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参考书籍

心理治疗参考书籍
心理治疗参考书籍

1.Len Sperry Jon Carlson,Diane Kjos著,张莉娟等译《成为有影响力的治疗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王万情著《读书治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JoEiien Patterson,Lee Williams等著,方哓义等译《家庭治疗技术》中国轻工出版社。

4.李树珍、李镜流编著《心理诊断指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5.林朝夫著《偏差行为辅导与案例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郑希付著《临床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7.Danny Weymond j.Corsini著,王旭梅等译《心理治疗个案研究》。

8.邰启扬著《催眠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宋专茂著《现代催眠术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

11.林家兴王丽文著《心理治疗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

12.车文博主编《心理治疗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13.林崇德主编《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4.赵有业马文元主编《实用医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5.陈智编著《心理咨询》,四川大学出版社。

16.申荷永著《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7.乐国安等主编《咨询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8.晓明、张明编著《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Rita Sommers –Flanagan著,陈祉妍等译《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1.Richard S.Sharf著,胡佩诚等译, 《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2.江光荣著《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

23.钱铭怡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几种常见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前都归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确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心理学操作技术。当然,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许多心理咨询门诊实际上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心理咨询似乎与心理治疗同义。在国外,虽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不同名称,帮助者与求助者也有不同称谓,但人们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有无不同,仍有争议。一些人不赞成对二者进行区分。他们把咨询与心理治疗当作同义词来看待。另一些人则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又在二者究竟有何不同上意见分歧。美国人哈恩(M. E. Hahn)的一段话经常被人们引用:“据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专家对已有的在咨询与治疗之间的明确区分感到满意……意见最一致的几点是:(1)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4)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必然先给心理治疗下定义。按照给各类事物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理治疗的定义只有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定义也是如此:“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相同之处。一个是“协助”,即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则是“矫治”,即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尽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操作本质上不同,但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交互使用,有时也被混为一谈。例如,在咨询过程中,为了使求助者情绪相对平静,心平气和,以便进行心理交流,有时不得不对求助者实施放松治疗,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又如,在心理治疗时,若遇阻抗,无法切实地执行治疗计划时,往往要转向心理咨询,使用咨询技巧,改善求助者心态,以便使其配合治疗。两种方法交互使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便容易使人误解两者就是一回事,无法区分开来。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钱铭依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尽管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其一、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 其二、心理治疗的目的着重是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治疗程序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着重是帮助咨客发现问题,靠挖掘咨客自身的能力来解除心理困扰。 其三、心理治疗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又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病人必须听取医生的劝告、建议并服从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容易把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混淆起来,皮亚杰的是两阶段论,而科尔伯格的是三期六阶段论,要把两阶段论和三期六阶段论名称记准确。 2.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亲密;选项E,实际情形是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削弱。 3.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E.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心理治疗学相关专业知识-15

心理治疗学相关专业知识-15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A2型题{{/B}}(总题数:43,score:100分) 1.在编辑、设计测验项目时应注意 ?【A】项目的范围要与编制计划一致 ?【B】项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要的数量多一倍以上,以备筛选 ?【C】项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 ?【D】项目的说明要通俗易懂、意义明确?【E】以上都是 【score:2分】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关于测验项目的预备测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 ?【B】预测过程、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试时的情况相似 ?【C】预测时限应与正式测试的时限相同?【D】在预测中应随时记录被试的反应情形?【E】必要时进行两次预测,看两次的分析结果是否一致 【score:2分】 【A】 【B】 【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等值的测验复本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A】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B】各份测验包含相同的内容范围,但题目不应该有重复 ?【C】各份测验题型相同、题目数量相等?【D】各份测验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分布 ?【E】以上都要 【score:2分】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测验标准化是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减少测验误差的过程,它要求 ?【A】测验内容和形式标准化 ?【B】施测过程标准化 ?【C】评分计分标准化 ?【D】分数解释标准化

