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样本
涂料作业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归纳总结

涂料作业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归纳总结1)内墙漆用于户外 ;2)过度稀释,漆膜太薄,树脂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3)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4)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成膜不佳 ;5)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彻底成膜 ;6)基底碱性过高,漆膜被破坏 ;7)测试时未够 7 天成膜期。
1)铲除粉化层 ;2)选用合适的油漆 ;3)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 ;4)必要时需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 ;5)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
涂膜光泽不均一,明暗分布,常浮现于丝光、半光产品1)基底疏松度不均一,对树脂的吸附性不同 ;2)底漆、面漆施工厚度不均匀 ;3)喷涂时局部干喷 ;4)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施工工具 ;5)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批号产品 ;6)未能有效 "湿接 " ,接痕明显 ;7)基底温度过高或者油漆干燥过快。
1)使用底漆,特殊是局部修补处,必须与周边同上底漆后再施面漆;2)确保各层厚度一致,无漏刷 ;3)确保使用一致工具,在同一面墙使用同一批号产品,在分格区内保证湿接。
4)确保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5)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合适的稀释剂来调整油漆的干燥时间。
涂膜隆起成泡或者破裂成皮。
1)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 ,双飞粉为主 ,遇水膨胀 ,顶起漆膜 ,特殊是外墙 ;2)基底水分过高,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特殊是透气性差的产品 ;3)土建防水处理差 ,雨水通过裂缝或者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 ,或者有漏水破坏漆膜 .1)铲除起泡、剥落部份,若由于腻子原因引起,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2)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以保证阻挠雨水渗入。
涂膜颜色发生均匀或者不均匀变化,整体发花,特别红色或者黄色。
1)有机颜料耐候性较差,紫外线照射下变色 ;2)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中的颜料 ;3)盐碱在表面析出 ;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
油漆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2、用溶剂擦拭干净除去底材上的油污;
12、干燥不良
漆膜按产品规定的技术指标及工艺干燥后,出现涂膜表干或实干时间延长或涂膜表干里不干,涂膜硬度低
1、涂料中的催干剂或固化剂配比不当;
2、因涂料贮存期内催干剂失效;
3、因涂料中含有抗干的颜料。
1、严格检查涂料干燥时间是否已达到规定指标;
湿膜未能充分流动形成的似桔皮状的痕迹。
1、施工粘度较高;
2、喷枪口径太小不适,导致雾化程度不足;
3、喷枪离被涂工件距离过远;
4、稀释剂过量;
5、喷漆完的过度通风。
1、添加适量挥发较慢的溶剂以延长湿膜的流动时间,使整体表面张力趋向一致;
2、加入改性流平剂。
3、缩孔
湿膜在流平过程中出现回缩,成小圆形裸露出底材或底层。
2、在漆中加入抗结皮时要注意用量正确;
13、漆膜光泽不良
涂膜光泽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或者涂膜干燥后在2-3天内又产生倒光现象
1、漆基现颜料配比不当;
2、颜料湿润分散不佳;
3、底材表面的粗糙度;
4、喷涂时压缩空气中含的水分;
5、施工时涂膜流平性差;
6、产生桔皮病态。不净,沾有油污和蜡;
2、底漆未干透就涂面膜;
1、严格控制漆基的干燥性能;
2、防止漆基混入杂质或漏加催干剂、固化剂等;
3、使用易吸附干燥剂的颜料时,其催干剂用量应适当增多。
11、剥落
当涂料干燥成膜后,涂膜很容易从底材上剥落下来
1、底材金属表面过分光滑;
