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仔细观察图, 你认为它发映 出19世纪60年 代美国的什么 历史现象 ( )
A西进运动
B南方和北方共同进行领土扩张
C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D南北战争
影响
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 国历 史的重大转折。 ③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内忧 19 世纪中期 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
武装倒幕:鸟羽、伏见战役
前提
推翻幕府统治 政治上:废藩置县
经济上:殖产兴业
内容
军事上:建立近代化的军队 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努力展教育
第六单元复习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英国)工业革命
推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9世纪中后期
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表现
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13
一、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1865年)
北方:资 本主义经 济
起 因
对 立
阻 碍
矛盾 焦点
南方:奴 隶制种植 园经济
奴 隶 制 的 存 废
)
A巴黎公社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共产主义者 同盟 D宪章运动
2、运用你的知识判断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 是( )
A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B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 本主义 C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 “皇军” D在法律上,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
林肯
2.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 折是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 (废除农奴制)
3.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 革措施是什么?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比较项目 美国废除黑奴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时 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相同点 内 容
都解放了劳动力
影 响
都使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
不同点 条
件 无条件废除
有条件,以赎买的 方式购买土地 Nhomakorabea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领 明治天皇;
导 者
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 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 加
反幕府的强藩、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17、18世纪的英美法三国通 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发 展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那么 19世纪中期又有哪些国家完善 或者通过改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 治呢?
17----18世纪资 产阶级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 代的资产阶级革 命与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 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 种制度不能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 争“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 命”的战争?
革 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 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意义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
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消极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012·河北).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
“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
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
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A.颁布了《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复习教案【复习过程】一、导入: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统治阶级为排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实行的改革。
本节我们复习的内容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展示课题二、通习课本或复习资料。
5分钟。
三、复习达标:环节1《识伟人,说事迹》19世纪60十年代,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历史发展进程的隘口,杰出的历史人物往往会成为历史进程的重要推手,(展示历史人物),如果那个时候也有一款杂志叫《美国周刊》,他们定会出现在这本期刊的封面——谁能说说他们可以成为那个时代风云人物的理由?生答。
环节2,识记考点。
生自读内容环节3,展示课堂环节。
本节内容丰富,希望大家集中精力,积极参与,敏捷思考。
环节4,“基础扫描”——生口头逐一完成环节5,“排忧解难”——生速览表格,举手答填。
环节6,“经典回顾”——1、生同位讨论笔答,后汇报。
2、生齐答环节7,“快乐点击”,介绍活动规则,一人出题,代表完成,本组补充。
环节8,“小试牛刀”——举手抢答。
环节9,“对接中考”——1、2、3,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选择材料题的解题思路。
4、分组齐答,当堂识记(3)答案。
环节10,“记忆大比拼”——接龙回答,若前一个回答错误,后一人须重答,直到准确再继续接龙。
环节11,“复习小结”,生讨论,试写、汇报。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蓬勃兴起,俄国、日本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巩固: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扩大 日本明治维新 根本原因: 矛盾焦点: 导火线:美国南 时间:领导人: 重要文件:北战争评价:维护了 ,废除了 ,扫清了 为美 创造了条件原因:1. 阻碍俄国 的发展。
2.落后的农奴制加剧国内矛盾,威胁沙皇统治。
时间: 俄国农奴制 领导人: 的废除 目的:内容:(1)农奴成为…..(2)地主不得……(3) 性质:作用: 局限性:1. 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 入侵, 加重。
领导人:明治天皇、 、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重点)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军事性质 作用(理解)局限性1倒幕派的组成其他 2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3倒幕战争的战役地点4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态度一.选择题:1.“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 ( )A .英国殖民统治B .奴隶制度C .封建统治D .国家分裂2.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的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B .俄国1861年改革C .日本明治维新D .美国南北战争3.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消息:林肯总统宣布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参加军队了!他们获得自由了!这是因为林肯总统颁布了 ( ) A 、《独立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宅地法》 D 、《美国联邦宪法》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李强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惟一的相同点是( )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D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5.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 A .实现国家独立 B .消除种族歧视 C .维护国家统一 D .发展资本主义 6.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 .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D .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7.马丁。
复习课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亚历山大二世 。 3.领导者:______________
自由人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4.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_”
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
份地 ,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______
5.评价: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1)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__________ (2)进步性: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 重大转折点。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爆发:1861 年 4 月,南方挑起内战。 (3)转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①措施:1862 年,林肯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规定从 1863 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③作用: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 的兵源。
考点3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
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1.背景: (1)内忧:①闭关锁国,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美国 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被迫同 (2)外患:1853 年,________ 意开放港口。 2.改革人:____________ 明治天皇 。 3.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主要内容: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方面:“__________”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 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__________”,即向欧美学习,努力 发展教育。 5.评价: (1)积极作用: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 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 的重大转折点。 (2)消极作用: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任务: 维护国家统一
废除黑人奴隶制
结果:北方联邦政府取得胜利
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美国南北战争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交战 北美英属殖民地—英国 北方联邦政府—南 方叛乱诸州 双方 战争方式 民族解放战争 内战
文献及意 义 性质
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维护统一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29年后的1894年,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居各大国之首,成 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
