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2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题的能力.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 定律
2.本章复习关注两点: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牛顿运动 定律、惯性、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规律的理解和辨析.
(2)以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关的命题
背景,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
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阐释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 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考点阐释
不同点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 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 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
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
答案 解析
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题组设计
3.(2014·高考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
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
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点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3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课件

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3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课件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 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 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速度”等,即求 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2.几种临界状态和其对应的临界条件如下表所示.
临界状态
临界条件
速度达到最大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两物体刚好分离 绳刚好被拉直




图 3-3-7
【迁移拓展 2】(2021 年广东揭阳月考)如图 3-3-8,用 夹砖器把两块质量都为 m 的相同长方体砖块夹住后竖直向 上加速提起,提起过程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a、已知重力加 速度为 g,则加速提起砖块过程( )
图 3-3-8
A.握住夹砖器的力越大,夹砖器对砖块的摩擦力越大 B.夹砖器对两块砖块的压力大小可能不相等 C.两块砖块之间的摩擦力不为零 D.每个砖块受到夹砖器的摩擦力最大值均为 m(g+a) 解析:对两砖块整体进行分析,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 f 和自身重力,则有 f-2mg=2ma,故摩擦力不会随着握 住夹砖器的力而改变,A 错误;夹砖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 故对两块砖块压力大小相等,B 错误;单独对其中一个砖
F=
mg(sin θ+μcos θ)+ma cos α+μsin α

由数学知识得
cos α+
3 3
sin α=2
3 3
sin(60°+α)

由⑧⑨式可知对应最小 F 的夹角 α=30° ⑩ 联立③⑧⑩式,代入数据得 F 的最小值为 F min=135 3 N.
二、连接体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 ___加__速__度____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 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高考物理总复习优质PPT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高考物理总复习优质PPT课件

(4)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深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正确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注意对生活实例的分析、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物理模型,归纳总结,提升物理核
心素养.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拓展变式实验,总质量不变
题型及高考热点
外力为零时,惯性表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本章涉及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较多,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假设法、程序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复习中注意体会
要有清晰的惯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超重与失重等物理观念,能准确应用这些概念解释物体的运动现象.
要有清晰的惯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超重与失重等物理观念,能准确应用这些概念解释物体的运动现象.
解析:设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 F1,F1-mg=ma, F1=m(g+a)=210 N, 绳子对人的拉力 F2=F1=210 N, 人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FN=Mg-F2=49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 F′N=FN=490 N.故 B 项正确. 答案:B
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 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思维点拨] 理想斜面实验: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 小球,如果忽略摩擦力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小球从左边 滚下后,再从右边的斜面滚上,小球将上升到与左边释放 高度相同的点;若将右边的倾斜角减小,小球还是上升到 原来的高度,但通过的路程比原来更长;假设右边的轨道 为水平,小球要想达到原来的高度,但小球无法达到原来 的高度,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答案:B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3.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处理与静力学、运动学相结合的 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 4.对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的考查经常以选择题或融合到计算题中的形式 呈现。
二、复习方法及重难点突破 1.复习方法: (1)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本章中有关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 辨析,如惯性与惯性定律、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等,而对三个定律的理解 及应用更是高考的热点,且此内容往往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命制综合性较 强的题目。
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体系构建】
【备考指导】 一、知识特点 本章基本概念较多,如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超重和失重等,基本规 律即牛顿三大定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本章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揭示力 和运动的本质关系。 2.以牛顿第二定律为重点,研究其应用,如瞬时性问题、传送带问题、滑 块相对滑动问题、超失重问题、两类动力学问题等。
2.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1)深刻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并能 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建立方程求解。 (3)学会将实际问题理想化、模型化。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10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 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 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11
结束语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降或减速上升
F-mg=ma F= 原理方程
_m__g_+__m_a____
mg-F=ma F= __m_g_-__m__a___
mg-F=mg F=0
高考情境链接
(2022·浙江6月选考·改编)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
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处于超重状态。
返回
考点三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返回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及解决程序图
关键: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 关问题。
考向1 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 例4 (2022·浙江6月选考)物流公司通过 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图所 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 l1=4 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 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2 ,货物可视为质
√D.图乙中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sin θ
题图甲中撤去挡板瞬间,由于弹簧弹 力不能突变,则A球所受合力为0,加 速度为0,选项A错误;撤去挡板前, 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3mgsin θ,撤 去挡板瞬间,B球与挡板之间弹力消失,B球所受合力为3mgsin θ,加 速度为3gsin θ,选项B错误;题图乙中撤去挡板前,轻杆上的弹力为 2mgsin θ,但是撤去挡板瞬间,杆的弹力突变为0,A、B两球作为整体 以共同加速度运动,所受合力为3mgsin θ,加速度均为gsin θ,选项C错 误,D正确。
对点练2.(多选)如图为泰山的游客乘坐索道缆车上山的 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索道缆车启动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B.索道缆车到达终点停止运动前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索道缆车正常匀速运动时站在缆车地板上的游客不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传送带与滑块问题课件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传送带与滑块问题课件
答案:A
【考点突破 1】某工厂检查立方体工件表面光滑程度的装置如
图 Z2-2 所示,用弹簧将工件弹射到反向转动的水平皮带传送带上,
恰好能传送到另一端是合格的最低标准.假设传送带两个转轮之间
的长度为 18 m、运行速度是 6 m/s,工件刚被弹
射到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是 12 m/s,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则( )
①v0>v,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 速再匀速
②v0=v,一直匀速 ③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 加速再匀速
(续表) 三种情景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①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达
左端
情景 3
②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
传回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 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
度变大,木板静止
变大,滑块静止
(续表)
动摩擦因数
物体运动情况分析
μ2=0, μ1≠0
μ1=μ2≠0
若M+F m<μ1Mmg,共同加速;

