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看完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看完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掩卷长思,感慨颇多。
李林森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干部英年早逝,实在叫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怀念李林森,就是要学习和发扬李林森同志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李林森同志对党的忠诚。
李林森同志不管是在乡镇政府工作,还是在担任市委组织部长期间,他都一直做到对党忠诚,以自己的形象为党的增光添彩。
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即使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在岗位上,甚至是弥留之际也不忘记党交付的工作。
作为皂河镇的组织委员,我一定要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党的事业,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情,为明天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工作理念。
面对被洪水威胁的群众,他喊出“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并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救援;面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他流下男儿泪,并自掏腰包进行资助。
他把一生的追求放在为群众得实惠上,用一生践行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铮铮誓言。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一定要树立李林森这样的群众观。
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勇于创新。
老办法、老套路总有不管用、不够用的时候,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加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
李林森深知这一点,他不满足当地组织工作现状,指出“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
为此,他深入农村调研村级换届工作,创设了“四评村官”这一村官选拔方式,破解了村级组织缺带头人、带头人缺带动力的难题;亲自到高校开展引才工作,用特殊的政策和真切的诚意吸引人才,大大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窘境;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良操行档案”,促进了干部德的提高。
这种创新观,既突出了创新的主动性,也突出了创新的实效性,不同于被动落实和伪创新,非常值得提倡。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明心、明志、明德、明理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明心、明志、明德、明理学习体会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明心、明志、明德、明理明心明志明德明理心得事迹李林森同志先进学习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四川省万源市委组织部部长李林森燃尽生命写忠诚,铸就了不朽的组工之魂,他亲民爱民的为民情怀,公道正派的作风品行,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无不像一面面镜子,折射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照他这面镜子,能让每一名领导干部在自查自省中明心、明志、明德、明理,找到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和政绩观。
明心: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
领导干部应该把群众观念落到实处,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努力做到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
做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像李林森一样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坎上,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诠释群众利益至上的真谛。
明志:就是要鲜明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这位重基层、重边远的组织部长在任期间,万源市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级部门。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基层一线有思路、有激情、有历练、有贡献的干部,不断扩大选人视野,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选干部、用人才。
忠于人民 忠于党

忠于人民忠于党——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近日,中组部号召学习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公道正派、公正廉明的职业操守,学习他与时俱进、开拓有为的进取精神,学习他自强不息、无私奋斗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
李林森同志身前曾任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他曾创造性的提出“四评村官”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思路,选拔出一大批党员、群众满意的村级组织负责人;他曾大力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极大地缓解了万源市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紧缺等突出问题;他曾在抗洪救灾中积劳成疾,昏倒在工作的第一线,醒来后又不顾医生劝阻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他曾在自己的微薄工资中几十块、三五百不等地捐赠或借给特别困难的群众。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组织人员,我深受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深刻地学习他的品质和精神,更要用心、用激情工作。
“我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这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忘我工作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工作就是他的良药”。
李林森在病情严重期间,依然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村调研……一刻也没有停止。
每次下村吃饭后,盒装的药要吃上一大把,别人看望他最高兴的还是谈工作,在他生命的尽头,病床前仍摆放着随时要审阅的文件,用心工作需要投入满腔的热情,才能做的更好。
李林森对党无限忠诚,对党深深热爱,对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责任自觉担当,任何时候都不曾动摇。
作为大学生村官,摆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要坚定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增强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克服急躁情绪,进一步明确“入党为什么、当村官做什么、为村上留什么”,扎根农村基层,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品格,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陈玉婷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陈玉婷近日收看了中组部统一组织的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用短暂而又平凡的42年书写了人生不平凡事迹,向社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忠心、干事尽心的责任感,铸就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甘为人梯、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的组工魂,是机关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进、争优秀的一个时代典范。