?【E】以上都是 【score:2分】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为了保证施测过程标准化,测验手册应该规范主试人员 ?【A】测验场所的布置 ?【B】测验材料的分发、放置方法和测验实施流程 ?【C】主试者的基本态度以及如何对被试介绍测验目的、反应方法,如何回答被试的提问 ?【D】具体项目的时限、评分方法等 ?【E】以上都是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2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2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A2型题{{/B}}(总题数:43,score:100分) 1.标志着现代心理治疗的真正开端的是 ?【A】克雷佩林所创立的精神医学体系?【B】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 ?【C】斯金纳所创立的行为主义体系 ?【D】罗杰斯所创立的人本主义体系 ?【E】贝克所创立的认知主义体系 【score:6分】 【A】 【B】【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心理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麦斯麦创立的麦斯麦术的施行。但是,直到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析》一书,并初步完成了精神分析的体系化,正式标志着心理治疗的真正开端。 2.不属于行为治疗的主要特点的是 ?【A】以行为原则为理论基础 ?【B】治疗目标是改变人的行为 ?【C】揭示个体的思想矛盾 ?【D】不过分追究过去的经验 ?【E】使用一系列的行为矫正程序 【score:2分】 【A】 【B】 【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行为主义由华生创立,该学派认为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并使用一系列行为矫正程序,不重视个体的思想矛盾和过去的创伤经验,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改变人的不适当的行为。 3.心理治疗趋向于整合的原因是 ?【A】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 ?【B】短程治疗的兴起 ?【C】各种疗法疗效相近 ?【D】各种疗法剧增 ?【E】以上均是 【score:2分】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心理治疗的不同学派在经历了多年的隔阂、对立与争论后,各家各派趋向于整合的原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9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9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A2型题{{/B}}(总题数:42,分数:100.00) 1.操作条件反射最优化的三个主要步骤是 ? A.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 B.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 C.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操作行为的习得;实践习得的行为 ? D.期望行为的选择和限定;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 ? E.操作行为的习得;限定和使用辨别线索;实践习得的行为 (分数:4.00) A. B. √ C. D. E. 解析: 2.下面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 ? B.把人的行为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C.班杜拉认为强化只可以直接强化 ? D.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 E.间接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 (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3.下面不属于非直接强化的是 ? A.自己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 ? B.学习者如果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 ? C.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就削弱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 D.如果看到受罚的行为,就会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 E.依据自我评价标准,通过自我的奖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4.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表现依次是 ? A.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 B.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 C.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 ? D.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 E.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 (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5.最近发展区是指 ? A.现有发展水平 ? B.过去曾有的发展水平 ? C.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发展水平 ? D.在别人的帮助下,由于教学所消除的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活动之间的差异 ? E.将来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6.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 B.后天的经验 ? C.主体的动作 ? D.遗传决定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假如书籍装帧犹如一组建筑,那么书籍封面无疑是这些建筑的外观。不管是西方哥特式的教堂,还是中国古典式的皇宫寺院,建筑外观都能体现出建筑的精神。而封面也是如此.将集中地体现书籍的主题精神.它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个重点。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封面的形式要素同样包括了文字和图形两大类.封面设计也同样需要突出主体形象。但从构思到表现都讲究一种写意美。表现在以文字为主和以图形为主的设计上.都是如此。 1.文字 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画面.可重复书名、加上拼音或外文书名.或目录和适量的广告语。有时为了画面的需要.在封面上也可以不安排作者名有出版社名.让它们出现在书脊和扉页上.封面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则根据设计需要安排在勒口、封底和内页上。充满活力的字体何尝不是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同样象广告设计构图中所讲述的.把它们视为点、线、面来进行设计.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2.图形 封面上的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体的写实手法应用在少儿的知识读物、通俗读物和某些文艺、科技读物的封面设计中较多。因为少年儿童和文化程度低的读者对于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而科技读物和一些建筑、生活用品之类一画册封面运用具象图片,就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 有些科技、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封面设计.有时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去提炼表现.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 在文学的封面上大量使用“写意”的手法.不只是象具象和抽象形式那样提炼原著内容的“写意”。而是似象非象的形式去表现。中国画中有写意的手法,着重于抓住形和神的表现.以简练的手法获得具有气韵的情调和感人的联想。有人把自然图案的变化方法也称为“写意变化”,在简练的自然形式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追求形式美的表现。进行夸张、变化和组合。而运用写意手法作为封面的形象,会使封面的表现更具象征意义和艺术的趣味性。如《少年文艺》封面“少”字的大特写,好似飘扬的红领巾,给人一种联想.从构思到形式上都体现了《少年文艺》的个性。而变形的儿童读物封面,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分类模拟题1含答案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分类模拟题1 A1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标志着现代心理治疗的真正开端的是 A.克雷佩林所创立的精神医学体系 B.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 C.斯金纳所创立的行为主义体系 D.罗杰斯所创立的人本主义体系 E.贝克所创立的认知主义体系 答案:B 心理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麦斯麦创立的麦斯麦术的施行。但是,直到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析》一书,并初步完成了精神分析的体系化,正式标志着心理治疗的真正开端。 2. 不属于行为治疗的主要特点的是 A.以行为原则为理论基础 B.治疗目标是改变人的行为 C.揭示个体的思想矛盾 D.不过分追究过去的经验 E.使用一系列的行为矫正程序 答案:C 行为主义由华生创立,该学派认为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并使用一系列行为矫正程序,不重视个体的思想矛盾和过去的创伤经验,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改变人的不适当的行为。

