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猫赏析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剧猫教案

音乐剧猫教案

音乐剧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了解音乐剧《猫》的背景和故事情节;3.学习音乐剧《猫》中的歌曲和舞蹈,并能够表演;4.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音乐剧是一种集歌曲、舞蹈、对白和戏剧元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它通常由一个故事情节、一系列歌曲和舞蹈组成,以表演者的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结合,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主题。

音乐剧的特点包括:•歌曲和舞蹈是音乐剧的核心元素;•音乐剧通常有一个明确的故事情节;•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对白、唱歌、舞蹈等;•音乐剧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音乐剧《猫》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音乐剧《猫》是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它于1981年在伦敦上演,随后在百老汇和世界各地上演,成为了一部备受欢迎的音乐剧。

《猫》的故事情节围绕一群猫展开,它们在一个垃圾场里度过了一个晚上,唱歌、跳舞、讲述它们的故事。

故事中的每只猫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它们通过歌曲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整个故事充满了幽默、温情和感人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猫的生活和情感。

3. 学习音乐剧《猫》中的歌曲和舞蹈,并能够表演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音乐剧《猫》的视频或者听音乐剧《猫》的原声音乐来学习其中的歌曲和舞蹈。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听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2.学习舞蹈,了解舞蹈的动作和节奏;3.将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配角色,让每个学生扮演一个猫的角色;2.练习歌曲和舞蹈,让学生熟悉自己的角色和表演内容;3.进行排练,让学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4.进行演出,让学生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能力通过学习音乐剧《猫》中的歌曲和舞蹈,并进行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能力。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中的音乐赏析音乐剧《猫》被誉为当代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故事通俗易懂但戏剧结构逻辑严密,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作为多层次的线索,在给观众带去审美感受的同时增强全剧的逻辑性。

本文通过对它歌词、歌曲创作与声乐表演等声乐审美特征方面进行赏析。

一、音乐剧《猫》简介本剧以杰里科猫们一年一度的月圆之夜升天大会为故事背景, 讲述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 聚集在垃圾场内, 等待着百岁高龄的首领老杜特洛诺米的到来。

它们尽情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希望能够被选中升入天堂后重获新生。

一直厌倦猫族生活到外面闯荡的“魅力猫”格瑞泽贝拉也来到了聚会中, 她此时已尝尽了世态炎凉, 失去了当年光彩照人的容颜, 而且变得蓬头垢面、无比邋遢, 她渴望重新回归到猫族中, 但猫儿们不愿接受这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 对她非常敌视。

最终,她以一曲《回忆》追忆往事, 平息了所有猫们对她的敌意, 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

也因这曲《回忆》她被选为上天堂重获新生的幸运猫。

此剧是以简单的戏剧结构来承载舞蹈、音乐及舞美等元素来展现百老汇式的音乐剧。

在整体音乐展现上它沿用以节奏多变的爵士音乐风格来贯穿全剧, 再配以多种元素的电子音乐作为辅助勾勒, 描绘出一台梦幻般的音乐诗剧。

整部音乐剧的乐曲尤其非常优美动人, 除去欢快的爵士型音乐, 还有激烈的摇滚、幽怨的布鲁斯以及高贵典雅且带古典风味的古典流行乐, 在将近三小时的演出中, 共容纳了二十三首独创乐曲, 随着剧情的推进, 曲式氛围由主线爵士音乐转接各种类型音乐元素, 形成主曲副曲相互呼应的流畅式倾泻,带给观众无尽的审美享受。

二、《猫》的声乐审美特征分析首先,歌剧《猫》歌词的隐喻性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把本该聚集到人身上的特质回复到我们身边的一种可爱的动物身上, 而韦伯通过音乐剧又清晰化了拟人的猫, 并把所有内容返回到观众。

杰米玛的每次出场几乎都与格瑞泽贝拉有关, 唱出的旋律也与格瑞泽贝拉相同。

一个是天真无邪、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年华,生命旅途才刚刚开始, 另一个则饱经风霜、已近风烛残年, 使人不禁联想到杰米玛就是年轻时的格瑞泽贝拉, 看到杰米玛就不难理解格瑞泽贝拉对过去快乐时光留恋。

《猫》(选曲) 音乐剧-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教案

《猫》(选曲)  音乐剧-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教案

猫(选曲)音乐剧-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教案引言猫(Cats)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由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由T·S·艾略特的诗集《老虎离开了他的丛林》改编而来。

