抗体特异性(3)流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病人的生活用品及餐具、与病人讲话时戴口罩等19.答案: (1)杀菌杀菌物质(2)淋巴细胞抗体(3)特异性免疫(4)保护易感人群20.答案: (1)自己非己抗原损伤细胞肿瘤细胞(2)衰老、死亡和损伤抗原异常细胞(3)抗原21.解析: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乙肝病人或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