F M+mLeabharlann <μ1g,







F-μ1mg m

μ1mg M




F-Mμ1mg>μ1g,相对滑动,木板
动,滑块加速度大
加速度大
若 F<μ2(M+m)g,静止;若
μ1=μ2≠0
滑块减速,木板静止
滑块加速,木板减速,
达到共同速度后以μ2g共 同减速
(续表) 动摩擦因数
μ1m≤ μ2(M+m)
物体运动情况分析
滑块减速,木板静止
滑块加速,木板减速,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课件
对于轻绳、轻杆和硬接触面这类物体认为是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 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1)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可以看成是瞬间改变的。 (2)一般题目中所给细绳、轻杆和接触面等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
研清微点2 弹力不能瞬间改变的情形
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大小 F= Fx2+Fy2=5 000 N,C 正确。
答案:C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要点自悟明]
2.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 (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有加速度。 (2)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Δv、Δt 无必然联系;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一点一过 弹簧、橡皮绳模型的特点
1.当弹簧、橡皮绳的两端与物体相连时,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弹簧、橡皮绳的 形变量不会瞬间发生突变。
2.在求解瞬时加速度的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可认为是不变的,即弹簧或橡皮 绳的弹力不发生突变。
(三)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精研点) 1.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关键
两个分析
(1)出发 4 s 内冰橇的加速度大小; (2)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比赛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1)设出发 4 s 内冰橇的加速度为 a1,出发 4 s 内冰橇发生的位移为 x1 =12a1t12,代入数据解得 a1=1.5 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sin θ-μmgcos θ=ma1, 其中 sin θ=hx=0.1,cos θ=1,解得 μ=0.05。 (3)设 8 s 后冰橇的加速度为 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 θ-μ(m+M)gcos θ=(m+M)a2, 8 s 末冰橇的速度为 v1=a1t2, 出发 8 s 内冰橇发生的位移为 x2=12a1t22=48 m,设到达终点时速度大小为 v2, 则 v22-v12=2a2(x-x2),解得 v2=36 m/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4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4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
【答案】 (1)1000 N (2)200 3 N
ppt精选
20
整体法与隔离法常涉及的问题类型 (1)涉及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具体问题类型 ①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 法. ②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a.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 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 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b.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 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A.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 B.若粘在 A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 间摩擦力不 变 C.若粘在 B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 间摩擦力增 大 D.若粘在 C 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 A、B 间摩擦力都减小
答案:A
ppt精选
8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为 m0,弹簧及挂钩的质 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 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
上的外力 F 拉着弹簧测力计,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 )
A.mg
B.F
m C.m0+mF
D.m0m+0 mg
ppt精选
9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的弹力,设为 F′.先将 弹簧测力计和重物看成一个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m0)g=(m+m0)a.然后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二 定律可得:F′-mg=ma 联立两式可得:F′=m0m+mF,故选项 C 正确.
ppt精选
21
③斜面体与上面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的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 面方向的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时,解题时一般采用 隔离法分析.
(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个物体之间 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 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夯实· 必备知识
考点1 牛顿第二定律
[思维驱动] 1.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水平面都是光滑的,小车的 质量是M,人的质量是m,甲图人推车、乙图人拉绳(绳与轮的
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的力都是F,对于甲、乙两图中车的加速度
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F A.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 F B.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 m 2F C.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 m F D.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
