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科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欧姆定律新人教版选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欧姆定律新人教版选修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欧 姆 定 律1.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C .比较几只电阻的I ­U 图像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像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D .由I =UR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解析:选D R =U I只是电阻计算的定义式,U =0,I =0时 R 仍存在,即R 与U 和I 不存在正、反比关系。

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 一定,故I 与U 成正比,D 对。

2.鸟儿落在110 kV 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导线,但鸟儿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图1A .鸟有耐高压的本领B .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的身体不导电C .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 .鸟身体的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解析:选C 鸟两脚间导线的电阻非常小,故两脚间电压几乎为零。

3.一个标有“220 V 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200 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的图线表示,给出的四个图线中符合实际的是( )解析:选C 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电压下温度不同,其电阻也不同,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大,因此图像C 是符合要求的,所以本题选C 。

4.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图2A .UB .R C.U RD.1R解析:选C q ­t 图像的斜率表示流过电阻R 的电流,由此可知,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I =U R,故C 正确。

5.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 ­I 坐标系中描点如图3所示,分别用R a 、R b 、R c 、R d 代表电阻的阻值,则( )图3A .R a >R dB .R d >R aC .R c >R bD .R b >R c解析:选A 连接aO 、bO 、cO 、dO ,U ­I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故R a >R d ,A 正确,B 错误,又因为O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故R b =R c ,故C 、D 错误。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答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某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出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多组数据,做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从U-I图像中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有U=E-Ir,可知,图线纵轴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E=1.5 V,图线的斜率为电源的内阻r=1.5-1.00.4Ω=1.25 Ω。

答案:1.5 1.252.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被测干电池、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1 Ω)、电压表(0~3 V,内阻约为3 kΩ)、开关、滑动变阻器(0~20 Ω)、导线等。

(1)在实线框中画出优选的实验电路图。

(2)实验过程中测得干电池的路端电压与相应的输出电流的多组数据,描得图像如图所示,则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Ω。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r ,在U -I 图像中,图像在纵轴的截距等于干电池电动势,图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干电池内阻,因此可得E =1.50 V ,r =0.250 Ω。

答案:(1)见解析图 (2)1.50 0.2503.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6 V ,r 约为1.5 Ω)。

器材有量程为3 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为0.6 A 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 =8.5 Ω,滑动变阻器R ′(0~10 Ω),开关S ,导线若干。

(1)在图甲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在图乙所示的器件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3)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 1时,电压表读数为U 1;当电流表读数为I 2时,电压表读数为U 2。

则可以求出E =________,r =________。

【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七欧姆定律教科版选修3_1

【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七欧姆定律教科版选修3_1

课时跟踪检测(七) 欧 姆 定 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B .电流是矢量C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部场强不为零D .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解析:选C 导体中只有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故A 错误;电流有方向,但其计算不能应用矢量法则,故电流是标量,故B 错误;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才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导体内部的场强不能为零,故C 正确;自由电子带负电,它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但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D 错误。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 .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线中的电流就越大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解析:选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故A 错误,C 正确;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B 错误;电流有方向,但电流的合成运动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故电流是标量,故D 错误。

3.有A 、B 、C 、D 四个电阻,它们的I ­U 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图1A .AB .BC .CD .D解析:选A 由于在I ­U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k =I U =1R,故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A 的电阻最小,选项A 正确。

4.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图2A .UB .R C.U RD.1R解析:选C q ­t 图像的斜率表示流过电阻R 的电流,由此可知,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I =U R,故C 正确。

5.某段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长度为l ,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以一定速率v 定向运动时,该导体中所流过的电流是( )A.env lB.enlvSC .envSD .enlv解析:选C 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导体中所流过的电流I =envS ,选项C 正确。

教育最新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鲁科版选修3_1

教育最新K12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鲁科版选修3_1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单位电荷量的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在内外电路中释放的总能量取决于( ) A .电源的电动势 B .通过电源的电流 C .路端电压的大小D .内外电阻之和解析:选A 单位电荷量的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释放的总能量就是电源提供给它的电能,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故选A 。

2.在已接电源的闭合电路里,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应是( ) A .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增大,电源电动势也会随之增大B .如外电压减小,内电阻不变,内电压也就不变,电源电动势必然减小C .如外电压不变,则内电压减小时,电源电动势也随内电压减小D .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减小,电源的电动势始终为二者之和,保持恒量 解析:选D 已接电源的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为:E =U 外+U 内,E 由其自身性质决定,一般不变,所以U 外增大,U 内减小;U 外减小,U 内增大,二者的和始终不变。