该剧于1981年在伦敦首演,随后在百老汇等地上演。

在音乐剧历史上堪称一绝。

本教案特别介绍人音版《猫》音乐剧的选曲,旨在帮助音乐和戏剧表演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选曲歌曲介绍《Memory》《Memory》是猫(Cats)音乐剧的代表作之一,由布拉比·科森谱曲,台词则出自T·S·艾略特的诗集《老虎离开了他的丛林》中的《第三出集——老虎的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

该曲被视为猫咪女主角格里托别尔(Grizabella)的主题曲和一首关于她的内心世界的描写。

《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Jellicle Songs for Jellicle Cats》是猫(Cats)音乐剧的开场曲,由安德鲁·洛伊·韦伯谱曲,台词取自T·S·艾略特的诗集《老虎离开了他的丛林》中的《第一出集——松鼠肥肥的诗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

该曲主要介绍了舞台上的猫族们,将他们刻画得淋漓尽致。

《The Rum Tum Tugger》《The Rum Tum Tugger》是猫(Cats)音乐剧中的一首歌曲,由安德鲁·洛伊·韦伯谱曲,台词则出自T·S·艾略特的诗集《老虎离开了他的丛林》中的《第二出集——猫食神话》(The Rum Tum Tugger)。

该曲主要介绍了舞台上的另一个猫族,这个猫叫做兰姆黛格尔(Rum Tum Tugger),他是非常叛逆的一只猫,一不小心就会引发骚动。

《Grizabella: The Glamour Cat》《Grizabella: The Glamour Cat》是猫(Cats)音乐剧中的一首歌曲,由安德鲁·洛伊·韦伯谱曲,台词出自T·S·艾略特的诗集《老虎离开了他的丛林》中的《第五出集——绿松石盒子》(Grizabella: The Glamour Cat)。

音乐剧猫的教案

音乐剧猫的教案

音乐剧猫的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剧《猫》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剧《猫》,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创作过程和舞台表演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介绍音乐剧《猫》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剧的期望和感受。

活动一:了解音乐剧的创作过程1. 分组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途径,了解音乐剧《猫》的创作过程,包括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舞蹈编排等。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学习音乐剧中的歌曲1. 挑选音乐剧《猫》中的一首歌曲,播放录音或演示视频,让学生聆听。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并讨论歌曲在剧情中的作用。

3.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合唱,并准备小型表演。

活动三:学习音乐剧中的舞蹈1. 挑选音乐剧《猫》中的一段舞蹈,播放录像或演示视频,让学生观看。

2. 引导学生观察舞蹈的动作、节奏和表情,并讨论舞蹈在剧情中的作用。

3. 学生分组,学习并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展示给全班。

活动四:表演音乐剧片段1. 学生分组,选择音乐剧《猫》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表演。

2.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剧本改编和舞台布置等准备工作。

3. 学生进行排练,并在班级或学校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活动五:评估和反思1. 观看学生的表演,并进行评估,包括表演技巧、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等方面。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享他们在学习音乐剧《猫》过程中的成长和体会。

教学资源:1. 音乐剧《猫》的录音或演示视频。

2. 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用于学生研究音乐剧的创作过程。

3. 音乐剧《猫》的歌曲录音或演示视频。

4. 音乐剧《猫》的舞蹈录像或演示视频。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示和讨论。

2. 学生合唱和舞蹈表演的评估。

3. 学生音乐剧片段表演的评估。

4. 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猫》音乐剧道具制作教案

《猫》音乐剧道具制作教案

《猫》音乐剧道具制作教案一、前言《猫》是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提姆·赖斯(T.S. Eliot)作词,首演于1981年的音乐剧,是一部全球知名程度较高的作品。

本教案将围绕音乐剧的道具制作展开,为制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南。

二、道具设计1.道具的基本要素道具是为了满足场景需要,起到衬托、点缀、辅助表演及展示角色性格等作用,必须符合音乐剧的整体氛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在设计道具时,要考虑以下要素:(1)与音乐剧关联度高道具的设计要与剧情紧密相关,能够呈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比如,角色Grizabella除了要有垂头丧气的姿态之外,还需要一个反映它曾经风光的道具,才能真正营造出它曾经的辉煌。

