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20: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4: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某省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节约选举成本②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利于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故③④的说法正确;①②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D项。
2.“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C.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D.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答案』D『解析』公推直选属于直接选举,只有D项是直接选举的优点。
A项说的是间接选举的优点;B项是等额选举的优点;C项是差额选举的优点,也不能选。
3.在某省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指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海选”与差额选举相比,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指定候选人。
“海选”不予指定,这自然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和选举结果的合理性,故③④正确;②是差额选举与等额选举相比较所具有的特征,应排除。
4.目前,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选举活动的有()①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成员②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③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教材识记内容,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成员属于间接选举,舍去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应选C。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2: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C.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D.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选举方式的特点。
公推直选属于直接选举,只有D是直接选举的优点。
A 说的是间接选举的优点;B是等额选举的优点;C是差额选举的优点,也不能选。
故选D项。
2.在某省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指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海选”与差额选举相比,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指定候选人。
“海选”不予指定,这自然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和选举结果的合理性,故③④正确;①②观点是差额选举与等额选举相比较所具有的特征,应排除。
知识点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3.在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有人认为“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是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的表现B.是错误的,没有看到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是正确的,说明国家给公民充分的选举权D.是错误的,说明该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答案』 D『解析』题目观点反映出,该选民没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政治素养不高,没有政治参与感和责任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因此,应选D。
A、C两项判断错误,较好排除;公民的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故排除B。
4.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时练习35: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含解析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单项选择题1.民主选举县有“自下而上”和“公平投票”的性质,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性质,才能算是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的规范形式是差额选举让选民“货比三家”。
由此可知①民主选举是国家性质保持不变的决定因素②民主选举的本质是人民将国家权力授予当选者③差额选举能促使候选人竞争,让选民择优选择④民众投票选举“当家人”是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职业不同、经历不同。
近3000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了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①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③可以充分优化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充分表达意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图是某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流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B.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的制度会影响选民的选择C.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有利于保障选民更好地行使选举权D.该区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4.在民主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
这种选举方式的优点是④可以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②能够为广大选民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③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素养④可能出现虚假宣传和贿赂选民等问题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①属于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②属于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相结合③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④有利于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三位80后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履职故事。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1: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
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城乡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②符合题意;“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民情、代表民意、接受选民监督,②符合题意;题干中这两项规定与民主集中制、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无直接联系,②②排除,②②应入选。
2.某县在县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答案』C『解析』我国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的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正确;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②正确。
知识点二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3.(2010·山东高考)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②1到4②1再到1②1的变化,说明我国城乡选举人大代表比例相等了,这就说明我国按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在城乡之间更加公平,充分说明我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因此,②②正确;选举比例的变化是从1953年开始至今的,因此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正确。
【人教版】必修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时练习及答案

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②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
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的意义在于
③能减少选举中的虚假宣传、贿选等不正当现象的发生
,比间接选举更优越,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③忽视了间接选举能较好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28: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近年来,北京市18个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要自荐参选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一职”。
有一位自荐参选者说:“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我参加选举的目的是维护选民的权利。
”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
这表明()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B.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C.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D.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2.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
此前几天时间里,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
该村采用的这种选举方式()①结合了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②使村民有机会选出信赖的当家人③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往往会引发贿赂选民等不良现象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3.我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选举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选举方式的选择()①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②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③取决于选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受选民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4.现阶段,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在下列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中,属于在社会事务方面的是()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②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③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④选举乡镇政府书记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5.2016年是我国县(区)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换届之年。
选举是事关选人用人的重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对此,中央提出了严禁拉票贿选的禁令,对贿选“零容忍”。
作为公民,在县(区)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①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理性判断,慎重投票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提高间接选举能力③要不谋私利,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④要履行义务,实事求是反映违反选举纪律的问题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6.某班对有关民主选举的问题进行探讨,气氛热烈。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36: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某县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
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
据此完成1~2题。
1.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与其他选举方式相比,这种选举方式的优点是()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②3.2019年1月,河南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郑州胜利闭幕,在大会主席团和代表联合提名推荐下,差额选举出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