3.一个闭合电路,是由电池供电的,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B .当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增大C .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池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D .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池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解析:选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E -Ir =E -ERr+1,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即A 正确;由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关系图像得,当外电阻变化时,其输出功率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即C 、D 均错误。

4.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 ,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0.10 VB .0.20 VC .0.30 VD .0.40 V解析:选D 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路端电压值等于电动势,所以电动势E =800 mV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I 短=Er, 所以电源内阻r =E I 短=80040Ω=20 Ω,该电源与20 Ω的电阻器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I =ER +r =80020+20mA =20 mA , 所以路端电压U =IR =400 mV =0.40 V ,D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电源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电源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 电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立足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1.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外电压关系的实验装置,电池的两极A 、B 与电压传感器2相连,位于两个电极内侧的探针a 、b 与电压传感器1相连,R 是滑动变阻器。

则( )A .电压传感器1测得的是外电压B .电压传感器2测得的是电动势C .移动挡板,减小内阻,传感器1的读数增大D .变阻器R 阻值增大时传感器2的读数增大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电压传感器1测得的是内电压,A 错误;电压传感器2测得的是路端电压,B 错误;移动挡板,减小内阻,则内电压减小,即传感器1的读数减小,C 错误;变阻器R 阻值增大时外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即传感器2的读数增大,D 正确。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r 。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 .电源的效率变大D .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大解析:选B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A 错误,B 正确;根据电源效率公式η=P 出P 总×100%=U E×100%可知,当路端电压U 减小时,则电源的效率变小,C 错误;将定值电阻r 看成电源的内阻,则等效电源的内阻为2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也是2r ,因为电源的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 错误。

3.(多选)直流电源E 、定值电阻R 1、R 2以及电容器C 和开关S 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

电源的电动势E =5 V ,内阻忽略不计,R 1=2Ω,R 2=3 Ω,C =5 μF,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C 上的电荷量为1.0×10-5CB .电容器C 上的电荷量为1.5×10-5 CC .断开开关S ,电容器C 增加的电荷量为1.5×10-5 CD .断开开关S ,电容器C 增加的电荷量为1.0×10-5 C解析:选BD 开关S 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R 2两端电压,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U 1=ER 1+R 2R 2=3 V ,由电荷量表达式可知Q 1=U 1C =1.5×10-5 C ,故A 错误,B 正确;开关S 断开,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U 2=E =5 V ,由电荷量表达式可知Q 2=U 2C =2.5×10-5 C ,ΔQ =Q 2-Q 1=1.0×10-5C ,故C 错误,D 正确。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案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案

2.4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动势和内阻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理解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U=E-Ir,会解释测得的电源路端电压区别于电源电动势的原因。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会用它来计算电路电路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环境使学生能从差异中发现问题和矛盾、从实验探究中领悟物理概念的提出。

2.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外电阻的改变而引起I、U变化的深入分析,树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联系的观点.2.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正确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②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难点:路端电压、电流随外电阻变化规律.三、教学过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引入新课问:如何使小灯泡发光?(答案:接电源,提供电压,有电流等)演示:把一小灯泡用导线接在旧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或微微发光,测得电池两端有电压;换上同样型号的新干电池,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光,测得两端也有电压,但比旧电池大。

问:旧电池有电压为什么小灯泡不亮或微微发光呢?(二)新课教学1.电源电动势(1)电源的作用演示:①充电的电容器放电,用导线将小灯泡接到两极板上,小灯泡逐渐变暗,最后不亮;②当把电容器换成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长时间保持不变。

理论分析:①充了电的电容器之间有电势差,当用导线把一个小灯泡与电容器的两极板连接起来时,正电荷从正极板沿着导线运动到负极板发生中和,电路中就有了电流流过,随着两极板之间的电荷量的减少,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将逐渐减少,当正负电荷完全中和时,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减少为0,电流也就消失了(即小灯泡逐渐变暗,最后不亮)。

