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乘法(1)-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乘法(1)-冀教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乘法(1)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乘法的意义,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算式。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乘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到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 乘法算式: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3. 乘法口诀:学习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掌握乘法口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加法,引出乘法。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乘法的意义。

3. 讲解:讲解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解释乘法算式的含义。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乘法口诀。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

六、板书设计:认识乘法乘法算式:a×b(a乘b)乘法口诀:ab=a+a++a(b个a相加)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3.1节课后练习。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掌握乘法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开端,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或者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等奖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一等奖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一等奖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认识乘法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描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放假玩的高兴吗?生:高兴师:你们都去哪玩了和大家说一说生互说师:我去了游乐场,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游乐场。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二、自主探究师:游乐场都有什么?生:有跳绳的、、、、、、师:看到这幅图,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生组内交流师:跳绳的有多少人?启发学生思考和交流,自己独立列出算式。

生:一组跳绳的有3人,一共2组。

3+3=6教师板书3+3=6师:玩碰碰车的人有多少?生:一个碰碰车2个人,一共4个车。

2+2+2+2=8教师板书2+2+2+2=8师:坐小火车的有多少人?生1:一节车厢4人,5节车厢,4+4+4+4+4=20教师板书4+4+4+4+4=20生2:一排坐2人,一共10排,2+2+2+2+2+2+2+2+2+2=20 教师板书2+2+2+2+2+2+2+2+2+2=20师:以上的问题我们都用连加来计算,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适当提示生:两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好!回答的真不错。

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现在老师再教你一种读法。

师:3+3这个算式里,相同加数是几?几个3?生答师:2个3就读作2个3相加。

2+2+2+2 就是4个2相加4+4+4+4+4就是5个4相加。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课时 认识乘法(1)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课时  认识乘法(1)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认识乘法(1)【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意义。

2、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儿童乐园吗?今天高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儿童乐园里看一看。

可是我们只有算出上面的口算题才可以进去。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课件出示题目,找同学计算:2+8+3= 5+5+5=9+1+6= 4+4+4+4=3+7+8-= 2+2+2+2=师:咦?大门还没打开呢!原来是算式里面还藏着秘密呢!同学们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们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找同学回答。

师小结:右边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二、创造问题情境,引导探究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初步感知几个几的含义。

图一:师提问: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里,首先,我们看到一群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跳绳)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6人)你是怎样数的?(找同学回答)我们来观察一下:有几组小朋友在跳绳?(2组)每一组里面是几个人?(3个人)师:所以我们就可以—3个3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1个3, 2个3.师生共同列出算式。

板书:3+3=6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3。

板书:2个3}图二:师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玩儿碰碰车)玩儿碰碰车的小朋友有几组?(4组)每一组里面有几个人?(2个)师:所以我们可以2个2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1个2,2个2, 3个2,谁来列算式?(找同学列算式)板书:2+2+2+2=8师生一起数算式中的2。

板书:4个2。

小结:像刚才这样的情况,每一组碰碰车里的人数是相同的,每一组跳绳的人数也是相同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2、摆小棒,加深对几个几的理解。

二年级上数学冀教《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吴思孜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3

二年级上数学冀教《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吴思孜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3

1《认识乘法》教学设计吴思孜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6——17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乘法的意义。

2.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趣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视频投影、课本插图、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1)谈话:孩子们,看!谁来了?(熊大),和他打个招呼吧!熊大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一道难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请看大屏幕:一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四只青蛙,有()张嘴,()只眼睛,()条腿。

师:你怎么列算式的?有几个1相加?有几个2相加?有几个4相加?生:1+1+1+1=4,2+2+2+2=8,4+4+4+4=16(孩子们真棒!)(2)8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尝试列式,请孩子们在练习本上列算式)(3)提问:小朋友在写算式的时候感觉怎样?(引导说出,算式太长了,很麻烦)(4)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这种方法叫做乘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乘法。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师:孩子们!这次国庆长假,你们想去哪儿玩啊?2生:动物园、公园、北京、游乐场师:游乐场都有什么好玩的?生:小火车、卡丁车、飞机、划船、碰碰车、打枪……师:我们教材上也有一幅游乐场的图,(出示课本插图),在这幅画面中,藏着好多的数学问题,我们看谁能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有20个人在坐小火车,有6个人在跳绳,有8个人在玩碰碰车。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忙解答出来吗?(课件出示)生1:有多少人跳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3+3=6(人)生2:有多少人玩碰碰车?(你加了几次?有几辆碰碰车?)2+2+2+2=8(人)生3:有多少人坐小火车?(怎么列算式?加了几个4?)4+4+4+4+4=20(人)师:随机板书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乘法 冀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乘法 冀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乘法冀教版 (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画图或者实际操作认识乘法;
3.能够熟练地列出和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

二、教学内容
1.乘法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乘法;
3.列出和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

三、教学重点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乘法;
2.列出和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

四、教学难点
1.乘法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乘法。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教师会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乘法表;
2.教师会提前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和所需的材料。

2. 导入新知
1.教师通过一些生活实例介绍什么是乘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
2.教师会再次强调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 讲解新知
1.教师会在黑板上讲解乘法的相关知识;
2.教师会边讲边用乘法表演示相应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
1.教师会让学生自己上台练习列出和计算乘法算式;
2.教师会让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5. 总结归纳
1.教师会让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教师会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讲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顺畅,学生表现积极,能够很好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年级数学教案《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3