差额选举()①让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当家人②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竞争③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在2019年村“两委”换届中,H省提出了“五选”“十不选”要求,把政治素质过硬、发展本领过硬、协调能力过硬、服务水平过硬、作风品行过硬的优秀人员推选上来,坚决把“十不选”人员挡在门外,确保不符合资格条件人员“零当选”。
上述要求()①有利于提高村委会成员的素质②有利于避免出现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③有利于提高选民的选举热情④是基于民主选举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列选项中对漫画评析正确的是()①等额选举中往往容易出现这种现象②选民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③贿赂选举违反法律,损害选举公正④选民应认真考虑候选人的经济实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我国县区乡镇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是事关选人用人的重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此,中央提出了严禁拉票贿选的禁令,对贿选“零容忍”。
那么,作为公民,在县乡换届选举中()①要不谋私利,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②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选票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提高间接选举能力④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实事求是反映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7.下表是某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统计数据,据此,你可作出的判断是()①采用间接选举方式,适应了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②采用差额选举方式,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③采用等额选举方式,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采用直接选举方式,选民有机会选出心目中的代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近年来,一种名叫“公推直选”的选举方式在多地被采用。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17: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练习题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训练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选择题知识点一选举方式1.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某校外籍教师迈克不清楚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内容是什么。
请你告诉他()A.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B.在社会事务方面,有自己所在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选举C.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级以下的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D.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2.根据下表的统计数据,你可以做出的判断是()④该选举方式有利于考虑民意和当选者的合理结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 987名代表的选举,采取了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选举方式()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在最近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某市开展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4 536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 314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依法参加了活动。
让候选人从“纸上”来到选民面前接受“面试”的做法()①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托②是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行使选举权的重要环节③旨在加大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扩大选民的选择范围④是扩大候选人的社会影响以保证当选的必要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共同点在于()A.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B.能较为充分地反映选民的意志C.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D.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知识点二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6.从1998年以来,在我国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
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7.对下图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有()①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③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④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表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知识点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8.某村在进行村委会主任选举时,选民们都投出了自己的一票,但对这一票投给谁,选民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2014年是H省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年,截至2014年年底,95 %的村委会选出了自己的当家人。
本次选举绝大部分村都采取了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的组合()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可以避免虚假宣传和贿选
③为选民行使权利提供了更多选择
④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4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6 周年。
16年来,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威信高、群众拥护、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被推选上了村级领导岗位。
村民选举当家人( )
①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②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④是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的话对我们选拔干部的启示是()
A.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范围民主推荐或评议干部,可以防止用人不正之风
B.应该直接选举,扩大民主内容和范围
C.由组织或少数人考察推荐干部的方法应予终止,预防腐败
D.多数人认可的干部必然是最好的
4.我国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的具体条件是()
①国家性质②物质生活条件③选民的文化水平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某村在进行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选举投票时,先让3名候选人进行现场演讲和答辩竞选演说,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
这种选举方式能()
①让选民选出自己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目前,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选举活动的有()
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②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参加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
“三不选”表明()
A.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B.选民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C.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D.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8.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987名代表的选举采取了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选举方式()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新《选举法》明确规定取消城乡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
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
这表明()
A.直接选举的成本过大得不偿失
B.我们进行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
C.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采取直接选举的选举方式
D.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
11.2014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6周年。
16年
来,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威信高、群众拥护、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被推选上了村级领导岗位。
村民选举当家人( )
①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②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④是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公推直选这种选举方式的优势在于 ( )
A.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B.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D.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13.某村在村委会的选举中,采取了下列措施:选举一步到位,即取消候选人的预选程序,由村民一次投票直接选举村委会,第一轮得票过半数的当选。
如果两轮投票仍然选不出村委会,在征得多数选民同意的前提下,第三轮投票贯彻简单多数的原则,不要求候选人得票过半。
严格选举程序,保证选举质量,从选举的宣传活动、组织领导、选民登记到投票、唱票、记票直至公布选举结果、颁发当选证书、进行就职演说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1)材料中的选举采用了哪些选举方式?
(2)分析在我国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中出现的民荐竞选和自荐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B
村民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③符合题意;村民可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而不是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①说法错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④不符合题意。
3.A
4.C
5.A
①②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选举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候选人进行现场演讲和答辩竞选演说,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可以让选民选出自己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当家人,也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③不合题意,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的是等额选举的特点;
④不合题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的是间接选举的特点.
故本题选A
6.A
7.B
8.D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故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项强调的是等额选举的优点,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差额选举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据此可以选出④项,排除③项。
因此,『答案』是D项。
9.D
②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的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体现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说明人大代表更具有平等性,故入选。
①选项观点错误,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并没有因为题中事例而更加广泛,我国人民民主才具有广泛性,故排除。
10.D
11.B
村民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③符合题意;村
民可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而不是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①说法错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④不符合题意。
12.C
13.(1)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2)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但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