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养生可取吗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式养老

要点三
成功关键
该计划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全面的服务 内容和精细的服务设计,能够满足员 工的各种需求,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同时,该计划也增强了企业员工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满意度。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
候鸟式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它能够让老年人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享 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地方居住。
适应新环境
迁徙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老年人积 极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这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和 社交网络。
旅居养老
候鸟式养老模式还可以与旅居养老 相结合,老年人可以在不同的城市 或国家旅游和居住,体验不同的文 化和风土人情。
养老模式的创新
整合资源
候鸟式养老模式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 人力资源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式 养老
2023-11-08
目录
• 积极老龄化概述 • 候鸟式养老概述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式养老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候鸟式养老的挑战与对策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候鸟式养老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积极老龄化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社会、心理、身体方面积极参与和贡献,以实现自我 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持续发展。
3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更多支持候鸟式养老的政策和措施,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鼓励更多老年人 选择这种养老方式。
03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 式养老
养老观念的转变
从消极养老到积极养老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候鸟式养老强调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和 自主决策,推动老年人从消极养老向积极养老转变。
“候鸟”式养生并非人人适合

“候鸟”式养生并非人人适合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1期文/刘雪冬养生最好顺应自然规律“海南的确是个好地方,最近发布的一个长寿地图中海南位居第一,但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中医养生讲究‘三因’,即因时、因地、因人的养生。
”王宇教授针对候鸟式养生提醒广大读者。
她解释说,黑龙江省是四季分明的,而海南基本是两季,特别是三亚地区可以算一季,身体习惯了四季变化的人到一个常年温热的地方去养生,这种方式是否适宜其实值得推敲。
居住在东北的人,经过春、夏、秋三季,人体的阳气已消耗很多,冬季是“储存”阳气、养精蓄锐、给人体休养生息的极好时机。
如果每到秋冬就去海南等地,就等于让身体一直处于生发阶段,气血缺乏有效的闭藏,即该闭藏之时却生发出去了,明显违背了“冬藏”的养生规律,很容易生病。
五六十岁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尚可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但对于一些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特别是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来说,长途跋涉折腾到南方反倒增高了发病几率。
动身之前应做一次体检东北冬季的冷空气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及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确不利,而海南等地温暖潮湿,会减缓此类疾病的发生,但并不是说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去南方养生。
王宇教授说,候鸟老人由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突然置身于南方高温潮湿的环境,自身的调节功能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就会产生不良症状。
因此,提醒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高龄老人,要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做“候鸟族”,如果决定去南方,最好先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请专家帮助评估身体状况,以避免发生意外。
到南方不能照搬北方运动习惯许多北方老人,在原居住地养成了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但在北方时可以承受的运动量,到了海南等地却不能承受了。
特别是一些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的高龄老人,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心跳气短、胸闷乏力,甚至头晕耳鸣。
王宇教授建议在海南等地进行运动时要掌握好“三原则”:一是运动要适度;二是注意选择运动的时间和地点,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要找避暑通风处;三是保证充足的睡眠。
候鸟式养生享受惬意却有损健康

乐活养生之道候鸟式养生如今,夏天去凉爽的北方度夏、冬天去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候鸟式养生”看似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的环境中,非常惬意,也很享受,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可能是一种无形的“损害”。
细菌跟着你一起“候鸟养生”“四季如春”的环境虽然能让人体感舒适,但也是细菌最好的“温床”。
沈安丽副主任医师表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细菌极易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天冷了你就去南方,虽然天气是暖和不少,但很容易给细菌营造舒适的‘窝’,等北方暖和了,你又从南方‘飞’回来,更多的细菌也会跟你回来,甚至以你的身体为‘家’。
如果整天处在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中,自然也就更容易生病了。
”身体自我调节能力会衰退《黄帝内经》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基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基本,坏其基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由此可知,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
中医依照时序来调整生命状态,既与时俱进,与万物一起生息沉浮,又保持自我,稳定机体内环境而立足于生命之林。
正因如此,如果整年都如“候鸟”一般,只享受温暖的春日,完全不接触其他季节和气候变化,人体就不能随自然更替而变化、调整,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肯定会有所退化。
夏长、冬藏都有其根本道理虽然“环境医学”的概念是现代才慢慢建立起来的,但早在2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呼应”的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一年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我们生命的气血也处在一个生、长、收、藏的阶段。
所以冬天的时候,天地之气都闭藏64Food and Life 2018-08起来了,人也应该闭藏以储备能量,为来年春天的阳气生发做好准备。
老百姓常说的“猫冬”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相反,如果一冷就赶往海南、福建等温暖的地方,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就如一直在粮仓里取食而不去储藏,总有一天粮仓会亏空。
给父母多一些关爱