3. 心理治疗趋向于整合的原因是 A.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 B.短程治疗的兴起 C.各种疗法疗效相近 D.各种疗法剧增 E.以上均是 答案:E 心理治疗的不同学派在经历了多年的隔阂、对立与争论后,各家各派趋向于整合的原因主要有:①各种疗法的剧增;②各种疗法疗效相近;③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④各学派通力寻求影响治疗效果的共同因素;⑤各学派都认识到来访者的特点和治疗关系对疗效的影响;⑥社会和公众的压力。 4. 在弄清来访者的情况,判明问题之后,咨询者要确定此来访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焦虑症状、提高学习能力等,这些目标就是所谓的 A.一般目标 B.发展的目标 C.终极目标 D.过程性目标 E.高级目标 答案:D 心理治疗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①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治疗师所持的适用于该流派的所有来访者的目标。具体目标是指针对特定的来访者所确定的目标。②终极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终极目标是指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是上面所讲一般目标。过程性目标是指达到终极目标所要经历的一个个阶段性、过渡性的目标。 5.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共同点之一是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半精装书p1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请简要回答书籍封面的设计形式?p31 两大类型: 一种以纯粹文字编排,它靠字体、字号,经营位置和色彩、纸张工艺来完成(2分) 另一种以图

心理治疗学重点

第八章咨询中的情感评估与处理 西尔万.汤姆金斯是第一位研究情感的富有理念的思想家,他认为驱使我们的是情感,许多后弗洛伊德治疗师和学者们同意这一观点。最近几十年来,大多数治疗时都很清楚,在尽力理解人类个体的过程中,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那人最深层次的渴望和与之有关的焦虑——通过评估某人的情感世界,而非打探此人在幼年的哪个阶段生物本能受到了挫折或得到了过分满足,他们可以对此人有更多了解。 每个人的情感唤醒类型都是特异性的,因此了解情感与特定事件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某人性格的关键。(汤姆金斯擅长盲法预测某人的政见。通过观看录像,观察人们脸上的负性情感是痛苦、厌恶、愤怒还是蔑视,他可以说出此人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而且他通常是对的。) 肯伯格提出(1997),治疗师理解患者有三种途径: (1)言语交流 (2)肢体语言 (3)情感传递,这种传递大部分通过面部表情和音调来完成。 为了理解某人,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他的防御机制,还需要了解那些被防御机制压抑的情感以及那些自身具有防御功能的情感。 没有什么预先设置好的访谈问题一定可以引出来访者的情感类型,但评估情感并不难。通常,我们品主观去评估情感:假设情绪是有感染性的,那么,观察我们自己设身处地理解对方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就不难洞察对方的情感活动了。 移情\反移情中的情感 对治疗师来说,关注情感根本不需要刻意选择。精神分析特征性的反移情能使治疗师很难回避的情感变得清晰。 因为患者能使我们的诊室充斥他们的情绪氛围:他们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受挫、使我们泄气、激怒着我们、困扰着我们、愉悦着我们、使我们高兴、使我们诧异。 患者使他们的治疗师陷入冲突,与他们自己一直经历的冲突极为相似。并且他们冷眼旁观,看治疗师能否以身作则找到解决的方法。 例:小孩子在学会讲话之前就能与他们的看护者进行极为可靠、有效的非言语情感交流。成年人在交流时,也会应用儿时的能力去表达情感。他用言语表达痛苦情感的能力越差,非言语交流能力就越强。用反移情理解患者就越发重要。 治疗师常常通过对自己的情感评估对患者做出关键的诊断性推断。 使用前提:治疗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不适当的防御反应,能审视自己内心的情感生活。但我们也有局限性,我们和患者在一起时,被激发出来的情感并不总是协调、互补的。治疗师必须记住:我们完全有可能误解,所以我们需要督导。 情感评估的诊断性意义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模拟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她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经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经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创造 B.造纸术的创造 C.木活字的创造 D.铅活字的创造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示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能够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考试说明 (课程代码05546) 一、考试标准和原则 1、考试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考试依据 大纲——大纲名称: 公布时间: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编者:何其庆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年7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05年2月第7次印刷 3、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其课程的特点,考核不仅针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强调知识能力的转化;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分值比例较大,一般章节的分值比例适当。单章考核分数最高不超过30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4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三、五 不考章节是:六 一、二、四章为一般考核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能力层次结构比例约为: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20:30:30:20 4、试卷难度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难度结构比例约为: 较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较难=30:40:20:10 5、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及分值: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4分),多项选择题(4分),名词解释题(8分),简答题(12分),论述题(12分),综合运用题(60分)6、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 考方备:150克八开素描纸一张 考生备:颜料、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相关工具。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技术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技术 大纲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及其技术 1.基本理论 2.治疗技术 二、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 1.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治疗技术 三、认知学派取向的心理治疗 1.基本概念和原理 2.治疗技术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精神分析学派 C02:自由联想 C03:梦的解析 C04:阻抗 C05:移情 C06:反移情 C07:行为治疗 C08:强化 C09:泛化 C10:分化 C11:消退 C12:自动性想法 原理和观点 K01:潜意识理论 K02:人格结构理论

