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第1课时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课件1

中国男子体操队获得286.125的总 分,以绝对优势夺冠
中国选手何可欣在高低杠比赛中
金牌总数(枚) 奖牌总数(枚)
1984年(洛杉00年(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年(北京)
15 5 16 16 28 32 51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 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 了。——毛泽东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 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 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 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 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 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 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 举办权。中国人民将记住这一时刻! 奥林匹克将记住这一时刻 !
32 28 54 50 59 63 100
名
次
4 11 4 4 3 2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 功到举办,不仅向全世界 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 经济实力。而且向世界全 面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和影响!
体育的兴旺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国家的强盛。祖国一 天天的强大,使我国的国 际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 我国已成为国际重大事务 中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 国。
-----节选自《人民日报》
中国的国际威望与 地位日益提高.请同 学们找找这样的事
例,说说看.
从申办世博会成功到举办 了世博会,中国人站了起 来,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 国的实力和影响!
世博会,被称 为体现各国综 合实力以及展 示经济、科技、 和文化最新成 果的盛会。国 际社会普遍认 为,只有有实 力、有影响的 国家才能举办 综合性博览会。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1

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通过回忆、采访、查询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中国申办奥运的图片、视频、文字(包括各国贺电)等资料,了解中国申办奥运的有关内容。
2、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中国奥运的资料,设计一张介绍奥运和中国变化的手抄报。
【教学课题】1、用讨论、介绍、游戏等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悟理。
2、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竞赛活动为主要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分析能力的提高。
3、通过调查、讨论、交流、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以及开展“时空对话”和“国事论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当灾难降临时》是人教版新教材《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1课。
内容分析:《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六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后,对中国的屈辱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学习《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就会更加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学生们对奥运会这一盛事比较感兴趣,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通过今昔的比较更能很好的理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1、了解中国参加奥运的历史、申奥的情况,认识中国人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的发展历史,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了解和认识。
2、知道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3-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一课时141106

1、打开书59页,读一读,看看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
阅读课件。
阅读课件。
思考: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看台上的中国人,你会怎么想?
介绍旧中国另外两次参赛情况。
3、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听述:
阅读课件。
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员。
欣赏。
欣赏课件。
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
以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体育.经济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看录相,讲故事
这是一个普通的数字,看到2008,你会想到什么?
看来,2008北京奥运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我来考考同学们,关于2008北京奥运,你都知道些什么?
2、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是几月几日吗?现在这个日子已经过去了几天?
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回想奥运期间的一幕幕画面,让我们再一次联想到2001年7月31日晚,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世界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有志不在年高,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想用一段话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出示课件:《少年中国说》节选
3、总结:同学们,我相信,中国有你在,未来更精彩!
说自己想说的话。
欣赏课件。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

1、站起来的中国人一、教材分析:《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它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的关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今后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3、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骄傲。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2、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申奥成功、2008年奥运会、奥运历程、部分体育健儿奥运会获奖的影像等资料。
2、学生准备:(1)搜集申奥成功的资料以及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成绩图片以及影像资料。
(2)中国参加各种国际活动的相关报道。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申奥成功,引发学生自豪感。
1、奥运会开幕式资料导入。
(1)教师播放2008奥运会开幕式短篇,学生观看后讨论。
师:观看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一单元_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件

(第3段)
(二)研习开幕词内容
2. 结合文本,请你分点概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表现。
(1)解决内忧外患:我们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第3段) (2)收获世界支持: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 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第6段)
高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开幕词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 联,体会开幕词严谨的逻辑。
2.反复诵读,学习开幕词反复使用的词汇和判断句式 的特殊表达效果。
3.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体悟崇高 的民族自豪感。
情境任务
我校即将开展“学党史,讲党史,跟党走”的主题演 讲活动,本班抽到的党史主题史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致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你们班的演讲主题是“站起来和强起来”。
(一)鉴赏语言特色
1. 判断句式——判断语气,铿锵有力,爱憎鲜明。
(1)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肯定判断,铿锵有力,自信骄傲
(2)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
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否定判断,蔑视敌人,坚定自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否定判断,民族自豪,坚定昂扬
(一)鉴赏语言特色
2. 强调副词——强调语气,铿锵有力,自信坚决。
(1)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 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2)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 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2022年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优秀教案

站立起来的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能力: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认识申奥成功和运发动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体育事业的开展,更表达了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学生受条件的限制,信息闭塞、视野不够开阔,对我国体育事业开展的关注程度较城市学生来说要少,对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更少,对于旧人被称之为“东亚病夫〞的屈辱历史了解也很有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根底来看,新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丢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参与了更多国际性组织。
这些都为本课的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针对以上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用比照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从“北京申奥成功〞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解人为什么对申办奥运充满了热情。
在旧人被称之为“东亚病夫〞的屈辱历史与在奥运会上取得第一块金牌的比照中,在一组组奥运会奖牌统计的数据中,在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列强在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的照片与主席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与各国首脑身穿唐装时的合影比照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受到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新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的正确领导,人民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把握课文主旨。
2.品读关键词句,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
3.诵读,体会课文中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结构,把握课文主旨。
2.领会课文通俗准确、富有情感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厘清课文内容的内在关系,领会课文谋篇布局的高度逻辑性。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明内容、理结构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做了开幕词,讲话中提出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重要观点。
由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那么,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个观点谋篇布局的?我们一起来探讨。
分解任务1:找出课文中起概括、提示作用的词句,概括段意。
提示:概括句或提示句一般出现的位置有段首、段中、段末。
通常是能明确表明观点的陈述句或判断句。
也有些段落需要自己概括。
明确:分解任务2:分条排列,梳理文章结构。
提示:结合会议的流程特点,围绕“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阐述观点的,划分文章段落。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7—12自然段):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部分(第13—16自然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分解任务3:“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出现在第几段?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对三年前政治协商会议失败的总结,更是对成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展望。
分解任务4:作者对“站”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提示:以1949年建国为界限,可分为站前、站起、站后。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一课时说课稿《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一课时说课稿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说《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一课的教学构思:一、说教材定目标提出理念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中的第一个话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在本节课中,通过历届奥运会上中国的不同情况,鲜明地展示出我们伟大祖国振奋人心的腾飞。
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现在成为奥运会的主办国家,引导学生体会这其中的艰辛和飞跃,并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到新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从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切入,选择了一些能让学生感受、理解、比较的人、事物为内容,给学生搭建体验感悟的平台,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研读目标不难发现,本课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如何抓住及突出教学重点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及目标确定,我有如下几点设想,以体现学科性质和基本理念。
1.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
2.紧抓“情感“线,激趣激情,螺旋上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
3.渗透养成教育。
二、说学情融教、学渗透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基本的道德基础和思想意识,对文本也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小黑板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活动一 回顾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
课时进度
第9周第1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能力: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播放视频:北京申奥成功]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什么?为什么一届体育运动会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板书: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设计意图:由申奥成功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申办奥运充满了热情。】
活动二 了解旧中国参加奥运的经历
[播放视频:刘长春参加奥运会]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由于国力衰败,第一次参加
奥运会时的悲惨遭遇。】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1.[播放课件:许海峰夺冠]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说明什么?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吗?使学生看到新中国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当时的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你怎么想?使学生了解到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比赛条件很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小结:运动员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落后的体育事业是旧中国实力软弱的真实写照,三次参加奥运会,带回的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和痛苦。(板书:综合国力弱)
板
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
计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综合国力:弱——强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