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归类

合集下载

生活·物理·社会专题课件

生活·物理·社会专题课件
核安全
核能利用中的物理学原理对于核安全至关重要,如核反应堆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设计,保障了核能利用的安全性。
个人防护
物理学原理在个人防护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防辐射服、防紫外线眼 镜等产品的出现,提高了个人防护的安全性。
安全防护
交通安全
物理学原理在交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汽车安全气囊、防 抱死刹车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 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 磁场又会产生电场。这一原理在 发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3
物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03
物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航天科技
01
02
03
火箭发射原理
阐述火箭如何利用反作用 力实现升空。
卫星轨道
解释地球同步轨道、太阳 同步轨道等卫星轨道的特 点和应用。
量子通信
探讨量子通信的原理和技 术,以及其在未来通信领 域的发展前景。
能源利用
核能发电
介绍核裂变和核聚变原理,轮机 的结构,以及风能发电的优缺点。
太阳能发电
阐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以 及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和前景。
能源利用
核能发电
介绍核裂变和核聚变原理,以及 核能发电的优势和挑战。
新材料与新能源
要点一
总结词
新材料与新能源是物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们将为人 类带来更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已经 成为物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 等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太 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 方向。这些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将为人类带来更高效、 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深 远影响。

九年级科学“生活·物理·社会”专题复习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科学“生活·物理·社会”专题复习PPT优秀课件

❖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 燃氧烧化或物不 、完 挥全 发燃 性烧有产机生物的、,固含体有颗粒CO等2、物C质O。、由S此O2,、该氮同 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 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 2C+ O2 → 2CO(不完全燃烧)
❖ C + O2 → CO2(完全燃烧)
2、 在伊拉克战争中,北约部 队使用了石墨炸弹,用来破坏伊 拉克的电力系统,这是因为絮状 石墨是(导体)。
1、九龙渊国际龙船比赛中,红星龙号上 的20名划桨手奋力整齐地划着船桨,追着正 前方的第一名,如果每把桨对水的作用力为 80牛顿,水对船的阻力始终为400牛,则下
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夏天的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度左右,冬
天的气温比原来要高2度左右,这是因
为水的(
比热)大。
2004年6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 查在云南兴江县抚仙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 底打捞出一批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厘米,质 量为100千克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球把它从 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 气球向上的拉力为588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 速上浮,求:
A、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600牛。
B、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200牛。
C、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桨对水推力。
D、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人对水推力。
2、 香港摩托车飞车演员柯受良骑摩托 车成功地飞越了长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 、摩托车飞越长城是靠惯性。 B、摩托车飞越前必须助跑,提高速度,
到的是( D )
❖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苏科版《12.3物质的比热容》实用

苏科版《12.3物质的比热容》实用

进行实验
相等 质量 的水 和沙 子
加热时,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使水和沙子受热均匀。
加热相同时间后
水的温度 沙子的温度
吸收相同热量时,谁升温更快? 如果要升高相同的温度谁需要的时间 更长?
实验现象: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 同的温度,水加热的时间较 长。 实验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 同的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是不相同的。
0.84×103 0.39×103
0.88×103 0.13×103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 吸收的热量多
4、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 变的是( A )
板书:
12.3 物质的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器材:天平温度计 烧杯 水 沙子 铁架台 石棉网 玻璃棒 3、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4、主要操作: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快慢(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温度或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5、实验现象: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 热的时间较长。 6、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7、实验结论: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 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比热容 1、定义: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 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理解:(1)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 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是物质的一 种物理属性。 (2)对同种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 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 ,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常用单位: 焦耳/(千克· ℃) 符号: J/(kg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4.2×103 J/(kg · ℃)表示:1千克水 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5、注意:水的比热容最大;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物质1.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定义:用来描述空间中确定体积的实体(2)物质的性质:质量、弹性、密度、熔点、沸点和溶解度 2.物质的分类(1)基本物质:由原子、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2)混合物:指既有基本物质又有其他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 3.物质的形态(1)固态:指物质晶体的形态(2)液态:指物质溶液的形态(3)气态:指物质气体的形态二、物理量1.物理量的定义:描述物质状态和运动的现象的抽象概念2.物理量的分类(1)基本量:时间、长度、质量、电量等(2)辅助量:力、能量、速度、加速度等3.物理量的计算(1)计算:用物理定律进行计算(2)标准:根据标准或参考定义进行测量三、事件1.事件的定义:指物质发生的现象2.事件的分类(1)机械速变事件:指物体速度变化的现象(2)热力学变化事件:指物质温度变化的现象3.事件的分析(1)物理量变化:按照物理量的变化,分析事件原因(2)物质变化:按照物质变化,分析事件原因四、能量1.能量的定义:指跟动能有关的物理量2.能量的分类(1)动能: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2)内能:指物质内部发生变化时所具有的能量3.能量的转换(1)动能向内能的转换:物体停止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内能(2)内能向动能的转换:物体开始运动时,内能转化为动能五、力1.力的定义:指作用在物质上的物理量2.力的种类(1)内力:指物体内部施加的力(2)外力:指物体外部施加的力3.力的特性(1)力的大小:力大小的测量是按照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程度来判断(2)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受到物体受力方向的影响六、光1.光的定义:指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2.光的特性(1)光的颜色:指光的不同波长对应的色彩(2)光的行进方向:指光以直线的方式向前传播 3.光的应用(1)信息传输:指用光来传输信息(2)光源:指利用光来发光的设备七、电1.电的定义:指电荷的运动形式2.电的分类(1)直流电:指电荷在直线中运动(2)交流电:指电荷在环形中运动3.电的应用(1)电能利用:指利用电能获取其他能源(2)信息传输:指用电信号来传输信息。