2年级数学教案《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3

《认识乘法(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17页认识乘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是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里看一看。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游乐园为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1、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1 课件演示:迪士尼游乐场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有玩跳绳的,有玩碰碰车的,有坐小火车的。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一共有多少人跳绳33=6人一共有多少人玩碰碰车2222=8人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20213仔细观察这三个加法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到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生汇报总结: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式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乘法。

——板书认识乘法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从了解到的信息和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发现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为学好乘法打下基础。

2、认识乘法1在44444=2021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是4有几个有5个。

板书:44444=2021 5个4像这样的求5个4连加,写成乘法算式为4×5=2021×4=2021间的这个运算符号叫做“乘号”,读作“乘。

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竖式》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竖式》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教师边说边板书竖式。
师:在这个乘法竖式中,你还能说出每个数的名称吗?
生:9和4都叫乘数,36叫做积。
教师在竖式中写出名称。
3、提出问题(2),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问题,然后师生列出乘法横式,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经历理解问题,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我们解决了4束玫瑰花一共有多少枝的问题,还认识了乘法竖式。下面再来看一个买玫瑰花的问题。
使学生经历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过程。
师: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4束玫瑰花一共有多少枝?
师: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9×4或4×9。
如果学生直接说出9×4=36或4×9=36,教师说明:解决简单乘法问题时,一般都是先写出乘法算式,9×4或4×9,再想口诀并写出积。
教师板书出一个算式:9×4
师:一个乘法问题,如果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只写出一个就行了。想一想,计算9×4等于多少,用哪句口诀?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答案,都很好,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提一个要求,请你根据三种花的价钱提出其他的问题,并把你提的问题口答出来。
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
●买9枝勿忘我要用多少钱?
9×9=81(元)
●买6枝玫瑰花和4枝康乃馨一共要用多少钱?
6×6=36(元)
4×3=12(元)
36+12=48(元)
……
给学生提供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机会。
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的第3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题中的信息和问题,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
●玫瑰花每枝6元。
●勿忘我每枝9元。
●康乃馨每枝2元。
●男同学提的问题是:买6枝勿忘我要用多少钱?
●女同学提的问题是:30元钱可以买哪些花?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识乘法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教学提示: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的认识乘法,延续上一节课中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小鹿情境图引入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情境图然后列出算式。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经历发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用乘法计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儿歌激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想不想一起唱一唱?(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动画,学生跟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一次就唱的这么整齐,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四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几条腿?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生1:一只青蛙有两只眼睛,四只青蛙就是四个二连加:2+2+2+2=8(只)生2:一只青蛙有四条腿,四只青蛙就是四个四连加:4+4+4+4=16(条)师:小朋友们太棒啦,说的头头是道,谁能再用乘法算式计算这两个问题?生1:求四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可以用2×4=8也可以用4×2=8生2:求四只青蛙有几条腿列乘法算式为4×4=16【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而且儿歌内容与本课知识息息相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描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放假玩的高兴吗?
生:高兴
师:你们都去哪玩了和大家说一说
生互说
师:我去了游乐场,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游乐场。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
二、自主探究
师:游乐场都有什么?
生:有跳绳的、、、、、、
师:看到这幅图,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生组内交流
师:跳绳的有多少人?
启发学生思考和交流,自己独立列出算式。

生:一组跳绳的有3人,一共2组。

3+3=6
教师板书 3+3=6
师:玩碰碰车的人有多少?
生:一个碰碰车2个人,一共4个车。

2+2+2+2=8
教师板书 2+2+2+2=8
师:坐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生1:一节车厢4人,5节车厢,4+4+4+4+4=20
教师板书4+4+4+4+4=20
生2:一排坐2人,一共10排,2+2+2+2+2+2+2+2+2+2=20
教师板书 2+2+2+2+2+2+2+2+2+2=20
师:以上的问题我们都用连加来计算,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适当提示
生:两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好!回答的真不错。

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现在老师再教你一种读法。

师:3+3这个算式里,相同加数是几?几个3?
生答
师:2个3就读作2个3相加。

2+2+2+2 就是4个2相加
4+4+4+4+4就是5个4相加
2+2+2+2+2+2+2+2+2+2就是10个2相加
师:因为它们每个加数都相同,像这样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另外的新方法。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乘法”。

[同时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
师:乘法和加减法一样,也是一种运算。

加法中有加号,减法中有减号,乘法中有乘号。

师:下面我们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看这个算式,3+3,相同加数是几?
生:3
师:几个3相加
生:两个3相加
[教师对着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板书如下 2×3
师讲解:再看这个算式,2+2+2+2 ,相同加数是2,有4个2,所以可以写成4×2=8还可以写成2×4=8
师生共同理解:4+4+4+4+4,这是5个4相加得20,所以可以写成5×4=20或者4×5=20
师:那么最后一个2+2+2+2+2+2+2+2+2+2,咱们一起数数,相同加数是2,一共10个2,所以写成2×10=20或者10×2=20
师说明乘法算式的读法。

生先试读:2×3 3×2 2×4 4×2 4×5 5×4 2×10 10×2
三、即时练习
四、总结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应该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乘法计算
[师同时板书]
师:好,那老师再出一题:100个5的和是多少?
[生兴趣岸然,积极思考,30秒之后,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1:用乘法计算 5×100
师:为什么?
生2:用乘法方便,加法太麻烦,在黑板上要写得很长,而且浪费时间。

生3:用乘法计算简便
师: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同时板书比较简便]
五、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