1、资本主义工业 1、闭关锁国、落后 的封建国家 发展缓慢 2、天皇大权旁落 2、农奴时常发动 3、外国势力的渗透 起义 封建统治都出现了危机
摆
脱
自上而下改革 目的?如何评价改革的方式?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1、都允许土地 1、政治方面,“废藩 1、农奴在法律上是 买卖2、都促进 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自由人” 了资本主义的发 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 2、经济方面,允许土 展
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3、农奴在获得“解放”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这块份地
内容
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 倡“文明开化”,即向 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 育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了自由劳动力,有利 于资本主义发展。
向欧美学习(脱亚 入欧),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产值(千卢布)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 1860年 99 11600人 7954 1879年 187 42000人 51937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单元复习课)

社会福利政策
政府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 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减少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
国际关系的处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际法与国际组织
遵守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规定,维护国际秩 序和稳定。
国际贸易的扩张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理大发 现的推动,欧洲列强积极开展国 际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扩张为资产阶级带来 了丰厚的利润,进一步巩固了资
产阶级的经济地位。
国际贸易的扩张也加强了欧洲与 其他地区的联系和文化交流,对 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政治制度完善方面,资产阶级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加强法治建设,制定和实施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确保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推行民主政治,扩大公民 的政治参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强化政府 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政府的稳定 和高效运作。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 位,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经济制度的改革
总结词
经济制度的改革是资产阶级巩固统治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手段,增 强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详细描述
在经济制度改革方面,资产阶级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和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些措施有助 于增强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巩固其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
民主化和社会公正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巩 固和扩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第十六单元
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 工人运动、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撰文抨击时政→参 加工人团体的活动→了解工人生活→巴黎相会→合作研究→共同创立马克思 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会主义。 (3)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 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4)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 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成为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十六单元
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 工人运动、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2.“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英国对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促进了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发展, 开辟了巨大的国外市场,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第十六单元
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 工人运动、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一、血腥的资本积累 1.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 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2)经营者: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 英国 人后来居上,成为“三 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3)奴隶贸易路线:一般是从 欧洲 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 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 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 (4)影响:使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2.(2015·石家庄28中一模)马克思说:“美国内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了。
”在这里,马克思主要是强调( )
A.美国南北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一个国家统一的必然与必要
C.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
D.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2015·石家庄42中一模)“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又将是无形的枷锁。
”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
4.(2015·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犯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5.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
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导致双方“纽带绷紧”的是( )
A.奴隶制的废存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宅地法》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发表
6.1862年,林肯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
”这里“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北部分离 B.赋予人民主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建立民主共和
7.(2015·邢台一模)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在《资本的年代》中谈到:“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为此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 )
A.提倡“文明开化” 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废藩置县” D.废除农奴制
8.(2015·内江)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9.(2015·乐山)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农奴制度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 D.改革教育,学习西方文化
10.(2015·湖州)1868年,日本官员说过,“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入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下列属于“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举措有( )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实行三权分立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学习欧美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
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1861年4月12日南部联邦的军队为争夺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要塞,向星条旗开炮,内战打响。
——摘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述历史事件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什么?请分析这一潮流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作用。
12.探究题。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某班对中外近代化改革进行了研究。
材料一:
图一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图二日本明治维新后妇女装饰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俭,表示变法决心。
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
……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
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
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1)你认为图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3)材料三中俾斯麦的预言是否成了现实?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十三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各个击破
命题点:真题再现 1.C 题组训练 2.C 3.B 4.B
整合集训
5.A 6.C 7.D 8.B 9.B 10.C
11.(1)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
(2)俄:农奴出钱赎买;美:《宅地法》;日:允许买卖,土地私有。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工业革命的推动。
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
12.(1)①不真实。
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②真实。
通过改革农奴获得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土地。
(2)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3)实现了。
中国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
(4)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国情、体制、政策;对先进文化的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