道具设计不能脱离音乐剧主题,否则无法达到展示性格与情感的目的。

(2)具有现场感音乐剧是现场演出,为了体现演出氛围,道具设计要考虑布景、灯光、音响等整体效果。

比如,道具的颜色和质感,要与舞台上的灯光搭配,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感觉效果。

在制作和使用道具时,要注意观众视角,确保道具能够在整个剧场内展示出来。

(3)符合实际可行性道具是用来支撑舞台表演的,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它的具体制作和使用情况。

比如道具的尺寸大小、结构、重量等要素,制作过程中是否需要特殊工具和材料,而使用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的耐用性和安全保障等要素,都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

2. 道具制作工艺道具的制作工艺是制作好道具的关键性环节,好的制作工艺能够让道具的质量更加过硬,使用寿命更长,表现效果更好。

在制作工艺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材料的选择道具制作材料是道具工艺的基础,在选择道具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道具的使用环节,如手动操作、移动操作等使用情况。

比如,一些特殊的易爆、易燃、易碎材料需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对表演的安全性带来潜在风险。

(2)制作工艺的娴熟度制作好的道具不仅要看细节,还要看整体效果。

音乐剧猫教案

音乐剧猫教案

音乐剧猫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剧《猫》的背景和剧情。

2. 学习歌曲中的一些关键词和歌词,并通过唱和模仿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音乐剧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培养舞蹈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表演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合作与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分组合作来完成小品表演。

教学准备:1. 音乐剧《猫》的音乐和视频资源。

2. 课堂展示和道具。

3. 分组演练小品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播放音乐剧《猫》的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剧的兴趣和好奇。

2. 提问:你们对音乐剧《猫》了解多少?你们喜欢这样的音乐剧吗?二、了解音乐剧《猫》(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音乐剧《猫》的背景和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个大概的了解。

2. 听播放《猫》中的歌曲,学生边听边观察剧中的表演和舞蹈动作。

三、学习歌曲中的关键词和歌词(15分钟)1. 老师提供歌曲的歌词,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2.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唱歌,边唱边模仿舞蹈动作。

四、学习音乐剧表演中的舞蹈动作(20分钟)1. 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音乐剧中的一些舞蹈动作,如猫步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每个小组排练两到三个舞蹈动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五、创作小品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小品表演,可以根据音乐剧《猫》的主题来进行创作。

2.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编写剧本和舞蹈动作,并准备好道具和服装。

3. 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点评。

六、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和点评。

2. 借助音乐剧《猫》的音乐和视频资源,再次欣赏音乐剧的片段。

3.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剧的感受和想法。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音乐剧《猫》相关的视频或绘画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猫化妆比赛,学生可以在课后自由发挥,将自己变成音乐剧《猫》中的角色。

3. 邀请专业的舞蹈老师或表演者进行现场指导和演示。

音乐剧猫第二课教案

音乐剧猫第二课教案

音乐剧《猫》之戏剧形象教案川沙中学倪旭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音乐剧《猫》的第二课时,选取“戏剧形象”这一方面去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体会音乐剧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角色特征的。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猫》的欣赏,让学生学会感受到音乐剧中的人文内涵,提升审美情趣,并对音乐剧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

(2)从舞台美术、肢体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分析“猫”的戏剧形象,并尝试自己设计猫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理解音乐剧《猫》中不同猫的人物性格和特征,以及音乐剧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音乐剧《猫》,今天我们将继续关注《猫》的戏剧形象。

(二)新授1.首先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我给大家一些猫的名称作为参考。

请你看视频,说说你认为它是谁?另外,其中还有一只猫,请大家为它命名。

游戏规则:(1)看完视频后,听口令抢答。

(2)关注表格,从舞台美术、肢体语言、音乐风格三个方面说说你的看法。

(3)请回答完问题后,模仿和表演一下其中一只猫的动作。

(如果你一个人表演有困难,那么欢迎邀请你的朋友一起来表演。

)2.欣赏视频片段,并抢答(根据班级的活跃情况,可选择抢答或直接抽学生回答问题)(共播放7小段剪辑视频,游戏控制在20分钟左右。

)3.每次回答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角色。

(附PPT上分析的表格:)(三)拓展那么,你能不能自己设计一只猫呢?(教师分发纸、笔)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分小组合作,画出“猫”的设计图,并上台展示你设计的“猫”。

