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课件(21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课件(21张PP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2:53:43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学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 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是均匀增大的; 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是均匀减小的。
②特点: 速度均匀变化,即 是一个恒定值。
问题1:
匀速直线运 动
特征
V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不变
V-t图象
V/m·s-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1.公式v=v0+at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 关系式,而匀变速运动有匀加速和匀减速两种运动, 两种运动如何应用同一个关系式?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件

v
k<0
0
k>0
t
2、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图 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3、两图线的相交:表示两物体在交点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4、图线的截距:在横坐标上的截距表示速度为0的对应的 时刻;在纵坐标上的截距表示开始时刻的速度.
5、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的 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
课堂练习 6、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 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运动,乙车先加速后 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
的速度又相同,则可判断( B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甲、乙、丙三车同时到达
自由落体运动
1、特点: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v0=0,a=g,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
0A B
C
D
E
课堂练习
12、汽车由于漏油而在笔直的马路上每隔相等时间
T0滴下油渍,下图是其中的四滴,量得它们之间的
距离分别是1m、2m和3m,从而可以知道这辆汽车在
这段时间内( B C D

A.行驶的速度方向
B.行驶的应油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B)D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同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
的右方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课堂练习
5、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C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开头4s内 A、B向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向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整合课件 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整合课件 高中第一册物理课件
1 2
移公式:x=v0t+ at ;速度、位移关系式:v2-v0 2 =2ax;平均
2
解析法
比例法
极值法
12/8/2021
速度公式v = v t =
2
v 0 +v
2
。以上四式均是矢量式,使用时
一般取 v0 方向为正方向,与 v0 同向取正,反向取负;同时
注意速度和位移公式是基本公式,可以求解所有问题,
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Δ>0,即有两个解并且两个
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Δ=0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0无解,说
明不能够追上或相遇。
(3)图像法:当两物体速度相等(xiāngděng)时,比较图像的面积差(即两物体的位
移差)与两物体初始距离的关系,可以快速求解问题。
的实验装置(zhuāngzhì)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图1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
公式
位移公式: =
1 2
0 + 2
速度位移公式: 2 -0 2 = 2
平均速度公式: = =
2
0 +
2
重要的导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规律
出公式 位移差为一常数:Δ = 2
12/8/2021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
x6,T为计数点间的时间,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 4 + 5 + 6 )-( 1 + 2 + 3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5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5张)-
2019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 :第二 章匀变 速直线 运动的 研究第 2节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25张 PPT)
BC
2019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课件 :第二 章匀变 速直线 运动的 研究第 2节匀 变速直 线运动 的速度 与时间 的关系( 共25张 PPT)
题4[2019·北京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纯电
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
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
速度为18 m/s,经过3 s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
程视B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纯电动汽
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3 m/s2
B. 6 m/s2
C. 15 m/s2
不相等 不做匀变速运动
能理解图象的 物理意义,能 根据图象判断 物体的速度和 加速度的变化 情况(物理观 念)
3. v-t 图象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 动的情况吗? 图2中物体速度怎 样变化?
4.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变化,在图 象中如何反应出来?
表示物体做直线运
动的情况
物体速度逐渐增大, 增大的越来越快
理解斜率的物 理意义,学会
示 的 来 度 ,
物 加 越 越 最
体 速 大 来 后
运 度 , 越 为
表 动 越 速 小
示 的 来 度
物 加 越 越
体 速 小 来
运 度 , 越
常考题型
题组一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题1[2019•广东中山检测][多选]关于匀变速 明确了运动的特点直线运动A,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B.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则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Δt内的速度变化量Δv都相等 D.速度与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课件高中必修1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课件高中必修1物理课件

按位移等分: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比tⅠ∶tⅡ∶tⅢ
=__1_∶__(___2_-___1_)_∶__(__3__-_ 2)
12/9/2021
第三页,共六页。
概念:物体只在___重__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kāishǐ)下落的运动
重力加速度:g=9.8 m/s2或g=10 m/s2
自由落 体运动
2021/12/9
第二章 匀变速(biàn sù)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知识(zhī shi)网络构建
第一页,共六页。
概念:沿着一条直线(zhíxiàn),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变 速(biàn sù)直 线运 动的 研究

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v=___v_0_+_a_t
位移公式:x=___v_0_t+__12__at2
初速度为零
的匀变速(biàn 规律(guīlǜ)sù)直线运动
的比例式

按时间 等分
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_____1__∶_2∶3 T内、2T内、3T内位移比x1∶x2∶x3=_____1_∶__4∶9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比 xⅠ∶xⅡ∶xⅢ=__1_∶__3_∶__5
体运动的加
速度
x
由Δx=aT2得:a=___T _2
第四页,共六页。
2021/12/9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biàn sù)直线运动的比例式。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________。T内、2T 内、3T内位移比x1∶x2∶x3=________。按位移等分: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比tⅠ∶tⅡ∶tⅢ。1∶3∶5。重力加速度:g=9.8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共30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共30张PPT)(优质版
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画出示意图。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 度的正负。
4. 根据 v = v0+at 列式计算。 5. 检查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注: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停止时间。
v / (m·s-1)
V
a=1m/s2
5 4 3 2
0 1 2 3 t t/s
试分析任意时刻的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初速度
加速度
通过v-t图象来理解速度与时间关系式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v
v △v
△t
v0 v
△v
△t
v0 v
t
t
讨论 v=v0+at
➢ 当 v 0= 0 时
v
v=at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
0
t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当a = 0 时
v=v0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 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达到多少?
t/s
0
5 10 15
刹车
匀减速--速度随时间 均匀减小,图像向下倾斜
③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如:汽车启动,飞机起飞,火车出站,石头自由下
速 直
落.
线 运
匀减速直线运动 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

如: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火车进站, 石头竖直
上抛.
v/km·h-1 50 40
30
20
思考2:在相等的时 间间隔内,速度的 变化量总是相等吗?
思考3:物体在做匀 加速运动吗?
思考4:如何判断加 速度的变化?
匀变速直线运动 v4 v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ppt复习课件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例2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一时刻 一辆自行车以v自=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旁边超过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两段法 将上图所示的纸带分为OC和CF两大段,每段的时间间隔是3T,可得x4+x5+x6-(x1+x2+x3)= a(3T)2,显然,求得的a和用逐差法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该方法比逐差法测量数据更加精确、误差更 小。 (3)v-t图象法 根据纸带,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求出该v-t图象的斜率k,则k=a。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舍掉一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
代入已知数据得Δx=6t1-32t21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条件知:t1=2 s时,Δx最大。 所以Δx=6 m。 解法四(用图象法) 自行车和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相遇前,t1时刻两车速度相 等,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为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所以有 t1=va2=63 s=2 s Δx=v22t1=6×2 2 m=6 m。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t′
△v △t
△v′ △t′
t1
t2
t3
t4
t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为什么v-t图像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
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
匀变 速直
能有两个速度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值。
线运
动的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
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12-3t=0
解得t=4s
即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s末时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即速度为零。
注意: 刹车问题 (与实际相符)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
速直 匀变速直线运动
线运 动的 研究
特点:(1)沿直线运动 (2)加速度不变
v-t图像:一倾斜直线 分类: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动的 研究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3)表示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v /m/s
1.0 0.8 0.6 0.4 0.2
0 1234 5 6 7
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0
t/s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v/(m/s)
v140
8
匀变 速直 线运
v0 <0,a >0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1.从v-t图像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
(1)质点在任一时刻的瞬
匀变 速直
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及
v
线运 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