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节水抗旱工程造林技术试验示范与思考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彭阳县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彭阳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彭阳县不断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子,通过多种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1. 推广高效灌溉技术针对彭阳县土地干旱、温度高、蒸发强、土壤贫瘠等特点,县政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并对符合条件的农田进行改造,提高灌溉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彭阳县加大了投入力度,建设了更多的水库、渠系、水泵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确保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和水资源的保护。
3. 推行农业节水种植彭阳县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型种植模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节水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并在农田里实行科学浇水、梯田利用、地膜覆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田用水量。
4.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发展节水型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5. 宣传推广水资源节约理念彭阳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水资源节约理念,鼓励广大农民自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成效1.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率大幅提升通过多年的努力,彭阳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普及面积大幅提升,已覆盖全县大部分农田,有效降低了农田用水量,提高了灌溉利用率。
2. 农业产量稳步增加由于实行了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行节水型种植等措施,彭阳县的农业产量稳步增加,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
3. 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每一滴水都得到了合理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为农民增加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4. 农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彭阳县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节水型农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农产品品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彭阳县注重节水意识的培养。
该县政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节水知识,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通过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场所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并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单等,提醒群众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该县政府还组织开展节水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加深群众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彭阳县积极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
该县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
在农田灌溉方面,实施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该县政府还大力开展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设,提升供水管网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漏水和输水损失。
彭阳县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该县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
通过对地下水、水库水位、雨水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该县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彭阳县开展了水价调整和鼓励节水的经济手段。
该县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水价,提高用水成本,鼓励群众节约用水。
对于节约用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贴,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节水活动。
通过经济手段的引导,彭阳县有效降低了用水量,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彭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提高群众节水意识,推进节水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以及实施经济手段,该县有效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彭阳县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努力实现节水目标。
宁夏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宁夏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彭阳县位于六盘山东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土地总面积2528.65km2,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12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其中耕地面积6.69万hm2。
1983年10月建县,现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3.5万人。
年平均气温7.7℃,无霜期158天,降水量350-550毫米。
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
面对这一现状,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立足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建骨干工程42座,中、小型淤地坝97座,小型水保工程22687座,林木覆盖率、水平梯田、治理程度分别由建县初的3%、3万亩、11.1%提高到28.7%、59.8万亩和73.5%,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1、坚持立足实际,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建县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县委、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坚持恢复植被、改土治水,走生态建设的路子,先后提出了白岔流域“三三制”农业经营模式(农、林、牧各占三分之一);“1335”家庭单元模式(户均1眼井窖,人均3亩基本农田,户均3头大家畜,人均5亩经济林);“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立体治理模式(山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山坡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干支毛沟修建谷坊、塘坝、水窖,拦蓄径流发展灌溉,并适当开发沟坝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彭阳县委、政府抢抓机遇,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彭阳山川秀美”的目标。