②当用电池代替电容器时,小灯泡的亮度长时间保持不变,说明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即电池的作用:电池内部通过化学反应,不断地移动电荷,从而维持电池两极之间的电势差)干电池的实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电源的实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如干电池、光电池、发电机等)(2)电动势1)电源的电动势投影:①展示1#、2#、5#、7#电池,并请几位同学观察电池上的规格(均为1.5V)②蓄电池电压为2.0V可见,电源两极间电压是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的,不同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不同。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一个闭合电路,是由电池供电的,外电路是纯电阻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B .当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增大 C .当外电阻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D .电池的内阻越小,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的变化越大解析:选A 根据U =E -Ir ,当外电阻增大时,I 减小,U 增大,A 正确,B 错误。

根据I =E R +r,C 错误,再根据U =E -Ir ,ΔU =ΔIr ,故D 错误。

2.有两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起来接在电动势为E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I ;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此时流过电源的电流为4I3,则电源的内阻为( ) A .R B.R 2C .4RD.R8解析:选C 由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I (2R +r ),E =43I ⎝ ⎛⎭⎪⎫R 2+r ,由以上两式可得r =4R 。

3. (多选)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9 V 、内阻r =3 Ω,R =15 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当S 断开时,U AC =9 VB .当S 闭合时,U AC =9 VC .当S 闭合时,U AB =7.5 V ,U BC =0D .当S 断开时,U AB =0,U BC =0解析:选AC 当S 断开时,U AC 与U BC 为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A 正确,D 错误;当S 闭合时,U AC =U AB =ER +rR =7.5 V ,U BC =I ×0=0,B 错误,C 正确。

4.(多选)如图2所示,直线A 为电源a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 为电源b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C 为一个电阻R 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将这个电阻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 )图2A.R接到b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B.R接到b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C.R接到a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D.R接到a电源上时电阻的发热功率较大,电源效率也较高解析:选AC 由题图知E a>E b,内阻r a>r b,当电阻R接到电源两极时,电源的效率为η=I2RI2R+r =RR+r,所以R接到电源b上时,电源的效率高,A对,D错。