2、底材被油料沾污;
3、含月水分或含有过多的硅烷类流平剂;
1、涂装前对底材表面积进行严格的除油处理;
2、选用表面张力较低的专用涂料。
涂料施工有些常见的问题.doc

涂料施工有些常见的问题涂料施工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在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是正在装修的房子或者是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为什么还存在问题呢?下面,为大家讲讲涂料施工常见的问题,快来看看吧!(一)现象漆膜外表不平,有砂粒状凸起或有小气泡。
(二)原因1.涂料质量不高,或调配中添加颜料过多,颗粒过大,甚至混有杂物。
2.漆桶、刷子或喷枪不干净。
3.调配油漆时气温低,漆风气泡没有完全散开排出。
4.施工环境脏,有灰尘、风沙粘到刷子、油漆、漆膜上。
5.涂刷物体的外表未清理干净。
(三)措施1.选择质量好的涂料,调配中参加的颜料等要碾碎、过筛。
2.漆桶、刷子或喷枪用完后及时清理干净,用前检查,有残留物先清理干净。
3.油漆施工前清理施工环境,保持无灰尘,无风沙的环境,并清理干净涂刷物体。
(一)现象一是涂料任意用于不同基层.二是涂料中任意加水或不相容的溶剂。
(二)原因不掌握涂料的技术性能特点。
(三)措施1.按不同基层材料选择相应涂料,如,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无机硅酸盐类基层,必须选用有较好耐碱性的涂料。
钢制构配件外表应先涂刷防锈底漆,再涂刷相匹配的油腻子、磷化底漆、铅油、调和漆。
2.硅酸盐类涂料不准直接喷涂在石膏腻子基层外表,否那么会发生化学反响,使涂料变质。
考前须知不掌握涂料技术性能,不得随意向涂料加水或几种涂料混用。
如乳胶漆不准用油漆调色;乙酸乙烯乳胶漆不准与有机溶剂混和;801、106等内墙涂料不准加水等等。
(一)现象腻子枯燥后出现裂纹,导致孔胶漆龟裂。
(二)原因1.腻子中滑石粉比例高,胶类比例过低,使腻子粘性小。
2.一次涂刮腻子太厚或不均匀。
3.基层处理不干净,坑凹处灰尘、杂物未清理干净,腻子不能生根。
在喷涂油漆过程中常见的16个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喷涂油漆过程中常见的16个问题与解决对策一、针孔问题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问题原因:(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
(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环境温度湿度高;(8)木材含水率高。
解决对策:(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
(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二、起泡问题现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
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问题原因:(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
(4)油漆粘度过高。
(5)油漆配比不恰当。
(6)刷涂时来回拖动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
(7)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
(8)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
(9)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
解决对策:(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
(2)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
(3)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导言本文档旨在讨论油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进行油漆施工时,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将确保最终的装饰效果和持久性。
通过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油漆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油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 涂层不平整:涂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不光滑的情况,影响装饰效果。