同时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把流域建设和生态移民、“大花园、大果园”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以水定产、保障口粮、保持水土、培育经济支柱产业、开发现代农业”的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流域建设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彭阳县北部干旱区抗旱造林综合示范区造林技术

山桃 为 一年 生 苗 , 地径 0 . 7 c m, 根系2 5 c m以上 , 截 干 高 度
5 ~ 1 0 c m; 杞 柳采 取 插条 造林 , 插条 长 度 2 5 c m, 芽 体 饱满 , 小
5 ~ 1 0 c m; 沙棘 为 一年 生 苗 , 地径 0 . 3 c m, 根系 2 5 C I T I 以上 , 截
干高 度 5 ~ 1 0 c m。
2 . 3 栽 植
县 在 王洼 镇 8个 行政 村 , 采 取抗 旱 造林 综 合技 术 措 施 , 建 成 抗 旱 造林 示 范区 7 9 3 . 3 3 h m , 其中: 荒 山造林 2 6 6 . 6 7 h m2 , 荒
交。 山桃春 、 秋季 栽植 , 山杏容 器苗 一年 四季 均可 栽植 , 栽植 时
采用“ 三 埋两 踩 一提 苗 ” 法。 苗 木栽 植 前进 行截 干 , 截 干保 留 高度 5 ~ 1 0 C I T I , 栽植 时 覆 土 到 苗木 原 土 印 5 ~ 1 0 c m处 , 然 后
术、 道路 绿 化抗 旱造 林技 术 、 经 济林建 设技 术 , 以供 参考 。
关 键词 抗旱; 造 林技 术 ; 宁 夏 彭 阳 中图分 类 号 ¥ 7 2 8 . 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 1 4 - 0 1 6 8 - 0 1
为 了提 高彭 阳县 北 部 干旱 区 造 林 成 活 率 和 保 存 率 , 改 善 环境 质 量 , 使 人居 环 境更 加 优美 , 同时 也 为 同类 型 区生 态 建 设提 供 和总 结成 功 经验 , 加 快干 旱 区生 态建 设 进程 , 彭 阳
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探析

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探析摘要介绍了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情况,主要包括林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现状、林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林业科技投放及相关配套政策等,以期促进当地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宁夏彭阳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土地总面积2 528.65 km2,其中耕地面积14万hm2。
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残塬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为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
建县以来,彭阳县立足县情,坚持生态立县,狠抓科技创新,大力开展林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取硬措施、硬作风落实硬任务,抓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点建设,在节水工程抗旱造林、经济林示范园综合管理、旱地仁用杏丰产栽培、山杏低产林丰产改造、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推广了以“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为主的旱作林业技术,并在工程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19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712 km2,森林覆盖率达到24.2%,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效果。
1林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现状1.1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情况全县共有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1个,主要承担营造林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林木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林果设施栽培等技术管理。
现有林业技术推广人员89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14名、林业工程师65名。
1.2工程建设自1994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杏一果”扶贫开发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技引导、典型引路的措施,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达到治理一个流域,建立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
确定了以红、茹河流域为中心产业区,建设以苹果、梨、核桃、花椒、鲜食杏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以蒲河流域为中心产业区,建设山杏、仁用杏为主的“两杏”基地,通过抓基地、建示范、强管理等措施,累计经济林基地建设面积达3.2万hm2,建设施栽培日光温室137棚,面积10.47 hm2,发展优质葡萄、杏、桃、李,年果品产量达34 289 t,总产值达到4 000万元,新建科技示范园17个,示范面积2 200 hm2。
对彭阳县抗旱造林树种配置的思考

山杏与沙棘渊柠条尧杞柳冤与紫花苜蓿 杏树与黄花菜
混交方式
株间尧行间 行间
行间尧带状 行间尧株间 行间尧株间 行间尧带状 带状尧块状 带状
行间尧带状 株间
适应的立地类型及林种
农田地埂尧道路防护林 农田地埂防护林尧沟壑水土保持林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尧土石质山区水源涵养林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 黄土丘陵区山顶水保型薪炭林
川台塬农田地埂
光热土肥好尧水分较好
新疆杨尧旱柳尧白榆尧臭椿尧刺槐尧白蜡
山地公路两旁
光照好尧温度较低尧土肥水较差
油松尧云杉尧山桃
川台塬区公路两旁 光热土肥好尧水分较好
油松尧云杉尧新疆杨尧垂柳
山麓缓阳坡
光热土肥好尧水分中等
花椒尧核桃尧桑树尧杏树尧黄花菜尧药材
山麓缓阴坡
光热水肥较好
肉用杏尧仁用杏尧梨树尧桑树
中图分类号 S7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渊2021冤13-0137-02
DOI院员园援猿怨远怨/躁援蚤泽泽灶援1007原5739援圆园圆1援13援057
开放科学渊资源服务冤标识码渊OSID冤院
彭阳县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遥 1983 年建县初期袁 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袁十年九旱袁荒漠化尧石漠化尧沙 漠化严重袁森林覆盖率仅为 3%袁林地面积 1.83 万 hm2袁 年降雨量不足 350 mm遥 经过 30 多年地植树造林袁实 行山尧水尧田尧林尧路综合治理袁推广野88542冶隔坡反坡 水平沟整地尧截干深栽等一系列旱作林业技术袁宜乔 则乔尧宜灌则灌尧宜草则草袁应用合理的林种及树种配 置模式袁林地面积增加到 13.59 万 hm2袁森林覆盖率提 高到 30.6%袁年降雨量累计 756.9 mm遥 实践证明袁彭阳 县抗旱造林树种配置值得在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遥 现 将彭阳县抗旱造林树种配置相关内容介绍如下遥
彭阳县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经验与做法