(教师版)苏科版《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归类

(教师版)苏科版《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归类

初三物理总复习生活物理社会归类1.(1P10)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

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2.(1P17)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分贝(符号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的声音为0dB, 90dB 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们的听力造成损伤。

3.(1P19)以声消声:拿一个音叉,把它敲响后在耳边慢慢转动,它发出的声音是时强时弱的,原来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它们都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传来的疏部愉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正在用以声消声的方法发明一种新的发噪声术。

这种新的方法称做有源消声技术。

4.(1P21)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 ,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

5.(1P33)温室效应加剧的恶果:温室效应造成的原因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室温气体就像一道无形的玻璃墙,长波辐射被温室气体不断地反射来回使地球增温;温室效应的恶果是:导致全球气候悄悄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灾害;防治措施是: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6.(1P34)热岛效应:造成的原因是:(1)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热;(2)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3)城市中的水面少,地面的含水量少,致使水的蒸发少。

加之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

7.(1P36)火洲里的坎儿井:优点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8.(1P38)蒸汽机:它的发明者是瓦特,它的原理是依靠水汽化后产生的蒸汽来工作的机器。

蒸汽的力量,推动人类迈进了现代工业社会的门槛。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它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1P45)人工降雨: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最新最全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最全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新最全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初中物理是指以《苏科五年制初中物理》为教材的初中物理课程。

以下是该教材的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一、学习方法和实验常识1.了解学习物理的目的和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2.掌握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要点。

3.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要素,如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等,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

二、力和压力1.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常见的力的种类和性质。

2.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的影响,学会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机械运动1.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2.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公式,学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3.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4.了解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四、力学能1.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功的转化和传递。

2.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计算机械能的变化。

3.了解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五、热学1.了解热的传递方式,掌握热传导的条件和规律。

2.了解热的单位和测量方法,学会计算热的传递量。

3.了解热膨胀和热收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掌握凝固、熔化、汽化等过程的条件和物质的热量变化。

六、光学1.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掌握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2.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学会计算光的速度和光的传播路径。

3.了解色光的基本性质,掌握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4.了解光的折射率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学会应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问题。

七、电学1.了解电荷和电场的概念,掌握带电物体之间的电力相互作用。

2.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学会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3.了解电阻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功率。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年末知识点复习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年末知识点复习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年末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专门重要,大伙儿一定要认真把握,查字典物理网为大伙儿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期末知识点复习,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农业①用来判定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依照密度来判定它的优劣。

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截了当阻碍淀粉的产量。

一样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因此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定出土豆的质量,还能够由此估量淀粉的产量。

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量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依照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运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幸免造成白费。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阻碍也最大。

(2)一样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阻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

(2)运算不能直截了当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运算不便于直截了当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定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

判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只要如此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打算和小目标,就能够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期末知识点复习,祝您学习愉快!。

升华和凝华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升华和凝华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是由碘颗粒升华形成的。 2.停止加热,把烧瓶拿下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 可看到烧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蒸气凝华形成
的。
合作探究
认识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的公园里,艺人做些冰雕让游人观赏, 但是这些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慢慢变小。这是为什么呢? 冰雕变小的部分变成了什么?
升华 1.定义: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 固态 变成 气态 的过程称 为升华。 2.升华特点:升华过程中要 吸 热,人工降雨就是利用 干冰 升华吸热来工作的 。
预习导学
1.“霜前冷,雪后寒。”雪后寒冷是因为下雪后产生了( D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预习导学
凝华 1.定义: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 气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称 为凝华。 2.凝华特点:凝华过程中要 放 热。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素养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重点:认识升华和凝华的特点:物质在固态和蔼态之间的直接 转化。
预习导学
生活中的物理 罗布沙漠中曾产生过奇特的天气现象,令见多识广的科考队中 的专家都觉得奇特。 一个冬日的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 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目的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止, 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气温一直 在零下十四摄氏度左右,天空没有阳光。
态变化中间没有“液态”的转化过程。
合作探究
视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 入开水中,仔细视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探究
·导学建议· 播放或演示碘升华与凝华的实验,引导学生视察现象。 1.对碘微微加热,有什么现象产生?你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吗? 答 微微加热,看到有紫色的气体充满了锥形瓶,这是碘蒸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生活物理社会归类1.(1P10)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它说明2.(1P16)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人耳的声音为0dB, 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们的听力造成损伤。

