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以《青松树》、《补课》、《狼来了》三篇课文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故事情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故事背后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书籍的兴趣。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会关爱同学、帮助他人。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要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进行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3.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阅读课文,进行故事讲解和分析;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3.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自由表达。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讲解《青松树》故事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2.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思考问题,准备观点;3.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感悟。
第二课时1.分析《补课》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故事内涵;3.结合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三课时1.阅读《狼来了》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2.学生自行进行故事点评,展开讨论;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道理。
六、教学评价1.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回顾课文内容;2.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3.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太阳》、《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钓鱼的启示》五篇课文,涵盖了自然科学、文学作品、道德教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 讲解法:对于生字、生词和课文背景等基础知识,采用讲解法进行讲解和梳理。
2. 讨论法:针对课文内容和阅读理解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太阳、调查空气污染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单元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等。
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参与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3. 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等测试形式,了解学生对本单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和水平。
4. 反馈与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
5.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一、解读语文要素,确定大概念(一)阅读训练要素解读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说明性”文章的概念虽然在五年级上学期才第一次出现,但是在中段,说明性文章学生早有接触。
在本单元中,重点是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对于这一要素,《太阳》课后习题、交流平台都有涉及。
说明方法是说明性文章说明事物的方法,本单元主要涉及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这些都是“基本”的说明方法,在说明类文章中使用频率很高。
至于其他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作假设等并不需要孩子知道。
对于这些“基本说明方法”的“了解”要达到什么程度呢?第一,要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知道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第二,要能体会到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在这里,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说明方法而学习,对说明方法的学习,是为了学生写说明性文章做准备。
(二)表达训练要素解读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写清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这和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密切相关,是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运用。
“搜集资料”的学习方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不断接触,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收集资料,也学习了整合信息、整理资料的方式。
在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前,学生不仅需要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说明事物,也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为清晰、具体介绍事物做好准备。
如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呢?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有涉及,从写出“观察”的内容到“试着写出特点”,到本单元“写清事物的主要特点”,难度逐级提升。
总结起来是第一,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第二,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本单元新出现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
“基本的说明方法”学生在精读文章中已经掌握,在习作部分进行运用。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具有难度,《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才提出了“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的要求。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计划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第四组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 能理解并朗读第四组的课文,把握语调和语气。
3. 能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并能正确回答问题。
4. 能够正确运用本组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第四组的生字词。
2. 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
3.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生字词。
2. 理解并朗读课文。
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多媒体设备、图片、黑板、书籍、教具、游戏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询问学生现在还记得哪些内容。
2. 出示第四组词语的图片介绍一下,并让学生尝试快速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熟悉课文。
2. 教师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读音和用法。
3. 教师板书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4. 教师将课文分段讲解,并进行相关例句的拓展。
5.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讨论。
三、课文朗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2. 小组内同学进行对读,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3. 部分学生上台朗读,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运用活动(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特点,并进行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课文中的问题,并自由发挥进行补充和创作。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操练指导。
2.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检查答案,并订正错误的地方。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进行回顾。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进步和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整体解读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
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爱国精神,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诗文中的年代是久远的,人物、故事是陌生的,学生对山河破碎、外强侵略等历史背景更是模糊的,文本中蕴含着的“家国情怀”学生很难准确体会,更难以清楚地表达。
本单元设计“把深深的爱献给祖国”这一单元总的任务情境,引领学生回眸历史、立足当下,切身体验家国情感;走进诗歌与故事,穿越时空,触摸那一颗颗赤子之心;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阅读和表达,让“立德树人”浸润课堂。
