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必修)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必修)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必修)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到卡上。

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D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 等行列。

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3. 以下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心外无物 ③未有此气,先有此理④心之官则思 ⑤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A .①②④B . ③④⑤C .①④⑤D .③⑤⑥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问题B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5.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A .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 .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主观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下列观点与右侧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A .我思故我在B .气者,理之依也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可知性B .规律性C .客观实在性D .运动 9.“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0.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24年5月10日,其次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我国设立“中国品牌日”的目的是推动企业对商品质量的重视。

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商品的质量,是因为( )①运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②商品是运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③商品的质量确定商品的价值④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自2024年12月12日起接连发行2024年贺岁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银质纪念币1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下列对该金银纪念币相识正确的是( )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有保藏价值,但不行以流通③其面值、购买力都由国家确定④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 202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小李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3 680元/人的欧洲五日游,小王在法国支付了50欧元买了几件富有当地特色的小饰品。

在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4.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24年4月1日,100美元兑换664.39元人民币;而2024年4月18日,100美元兑换622.12元人民币。

这一变更对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B.降低进口消费品的价格C.有利于出国旅游留学D.降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的成本5.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推出了定制公交,为处于同一区域具有相同出行目的的人群,量身定做“一人一座、定时定点、快速直达”的公交服务,定制公交大多单程行驶,票价高于一般公交。

定制公交票价高,取决于( )A.它的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B.它的运营成本高于一般公交C.它能供应比一般公交更好的服务D.它坚持以营利为最终目的6.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敬重价值规律的要求。

2023_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册期中思想政治(选考)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册期中思想政治(选考)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册期中思想政治(选考)模拟测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对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的。

3.矛盾的对立性具有绝对性,同一性具有相对性,矛盾的对立性或同一性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4.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所以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中向前发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6.哲学是一座高山,拾阶而上,谛听来自智者的绝音妙语;俯首凝神,让思接千载,心游八方。

每个足迹都写满了人类探索的经验,每种方法都搭建起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告诉我们①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②没有哲学的指导的人生寸步难行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④哲学具有科学之科学的功能使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为更好满足三孩家庭购房需求,杭州市发布住房新政,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限购的住房套数增加1套;报名参加新建商品住房公开摇号销售时,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通天下一气耳。

”北宋的张载进一步发展了“元气”的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气聚”生成的。

下列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与“元气”思想不一致的是①有理则有气②水是万物的本原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④世界是理念的影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

究其哲学本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10.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自去年12月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后,迅速火遍全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70分)1.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在宇宙的创建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样的是()A. 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B.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由一团活火组成的C.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D. 《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我国的很多成语蕴含着朴实的哲学道理。

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 心中有数一叶障目B.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C. 盲人摸象唇亡齿寒D. 拔苗助长缘木求鱼3.《.庄子·外篇·秋水》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辩的焦点是()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4.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志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5.《管子》中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他们是在思索()①思维与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③思维与存在是否相互确定④人们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①③6.史蒂夫·乔布斯创办的苹果公司让我们的生活因现代科技而充溢了更多的可能。

但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情愿用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2023-2024学年北京丰台区高二(上)期中政治(A卷)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丰台区高二(上)期中政治(A卷)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丰台高二(上)期中政治(A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B.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C.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 王国维曾撰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

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

”这说明,哲学的重要价值在于()A. 探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 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C. 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 使人们获得正确认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3.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无产阶级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无产阶级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无产阶级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④能够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科学之科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共同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一问题是()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问题D.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5.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近年来,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尤其是2022年历史性高温席卷亚洲、欧洲、北美等多地。

为了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人们不得不深思,这些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类又该如何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①哲学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②哲学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③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科学之科学”④哲学的产生需要人们的追问和思考[3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的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的是()[3分]A.“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长”——“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人是万物的尺度”D.“存在就是被感知”——“气者,理之依也”3.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启示我们()①深刻把握中国实际,坚持实践创新引领改革思想理论创新②在破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④不断对问题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3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汽车会比人驾驶的汽车更好更安全。

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汽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的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汽车自身成为驾驶员。