高中物理教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含义.2.了解内电路、外电路,知道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3.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会进行有关计算.4.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自主预习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2.电动势(1)大小: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势差.(2)用字母E表示;单位:伏特,符号是V.(3)物理意义: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3.内阻电源内部电路的电阻称为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1)电流流过电源内部时,内电阻r上有电势降落,即电阻r两端的电压,称为内电压,U′=Ir.(2)电源外部,电流流经外电阻时,外电阻R上有电势降落,即外电阻R两端的电压,称为路端电压或外电压,U=IR.(3)电源电动势等于闭合电路总的电势降落之和,即E=U+U′=U+Ir.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在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表达式:I=ER+r.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E-Ir. 2.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1)当外电阻R增大时,由I=ER+r可知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E-Ir增大.(2)当外电阻R减小时,由I=ER+r可知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E-Ir减小.(3)两种特殊情况: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流I变为0,U=E.即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电源短路时,外电阻R=0,此时短路电流I0=E r.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所有电源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E=U+Ir适用于任何电路.(√)(3)某电源电动势为10 V,内阻为2 Ω,外接一线圈电阻为8 Ω的电动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1 A.(×)(4)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5)电路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路端电压也为零.(×)(6)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2.如图1所示,电动势为2 V的电源跟一个阻值R=9 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理想电压表测得电源两端电压为1.8 V,则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图1答案1教学过程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如图2所示,图(a)中两导体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当与小灯泡连在一起后,小灯泡发光,此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吗?图(b)中将蓄电池和小灯泡构成闭合电路,此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小灯泡持续发光的原因是什么?图2(2)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两端电压,然后把这节干电池与小灯泡构成闭合回路,再测量电池两端电压,比拟两次测量结果,电压表示数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答案(1)两导体间储存的电势能转化为电路的电能,电能转化为光能.小灯泡亮度逐渐减小,直至熄灭.电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路的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光能.电源使小灯泡两端有持续的电压.(2)第二次电源两端的电压较小.电源内部有电阻,电路闭合时,内电阻分得一局部电压.1.对电动势的理解(1)电动势是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单位:伏特,符号为V.(3)决定因素:由电源自身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跟外电路无关.2.电源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区别和联系电动势电势差意义表示电源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表示两点电势的差值单位伏特(V)伏特(V)决定因素由电源本身特性决定,对于某一确定的电源,电动势大小不变决定于电阻两端的电势,可由U=IR计算联系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正负极间的电势差例1关于电源电动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中,电动势会发生变化B.1号1.5 V干电池比7号1.5 V干电池大,但电动势相同C.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越大D.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虽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答案B解析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所以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不会改变,故A错误.电动势跟电源的体积无关,所以虽然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大,但电动势相同,故B正确.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根据W=qE可知,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不一定大,还跟移送电荷的多少有关,故C错误.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物理意义不同,单位相同,故D错误.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图3所示为闭合电路的组成,由局部电路欧姆定律知,各局部上电势降落各为多少?与电动势有什么关系?图3答案在内电路上,电流流过内阻r,电势降落U′=Ir;在外电路上,电流流过电阻R,电势降落U=IR.E=U+U′=IR+Ir.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几种表达式及适用条件(1)I=ER+r或E=IR+Ir,只适用于外电路是纯电阻的闭合电路.(2)E=U外+U内或U外=E-Ir,适用于任意的闭合电路.例2(20xx·烟台期末)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5 V,内阻r=0.6 Ω,电阻R1=3 Ω,电阻R2=4 Ω,电阻R3=6 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求:图4(1)通过电源的电流大小;(2)电源的内电压和电压表的示数. 答案 (1)0.25 A (2)0.15 V 0.6 V解析 (1)R 2、R 3并联后与R 1串联,R 2、R 3并联电阻 R 23=R 2R 3R 2+R 3=2.4 Ω干路电流I =Er +R 1+R 23=0.25 A(2)电源的内电压U r =Ir =0.15 V ,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 2、R 3并联局部的电压,U =IR 23=0.6 V .针对训练1 (20xx·聊城期末)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接a 点时,标有“4 V ,8 W 〞的小灯泡L 正常发光,当开关S 接b 点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1 A ,这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5 V .求:图5(1)电阻R 的阻值;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答案 (1)5 Ω (2)6 V 1 Ω解析 (1)当开关S 接b 点时,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 的阻值为R =U I =51 Ω=5 Ω(2)当开关S 接a 时,U 1=4 V ,I 1=P 1U 1=84 A =2 A当开关S 接b 时,U 2=5 V ,I 2=1 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1+I1r,E=U2+I2r联立得:E=6 V,r=1 Ω.三、路端电压与电流、负载的关系1.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0 V,内电阻r=1 Ω,试求当外电阻R的电阻值分别为3 Ω、4 Ω、9 Ω时所对应的路端电压.通过数据计算,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图6答案外电压分别为7.5 V、8 V、9 V.随着外电阻的增大,路端电压逐渐增大.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出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画出U-I图像,并说明纵轴截距和斜率的意义.答案由E=U+U内及U内=Ir得U=E-IrU-I图像为纵轴截距为电动势E,斜率k=-r.1.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U=E-U内=E-ER+rr,随着外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路开路时(外电阻无穷大),路端电压U=E;这也提供了一种粗测电动势的方法,即用电压表直接测电源电动势.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E-Ir.3.电源的U-I图像如图7所示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像中U轴截距E表示电源电动势,I轴截距I0表示短路电流(纵、横坐标都从零开始),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图7例3(多项选择)如图8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图8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B.电源的内阻为12 Ω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D.电流为0.3 A时的外电阻是18 Ω答案AD解析因该电源的U-I图像的纵轴坐标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故纵轴上的截距虽为电源的电动势,即E=6.0 V,但横轴上的截距0.5 A并不是电源的短路电流,且内阻应按斜率的绝对值计算,即r =|ΔU ΔI |=6.0-5.00.5-0 Ω=2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 =0.3 A 时,外电阻R=EI-r =18 Ω.应选A 、D. 针对训练2 (多项选择)(20xx·xx 级检测)当分别用A 、B 两电源给某电路供电时,其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如图9所示,则( )图9A .电源电动势E A =EB B .电源内阻r A =r BC .电源A 的短路电流为0.2 AD .电源B 的短路电流为0.3 A 答案 BD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E -Ir ,当I =0时,U =E ,由题图可知,E A =2 V ,E B =1.5 V ,E A >E B ,故A 错误;U -I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两图线平行,说明电源的内阻相等,即r A =r B ,故B 正确;电源A 的短路电流为I A =E A r A =22-10.2A =0.4 A ,故C 错误;电源B 的短路电源为I B =E B r B = 1.51.5-10.1A =0.3 A ,故D 正确.四、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闭合电路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 (1)程序法①分析电路,明确各局部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对象;②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③由I=ER+r判断总电流的变化;④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⑤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局部的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2)结论法——“并同串反〞“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都将减小.“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都将增大.例4如图10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10A.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1的电流变大,灯L2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1的电流变小,灯L2变暗C.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2的电流变小,灯L1变亮D.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2的电流变大,灯L1变暗答案D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I=ER外+r知总电流增大,通过L2的电流增大,L2变亮;由U并=E-I(R L2+r)知,变阻器与L1并联局部电压减小,示数变小,L1变暗,D正确.1.(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多项选择)对于电动势和内阻确定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I 、U 、R 分别表示干路电流、路端电压和外电阻)( )A .U 随R 的增大而减小B .当R =0时,U =0C .当电路断开时,I =0,U =0D .当R 增大时,U 也会增大答案 BD2.(电源U -I 图像的理解和应用)(多项选择)如图11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 -I 图像,由图可知( )图11A .电源电动势为2 VB .电源内电阻为13Ω C .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D .电路路端电压为1 V 时,电路中电流为5 A答案 AD解析 由题图知,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A 正确;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C 错误;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则r =2-0.86Ω=0.2 Ω,B 错误;当路端电压为1 V 时,内电阻分得的电压U 内=E -U 外=2 V -1 V =1 V ,则电路中的电流I =U 内r =10.2A =5 A ,D 正确.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如图1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1.5 V ,内阻r =0.5 Ω,电阻R 1=R 2,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大?图12答案 1.5 A 0.75 V解析 当S 1闭合、S 2断开时,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I 1=E R 1+r得R 1=E I 1-r =1 Ω 当S 1、S 2都闭合时,R 外=R 1·R 2R 1+R 2=0.5 Ω,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I =E R 外+r=1.5 A ,此即为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即路端电压U =E -Ir =0.75 V .4.(外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如图13所示,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中点亮的电灯的数目增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3A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B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不变C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不变D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电灯均为并联;当点亮的电灯数目增多时,并联的支路增多,由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增大,则内电压增大,故路端电压减小,电灯两端的电压变小,故D正确.5.(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多项选择)如图14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开关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4A.小灯泡L1、L2均变暗B.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D.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之比不变答案BCD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与灯L1并联的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流表读数变小,L2变暗,电源的内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而灯L2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灯L1两端的电压增大,灯L1变亮,故B、C正确,A错误;电压表的读数变化量(外电压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量的比值为电源的内阻,电源的内阻不变,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多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作用是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B .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只存在非静电力而不存在静电力C .静电力与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所以本质上都是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 .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荷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荷电势能增加 解析:选AD 电源的作用是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故A 正确;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既存在非静电力,又存在静电力,故B 错误;静电力与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荷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荷电势能增加,故C 错误,D 正确。

