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蜜蜂》精编习题第一课时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课文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课文练习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fúzhuānɡdǎbàn guīzéshuāng bìyóu piàoqiánɡbìjiùmìnɡliúlèi kělián piāo luò二、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裁缝(______)的顾客(______)的新棉袄(______)的春装(______)的帽子(______)的小胖驴三、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赠(______)料(______)漂(______)饱(______)乱(______)增(______)科(______)飘(______)抱(______)敌(______)四、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__)争(__)斗(__)吞(__)咽(__)飞蛋打亡(__)补牢(__)假(__)威(__)鬼(__)神(__)目寸光(__)头(__)尾五、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奇妙奇怪奇异1.海底真是个景色(______)、物产丰富的世界。
2.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______)的形状。
3.他今天的打扮很(______)。
舒服舒畅舒适4.儿童节那天,大家的心情是多么(______)啊!5.我为小鸟安排了一个(______)的生活环境。
6.这顶帽子戴上去很(______)。
六、文学常识填一填。
1.《蜜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填国家名)的_________(填人名).2.法布尔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__,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七、课内阅读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蜜蜂》精品习题第二课时

《蜜蜂》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读一读,选一选(加粗字)。
证实(zhèng zhèn)阻力(zhǔ zǔ)几乎(jī jǐ)超常(chāo cāo )大概(gài kài)包括(kuò huò)2.比一比,组词语。
辩()辨()证()测()减()辫()瓣()征()侧()喊()二、综合题1.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作者法布尔是()国著名的()家和()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他写成的《》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2.选一选。
(1)听说(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那、哪)里,它总是可以回(道、到)原处。
(2)(在、再)回家的路上,我推(测、侧)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无论……总是……尽管……仍然……不是……而是……只要……就……(1)()天气很冷,爷爷()一早就起床跑步。
(2)我认为首先应该保护的()这些东西,()人的生命。
(3)()被抛弃到哪里,他们()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4)()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
三、提高题1.蜜蜂和蚂蚁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孩也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蚂蚁十分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开工,我们也一早开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
我们干的活并东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赞美蜜蜂,而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有一次,蚂蚁在花中觅食,“嗡嗡”,一只小蜜蜂飞来了,蚂蚁抬起头,望着蜜蜂,叫道:“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你跟我们一样早出晚归。
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那人们为什么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想,笑着说:“我觉得不难回答。
因为我们的勤劳是为了人类,而你们的勤劳是为自己的呀!”小蚂蚁听了蜜蜂的话,心服口服,从此它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蜜蜂》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蜜蜂》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4.学会动手探究自然奥秘。
5.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动手探究自然奥秘。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准备教师制作教学PPT课件学生搜集法布尔及其著作的《昆虫记》的资料,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熟了课文,老师找出几个有困难的句子,看看你们的能不能把他们读准确。
首先出示带多音字的三个句子,要求仔细看,用心读。
(1)“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说,老师随机引导。
做试验:原因过程结论听说准备不是……而是……无论……总……放飞、两只、十七只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一)抓重点句体会精神1.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或一句,读出来,说理由,(其他人可以补充)或者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听清要求,先自己读一遍,再找。
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2.讨论: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是必须的?少一个行不行,说出自己的理由。
3.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
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什么地方?(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
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我的教学设计(精品)

《蜜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蜜蜂》,课文作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选作课文与原著有改动。
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法布尔)写了其所做的一个关于蜜蜂认路的试验,课文开头点明作者实验目的就是要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实验过程严谨科学、细节严密,体现作者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按实验顺序,文章结构分明,思路清晰,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索。
通过角色的互换,学生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文、自我体验,通过设置引导性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对比作者做实验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做科学实验和做学问一样,需要耐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
第一课时设计主要让学生快速掌握必学的生字词和好词好句,初步弄清课文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要素。
第二课时通过“设疑和质疑——分析和讨论——思考和想象——结论和感想”,让学生进行深入体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以及词语表中的词语;(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探索出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3)学习关联词说句子,运用词语准确表达意思。
2、过程与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预先准备关于蜜蜂的科普知识;(2)抓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学习与对待科学研究都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蜜蜂》课件、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过程师生设计意图1.回忆旧知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一些关于蜜蜂的故事?谁能说说吗?1.学生讲述有关蜜蜂的知识、故事?从相关的知识引入课题,做到自然的切入主题的目的。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精品习题(1)