彭阳县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经验与做法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彭阳县作为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地区之一,水土保持工程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此,彭阳县积极探索水土保持工程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采取了以奖代补的试点项目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将从彭阳县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深入探讨。
1、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在项目实施之前,彭阳县相关部门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当地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项目的实施方案。
方案中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分解,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积极营造政策支持环境。
为了更好地推动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的实施,彭阳县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多次协商和沟通,最终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县级政府还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拨款,用于项目的实施。
3、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彭阳县建立了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将项目实施过程纳入了考核评估范围,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4、注重宣传和宣传。
彭阳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其中。
县级政府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了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了一个共建共享的氛围。
1、科学合理的项目选址。
在项目实施之初,彭阳县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等因素,科学地选取了一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土地进行项目的实施。
在选址过程中,还充分听取了当地的村民的意见,避免选址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纠纷。
2、注重技术创新。
对彭阳县石家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思考

收稿日期2015-05-18近年来,彭阳县坚持做大做强“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即林果产业、草畜产业、玉米产业和劳务产业,集中连片发展以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为主的产业经济,发挥示范基地带动效应,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项目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问题,变被动靠天吃饭为主动调整,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通过实施石家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和当地生态环境。
1彭阳县石家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彭阳县石家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位于彭阳县东北部,属彭阳县冯庄乡茨湾村,东西长3.0km ,南北宽约2.0km ,距彭阳县城约65.0km 。
石家坪水库始建于2010年,位于彭阳县冯庄乡茨湾村,属安家川流域,该流域平均径流深26.5mm ,多年平均降雨量450mm ,多年平均径流量1205.0万m 3。
控制流域面积502.0km 2,坝高13.0m ,坝顶长85.0m 。
设计水平年20年,校核洪水100年,设计总库容25.6万m 3[1-4],目前水库运行良好。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1建设内容项目区主要为冯庄乡茨湾村166.66hm 2大田作物(作物以玉米为主)及中草药解决灌水问题,中草药种植面积为93.33hm 2,大田作物种植面积为73.33hm 2。
灌水方式为滴灌。
2.2建设规模该工程新建取水建筑物1座,安装250QJ50-280/14、250QJ50-80/4潜水泵各1台,安装IS80-50-200管道加压离心泵1台,架设150kVA 和30kVA 变压器各1台,10kV线路1.5km ,380V 线路1.0km 。
工程铺设扬水管道2条,长2.7km 。
茆头加压泵站扬水管道长2.0km ,管材为UPVC 管,管径为φ125mm ,压力等级为2.0MPa ;石家坪加压泵站扬水管道总长0.7km ,管材为UPVC 管,管径为φ125mm ,压力等级为0.8MPa ;铺设干管3条,总长3.65km ,管材为UPVC 管,管径为φ160mm ,压力等级为0.8~2.0MPa ;滴灌带总长913.00km ,管材为PE 管,管径为φ16mm ,管道壁厚1.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项 目完 成 任 务 .
该项 目于 2 0 0 3年 2月 由 国家林 业局 批 复 立项 ,o 3年 2o
8月 自治 区林 业局 批复 了《 目总 体设 计 》 当年 项 目开始 实 项 , 施 。 目由 自治 区 林 业 局 主管 、 阳 县林 业 局 承建 、 夏农 项 彭 宁 林 科 学 院荒 漠 化 治 理 研 究所 为 项 目技 术依 托 单 位 。 目建 项 设 地点 位 于 彭 阳 县 白 阳镇 ( 崾 岘 乡 ) 原 阳洼 流 域 ( 中庄 流 含
保墒 造 林主 要在 树 盘 下采 取覆 膜 、 草 2 覆 种保 墒 技 术 措施 ,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⑦高接换头改良技术 。 采取无性繁殖技
术 , 接 品质 优 良 、 旱 、 寒性 能好 的优 良 杏子 品 种 或 其 嫁 抗 抗
他树种, 提高造林成效。 ⑧生根粉 、 保水剂应用技术。 造林 前
水 、 脱抗 4 1 。 在
园内 建 蓄水 窖 、 水 池 , 蓄 雨季 蓄 水 或 人 工 引水 。 入 旱季 实 进
施微重力滴灌或渗灌 , 达到补充灌溉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 ⑩
技 术 。 对 干旱 、 针 半干 旱 区鼢 鼠 、 兔严 重 危害林 木 的 情况 , 野 采 取 人 工捕 杀 、 毒 、 投 网套 或 树 干 涂 白 等措 施 进 行 防 治 , 降
国家 天 然 林 保护 工程 等 林 业 重 点 工程 在 干 旱 、 干 旱 地 区 半 的发 展 进 程 。 了进 一 步 加 强 林 业科 技 在 推 进林 业 重点 工 为
程 中的 作 用 , 自 治区 林 业局 申报 , 家 计 委 、 经 国 国家 林 业 局
剂、 套袋等措施减少水分散失翻⑥覆盖保墒造林技术。 。 覆盖
林 示范 18 0 m , 原 计划 任 务高 9 %, 中 交岔 关 口流 2. h 比 0 . 其 7
域 完 成整 地 造 林 3 .7h , 8 mz阳洼 流 域 ( 崾 岘 中庄 ) 6 含 完成 整 地 造林 示 范 8 .3h 在 阳 洼仁 用 杏 示 范 园新 建 微 重 力蓄 93 m ;
2年 共 完成 项 目建 设 1 1 3h 其 中集 水 工程 整 地 造 6 . m , 3
域 )交岔 乡关 口流 域 ; 目建 设 任 务 共 10 m , 中集 水 、 项 5 z其 h
工 程 整 地 造 林 示 范 1 66 mz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示 范 3 .3 1 .7h , 33
331 集 水 工程 整地 蓄水 保 墒效 果 良好 , 干 旱 、 干 旱 山 .. 为 半
林 成 效 ( 林 成 活 率低 、 存 率低 、 长 量 小 ) 一 瓶 颈 因 造 保 生 这
素 , 合 运 用集 水工 程整 地 技术 和 适宜 的抗 旱 造林 技 术 , 综 建
立 有效 的 节水 应用 技 术体 系 , 到提 高 成活 率 、 存 率及 生 达 保 长量 的 目的。
水灌 溉技 术 示范 3 . m 。 3 3h 2 3
33 项 目建 设 成 效 .
