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平角测量手簿

合集下载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一、测回法1.测回法的观测方法(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如图3-9所示,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两点竖立测杆或测钎等,作为目标标志。

(2)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先瞄准左目标A,置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L,设读数为0˚01′30″,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L,设读数为98˚20′48″,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盘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上半测回角值)βL为:βL=b L-a L=98˚20′48″-0˚01′30″=98˚19′18″(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R,设读数为278˚21′1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R,设读数为180˚01′4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下半测回,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βR=b R-a R=278˚21′12″-180˚01′42″=98˚19′30″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表3-1 测回法观测手簿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值备注°′″°′″°′″°′″第一测回O 左A0 01 3098 19 1898 19 2498 19 30B98 20 48右A180 01 4298 19 30B278 21 12第二测回O 左A90 01 0698 19 3098 19 36B188 20 36右A270 00 5498 19 42B8 20 366OABβ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β。

在本例中,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为:△β=βL -βR =98˚19′18″-98˚19′30″=-12″一测回角值为:98˚19′18″+98˚19′30″98˚19′24″将结果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测 量 员 手 簿

测 量 员 手 簿

测量员手簿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所有测量工作都必须遵循以上原则,也是测量的工作次序。

二、控制测量的程序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三、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水平距离:S水平夹角:β高差:h称为三个基本观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的原则。

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坐标系统:国家三角测量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国家三角测量平面坐标系统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统.三角函数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余弦,记作cos cos=邻边/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正切,记作tan tan=对边/邻边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正弦,记作sin sin=对边/斜边弧度(rad)已知弧度计算弧长的公式:已知弧度÷(180°÷π)×半径已知弧长计算弧度的公式:已知弧长÷半径×(180°÷π)象限角(R)及方位角(α)Array象限角:直线与X轴的夹角(R=0~90°)象限角RAB=arctan(ΔXAB2+ΔYA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起,顺时针量到直线所成的夹角。

从0°~360方位角αAB=该角所在的象限加上相应的数值(如下)当增量x正;y正,那就是在第一象限当增量x负;y正,那就是在第二象限加180°(方位角)当增量x负;y负,那就是在第三象限加180°(方位角)当增量x正;y负,那就是在第四象限加360°(方位角)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1.相关的概念:控制网:就是在测区内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按功能分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按规模分为: 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小区域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级别。

小地区控制网:是指在面积小于15m2 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第三章 角度测量(二)2011

第三章 角度测量(二)2011

1378 1491 -0113
6164 6179 -0015
+1 -1 +2
-113-(-15)=-98 113- 15)=-
;
-98+100=+2
§3-5
水平角观测方法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一般应根据照准目标的多少 确定,常用的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
一、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 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
1、操作步骤 ①安置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 ②正镜(盘左)瞄准A点, 度盘归零; ③顺时针转动仪器,瞄准B点读数; ④倒镜(盘右),瞄准B点读数; ⑤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A点读数。
2、记录与计算(见下页记录手薄1) ①盘左(正镜)观测 瞄A,记录 a左= 0°02′18″ 瞄B,记录 b左= 79°24′42″ 上半测回的角值: β左= a左- b左= 79°22′24″ ②盘右(倒镜)观测 瞄B, 记录 a右= 180°02′24″ 瞄A, 记录 b右= 259°24′36″ 下半测回角值: β右= a右- b右= 79°22′12″
盘左读数 + (盘右读数 ± 180°) 平均读数 = 2
④归零后方向值的计算: 各方向平均读数分别减起始方向平均读数。
⑤ 各测回归零后平均方向值的计算: 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 ⑥ 水平角的计算: 相邻方向值之差,即为相邻方向所夹的水平角。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 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2c变动范围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 差 (″) 12 24
的,望远镜绕横轴旋转形成的是一个竖直面。当存在视准轴误差 望远镜绕横轴旋转形成的是一个竖直面。 时,那么视准轴就会偏离正确位置一个∆c角,望远镜旋转的是一 那么视准轴就会偏离正确位置一个∆c角 个圆锥面 。同一目标的∆c盘左、盘右符号相反,大小相等。 盘左、盘右符号相反,大小相等。

测绘人员操作安排及操作方法方法

测绘人员操作安排及操作方法方法

测绘人员操作安排及方法实验一、水准测量之一(4课时)一、仪器准备:水准仪、标尺、钢尺。

二、培训内容及操作过程1.水准仪测量的程序(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和检核)(1)安置架设仪器:选定测站位置,测站位置应选择在前视和后视距离基本相等的地方、选择比较平坦、通视良好而且土质坚实的地方架设仪器。

架设的方法是,松开脚架螺丝,根据观测者的身高,调脚架的长度,并拧紧脚架螺丝。

脚架安装稳固后,方可取出水准仪,架设在脚架头上,轻轻拧紧联接螺栓。

(2)粗略整平仪器:选固定三角的两只腿,用脚将两只腿踩牢,通过移动第三只腿的方法,使圆气泡水准器大致对中,踩牢。

通过调整角螺旋,使园水准器居中。

调整的方法是,两手大拇指向内或向外旋转两个螺旋,使气泡中心移动到园水准管中心与第三个螺旋中心的连线上,调节第三个螺旋,使气泡居中。

(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照准标尺首先调整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将望远镜对准天空或对准白墙,用手调整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调整物镜,松开制动螺丝,旋转望远镜,使水准仪上部的缺口和准星对准标尺。