3.(1P18)以声消声:拿一个音叉,把它敲响后在耳边慢慢转动,它发出的声音是的,原来,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它们都发出疏密相间的,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传来的疏部愉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互相。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正在用的方法一发一种新的发噪声术。

这种新的方法称做。

4.(1P20)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我们把它叫做,频率高于的声波叫做;频率低于的声波叫。

5.(1P31)温室效应加剧的恶果:温室效应造成的原因是:;温室效应的恶果是:;防治措施是:。

6.(1P32)热岛效应:造成的原因是:(1)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2)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的本领;(3)城市中的水面少,地面的含水量少,致使水的。

加之空气,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

7.(1P34)火洲里的坎儿井:优点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

8.(1P36)蒸汽机:它的发明者是,它的原理是依靠水后产生的蒸汽来工作的机器。

蒸汽的力量,推动人类迈进了的门槛。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它工作时把能转化为9.(1P43)人工降雨: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靠干冰的,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增大,从面形成降雨。

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撒布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等,作为吸附、加速水汽或的物质,使云层中增多,或云中小水滴而降雨。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出直径0.05mm的,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而形成降雨。

10.(1P56)滤色镜:将某种颜色的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将通过的光加以,只允许某种色光通过而其他色光。

11.(1P59)红外线的应用: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

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超强。

应用:有、、。

12.(1P62)紫外线与臭氧层:臭氧层是地球的,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但氟氯碳化物会破坏臭氧层,使臭氧层的浓度越来越,甚至形成臭氧空洞。

危害有:。

措施为:。

13.(1P64)光与影揭开了中国古文明的秘密:日食是由于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

我国首次实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的大型科学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利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向前推算出历史上、发生的确切年代,再结合文献、考古等确定了夏商周三朝的确切年代。

14.(1P73)角反射器:两个平面镜互相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角反射器。

当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它时,它都能使光线沿与原光线的方向射回去。

应用是:就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它的作用是:当汽车的灯光照到它上面时,它能将光,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

15.(1P88)电影与视觉暂留:眼睛有暂时的,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左右。

这种特征叫做。

放映电影时,不连续的图片由于的缘故人们看起来就觉得图像是连续活动的。

16.(1P92)望远镜和显微镜:伽利略望远镜:以凹透镜作为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焦距,物镜焦距)。

显微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它和开普勒望远镜不同点是:。

17.(1P96)太阳奇观:在同一介质中,如果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同,光线也会发生。

变形的太阳、幻日都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18.(1P106)日晷是古人利用的规律性制成的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沙漏是利用的规律性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工具。

目前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19.(1P119)空中加油机、风洞中的飞机,是运用了的原理。

20.(2P12)微小差异的重大发现:物理学家瑞利由于不放过实验中的而执著地研究,导致了氩的发现。

21.(2P16)海陆风的形因: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吹来,而晚上的风又从吹云,这叫。

形成原因是:白天,地面比大海升温,地面上空气密度,热空气,海面较冷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吹向,形成。

夜晚,则相反,冷的空气沿吹向,形成。

22.(2P20)南京长江二桥:钢索拉紧时都很,桥墩由钢筋水泥浇铸的也非常。

这是利用了这些材料的物理属性。

23.(2P28)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1~nm).24.(2P33)加速器: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是。

它在帮助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炉子世界奥秘的同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

是高能物理学中常用的能量单位符号,称为电子伏。

25.(2P37)中国人实现飞天梦: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这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6.(2P48)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为箭已能克服引力的作用,将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

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作用。

通常,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

27.(2P52) 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能使它们和支撑面,从而减小了,它们的速度就会大大增加。

28.(2P56)高空王子阿迪力:阿迪力钢丝上行走时,总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使重力作用线竖直向下通过钢丝,使重力和支持力成为力,这样阿迪力才能处于。

29.(2P70)高压锅的密闭性能良好和加压阀的作用,使锅气体压强锅外大气压,水的沸点100℃。

反之,当水面气压下降时,水的沸点也会,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用冷水浇烧瓶,可以看到水又重新,这是因为。