二、大单元设计构思通过梳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基于教材编写意图,结合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等学习领域对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以及第三学段“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要求,确定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识32个生字,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读准1个多音字,正确规范书写30个字,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背诵并默写《示儿》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3.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并学会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为实现强国梦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
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方面的作用。
4.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够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5.明确提纲有助于理清习作思路,让表达更加有条理能在列提纲的基础上,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撰写一篇文章。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并达成概念性理解,就需要进行子任务的分解和设计:子任务一:明确核心任务任务说明:联结学生的实际经验,以他们的生活为背景发布单元任务:组织一次主题为“我们爱脚下这片土地”的爱国故事演讲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爱国故事演讲会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
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搜集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目的,结合资料是为体会感情服务的。
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少年中国说》(节选)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
《小岛》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或时代背景,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甚至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应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将资料用在学习需要的地方。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资料使用的时机,应起到点拨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代替课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先进行整体构思再习作。
和中年级相比,高年级习作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把握篇章的能力还比较弱,列提纲有助于学生梳理习作内容,理清习作思路,表达更加有条理。
教学时需要学生在习作前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构思规划,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习作的层次性、逻辑性。
在习作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一次梳理思路、组织材料、明确主旨。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学设计》摘要:组课由《钓鱼启示》《落花生》两精课和《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珍珠鸟》两略课组成,这四课虽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但含义深刻学生不定能真正懂这正是单元课教学重所,从我回忆候有次随父亲登上高高塔顶看蛛般通往城市广场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课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给了我把开启心扉钥匙切入生活是是有着丰厚知识很长段我们太关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活观照其实生活有很多学问要我们细致地体会凡是善生活这人肯定是位智慧满怀人组课就是了吸引学生成具有生活智慧人组课由《钓鱼启示》《落花生》两精课和《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珍珠鸟》两略课组成这四课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生活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却很难;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确是永远不够也不完虽然上没有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它这四课虽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但含义深刻学生不定能真正懂这正是单元课教学重所每课特别是两精课都有直接明主旨重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懂课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特殊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单元重要培养语能力和要落实情感、态、价值观目标除课外组教材还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安排了与单元主题相关写结合学习容口语交际?习作要从日常生活选取件让己获得启发事(或凭借课提供漫画故事)以及给己留下印象特别深名言警句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和从受到启示;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组课重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义名言佳句学生积累感悟进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教材《钓鱼启示》这课以人称口吻记叙了感人至深故事3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前傍晚我和父亲钓鱼由离捕捞鲈鱼开放还差两爸爸要我把不容易钓到又又漂亮鲈鱼放回湖里当我对爸爸做法很不理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3年我成了名著名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我从身成长历深深体会到从受到严格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道理那令人难忘夜晚使我获得是终身受益启示──那是份无法用金钱换取人生财富课回忆了十岁发生件事事情按发展程记叙从钓鱼写到钓到条罕见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写3年感悟课部分些句子含义比较深刻这些句子涵丰富承着思想和人容学生受年龄、历局限领会起会有定困难它是教学重和难课叙事程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这是表达上特抓住课这特体会细节人物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主旨把握也能更地发挥教育人作用《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略课这是富有哲理引导人生让人终身受益从我回忆候有次随父亲登上高高塔顶看蛛般通往城市广场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课通往广场路不止条给了我把开启心扉钥匙切入;随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候就是父亲从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条路试试灵感和勇气走出困境取得成功事实让人从感悟到成功是种态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越近顽强志可以助人克许多困难当再次冲破艰难险阻历了苦难通往广场路就会又多了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整体设计

(2)“暖风熏得游人醉”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3)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写人们行为上的享乐,那么这一句就是写精神上的沉沦,是一种自甘堕落。因此,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写道:简直把这避难所杭州当作是老家汴州了。这是对统治者极大的讽刺。
3、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三首饱含爱国情怀的古诗。《少年中国说》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 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小岛》写到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的一个小岛视察工作的故事,表现了战士们艰苦守岛,扎根海岛以及爱国的高尚情怀。
(一)师课件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 师结合“九州同”简介历史背景。
2、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读出了一个什么字?(悲)为何而悲?
(二)课件出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诗人是怎样在嘱咐自己的儿子呢?(老泪纵横地嘱咐、奄奄一息地嘱咐……)
2.诗人看到“王师”收复中原了吗?这是诗人生前最大的愿望,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种渴望的心情?(盼)诗人渴望有一天“王师”能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儿子再三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对儿子最后的嘱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2、解释“示儿”的含义。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生回答老师问题。
活动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以及感受诗人的人格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