K03:内驱力的学说 K04:客体关系理论 K05:人格发展理论 K06:防御机制的理论 K07:关于焦虑的理论 K08:精神分析学派心理治疗的过程 K09: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K10: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K11:社会学习理论 K12: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过程 K13: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 K14:认知治疗学派 K15:五种常见的歪曲认知 K16:认知学派取向的心理治疗 K17:认知学派取向的心理治疗步骤 重要信息 I01:精神分析治疗学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 I02: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实践手段I03: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I04: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I05: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I06: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首次研究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著名的美国行为学家斯金纳发展了这一学说 正文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及其技术 1.基本理论 (1)概念和历史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指导书

课程实践考核指导书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本科(环境/平面方向)课程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课程代码: 考试方式:实践考核 撰写人: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 A Series of Book Design ) 书籍装帧设计是平面设计艺术、字体设计艺术、版面设计艺术、插图设计艺术、印刷装订设计艺术的综合体。书籍装帧设计是以书籍的整体形态为载体的多侧面、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外在和内在形神兼备的生命体。它包括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封底、背脊、扉页、环衬、插图、字体、版式、装订、印刷、纸张等一系列设计,是由书稿到装订成书所做的一系列整体的策划和设计。系列书籍的装帧设计,既要重视全套书籍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又要保证充分体现单本图书内容形式的个性特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和包装材料的种类、质地、性能。在初步认识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材质、风格后,能够对书籍进行整体效果的设计。通过深入学习使学生具备书籍整体设计的创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与技术的综合。要求书籍装帧设计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底,通晓色彩、文字以及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印刷油墨、纸张、印刷工艺、装订工艺等知识,并掌握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使用技术。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选择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结合设计理论和创作观念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及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就实例进行制作上的分解与示意,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每一个案例的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技术性工作技能的把握能力,使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很快进入设计技术执行的角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书籍的基本设计要素和分类,掌握书籍的开本及工艺制作过程,能把握好书籍中的图形、文字、编排以及书籍的整体性结构设计。 2. 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具体实例全面分析讲解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在教师的指导、审定和帮助下进行实战化训练,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书籍内容确定书籍装帧设计风格,培养学生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意识以及整体结构的构思。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30学时) 1. 书籍装帧概述了解4学时 1.1 书籍装帧的概念了解 1 1.2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3 外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4 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方向了解 1 2. 书籍整体创意理念掌握6学时 2.1 书籍的形式与内容掌握 1 2.2 书籍的开本与装本掌握 1 2.3 整体创意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 1 2.4 形式美法则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掌握 1 2.5 布置期中课程作业-市场调研实践 2 3.书籍外观设计掌握4学时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分类模拟题4含答案

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与方法分类模拟题4 A1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家庭中的情感联系由一系列三角连接的网络来保持平衡,这个概念是指 A.三角缠理论 B.家庭动力学理论 C.婚姻家庭理论 D.家庭系统理论 E.家庭认识论 答案:A 2. 最先提出危机理论的是 A.Lindemann B.Tyhurst C.Caplan D.Swanson E.Carbon 答案:A 危机理论最先由Lindemann提出,后由Caplan加以补充和发展。 3. Tyhurst理论的危机过程除了退却阶段、创伤后阶段外还有 A.开始阶段 B.平衡阶段 C.作用阶段 D.诱发阶段

E.进取阶段 答案:C 作用阶段、退却阶段和创伤后阶段为Tyhurst理论危机过程的三个阶段。 4. 处理危机最主要的阶段是 A.问题或危机的评估 B.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 C.治疗性干预 D.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E.以上均是 答案:C 5. 危机干预中的支持技术主要是给予 A.经济支持 B.精神支持 C.对当事者一切观点的支持 D.药物支持 E.法律支持 答案:B 6. 森田疗法的绝对卧床期时间一般为 A.3天 B.4天 C.7天 D.10天 E.15天