涂层不平整:涂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不光滑的情况,影响装饰效果。
2. 粘附力不强:涂层与基层附着力不强,容易剥落或脱落。
粘附力不强:涂层与基层附着力不强,容易剥落或脱落。
3. 色差:涂层色彩不均匀,出现色差现象,影响外观质量。
色差:涂层色彩不均匀,出现色差现象,影响外观质量。
4. 起泡:涂层表面出现气泡,影响涂饰效果。
起泡:涂层表面出现气泡,影响涂饰效果。
5. 滴流:涂层表面出现滴流现象,影响装饰质量。
滴流:涂层表面出现滴流现象,影响装饰质量。
6. 漏刷:涂层未覆盖到位,出现漏刷情况,影响覆盖效果。
漏刷:涂层未覆盖到位,出现漏刷情况,影响覆盖效果。
7. 缺陷:涂层表面出现刮痕、裂纹或斑点等缺陷,影响外观美观。
缺陷:涂层表面出现刮痕、裂纹或斑点等缺陷,影响外观美观。
二、防治措施为了避免上述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表面处理:在涂刷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和修补,确保表面平整、洁净且无尘埃、油脂等污染物。
表面处理:在涂刷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和修补,确保表面平整、洁净且无尘埃、油脂等污染物。
2. 涂料选择: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料种类和品牌,确保涂料质量符合标准。
涂料选择: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料种类和品牌,确保涂料质量符合标准。
3. 涂刷技巧:采用正确的涂刷技巧和施工方法,避免涂料涂刷过厚、过薄或过快,保证涂层均匀且平滑。
涂刷技巧:采用正确的涂刷技巧和施工方法,避免涂料涂刷过厚、过薄或过快,保证涂层均匀且平滑。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 引言油漆施工是建筑和装修中常见的工作环节,对于保护和美化建筑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油漆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的美观和持久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油漆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帮助施工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2.1 涂层开裂涂层开裂是油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开裂通常是由于油漆层厚度不均或油漆固化速度过快造成的。
开裂会导致涂层出现裂纹,影响美观和涂层的保护性能。
2.2 颜色不匀颜色不匀是指涂层出现色差或色泽不饱满的情况。
造成颜色不匀的原因可能包括涂料搅拌不均匀、涂刷不均匀或底材不均匀吸收等。
2.3 滴流和乳化滴流指油漆表面出现滴状物,乳化则是指油漆呈现水状的情况。
滴流和乳化常常是由于油漆稠度不合适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
3. 油漆施工质量预防措施3.1 控制涂层厚度和固化速度为避免涂层开裂问题,施工人员应注意控制涂层的厚度和固化速度。
在施工时可选择适合的涂料和合理的涂刷方法,避免涂层过厚或固化过快。
3.2 涂料充分搅拌为确保涂层颜色均匀,施工前应将涂料充分搅拌均匀,确保颜色成分均匀分布。
同时,还应避免不同批次涂料的混用,以免引起色差问题。
3.3 均匀涂刷为避免颜色不匀问题,施工人员应注意均匀涂刷,避免涂料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合理选择涂刷工具,并采用适当的涂刷技巧,确保涂料均匀分布于表面。
3.4 控制涂料稠度和使用时间为避免滴流和乳化问题,施工人员应注意控制涂料的稠度和使用时间。
在施工前需检查涂料的状态,确保稠度适宜,并避免使用过期涂料。
4. 结论油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会对建筑物的美观和持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掌握常见的质量问题和预防措施,施工人员可以提高油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进行油漆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涂层厚度和固化速度,充分搅拌涂料,均匀涂刷,并控制涂料的稠度和使用时间,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油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油漆施工中常出现哪些问题油漆施工主要是对木质表面的饰面处理,如木吊顶、木墙裙、木装饰线、木家具、木地板等表面涂饰。