30.(2P73)弧圈球、香蕉球都是因为球在边旋转边高速飞行时两侧的空气不等而造成的。

这是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31.(3P4)打捞中山舰:打捞中山舰采用的方法是,将装满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绑在沉船两侧,用高压气体将浮筒中的水排出,减小沲筒的,在作用下,沉船就可浮出水面。

32.(3P14)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的安全防护:为防止高速公路上汽车追尾相撞的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在对汽车的同时,还要求车辆在行驶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前座乘员必须系上,有的汽车驾驶室前还装有在发生撞车时可自动弹出的,安全带可使车突然刹车时,随车一起静止,防止由于惯性向前飞出,气囊可增大人和车的接触面积,从而压强,保护人体免受伤害。

33.(3P4)生活中剪刀:剪刀是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属于省力杠杆的剪刀是,但它要费。

属于费力杠杆的剪刀是,它可以省。

34.(3P25)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其模型就是,人体中杠杆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创造的启示,机器人和航天飞机的的发明就是其得不到体现。

35.(3P30)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子和轴构成,轮半径是臂,轴半径是臂,轮轴是一种能的杠杆,例:、、都是轮轴的实例。

斜面也是一种,能。

(省力、费力)36.(3P53)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

37.(3P59)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温度将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对它进行降温,措施是在发动机外装水套,在水散热片后面还有一只风扇,水套中有流动的水是因它大,本领大,风扇加快空气,加快散热、实现降温。

38.(3P63)热机的发展历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但它燃料在机外燃烧,热量损失效率。

为了提高热机效率,人们发明了燃料在汽缸中燃烧,以燃烧的气体直接推动活塞做功的,今天的汽车、火车就是机。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在功率的发动机,这导致了的发明。

39.(3P76)集成电路:在家用电器和电子仪器中会用到许多集成电路,它是应用技术制成的特殊电路。

40.(3P79)彩灯是由许多小灯泡而成,多年前,当彩灯中一个灯泡损坏断路后,一串灯会,现在一个灯泡熄灭后,其他灯泡,但若取走任一个灯泡,整串灯会,原来,这类彩灯中的灯泡,在它的灯丝支座的下方还有一根与灯丝联的金属丝,灯丝断裂时,电流仍能从金属丝中通过,因而其他小灯泡仍能发光。

冰箱的压缩机由一只自动控制,冷藏室中的照明灯由进行控制,它们组成了电路。

41.(3P88)废干电池污染与安全处理:很多家用电器,都需要干电池为它们提供,电池中含有许多重金属各酸、碱等物质,这些物质渗漏后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进一步分析可知,废电池对环境的破坏,主是是由其中所含的污染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造成的。

防治措施:(1)停止生产、销售电池。

(2)提倡消费。

(3)变废为宝,。

42.(3P105) 超导现象及其应用: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有、没有)电阻。

43.(4P16)电脑的CPU上装有散热器,它一般由和组成,电扇扇叶高速旋转向散热片吹风,达到的目的,新开发的伞状铜质散热装置,它的电扇安装在机箱上,这样可以减少与散热片的共振,降低系统的,而且散热效果好。

44.(4P24)在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通常是由于人们直接或间接与接触所造成的,为防止触电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应该注意:1.安装家用电器要符合。

例如:开关必须接在上;三线插座应该接;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千万不要用铁丝、铜丝代替。

2.防止本来应该绝缘的物体。

①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

②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切断,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③发现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时,必须先,然后再。

44.(4P34)指南针:中国是世界上研究磁现象最早的国家。

我国很早发现了磁石的,并制成了指向仪器。

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指南的一端是磁针的极。

45.(4P42)磁记录:在、、或时,都会用电磁铁,当你对着录音机的话筒讲话时,声音信号就被转化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的电磁铁就会产生变化的。

使录音带上的磁粉,磁粉被磁化的强弱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磁带上磁性的分布就成了你的声音的编码。

当播放磁带时,记录的的编码双又转换成原来的声音。

从能量的角度看,录音时能转化为能。

放音时能转化为能。

46.(4P47)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它是利用磁的原理设计的。

在轨道与列车之间,通以强大电流的产生巨大的,使得列车浮起,由于列车和轨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运行,列车在的牵引下高速运行。

47.(4P50)使用直流电动机的交通工具:利用直流电动机的转动产生动力的交通工具有:。

电动交通工具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是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

但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的污染是一个大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是电动自行车动力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48.(4P54)电从发电厂到千家万户:电能的优点是:具有易于、、、、等优点。

火力发电厂一般建在燃料产地或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而水力发电站通常建在江河、峡谷、水库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