7. 危机干预的最高目标是使患者的心理功能水平与危机前相比较 A.低一些 B.相同 C.高于危机前 D.略低于危机前 E.不进行比较 答案:C 危机干预只有使当事者的心理功能与水平高于危机前的水平,才能使当事者以后能更好地面对其他危机。 8. 常用的暗示性测试法有 A.平衡法 B.问卷法 C.个案法 D.相关法 E.实验法 答案:A 9. 催眠治疗不宜用于 A.神经症 B.性功能障碍 C.危机干预 D.心身疾病 E.戒除烟瘾

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2009、10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卷轴装始于 ①羊皮纸书②简牍③帛书④手抄书 2.下列哪种不属于印刷的要素之一: ①原稿②色彩③油墨④印版 3.下列哪种不属于书籍的外观构成元素: ①勒口②开本③扉页④书脊 4.在印好的封面纸上喷上一层薄薄的塑料,称为:: ①上光②过塑③压印④精装 5.平版印刷主要是指: ①单色印刷②套色印刷③四色印刷④胶印 6.经过印前处理的图像文字,必须经过复制做出印版才能上印刷机印刷,这一过程称为: ①制版过程②印刷过程③设计过程④装订过程 7.将下列印刷工艺按正确流程顺序排列是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8.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属于: ①图像编辑软件②文字编辑软件③排版软件④矢量软件 9.印刷的工艺流程正确的顺序是下列哪种:()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10.桌上出版系统不包括:() ①设计②排版③分色④出片 11.Grayscale(灰度)模式用显示图像的灰色等级是( ①256个②365个③720个④200个 12.下列哪种不属于RGB模式的颜色。() ①黑色②红色③绿色④蓝色 13.在计算机图象处理时过度放大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因素是:() ①分辩率②显示器③色彩④设计水平 14.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要讲的是色彩运用中的:() ①主次原则②呼应原则③对比原则④强弱原则 1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计算机设计的部分:() ①处理②输入③印刷④输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题)1分,共10分) 1.书籍的腰封又称环套。 2.目前常见的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黑圆体、综艺体等。 3.书籍的色彩运用要根据书的内容、图形,意境以及表现方式来分主次。。 4.封面是书籍的最外层,可以称为是书籍的外貌整体形象。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2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2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保证神经元信息传递过程中绝缘性的是 A.白质 B.神经元 C.星形胶质细胞 D.树突 E.轴突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符合“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是 A.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 B.重视人类行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适应价值、合理性、功能性,都应该受到尊重C.各民族文化的特点由养育儿童的模式决定 D.文化差异虽然存在,但人类行为的共性多于差异性 E.研究民族的文化只对当地人来说才有重大意义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关于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①任何文化都必须从人创造的需要、目的、动机等方面给予理解,然后才能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 ②文化反过来在人的心理生物机制上发挥特殊的作用,构建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 ③文化中蕴含、折射出的社会集团或民族的心理特征 ④人的内心世界中明显受到特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特质与行为模式 ⑤心理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关系不太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E.①③④⑤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虽然心理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但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由人的观念、激情与意志创造,文化反映人的价值意识;文化塑造人的价值意识、心理与行为,所以文化与心理这两个概念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化心理学。 4.如何消除心理治疗中的文化屏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心理治疗师必须了解自己与来访者之间在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差异和相似性 ②对异族文化采取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和多元化观点的同时,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 ③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经历、自我意识和价值,尤其要注意这些因素与来访者目前症状、处境和预后的关系 ④对欠发达国家的来访者,有必要让他们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理念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所以保持大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无可厚非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E.②⑤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是兼容并蓄,对异族文化采取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和多元化观点的同时,可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②的观点不正确。对欠发达国家的来访者,可以介绍发达国家的文化理念,但不能让他们一定要接受,所以④的观点不正确。文化虽然具有民族性,但心理治疗师对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同等尊重,不应该存在大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而要克服本民族、本地及自我中心思想,摒弃偏见与刻板印象,改善交流,提高沟通质量,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所以⑤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5.对“心理科学中的共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人格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甚至对行为的正常与否的认识是一致的 B.人们对精神活动物质性基础,以及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是一致的 C.人们对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认识是一致的 D.人们对文化与心理卫生的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 E.人们对心理科学具有文化差异的认识是一致的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6.巫术、气功、流行疗法的回潮和兴起,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和健身的问题,还反映出 A.宗教管理比较落后 B.文化建设比较滞后 C.文化变迁中的群体性适应问题 D.文化迁移的剧烈性 E.文化变革的深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