注意:(1)展示完毕后,请其他小组认真打分。

(0~10分)(2)得分最高的小组全员加平时分2分。

(3)准备时间:5分钟(四)总结。

音乐剧《猫》教案幼儿园

音乐剧《猫》教案幼儿园

音乐剧《猫》教案幼儿园介绍音乐剧《猫》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一部经典音乐剧。

它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老底格里集猫诗》改编而成,以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形式展现了猫族生活的故事。

这部音乐剧在教育领域也广泛应用,特别适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艺术素养;•提升幼儿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的兴趣。

教学准备•音乐剧《猫》的音乐录音或现场演出视频;•舞台道具和服装(可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幼儿园音乐房或教室作为排练场所。

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引入音乐剧《猫》的背景介绍,让幼儿了解该音乐剧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鼓励幼儿提问或分享关于猫的经历和感受,逐渐引导他们进入音乐剧的氛围。

2.观看音乐剧片段–播放音乐剧《猫》的片段,带领幼儿一起观看并聆听。

–引导幼儿留意音乐剧中的歌曲、舞蹈和表演,让他们感受艺术的美妙和表演者的精彩。

3.学习音乐剧中的歌曲–选取音乐剧《猫》中的一首简单歌曲,让幼儿跟随曲调和歌词一起学唱。

–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猫角色,通过分组唱歌的方式进行排练。

4.学习音乐剧中的舞蹈动作–选择音乐剧《猫》中的一个舞蹈段落,让幼儿学习其中的简单舞蹈动作。

–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舞蹈动作展现自己扮演的猫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5.制作道具和服装–让幼儿们参与制作音乐剧《猫》中所需的简单道具和服装,如猫耳朵、尾巴等。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并与小伙伴们合作完成。

6.排练演出–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绎音乐剧《猫》中的一个场景。

–让幼儿们进行多次排练,熟悉角色扮演、歌唱和舞蹈动作,逐渐提升表演水平。

7.演出展示–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场地,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音乐剧《猫》的演出展示。

–鼓励全体幼儿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给予鼓励和赞美。

教学反思通过音乐剧《猫》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角色扮演、歌唱和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猫》赏析教案辽宁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刘焱一、主题: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选取了一些最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如:《回忆》、《白毛女》等。

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剧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二、案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增强学生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

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能力,并通过接触更多新鲜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掌握当今音乐流行趋势,使学生走进音乐,体味不同时期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式导入师: 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1.什么是音乐剧?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问题1: 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

这里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欣赏音乐剧《猫》1.作者简介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

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

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

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好的剧情能够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像。

通过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猫》的世界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

《猫》的社会就是一个现代寓言。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

(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

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

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

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通过《猫》视频展示,同学们对音乐剧中舞蹈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

与此同时对舞蹈表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舞蹈使人物具有可视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

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

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

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

师: 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 播放《回忆》两个视频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

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回忆(2)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

(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

)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

(歌曲:《Memory 回忆》)(说明:《回忆》在剧中出现了四次,因演唱者不同或是演唱时的心境不同,使得每次聆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体会音乐在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5. 舞台美术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

课件展示:其中一些猫化妆前后对比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

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播放《通往九重天》视频(观看《通往就重天》片断,学生深深的被导演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折服。

小小的舞蹈居然能隐藏如此多的“秘密”。

)6.欣赏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播放《音乐之声》、《红磨坊》视频(体会音乐剧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以音乐来述说故事,满足视听上的享受,魅力四射的舞蹈,配合着眩目的舞台效果。

很容易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

)(三)、课堂小结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

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

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三、评析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欣赏音乐剧。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掌握音乐剧的特点。

如:在教学中欣赏两次《回忆》,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演唱者不同心情下,同样的旋律和歌词,所传达出来的感受是不相同的。

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这节课的开始部分,观看《白毛女》芭蕾舞剧和《如果·爱》音乐剧的片断,探讨什么他们的区别,在课中也有大量的视频片断,这些辅助性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在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剧的体验和理解,并扩展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

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一些作品无法理解。

在本教案中选取大量地世界经典作品进行展示,使原来深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不同作品的欣赏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应该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了解音乐剧。

接找让学生模仿或创作表演《猫》,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

把音乐剧的知识在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时间中。

学生们可以在积极的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展示和发展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布置作业:欣赏音乐剧《如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