李林森部长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经过寒窗苦读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缘于教师爱生如子,惜才如金的职业敏感,他面对基层干部老年化严重,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正在成为影响万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屏障,提议启动实施了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工程,并曾多次赴四川、重庆等省市的高等院校,与各位学子促膝谈心。
同时,还采取电话联系、短信交流等方式,向各位莘莘学子全面推介万源。
经过不断努力,先后有10名研究生和数百名高校毕业生被他求贤若渴的真情所憾动,走进万源当起了“西部计划自愿者”、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等,为万源的科学发展组建了生力军,给予了万源人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思南作为教育大县,每年向省内外各大高校输送了数以千计莘莘学子,不少也在外成功创业,全县每位党员干部有责任万般努力,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就业条件、创优发展环境,引导在外学子回乡创业,服务家乡,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守;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辛苦作为一种财富;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朴实而又干练的六句话,展现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职业操守,带出了一支工作争先进,服务争一流的组工干部队伍。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让一批有实绩、肯实干、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让一批年富力强的年青干部乐意到条件艰苦、发展基础差的地区担任主要领导,选出了让群众公认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大提升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
从亲自给来办公室汇报工作者泡杯热茶到临别送到楼梯口,无一不让每一位来访者在细微中感受到组织部门的亲切与温暖,实现了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纪检监察干部应努力做到“六廉”——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学习了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作为一名从事纪检检查工作的基层党员,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李林森同志生于1969年,宣汉县红岭乡人,先后担任宣汉县三河乡副乡长、乡长,东林乡、五宝镇党委书记,宣汉县副县长,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于2006年11月担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年仅42岁的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公道正派、乐观正直的职业操守,开拓创新、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
李林森同志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作为纪检监察岗位上一名普通的党员,尽管岗位平凡,但是仍然要向李林森同志那样公道正派、忠诚热血、勤勉劳作,努力做到“六廉”:第一,廉善,即要廉洁并善于办事。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时刻牢记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信念,坚持选官要选“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并且他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同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该学习李林森同志廉洁奉公的品质,在工作中做到淡泊名利,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讲奉献,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第二,廉能,即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
李林森同志旗帜鲜明地践行着“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
李林森任组织部长以来,万源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直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得到妥善安排,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被选拔到合适岗位上。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的执行相关的政策以及上级指示,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尽职守,与上级单位保持一致,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体会三重生命境界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体会三重生命境界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体会三重生命境界学习体会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体会三重生命境界三重生命境界体会心得体会李林森先进事迹学习42岁,屈指一算,无非15330个日日夜夜!对于人的生命,这是短暂的;对于人的品行,却是永恒的!由此我想,决定人一生的无非三种境界:高度、宽度和长度。
李林森选择了高度和宽度,却被病魔夺走了长度!走进李林森的生命轨迹,我才真正寻找和体会到了他的三重生命境界:生命高度=信念与职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也就都会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和不同的生命高度:太平无事,暖衣饱食,这是凡人的高度;美酒盈樽,歌以抒怀,这是诗人的高度;带甲百万,决胜千里,这是将军的高度;天马行空,撼天动地,这是英雄的高度!那么,李林森的生命高度究竟在哪?穷县更要争一流,小县也要大作为!这是李林森初任组织部长时表态的一句话。
万源地域宽广,乡镇村分布稀散,路险林密,李林森却在较短时间内跑遍了全市53个乡镇和395个村(社区),干部姓甚名谁,有何长处缺点,他都清清楚楚。
他曾任三个乡镇的乡镇长或书记,凭着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在万源成功推行四评村官制度,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他用行动践行着诺言,带队到高校进行千名大学生进万源招才工程行动李林森怀揣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走过了他42年的平凡人生。
我不是怕死,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这绝非一句蓄谋已久的书面语。
在李林森看来,物死留痕,人死留神,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组工干部不仅要信念坚定、忠于职守,还要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更要善谋划、会工作、有思想。
因此,我以为:党性坚强,使命崇高,正是李林森的生命高度!生命宽度=思想与胸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增加了他们的生命宽度。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人的生命或许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但由于思想的存在,使生命有了一种超乎物质而永存的意思,这就是生命的宽度。
2019学习李林森心得体会4篇

2019学习李林森心得体会(4篇)有一种力量,不随世事变迁而浮沉,不因沧海桑田而起落,它困境中给人以希望,黑暗中给人以方向,它能凝聚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大义,亦能激发肝胆披沥、忘我无私的为民心智和奉献情怀。
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力量,信仰再合适不过。
近日,党的优秀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读罢他的事迹,“拼命三郎”、“老百姓的组织部长”的形象跃然心间。
李林森42个春秋,在浩淼的时间长廊里,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他留给世人的,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面对这座丰碑,我们常常想,是什么让一个癌症晚期的干部长时间坚守自己的岗位?又是什么让他不惜燃尽生命书写忠诚?细细想来,恰恰是信仰的力量。
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史不断书写的过程。
在这部波澜壮阔的信仰画卷中,曾记下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和先模人物的非凡篇章,他们无不是为信仰而求索,无不因信仰而伟大。
