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合集下载

2021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2021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口算乘法(1) (1)第2课时口算乘法(2) (4)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第4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10)第5课时连乘解决问题 (13)第6课时连除解决问题 (15)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并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方块等。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导入新课出示口算题:(1)5×6=(2)7×4=50×6=70×4=(3)3×2=(4)4×6=40×2=10×6=6+80= 24+60=学生口答,并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1:每组的第二题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学生2:后两组的第三题都是在求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教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找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收集的数学信息,进行板书:每筐装15盒草莓,买3筐。

(3)让学生根据刚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列式,汇报结果。

(板书:15×3=?)(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并指定学生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

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巧用教材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导入犹如乐师弹琴时奏出的第一个音符,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本教案把教材提供的春风小学为学生午餐配备酸奶的情境和营养午餐食谱一起呈现出来,把要解决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融于营养午餐、合理膳食的教育之中,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具备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他们把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最终“悟”出最佳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

师:大家知道营养均衡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呈现营养午餐)教师根据画面讲解营养午餐食谱,使学生体会到食物要合理搭配,并适时询问学生爱吃的蔬菜、水果,教育学生不挑食,按时进餐。

师:同学们,看完营养午餐的介绍,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生1:吃饭时不要挑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

生2:吃饭时不能贪玩,要细嚼慢咽。

师:是啊,只有科学进食,营养搭配,身体才能健康。

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48×37)(3)鼓励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3.估算结果。

引导学生先根据算式估一估需要多少盒酸奶,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因为48≈50,37≈40,50×40=2019(盒),所以大约需要2019盒酸奶,准确的结果比2019盒少。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听算: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2) 300是( )个百?60是( )个十?(3) 9个十是( )? 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盘、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可以拆分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再将结果相加。

3.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步骤。

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对位、进位等。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理解。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探究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解读)-【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一节课:认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正确阅读与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3.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诀。

【知识点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和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诀。

2.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2.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1.乘法表、计算器、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1)复习本周所学的内容,问答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以口算的形式新学单位量词“十分之一”。

2.新知讲解:1)教师拿出乘法表,让学生回想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

3)学生口算乘数、被乘数的积,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结果。

4)整体式口诀法:错乘隔位数,合乘进一位;分别相乘,积相加记住它。

5)实例练习:48*23、47*34、54*41、56*34等。

3.教学总结:1)对乘法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对乘法的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和小测验,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检查。

4.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本节习题;2)自编乘法练习题。

第二节课:两位数竖式乘法【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竖式乘法的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并互相转换。

【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竖式乘法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能够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并能够互相转换。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竖式乘法的方法;2.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并能够互相转换。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并能够灵活地互相转换。

【教学准备】计算器、数学竖排版纸、笔,黑板,粉笔,作业)【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全单元) 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全单元)  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全单元)人教新课标(2104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3.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内容。

2. 探究: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观察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3. 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估算: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6. 应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8.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2. 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1 教学内容:本单元基础: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8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内容:教材P41-59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1、能准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11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2.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教学重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30×4 50×5 300×7 200×8 60×432×3 25×2 42×2 23×3 11×8 2.指名让学生说说 30×4、200×8、42×2 的口算方法。

二、学习新知1.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我发现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一共有多少盒?(3)怎样列式? 15 × 3(4)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预设1:10×3=305×3=1530+15=45预设2: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再将两个积相加。

2.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1)分组进行讨论150× 3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2)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150×3= 100×3=30050×3=150300+150=4501 5 0⨯ 34 5 0(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3)学生独立完成P41/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1⨯5= 14⨯4= 15⨯6= 23⨯4=110⨯5= 140⨯4= 150⨯6= 230⨯4=(4)观察:上述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3.4.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第2课时口算乘法2教学目标:1. 结合情境理解一位数乘十,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个整十数相乘的算理并掌握算法。

2.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算法迁移到两个整十数教学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15×3 12×4 14×5 25×42.指名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学习新知1.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怎样列式? 6 × 10(3)6 × 1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1:6 × 9=5454 + 6=60所以 6×10=60预设2:6 × 5=3030+30=60所以 6×10=60(4)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5×10= 8×10= 15×10= 18×10=发现:一个数乘10时,就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整十口算方法(1)出示: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2)分组进行讨论12×20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预设1:12×20= 10×20=2002×20=40200+40=240预设2:12×20= 12×2=2424×10=240(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3. 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P42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2×30= 31×30= 14×20= 32×20=120×30= 310×30= 140×20= 320×20=小结:两个整十数相乘,只用0前面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两个0。

三、巩固练习 1.2.3.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第3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几十乘两位数等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几十乘两位数等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

7×70= 15×6= 8×50= 15×4=70×70= 15×60= 80×50= 150×40=1、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订正。

二、创设情境、巩固方法。

1.出示:(1)鲸1分钟能游多少米?(2)羚羊40秒能跑多少米?(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跑中的羚羊,当距离羚羊15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1)鲸1分钟能游多少米?1分=60秒11×60=660(米)(2)羚羊40秒能跑多少米?22×40=880(米)(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跑中的羚羊,当距离羚羊15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方法1:31×20=620(米)22×20=440(米)620-440=180(米)150〈180 再过20秒豹子追赶羚羊的距离超过150米,所以一定能够追上羚羊。

方法2:(31-22)×20=180(米)150〈180 再过20秒豹子追赶羚羊的距离超过150米,所以一定能够追上羚羊。

三、巩固练习1.(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进行交流、修改。

2.(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订正。

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教学内容:P46例1,练习十1—4题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

52×1043×3012×40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1、完成P47 1、2、3、4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四、小结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5—9题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