放飞幸福的晚年----候鸟式养生养老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背井离乡,出门寻找机遇。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空巢老人。
中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中国4+2+1的家庭越来越多,甚至更有8+4+2+1的社会结构,老人太多了,中青年人太少了,根本照顾不过来。
那些在公园里看似悠闲下棋遛鸟的老人,又有谁知道他们内心的苦涩。
空巢老人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老人的健康问题,如何保障?在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时候,大仁健康管理机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养老理念---- “候鸟式养生养老”。
“候鸟式养生养老”,顾名思义,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四处度假旅游,冬天选择去温暖舒适的南方,夏天到清凉宜人的北方避暑,将养老和度假旅游完美的融合。
大仁健康管理机构倡导的“候鸟式养生养老”来源于非药物经典疗法所提倡的环境养生,就是要求你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
经过一段时间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养生实践,重建一种适合你自己身心状况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候鸟式养生养老”重点就在一个“养”字,“养心、养神、养气血,养筋、养骨、养经络”。
从老人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入手,让老人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健康问题。
大仁健康目前拥有遍布全国的候鸟式养老连锁基地和配套的专业服务设施,南到海南、北至北京、东到太湖之滨、中至武汉已达数十个之多。
至今已组织“候鸟式养生养老服务”200多期,参加人数达到上万人。
各个基地的健康管理完全按照“大仁健康非药物管理体系”来执行,通过绿色检查、健康评估,分析身体健康状况;从经络疗法、气血疗法、心身疗法、环境疗法等四个方面入手援用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方法,包括情志调摄、四季养生、膳食调养、导引、针灸、按摩、熏蒸、沐足等等;同时配备理疗设备,提供针灸、按摩、高电位理疗、藏式熏蒸、沐足等等养生服务,针对不良生活习惯和恶劣生活环境引起的心身疾病,进行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老人从环境、营养、运动、心理等多个角度得到健康保障;让老人恢复身心健康,走出疾病对身体的困扰,走出孤独、彷徨;重获身心健康、树立健康信念,享受自我、社会、大自然的和谐养生。
南飞 高龄“候鸟”老人三思而行

南飞高龄“候鸟”老人三思而行作者:王宇来源:《科学养生》2018年第01期进入年底,随着气候转凉,北方省份的部分老人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南飞之旅。
人们形象地将这些每年天气变冷就飞往南方、第二年春天气候转暖再返回居住地、随气候而迁徙的老人称为“候鸟”。
近年来,“候鸟”式养老渐成时尚,成为一部分老人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
一般认为,这种“候鸟”式的生活属于“季节性休闲养老”,是指长期居住地和临时度假地分离的季节性养老方式,其特点是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相结合。
“候鸟”式养老的主要形态是短暂流动,而非永久迁移。
这种迁徙式养老是否是老人们最佳的生活方式?“候鸟”是否适合所有的老人?对此,我们应该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一、“候鸟”养老应遵循“顺四时”原则古代先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养生思想、养生方法应当顺应自然环境,而地域养生思想的形成,更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中涉及到地域养生的描述有很多,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日:“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灵枢·岁露论》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邪客》中云:“人与天地相应也”,等。
这一系列理论表明,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黄帝内经》奠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
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丰富的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形成了系统的养生观,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地域养生思想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提出的“顺四时、适寒暑”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顺应四时的变化调摄起居,是古今中外养生的共同之处。
中国自周秦以来就已经注意到四时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候鸟式旅居养老宣传单

候鸟式旅居养老宣传单候鸟式旅居养老宣传单一、介绍候鸟式旅居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它通过不同地区的居住与旅行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丰富、充实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候鸟式旅居养老的核心理念是"居住在不同地区,体验不同的生活",将养老与旅行融为一体,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概念解析1. 候鸟式旅居养老候鸟式旅居养老是一种通过居住在不同地方,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养老方式。
候鸟一词借用自自然界中候鸟迁徙的概念,形容老年人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地区间度过他们的晚年。
2. 引发候鸟式旅居养老的原因候鸟式旅居养老的出现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福利的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同时也意味着老年人的生活期望变得更高。
老年人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社交交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候鸟式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注重生活质量和社交互动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
三、候鸟式旅居养老的特点和优势1. 丰富的生活体验候鸟式旅居养老让老年人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他们的养老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景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使每一天都充满新鲜感和激情。
2. 社交交流的机会候鸟式旅居养老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社交交流的机会。
在不同的地方居住,老年人可以认识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结交新朋友,并参与各种社区和旅行活动,扩大交际圈子,增加社交互动。
3. 灵活的生活方式候鸟式旅居养老让老年人能够自由选择不同地方的居住时间和方式。
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选择短期或长期的住宅区域点,并决定是否购买房产或租赁住所。
这种灵活的生活方式,给老年人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四、候鸟式旅居养老的挑战与应对1. 家庭和社交网络的断裂候鸟式旅居养老可能会导致老年人与家人和老友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少。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老年人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家人和老友保持联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通信方式、视频通话和社交媒体来维持沟通。
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2023 我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候鸟式养老”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候鸟式养老,即老年人冬季迁徙至气候温暖、环境优美的地区,过冬度假,然后在春季返回原居地的养老方式。
2023 年我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促进候鸟式养老模式的发展和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2023 我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究竟是什么。
该指数是针对我国冬季候鸟式养老裙体的养老栖息地进行评估和排名的工具。
通过考量气候条件、医疗资源、养老服务等多个因素,来评估不同地区作为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的适宜度,从而为候鸟式养老者提供合适的养老地选择建议。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指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庞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且,一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养老服务水平相对较差,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有必要对我国的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老年人能够选择到适宜的地方度过冬季,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那么,2023 我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如何评估各地的适宜程度呢?气候条件是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冬季气候温暖舒适、阳光充足的地区更适宜老年人养老。
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良好的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和生活便利。
自然环境、休闲娱乐设施等也应纳入评估范畴,以全面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本指数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响应,积极推动候鸟式养老模式的发展。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候鸟式养老环境,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老年人选择候鸟式养老方式。
另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候鸟式养老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并享受到候鸟式养老的福利。
总结回顾,2023 我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的提出,为候鸟式养老者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全面的选择标准,也为候鸟式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候鸟式养生”有利有弊