9、蜜蜂
一、给划线的字加拼音。
抛弃屋檐证实避免疼痛触到阻力
眺望恶劣包括检查逆向鸟巢凭借
二、这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普文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在屋檐下的蜜蜂窝里捉了_______只蜜蜂,有_________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_________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从_________上说明蜜蜂有_____________的能力。
四、你想知道蜜蜂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吗?可以先和同学们猜想一下,然后再查阅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习题答案:
一、pāoqì yán zhâng bì tãngtòng chù zǔ
Tiào â liâ kuò jiǎnchá nì cháo ping
二、蜜蜂具有辨认方向能力。
三、四十二十多十七数量辨认方向
四、参考:蜜蜂腹部有“超顺磁铁”,蜜蜂依靠这种“超顺磁铁”导引,随着地
球磁场的变化辨认方向。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下册《蜜蜂》优质课学案第一课时

《蜜蜂》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
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学习过程1.知识链接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
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
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 1823年-1915年)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
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搜集蜜蜂及法布尔的资料,和同学共享。
2.预习内容(1)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A读词语平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B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C 在预习过程中我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3.自主合作探究(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法布尔的试验过程吗?(3)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提示:第一自然段)(4)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
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
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
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4.学习生字。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蜜蜂1教学实录 鲁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1教学实录鲁教版师:大家知道我是来自哪里什么样的老师?生:你是来自新疆漂亮的老师。
师:我是一个大嗓门的老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我们是大胆的同学。
上课。
师:你是否注意过鲜花的开放,是否注意过蜜蜂的纷飞……齐读课题。
生读。
师:大声点。
生再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师:我们把生字列出来,谁能读?请两个学生读。
师:(板书“试验”)……请大家再读课文,注意不出声,不指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生:课文写了关于蜜蜂的试验。
(师纠正读音,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师:谁写得好,就给谁一颗星。
师: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法布尔,这篇文章写了法布尔的什么事?生答。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生:读课文“我在花园里……”,其他同学听清了吗?师:接下来作了什么?生:放在口袋里师:还有吗?生:我补充,蜜蜂走了两里多路。
师:还有想说的?生:……(请学生上黑板板书试验的顺序。
)师:自由读读这几句话。
师:读完了吗?来,看看黑板。
是这样的顺序吗?生:是。
师:法布尔依次做了什么,请讲。
生:捉蜜蜂——口袋里——做记号——生:如果不放在口袋里,蜜蜂就会飞走。
师:我装在这样的口袋里行不行?生:……师:还有什么样的注意呢?你想得真周到。
听老师读,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法布尔……生:我看到了这时起风了。
师:谁愿意上来听一听?(请几个学生上台演示“四面飞散”)生:你现在打开纸袋。
其他同学读课文。
师:触到了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生:几乎。
生:……师:为什么呢?四人小组商量商量。
生:因为那个时候正好起风了。
师:有可能。
所以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推测。
(出示一组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读明白了吗?生:……师:作者的体会……就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第一课时课时练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mì fēnɡ biàn rèn zǔ lì kuà jìn bāo kuò
()()()()()
2.本文讲为了验证(),“我”做了一个实验,把()带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我”一人回家,发现蜜蜂竟然比我()。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的记忆力()的本能()的景物()的脸
减少()()花粉()方向()家门
参考答案
1.mì fēnɡ biàn rèn zǔ lì kuà jìn bāo kuò
蜜蜂辨认阻力跨进包括
2.本文讲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做了一个实验,把(二十只蜜蜂)带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我”一人回家,发现蜜蜂竟然比我(先到家)。
3.(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本能(陌生)的景物(红红)的脸
减少(阻力)(采)花粉(辨认)方向(跨进)家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词语。
shì yàn wú lùn dà gài jiǎn shǎo zǔ lì
( ) ()()()()
bāo kuò zhǔn quâ wú wù yán tú
chāo cháng
()()()()
2.多音字组词。
mēn ( ) jǐn ( ) jī( )
闷尽几
mân( ) jìn( ) jǐ( )
二、综合题
1.按照法布尔做试验的过程,把正确的顺序写下来,在括号里标
上正确的序号。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
做了白色的记号。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
在纸袋里。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2.修改病句。
(1)这件事深深地打痛了他的心。
(2)杨老师经常鼓舞我要好好学习。
3.照样子,改句子。
例: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1)对浪费时间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2)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三、提高题
1.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
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ân )向巢去”
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
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
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de dã děi)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的景物辨别方向。
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划掉()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经常---( ) 特别---()
反义词:经常---()特别---()(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短文分别从()、()和()三方面介绍了蚂蚁的趣闻。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词语。
试验无论大概减少阻力
包括准确无误沿途超常
2.多音字组词。
闷热尽管几乎
纳闷尽力几个
二、综合题
1.
②①③⑤④⑥
2.修改病句。
(1)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2)杨老师经常鼓励我要好好学习。
3.照样子,改句子。
(1)对浪费时间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3)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三、提高题
1.
(1)依次划去le bēn chǔdã děi (2)时常特殊
偶尔平凡
(3)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4)运食物传递信息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