2.(多选)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 ,这表示( )A .电路中每通过1 C 电量,电源把2 J 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蓄电池断开时两极间的电压为2 VC .蓄电池能在1 s 内将2 J 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 V)的大解析:选ABD 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和表达式E =Wq,非静电力移动1 C 电荷量所做的功W =qE =1×2 J=2 J ,由功能关系可知有2 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 正确,C 错误。

电源两极的电势差(电压)U =E p q,而E p =W ,即Uq =Eq ,所以U =E =2 V ,B 正确。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因E 蓄电池=2 V >E 干电池= V ,故D 正确。

3.电池容量就是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某蓄电池标有“15 A·h”的字样,则表示( )A .该电池在工作1 h 后达到的电流为15 AB .该电池在工作15 h 后达到的电流为15 AC .电池以1.5 A 的电流工作,可用10 hD .电池以15 A 的电流工作,可用15 h解析:选C 电池上“15 A·h”是表示电池蓄存的电荷量数值,即q =15 A·h=15 A×1 h =1.5 A×10 h,故C 对,A 、B 、D 均错。

4.“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回收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飞船在太空飞行时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

某电池板开路电压是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 ,若将该电池板与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V 20 V C. V D. V解析:选D 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E=800 mV,短路电流时R外=0,故内阻r=EI0=800 mV40 mA=20 Ω。

电池板与20 Ω电阻器串联时I=ER+r=错误! A=20 mA,故路端电压U=E-Ir=-×20)V= V,D正确。

5.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a、b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a、E b和内电阻r a、r b时,画出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 )图1A.E a>E b,r a>r bB.E a>E b,r a<r bC.E a<E b,r a>r bD.E a<E b,r a<r b解析:选A 由图可知,a与纵轴交点大于b与纵轴的交点,故a的电动势大于b的电动势,故E a>E b;图像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电阻,由图可知,图像的斜率a的较大,故内电阻r a>r b;故选A。