h 目建设 期 限 2年 (0 3 20 年 )总投 资 l5万 元 , m; 项 20- 04 , 6
其 中国家 投 资 1 o万 元 , 4 地方 自筹 2 5万 元 。
2 项 目宗 旨
项 目针 对 干旱 、 半干 旱 山区 土壤 水 分匮 乏 , 严重 制 约 造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年第 1 01 7期
林 业科 学
彭阳县节水抗旱工程造林技术试验示范与思考
邓 志峰 韩 明 哲
( 宁夏 回 族 自治 区 彭 阳 县 城 阳 林 业 工 作 站 , 夏 彭 阳 7 6 0 宁 5 50)
摘 要 从 项 目立 项 、 目宗 旨、 项 实施 情 况 、 新 点 、 在 的 问题及 发 展 方 向等 方 面对 彭 阳县 节水 抗旱 工程 造 林技 术试 验 示 范项 目进 行 创 存 总结 , 为提 高 干旱地 区造 林成 活 率提供 参 考。 以 关 键词 节水抗 旱 工程 造林技 术 ; 试验 示 范 ; 目总结 ; 项 宁夏 彭 阳 中图分 类 号 ¥ 2 . 文 献标识 码 A 7 82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7 0 0 — 1 0 7 5 3 (0 1 1— 2 7 0
蘸 生 根 粉 、 保 水 剂 等 高 吸 水 性 树 脂 , 高 苗 木 自身 的保 涂 提
评 审批 复 , 选择 在 彭 阳县 实施 “ 节水 抗旱 工程 造林技 术 推 广 项 目” 通 过 推 广 实 施 节水 抗 旱 造 林 , 高 林 业 重 点 工程 造 。 提
林成 效 。
1 项 目 立 项
3 项 目实 施 情 况
区 造林 工程 整地 提供 了科 学依 据 。0 3 , 项 目区分别 对 20 年 在 采 用 隔坡 反坡 水 平 沟和 反坡带 子 田整地 方 式 造林 的 0 1 0 ~ 0 CI 围 内土壤 含 水量 进 行 测定 , I范 T 隔坡 反坡 水平 沟 整地 造 林 地 0 2 、0 4 、0 6 、 ~0 8 ~ 0 的土 层 4次 测 定 ~ 0 2 ~04 ~0 6 8 、0 10c 0 m
水 分散 失 , 年 生 小 苗 在 苗 木土 印 上方 5 1 m 处截 干 栽 一 ~ 0c 植 , 年 生 或 多年 生 大 苗采 用定 干 栽植 , 后 采 取 涂 保 水 二 栽
开展 节水 抗 旱 造林 技 术试 验 示范 , 旨在 依靠 科技 进 步 。 合 综 运 用集 水 工 程 整 地技 术 和 适 宜 的抗 旱 造 林 栽 培技 术 . 动 推
针对 宁 夏 南部 山 区干 旱 、 干 旱黄 土高 原 水 分匮 乏 、 半 植 被稀 疏 、 林 成 活 率 低 、 土 流 失 严 重 等 问题 。 制 约 宁夏 造 水 从
地 区 半干 旱 区 造 林 成效 的主 要 限 制 因 素— —水 为 突破 口 .
墒直播柠条 。 ⑤小苗截干、 大苗护干深栽造林技术。 为减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