在油漆的透明涂饰和不透明涂饰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使漆膜产生缺陷的现象常会出现。
1.漆膜泛白(俗称发白)硝基清漆在阴雨天、潮湿季节进行涂饰施工时,常发生泛白现象。
涂层泛白后,就形成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白色雾层。
色漆涂层泛白后,会使色漆失去鲜艳的色彩。
防治措施:室内必须保持适当的干燥,雨天应关上门窗施工,若温度无法控制,可在油漆中加适量防潮剂,一般在香蕉水中加入10%—20%丁醇防潮剂。
另外可用烤灯,烘烤发白处,待泛白漆膜水分完全蒸发掉后,再涂一层加防潮剂的涂料。
2.色花如果色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漆调合成,涂饰漆膜可能会产生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在刷漆前用木棒将漆搅匀,刷时如发现漆膜有不均匀的颜色,可先将漆刷蘸取一些均匀油漆再对漆膜不均匀处进行涂刷,随刷随改,要适当地多顺理刷涂几次。
3.斑点(俗称发笑)涂刷头道漆后,如果漆膜太光滑,或上面有水气、灰尘、油腻等,使后道刷涂的漆膜在局部地方无法粘附,形成斑斑点点的现象。
防治的方法是等头道漆干燥后,先用肥皂擦去表面的油污,再用细木砂纸轻轻打磨并擦净表面,待干后再刷涂油漆。
4.咬底(俗称咬起)咬底影响涂层间附着力,使漆膜移位,厚度不均,甚至在漆饰表面出现凹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前道工序形成的漆膜承受不了后道工序涂料中所用溶剂的浸蚀。
施工中,注意各种油漆的配套使用,如面漆、底漆的配套。
若用不配套油漆时,可在两种油漆之间用两种油漆都能配套的漆作隔离封闭层,同时刷后一道漆时必须等前一道漆膜干透后进行,注意不要在某一处反复涂刷。
5.起皱(俗称皱皮)使漆膜产生许多曲折、高低不平的现象,主要因为漆膜表干内不干所致,或者是涂层太厚、漆膜粘度太大,以及在阳光下曝晒均可导致表干内不干。
常用的措施是让涂料粘度适当,每层漆膜不宜过厚,漆刷毛不要太长太软,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和强风吹拂。
涂料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涂料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1、颜色不匀,二次修补接槎明显原因:配合比掌握不准,掺加料不匀;滚、刷手法不一,或涂层厚度不一;采用单排外架子施工,随拆架子,随堵脚手眼,墙面纹理修补,随补抹灰,随滚、刷,避免因后补灰活与原抹灰层含水不一,造成面层二次修补接槎明显。
防治措施:由专人掌握合比,合理配料,计量要准确;喷、滚、弹面层施工指定专人负责,施工手法一致,面层厚度一致;避免灰层的二次修补,影响涂层美观。
2、面层的空鼓和裂缝原因:底层抹灰没按要求分格,水泥砂浆面积过大,干缩不一,会形成空鼓及开裂,底层的空裂以致将面层拉裂。
防治措施:打底灰时应按图示要求分格,以解决灰层收缩裂缝。
3、流坠原因:涂料施工粘度过低,涂膜又太厚;喷涂施工中喷涂压力大小不均,喷枪与施涂面距离不一致。
防治措施:调整涂料的施工粘度,每遍涂料的厚度应控制合理;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料时,用力刷匀;调整空气压力机,使压力均匀,气压一般为0.4~0.6MPa。
喷枪嘴与湿涂面距离调到足以消除此项疵病,并应均匀移动。
4、刷纹原因:涂料的施工粘渡太高,而稀释剂的挥发速率又太快;涂料中的填料吸油性大,或涂料中混进了水分,使涂料的流平性较差;被涂物面对涂料的吸收本领过强,涂刷艰巨。
防治措施:调解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刷涂所选用的涂料应具有较好的流平性、挥发速率适宜,若涂料中混入水,应用滤纸吸除后再用;应先用粘度低的涂料封底,然后再举行一般涂刷;纹理处理时应用水砂纸悄悄打磨平整,并用湿布擦净,然后再涂刷一遍涂料。
5、起皮原因:基层含水率太高;喷涂时,压缩氛围中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涂料的粘度较大,涂刷时易夹带氛围进入涂层。
防治措施:面板铺贴前,先试铺,试铺后,基层含水率过高时,应在基层充分干燥后,才进行涂饰施工;涂料粘度不宜过大,一次涂膜不宜过厚,喷涂前,检查油水分离器,防止水气混入。
6、涂膜开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银粉不均匀
相关说法: 银粉发花、阴条、条状浮色、泛色、有花纹
说明: 只发生在金属漆( 银粉及珍珠漆) 上, 银粉片漂浮在一起, 形成斑点或条带样的斑纹等外观
原因: 1、用错稀释料或者稀释剂
2、各成分没有混合均匀
3、喷涂过湿
4、喷枪距离工作板面太近
5、喷涂时走枪不均匀
6、喷涂时室内温度过低
7、清漆喷在了没有充分闪干的色漆层上面
8、涂层受潮湿空气或者潮湿天气影响
9、涂层太厚
预防: 1、选择适合用于所在喷漆房条件的稀释剂或者稀料并正确混合( 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选择快干稀释料)