6.如图2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时,电流表A及电压表V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图2A.电流表A示数增大,电压表V示数增大B.电流表A示数增大,电压表V示数减小C.电流表A示数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大D.电流表A示数减小,电压表V示数减小解析:选C 该电路图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所以电路总电阻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增大,电路总电流减小,通过R1的电流减小,则R1两端的电压减小,而路端电压是增大的,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故C正确。

7.如图3所示,已知C =6 μF,R 1=5 Ω,R 2=6 Ω,E =6 V ,r =1 Ω,开关S 原来处于断开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 .开关S 闭合瞬间,电流表的读数为0.5AB .开关S 闭合瞬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VC .开关S 闭合经过一段时间,再将开关S 迅速断开,则通过R 2的电荷量为×10-5C 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C 开关S 闭合瞬间,电容器充电,接近于短路状态I ≈Er +R 1=61+5A =1 A 。

电压U =IR 1=5 V < V ,故A 、B 错。

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电容器相当于断路I ′=Er +R 1+R 2=61+5+6A =0.5 A 。

此时电容器上电荷量Q =CU 2=CI ′R 2=6×10-6××6 C=×10-5C 。

断开开关S 后,电荷量Q 经R 2释放,故C 正确。

8.如图4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图 4A .电源的电动势为 VB .电源的内阻为12 ΩC .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D .电流为0.3 A 时的外电阻是12 Ω解析:选A 因电源的U ­I 图像纵轴坐标并不是从零开始,故纵轴上的截距虽为电源的电动势,即E = V ,但横轴上的截距0.5 A 并不是电源的短路电流,且内阻应按斜率的绝对值计算,即r =|ΔUΔI |=错误! Ω=2 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 =0.3 A 时,外电阻R =E I-r =18 Ω。

9.如图5所示,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 0为定值电阻,R 1、R 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

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

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图5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解析:选B 分析电路可知R1的作用相当于导线,R2增大时,R0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两板间的电压变小,场强变小,电场力变小,绳子上的拉力F等于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而重力不变,电场力变小,其合力变小,绳上的拉力F变小,B正确。

10.如图6所示,开关S接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a端移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图6A.V1减小,V2减小,A1增大,A2增大B.V1增大,V2增大,A1减小,A2减小C.V1减小,V2增大,A1减小,A2增大D.V1增大,V2减小,A1增大,A2减小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A1测干路电流,A2测并联中一支路的电流,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A1增大;因并联部分电阻没有发生变化,故并联部分的分流不变,故A2示数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故V1示数减小;因并联部分总电阻不变,而干路电流增大,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而路端电压减小,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即V2减小。

选项A正确。

11.如图7所示,R1=R3=4 Ω,R2=8 Ω,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滑到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15 V;当滑片滑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4 A。

试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图7解析:滑片滑到A 端时,R 2、R 3串联,再与R 1并联,则R 外=R 1R 2+R 3R 2+R 3+R 1=4×8+48+4+4Ω=3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UR 外r …①;滑片滑到B 端时,R 1、R 3串联,再与R 2并联,则R 外′=R 2R 1+R 3R 2+R 1+R 3=8×4+48+4+4Ω=4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 外′+r )…②。

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解得:E =20 V ,r =1 Ω。

答案:20 V 1 Ω12.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且R 1=100 Ω,R 2阻值未知,R 3为一滑动变阻器。

当其滑片P 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流过的电流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 、B 两点是滑片P 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

求:图8(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 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析:(1)题中图乙中AB 延长线,交U 轴于20 V 处,交I 轴于1.0 A 处, 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E =20 V , 内阻r =EI 短=20 Ω。

(2)当P 滑到R 3的右端时,电路参数对应图乙中的B 点,即U 2=4 V 、I 2=0.8 A , 得R 2=U 2I 2=5 Ω。

(3)当P 滑到R 3的左端时,由图乙知此时U 外=16 V ,I 总=0.2 A ,所以R 外=U 外I 总=80 Ω 因为R 外=R 1R 3R 1+R 3+R 2,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3=300 Ω。

答案:(1)20 V 20 Ω (2)5 Ω (3)300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