材料表明()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驶员②“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能动创造性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它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④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3分]A.①②B.①③C.③④5.在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工程之后,中国又开始布局在西部形成强大的算力以支撑东部的巨大算力需求——即东数西算工程。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B. 计划经济制度C. 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D. 国有经济主导制度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守国家秘密D. 以上都是5.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依法治国C. 以德治国D.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 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B. 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C.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A.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 维护社会稳定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A.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 以上都是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包括:A. 出版自由B.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以上都是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平等权利包括:A. 男女平等B. 各民族一律平等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A. 受教育的权利B. 劳动的权利C. 休息的权利D.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1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A. 依法纳税B. 服兵役C. 参加民兵组织D. 维护社会秩序1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职责包括:A. 制定和修改宪法B. 制定和修改法律C. 监督宪法的实施D. 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1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批评和建议权C. 控告或者检举权D. 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不受压制的权利15.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会权利包括:A. 劳动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 受教育的权利C. 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D. 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四川省天立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四川省天立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天立教育24-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试卷政治(3+1+2)本试卷共5页,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2024年7月18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为此要( )①回看走过的路,更要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②比较别人的路,要全盘吸收和借鉴他国政治文明③远眺前行的路,要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定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

此次下调有利于()①传递积极货币政策信号,刺激消费②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③改善信贷环境,消除银行经营风险④使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当前,全国各地暑期文旅市场消费正迅速“燃”起来、“火”起来,整体呈现出供需两旺、欣欣向荣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387万人次。

暑期文旅消费“火辣滚烫”,为经济回升注入澎湃动能,点燃夏日经济强大引擎。

暑期消费热()①彰显我国国内消费市场巨大潜力,满足消费者各种文旅需求②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利于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③有利于带动供给的提升和创新,推动供需循环达到更高水平④说明我国消费环境日益完善,暑期消费是拉动内需的主引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为全党上下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指明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命题人:陈发足审题人:郑乃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这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类的实践活动 B.人们的思想意识C.人类的智力活动 D.人们的主观情绪3.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

这说明( ) 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论断说明()①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②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暴露了神创论的谎谬性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①每个人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②生产实践中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③生活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④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列选项中与右侧漫画意思一致的观点是()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D.思维决定存在8.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正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10.从世界观角度来看,右侧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1.有人洒脱地说“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

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 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2.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指()A.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1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下列与此观点所犯错误一样的是( )A.按图索骥 B.稳如泰山C.坐地日行八万里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15.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这说明()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事物运动是捉摸不定的 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16.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A.价格时涨时落 B.苹果落地C.太阳东升西落 D.新陈代谢17.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

这表明()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18.下列说法与右图8漫画《如此的是()A.吃一堑,长一智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C.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D.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19.几十年来,人们对洞庭湖实行“围湖造田”,使“八百里洞庭”,变成“三百里洞庭”,改变了洞庭湖生态结构。

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洞庭湖围湖造田的部分全部被洪水淹没。

洞庭人围湖造田的实践()A.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B.违背了生态规律势必要受其惩罚C.是依据规律改变现状建立新的联系 D.符合主观与客观具体统一的哲理20.2018年度,出现很多描绘社会现实的网络流行语,“给力”“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等等。

每个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

这说明( )A.物质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1.意识的本质是()A.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的机能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实践的产物22.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24.下列各项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有()A.经济体制改革B.蜘蛛织网C.中国科学家南极考察D“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体现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26.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主观能动性D、可知性27.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8.抗生素是人类抵御细菌感染类疾病的主要武器。

但是,最近,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病菌”,它可以让致病细菌变得无比强大,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

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敌得过这种“细菌”。

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人们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B.要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C.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着的D.世界上只有认识的事物,没有尚未认识的事物29.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楚国有一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

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A.离开物质谈运动 B.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离开运动谈物质 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30.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具有条件性C.认识具有无限性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32.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在问该国地震局为什么没有能够准确预报这次地震。

事实上,地震预报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每次大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

这说明()A、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真理是无条件的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无条件性B、客观性C、具体性D、主观性3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是欧几里德提出的重要定理。

但后来科学家发现,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0。

这表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与谬误没有明显界限C.真理性的认识是不存在的 D.真理是主观的35.在审视复杂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共3题,36题8分,37题10分,38题12分,共30分)36.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各属于哪一哲学基本派别?划分它们标准是什么?(4分)(2)简述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根本大观点。

(4分)37.20l0年7月12日,南非世界杯落下帷幕,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的西班牙队捧走了大力神杯。

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如下秘诀:秘诀一:“三线均衡,阵容齐整”。

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后防、中场、前锋,人才济济、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秘诀二:“强大的头脑和激情”。

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风也同样地“西班牙”、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比赛。

秘诀三:“重视训练的科学性”。

西班牙队每天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西班牙队获胜秘诀的哲学依据。

(10分) 38.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政治答题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二、综合题(共30分)36. (8分)答:(1)(2)37. (10分)答:38. (12分)答: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政治参考答案(理科)一、单项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二、综合题(共30分)36. (8分)答:(1)材料一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材料二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2分)划分它们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2分)(2)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