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进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也掌握了计算器在这个运算中的应用。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巩固练习,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学会运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使用计算器进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4.培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表达式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也知道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练习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使用计算器验证答案。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完成这些练习题。完成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1.对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
2.解决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的抽象思维过程;
3.计算器在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熟练运用。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一道含有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通过这个过程,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案(优质精编)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3.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让两个同学演示,说明“相遇”、“相对”所表示的意思。
二、自学研讨:1、出示书中情景图,让学生口述并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表演’理解这句话。
师:提出问题:北京和郑州大约相距多少米?让学生自主解决,如有困难,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1)、先算两辆车4小时各行多少米?(2)、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米? 92×4+80×4 (92+80)×4= 368+320 =172×4=688(千米) = 688(千米)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法机会。
3、出示例2及情景图。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先算两辆小汽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求相遇路程。
315÷(42+63)=315÷105=3(时)答:……4、老师黑板出3道题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应用提高书46页练一练第1、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课本相关练习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步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掌握三步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料录象。
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19年奥运会要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开展了许多与奥运有关的活动,请看录象。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这些人在做什么?(多媒体播放青岛的海滨木栈道上举行的全民健行活动的录象。
画面定格为信息窗5)师:多么热闹的场景呀!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类似的活动,你会去参与吗?你看小丽、小强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活动,老爷爷头发都白了还要坚持走完10000米呢。
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吧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学生观看录象,欣赏海滨木栈道的美景,感受全民健行活动的热闹场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了解到以下信息1、老爷爷以每分70米的速度走了30分,又以每分60米的速度走了30分。
2、老爷爷参加个人组建行活动,全程为10000米。
3、小丽一家每分走52米,走了47分。
4、小强一家每分走50米,已经走了47分。
5、参加家庭组织健行活动行程为5000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1)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10000米?(2)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离5000米终点还有多远?(3)小强一家离5000米终点还有多远?(4)现在小强比小丽少走多少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情景图中包含的所有信息。
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含小括号内一步计算)-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含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知识点1.混合运算2.加减乘除四则运算3.小括号内一步计算教学目标1.学会进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小括号内一步计算。
2.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1.孩子们能知道如何进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孩子们能掌握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孩子们能够熟练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小括号内一步的计算。
教学准备1.学生练习册。
2.黑板、彩色粉笔、橡皮。
3.混合运算打乱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问:大家都学过四则混合运算了,还记得吗?学生回答:记得。
教师:如果有小括号,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先算小括号里的。
教师:既然你们都能这样回答,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三步混合运算吧。
二、讲授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三步混合运算。
例如:6−(4−2×3)+5÷5=教师:上述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小括号,首先我们需要先把小括号里的算出来,算数优先级是乘除优先于加减,所以我们先算小括号里的乘除。
因为2×3=6,所以4−2×3变成了4−6,即4−6=−2;接着,我们再来计算小括号外的加减法运算。
由于6−(4−2×3)=−2,而5÷5=1,所以6−(4−2×3)+5÷5=−2+1=−1,所以整个算式的结果就是−1。
教师:同学们,这就是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小括号内的一步计算非常关键,一定要注意计算优先级和算式顺序的正确性。
三、练习老师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下列三步混合算式。
1.5+(8−3)÷22.10−7+3÷3×43.11−3×5+21÷7四、作业布置老师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练习册的余下部分作业并对照答案进行自我评估。
课堂总结教师要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什么是三步混合运算?2.在小括号中,该如何计算?3.乘除与加减的计算优先级是如何的?最后,按照课堂练习固化孩子们所学的知识点,并强调孩子们要在日常的数学练习中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冀教版(6)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小组合作、练习题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材来源: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复杂运算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 计算方法(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2)复杂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解决。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3.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一、导入环节(5分钟)1.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五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3.6÷1.7×6
师:想一想,计算3.6÷1.7这一步应该写“=”号还是“≈”号?
生:应该写“≈”号。
教师肯定,并板书:≈2.18×8
师:最后一步,计算2.18×8,应该写什么号?为什么?
生:应该写“=”,因为这一步没有取近似值。学生意思到就可以。
三、概括总结
1、提出蓝灵鼠的要求:大家来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分小组讨论总结,然后全班交流。
给学生创造与同学合作、总结、归纳已有知识的机会,培养合作意识,全面梳理方法。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四则混合运算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下面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写在练习本上,并举出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并书写,教师巡视。
师:哪个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各组汇报,对有条理的总结归纳给予表扬,充分交流举例。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计算过程和结果。
2、让学生观察几个算式,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然后让学生自主计算,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最后,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在掌握基本计算技能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并实际用简便方法计算,体会算法的最优化。
师:再来观察练一练的几道题,看一看哪个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教师谈话说明数学学习都用到数学计算,让学生说出学过哪几种计算。然后教师介绍四则运算以及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
在教师的启发下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知道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既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提升,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求图形的周长面积,都用到数字计算。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哪几种计算,一共有几种?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含小括号内一步计算)-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含小括号内一步计算)前置知识在进行本次学习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进行小学数学的口算•能够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理解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在小括号内进行一步计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习题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1.进行知识点讲解,介绍混合运算的概念。
2.进行范例教学,让学生通过范例深入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
第二步:学习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1.教师讲解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
2.进行一些具体的范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技巧。
第三步: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可以逐个练习,或集中进行总练习。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对不理解的进行补充解释。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运用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在练习中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深入解释和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演示、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应用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
主要包括四则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3.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做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突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做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在实例分析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对学生的反馈是否及时,是否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进行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现实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除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
和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不带括号和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解答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训练
1.诵读:二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口算:口算卡1页
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主持人提问: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书吗?
2)在童话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精灵,其中
也有我们的数学朋友,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作者把它们编成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儿童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针对孩子的特点,通过对话和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课前已经完成了课前小研究,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学习,一会儿大家共同交流。
(提前发放预习卡,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小研究,课上进行小组学习讨论。
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4【讲授】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完毕,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愿意来前面为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
1.你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分步列式解答,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3.用综合算式解答,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4.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小组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既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5【讲授】深入学习,再次总结规律
根据上道例拟个题题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自主完成带有小括号的应用题,并通过两道算式的对比观察,最终总结出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除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学习的乐趣。
活动6【练习】巩固与拓展
1.基础练习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学习
通过练习题,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活动7【测试】小结
让学生再次回忆本课所学的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本课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