2、彻底搅拌所有有色颜料的色漆, 特别是银粉漆和珍珠漆
3、使用适当的喷枪调整技术, 喷头技术及空气压力
4、保持喷枪清洁( 特别是控流针阀和空气罩) 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不用把色漆喷的太湿
解决方法: 让色漆层干燥, 根据不同的色漆连续修饰两道, 如果缺陷是在喷清漆后才看的见则待清漆干燥后, 依作业程序, 重喷色漆和清漆
产生原因及工作流程( 阶段) :
喷涂过程
气候潮湿
2.起泡、起痱子
相关说法: 起痱子、气泡、起泡、泡状物
说明: 气泡出现于面漆层内部及表面
原因: 1、表面清洁准备不当, 被涂面的小脏点像海绵一样含湿气。
当漆面在阳光下曝晒( 或大气压力的突然变化) , 湿气膨胀产生压力, 如果压力够大就容易产生气泡。
2、稀料或者稀释技使用错误, 使用快干稀料特别是喷涂的太干或者压力太大, 空气或者湿气就容易被封住漆层中。
3、漆层太厚。
每层漆间的闪干时间不够长, 或者底漆喷涂太厚, 都会将溶剂或稀料包容进去, 后来挥发出来便使面漆起泡。
4、压缩空气管线脏, 油、水、和赃物存于管中。
5、当湿磨聚酯腻子( 原子灰、补土)后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让水分挥发, 就喷施面漆。
6、各漆料没有正确配套。
预防: 1、打磨前彻底清洁表面, 喷底漆或者面漆前要确认表面已完全干燥。
不要用手触摸洗净的被涂面, 因为手上的油会弄脏被涂面。
2、选择最适合于您喷漆房条件的稀释剂或稀料
3、底漆和漆面要留有正常的干燥时间, 确认每一道漆面闪干完全再喷下一道。
4、每天排水和清洁空压机, 去除已收集的水分和脏物。
空压机储气罐也要每日排水。
5、用3919S、 3920S或者3812S认真清洁被除面。
解决办法: 如果损坏面积较大也较严重, 漆必须去除到底漆或金属漆面, 这要根据气泡的深浅来判断。
然后修补, 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 气泡能够被打磨掉, 重新处理表面并重喷面漆。
产生原因及工作流程(阶段)
喷涂/使用/产品准备
设备维护条件
清洁处理条件
涂装环境条件
3.透色
相关说法:
说明: 原车漆使用、新喷面漆褪色或者新喷面漆的颜色, 面漆变色或者透色。
原因:
1、原漆的颜料与喷涂在上面的漆的稀料发生反应与溶解
2、污染, 重喷漆前一般有可溶染料或颜料在旧漆上( 特别常见于单组份红色旧漆是、上面喷涂浅色新漆)
3、没有很好的封住
4、聚酯腻子、补土时用了太多的硬化剂。
预防:
1、如果预计有可能发生透色, 则先在旧漆上喷一小块新漆进行试验, 如果确实发生透色则喷涂封底漆K513
2、调制聚酯腻子、补土时, 请使用推荐数量的硬化剂
解决办法:
打磨, 用封底漆隔离原漆, 然后重新喷面漆
产生原因及工作流程( 阶段)
喷涂条件
喷涂准备
面漆质量
4.裂纹
相关说法: 开裂、分裂、龟裂
说明: 一系列深度开裂, 像一个干池塘中泥土开裂一样, 经常以三叉的形式存
在而且样式不定, 一般产生于面漆, 有时也出现于底漆
原因:
1、漆膜太厚( 过厚的面漆扩大了正常的张力和应力, 在一般条件下就可造成开裂)
2、各种漆料的混合均匀
3、闪干时间不够
4、添加剂使用不当
5、被涂物表面太热或者太冷
6、漆层相互不匹配
7、调制2K产品是忘加硬化剂, 硬化剂不足或者过量
预防:
1、不要把面漆喷的太厚, 每道之间留有足够的闪干时间, 不要喷枪吹干漆层
2、彻底搅拌所有底漆和面漆
3、阅读并认真按照产品标签的说明来操作( 使用非专用的添加剂会减弱漆膜质量并更易产生裂纹)
解决办法:
受影响的区域必须磨掉直至光滑的原漆, 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打磨至裸露出金属, 然后修补。
产生原因及工作流程( 阶段)
喷涂过程
旧漆表面准备条件
使用/产品准备条件
5、腻子印、羽状边( 坡口) 开裂
相关说法: 补土痕迹, 补土印
说明:
外观为沿羽状边或补土的伸展纹( 开裂) , 产生于面漆干燥的漆面
原因:
1、在底漆上喷涂过厚或过湿的漆层( 溶剂被包容在底漆内, 而且底漆还没有足够时间干燥牢固)
2、材料混合不均匀( 因为平整底漆颜料成分较高, 被稀释后可能会沉降。
放置一段时间后如不再搅拌, 整个漆面使用起来就会使颜料松散并含有孔隙和裂缝, 使涂层像泡沫材料)
3、错误的稀释剂
4、不当的表面清洁准备( 清洁不当, 则润湿性能差, 粘结不牢, 使用平整底漆层在边缘收缩或移位)
5、干燥不当( 用喷枪吹未干的底漆和面漆使表面干燥, 而底层的稀料或空气还没有稀释完全)
6、过量使用腻子和膜厚过高
7、腻子质量不良
预防: 1、正确使用平整底漆, 在涂层之间留有足够时间使稀料和空气挥发掉;
2、充分搅拌含有颜料的漆料, 按喷漆房的条件选择稀释剂
3、只选用适用于本烤房的推荐的稀释剂
4、打磨前彻底清洁工件表面
5、腻子厚度为中等偏薄, 每层之间留有足够时间释放出稀料和空气
6、腻子的使用应限于有缺陷的区域, 太厚和太多将最终导致羽状边开裂
7、视情况改用高质量的钣金腻子760R或770R
解决方法: 除去原漆进行修补
产生原因及工作流程( 阶段)
喷涂条件、研磨技巧条件
产品准备和使用条件
腻子质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