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很大,加速度一定很
大.故选项C、D对. 答案:CD
3.(2013年福建卷)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 的基本单位有: 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 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m2·kg·s-4·A-1 )
B.m2·kg·s-3·A-1
A.2 N
C.6 N
B.4 N
D.8 N
解析:由于初、末速度方向未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2 m/s2,也可能是6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力的大小可 能是2 N,也可能是6 N,所以答案是A、C .
答案:AC
精研· 疑难要点
要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典例1]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
系住质量为 m 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 A点,然后释放,物体
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
物体从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
1.由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可知( B.合外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都成正比
)
A.质量m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 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是跟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a跟其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它的质 量m成反比
解析:对于给定的物体,其质量是不变的,合外力变化时, 加速度也变化,合外力与加速度的比值不变,A 错;既然物体 的质量不变,故不能说合外力与质量成正比,B 错;加速度的 F 方向总是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 正确;由 a=m可知 D 正确. 答案:CD
(3) 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力,当力刚
开始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答案:(1)√ (2)× (3)√ (4)×
)
)
(4)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
考点2 单位制
[思维驱动]
2.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C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A是导出单位
答案:B
4.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 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0.2 ,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 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是(g取10 m/s2)(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和左 D.2 m/s2,水平向右
动的参考系).
宏观 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 (2)只适用于_____ 小于光速)的情况.
[思维深化]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物 体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与 所 受 合 外 力 的 方 向 一 定 相 同.( ) ) (2)物体所受合力大 ,其加速度就一定大.(
)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答案:D
[知识存盘] 基本单位 1 . 力学单位制: 单位制由 ______________ 和导出单位共
同组成.
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 千克(kg) 、米(m)和秒(s). 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___ m/s 、_____ m/s2 等. 3.导出单位:导出单位有__ N 、____
)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 F 合=F+Ff,Ff=μmg,所以 F合 40 F 合=20 N+0.2×10×10 N=40 N,所以 a= m = m/s2=4 10 m/s2,方向水平向右.选项 B 正确.
答案:B
5.质量m=1 kg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初速度大小为 2 m/s.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施以一个水平恒力,经过t=1 s,速 度大小变为4 m/s,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
2.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大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
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 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合外力也
可能为零
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一个 很大,另一个可以很小,甚至为零.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C.m2·kg·s-2·A-1 D.m2·kg·s-1·A-1
解析:由 F=ma,可知 1 N=1 kg· m· s 2,由 P=Fv 可知 1

P W=1 N· m· s =1 kg· m· s ,由 U= I 可知 1 V=1 W· A - 1= 1
-1
2
-3
m2 · kg· s -3 · A-1, 故单位 V 可表示为 m2· kg· s-3· A-1, 选项 B 正确.
力,合力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 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 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 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 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 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
答案:C
[知识存盘] 正比 ,跟物体的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_____ 作用力方向 相同. 质量成_____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__ 2.表达式:_______. F=ma 3.适用范围 匀速直线 运 惯性 参考系 ( 相对地面静止或 ___________ (1) 只适用于 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