■陈丽云 中医心病科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史教研室 主任、教授养生有道迁居异地,水土不服凸显“候鸟式养生”不仅容易让老年人生病,还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
中医认为,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有的人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种种症状,这时人就会生病。
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除了生理上的水土不服外,心理上的孤独也是“候鸟式移居”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北京时,平时总有一群老伙计能一起逛逛街、唠唠嗑,但去年冬天的时候,孝顺的女儿帮我办了个‘候鸟式养老’的项目,让我移居去了海南度假。
虽然天气暖和,但就那么几个玩的小岛,而且自己一个人也不太乐意出去逛,所以几乎都是一个人整天窝在租的房子里,闷得都发慌,再不和人说说话,我都快得老年痴呆了。
”北京的刘阿姨说这话的语气略显夸张,但采访中,不少“候鸟”老人都和刘阿姨有着相同的感悟。
他们纷纷表示,去外地城市过冬,虽然体感舒服了,但生活圈子却一下子严重缩水了,处处觉得陌生,大部分时间还得一个人默默忍受孤独。
对此,一些家庭让老年人独自去南方过冬、北方度夏,却并不多加考虑老人的饮食习惯、人际交往问题,反而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严重情况下,可能使老人产生心理压力,甚至造成抑郁、焦虑等轻度的精神性疾病,反而得不偿失。
(赵非一 整理)(编辑 于 望 投稿邮箱:329946870@)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夏天去凉爽的北方度夏、冬天去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候鸟式养生”的移居养生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且愈发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追捧。
不过,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其实健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
身体自我调节能力会衰退何谓“养生”?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所谓“生”,即生命、长生之意。
因此,养生并不是养老,而是对生命的一种保养。
《黄帝内经》中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候鸟式养生可取吗
作者:王凤岐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11期
冬天快到了,大雁开始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天气暖和了,再飞回故乡。
现在不少老年人也开始过候鸟式的生活了。
冬天一冷,便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等春天来了,再回到自己的故乡。
虽然这样可以让自己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般的环境中,但于健康并无多大益处。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应该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
所以冬天,天地之气都闭藏起来了,人也应该闭藏起来,储备能量,为第二年春天的阳气生发做好准备。
老百姓常说的“猫冬”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如果天气一冷就去温暖的地方,那么从中医上来说,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气血本来该藏的却生发了,健康就容易出问题。
经过春、夏、秋三季,阳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冬天则储存阳气,给它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您为了图暖和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那么阳气就收藏不起来,这样人就爱生病。
夏天也是一样的道理,夏天本来就热,热就会发汗,这就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
如果这时候到气温比较低的北方,该发的东西发不出来,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秋天的“收”和冬天的“藏”,对老年人的身体尤其不好。
所以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生病。
”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细菌容易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尤其是南方,天气暖和,也不怎么下雪,很容易给细菌营造舒适的“窝”,等北方天气暖和了,从南方“飞”回来了,更多的细菌会以您为“家”,您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
所以,还是该热的时候就热,该冷了就冷,可别因为想让自己不冷不热而丢了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人体已经适应了四季变化的环境,如果您人为地去改变它,于健康自然是无益的。
候鸟式养生不仅容易让老年人生病,还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
在《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远涉他乡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东吴就是借着这一点,打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
中医认为,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有的人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种种症状,这时就会生病。
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就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如果出现了水土不服怎么办呢?教您一个好办法,就是在睡前喝点蜂蜜水。
中医讲,水土不服与脾胃的强弱有着紧密的联系。
初到一个地方,饮食上的不适应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而蜂蜜不仅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还可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所以对水土不服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