信仰对于个人同样重要。
年少时读江姐的故事,每每读到竹签扎指甲那段,内心都会隐隐作痛,是什么给了一个弱女子这么坚强的意志,又是什么给了她战胜一切的勇气与力量,今天想来,支撑这种勇气和力量的便是信仰。
方志敏烈士曾讲,“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正因为有如此崇高的信仰,真理的光芒才得以闪耀,我们的事业才得以向前。
对李林森来说,热门思想汇报他的信仰也恰恰是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牢记党恩、对党忠诚的赤忱之心,是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创业激情,是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高风亮节,汇集起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持有和生动诠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谈信仰似乎已是“不合时宜”的事情,有很多人会说那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专属,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标签,离我们远着哩!更有甚者嘲笑谈信仰的人,认为他们太过迂腐迟钝。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李林森(1969.09—20XX.07),男,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宣汉县人,大学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入党,曾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XX年7月31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
最近我们支部组织学习了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这此学习,我们看到了李林森同志身上的先进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去学习,去弘扬,让他成为我们的信仰。
“抗洪救灾,身先士卒” “绝不能让一个群众饿倒、病倒、冻倒!”在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面前,李林森沉着应对,昼夜奋战。
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
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
由于长时间劳累,他心力交瘁,体力严重透支。
直到躺在医院打点滴,仍然牵挂着人民群众.“选拔干部,充分民主” 20XX年初春,达州市委把村级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交给万源。
曾经在3个乡镇当过“一把手”的李林森,经过深入调研,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并得到上级认可在全省、全国推广。
“心系群众,舍己助人” 他是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人。
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
在“9·3”洪灾灾后重建那段艰难的日子,他总会几十块、三五百地捐济一些困难群众,自己却欠下了1.7万元的债,直到离开五宝两年后才还清。
“习惯优秀,追求卓越”是李林森对自身工作的目标要求,他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想到的是工作。
“廉洁奉公,永褒忠诚”是李林森做人准则,在有的人眼中,组织部长有权,更不会差钱,而李林森却是个“穷”部长,在做肝移植手术的20万元中,他自己只拿得出5万,其他的15万都是向亲属借来的。
李林森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李林森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却是辉煌的,他始终如一的本色和矢志不移的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好好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永芹
李林森同志生于1969年,宣汉县红岭乡人,先后担任宣汉县三河乡副乡长、乡长,东林乡、五宝镇党委书记,宣汉县副县长,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于2006年11月担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年仅42岁的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
李林森同志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通过对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李林森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辉本色。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得知其感人事迹之后,立即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李源潮部长的批示是对李林森同志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认真领会,就是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持续热情和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无限忠诚,这恰恰正是我们必须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1、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担任组织部长后,李林森便积极走访调研,定期履职巡查,掌握领导
干部履职、班子运行和后备干部情况。
在他身患肝癌、肺癌近三年来,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但为了万源发展,为了人民利益,仍然拼命工作,与全市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一起担当、承受压力,忘我地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
他说了句:“我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惦记着党的事业和山区群众,让人不禁热泪盈眶。
2、学习他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的职业操守、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李林森同志自觉落实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关心爱护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干部,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注重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高度重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创造性地探索“四评村官”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换届中的贿选、拉票和家族、宗派势力介入等问题。
敢于为埋头苦干的干部说话,将在位置偏远紫溪乡一干就是15年的党委书记王承兴选任为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
在李林森同志任职期间,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直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得到妥善安排。
3、学习他清正廉洁、一生坦荡的高尚情操。
廉洁奉公是李林森做人准则,始终对人民群众满怀深厚感情,经常用
并不宽裕的工资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
任五宝镇党委书记时,李林森几十块、三五百不等地捐赠或借给特别困难的群众,离开五宝镇时,李林森欠下了1.7万元债务,直到2年后才还清,当了几年党委书记不但没存下一分钱,反倒背一身债务。
任组织部长后,肝移植手术的20万元中的15万元都是借的,而在一些的人眼中,组织部长是有权也不会差钱的。
李林森同志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远不止这些,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可以使一个人对事业拥有如此持续的、饱满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心系群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源于对党的坚定信念,还是因为我们本身来自于群众,明白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不管是什么,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动力,我们要自觉践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共塑当代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