拧紧制动螺旋,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仪的纵丝靠近标尺的一侧,调整物镜的焦距,使物像清晰。

这时观测者对目镜上下移动观测,注视十字丝与标尺的成像是否有相对位移,如有位移说明有视差,调整物镜焦距,使十字丝与标尺成像无相对位移。

视差消除后,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对准水准标尺。

(4)精确置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管水准器)严格居中,使望远镜的视线严格处于水平位置,调整微倾螺旋时,速度力求均匀,速度不要过快。

(5)读数在精平后,在标尺竖直的情况下,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读完后重新检查符合水准管(管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若仍居中,读数有效;若不居中,重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后重新读数。

1.方法: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2.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

水平角测量方法

水平角测量方法

水平角测量方法1.测回法测回法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如图下图,要测量OA、OB两方向间的水平角,在B点安装好经纬仪后,观测 AOB。

测回法的步骤:1.讲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O,对中、整平。

2.盘左观测。

使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又称为正镜),瞄准目标A,读取数字ɑ左(0°00′26″),记入观测手簿;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数字b左(85°26′06″),记入观测手簿,以上称为上半测回,其角值按式(3-1)计算,即:3.盘右观测。

倒转望远镜成盘左位置(竖盘在望远镜观测放线的右边,又称为倒镜)瞄准目标A,读取数字b右(265°26′12″),记入观测手簿;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数字ɑ右(180°00′232″),记入观测手簿,以上称为下半测回,其角值为:4.取平均值。

上、下半测回构成一个测回,用DJ6级光学经纬仪观测,两个半测回之差β左-β右≤±40″时,则取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角值,即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需测n个测回时,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应改变为180°/n。

例如观测4个测回,各测回起始方向读数应分别在0°、45°、90°、135°附近。

对于DJ6级经纬仪,各测回角值之差应不超过±40″。

水平角测量方法之二(方向观测法)当测站上的方向观测数在3个及以上时,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如下图所示,测站点为O点,观测方向有A,B,C,D四个,在O点安置好仪器,在A,B,C,D 四个目标中选择一个标志清晰的点作为零方向,例如以A点方向为零方向,一测回观测的操作程序如下:1.上半测回操作。

盘左,瞄准目标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调制在0°左右(成A点方向为零方向),检查瞄准情况后读取水平方向度盘,记入观测手簿。

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B,C,D点的照准标志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依次为A→B→C→D→A,最后返回到零方向A的操作称为上半测回归零,再次观测零方向A的读数称为归零差。

水平角观测操作步骤

水平角观测操作步骤

水平角观测操作步骤
水平角观测操作步骤:
①仪器安置:选点稳固,整平三脚架,对中整平经纬仪;
②目标瞄准:旋转望远镜,依次精确照准两个观测目标;
③读数记录: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目标编号、方向观测值及觇标高;
④测回观测:按照测回法,改变度盘位置,重复瞄准读数,记录各测回数据;
⑤计算改正:考虑仪器误差、目标偏心、大气折光等因素,进行各项改正计算;
⑥角度计算:依据观测数据及改正值,计算水平角观测值及其平均值;
⑦成果检查:对比限差,判断观测质量,必要时进行重测或补测;
⑧数据整理:填写观测手簿,绘制测角草图,计算方位角等衍生数据;
⑨资料归档:整理观测原始记录、计算成果,按规定格式存档备案。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测站编号


后尺下丝
前尺下+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K2=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测回法)
日期天气仪器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期仪器组别组长
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
测站编号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作者:南宁房产网转贴自:中国房产测绘网点击数:482 更新时间:2006-1-16 文章录入:admin一、水平角测角原理如图3—9所示,A、B、C为地面三点,高程不相等。

将这三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PQ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得到A1、B1、C1三点,则水平成B1A1与B l C1夹角β定义为地面上直线BA和BC间的水平角。

由此可见,地面任意两直线间的水平角度,为通过该两直线所作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为了能测出水平角的大小,可在此两竖直面的交线上任一高度0点水平地放置一刻度盘,通过BA和BC和一竖直面,与刻度盘的交线为0m、0n,在刻度盘上相应的读数为b和a,从而求得水平角。

β=a—b (3—1)根据以上分析,测量水平角的经纬仪必须具备一个水平度盘,并设有能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指标;为了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经纬仪的望远镜不仅能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且还能在竖直面内旋转。

图3—4水平角测量二、经纬仪原理经纬仪有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三类。

游标经纬仪一般为金属度盘、游标读数、锥形轴系,目前已很少使用。

电子经纬仪尚未普及,而光学经纬仪具有读数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和密封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下面对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作简要介绍。

1.J6级光学经纬仪如图3—5是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红旗Ⅱ型经纬仪。

各部件的名称均标注在图上。

理论上,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故称为6秒级经纬仪,它属于较低精度的经纬仪,一般用于五等以下的控制测量和其他较低精度的测量工作。

J6经纬仪是由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三部分组成的。

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6用来整平仪器。

5是轴座连接螺旋,拧紧它可以将仪器固定在基座上,该螺旋不要松动,以免仪器分离而坠落。

水平度盘外面看不见,它是一个玻璃制成的圆环,盘上按顺时针方向刻有分划,从0°—360°,用来测量水平角。

照准部由望远镜、读数系统、横轴、竖直度盘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读数显微镜9可读出观测方向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