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导学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导学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导学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导学案【课题】 1.2 区域发展阶段【学习目标】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2.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等案例,总结出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培养运用案例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使用说明】 1.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读教材,梳理知识;勾划课本并标注知识点;并完成教材助读的问题;2.利用30分钟时间参考教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有疑问的题,老师纠正点拨,解决问题;3.利用5分钟时间,自主完成当堂检测;疑难问题及时问老师,当堂解决问题。
【教材助读】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2.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吗?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特点【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产地和钢铁工业分布图,城市的环境、文化和空间。
不过,美国经济的滞胀导致钢铁工业普遍不景气,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使当地政府意识到,仅仅改善环境不足以使城市获得新生。
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将改造重点转移到促进新产业发展上来。
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第三次复兴,使匹兹堡的经济基础转向教育、旅游和服务业,尤其是医疗和以机器人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不仅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地,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今匹兹堡的经济主要依靠医疗、教育、科技、机器人以及金融服务业。
卢克·雷文斯塔尔正在倡导科技与新能源产业,大力打造绿色经济。
【课堂小结】【存在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 全册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全册精品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高考预测本节知识多属载体式知识,高考卷中难以独立成题,区域考查多以某一要素为主。
重点放在学习区域的方法上和3S技术的应用方面。
二、自学自练(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和界线。
有的区域界线明确,行政区域;有的区域界线模糊,如自然区域。
2(特性: ? 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差异性。
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但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特性不同。
? 层次性。
区域的划分目的和尺度不同,必然出现不同等级的区域,同等级的区域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等级越高,差异性越强,反之,等级越低,共性越强。
一个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下一级区域。
? 可变性。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地理环境异同比较(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北纬 30? 附近,我国东部沿北纬 43? , 48? ,我国东北地理位置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地区的中部不的入海口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气候条件点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季节短,生长季节短水稻土,以水田为主,黑土,以旱地为主,集中成土地条件较分散,人均耕地少片,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较丰富(丰富的石油资源)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气候)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农区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春小麦、玉米、大豆业域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经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济工业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发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展基地交通便利,对内对外联系方深居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商业贸易便,商业贸易发达业贸易落后(三)(区域的开发方式1(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原因: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 认识区域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3、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知识梳理]一、区域含义:1、概念:区域是指,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划分出来的;2、特点:(1)区域具有一定的、、,有明确的 .(2)其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1)指标: 可采用指标,也可采用指标,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类型:区域类型概念划分举例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功能区内部是在某些功能上,具有某些方面的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三、理解区域三大特征的含义: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和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各区域内部有性,各区域间普遍存在性。
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的,而与其他区域有着,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
[即时训练]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地区2.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地理必修三导学案(全书)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区域的含义及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预习】【学习目标】1、解区域的概念和含义,举例说出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结合图文材料,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填空】1、区域概念: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自学测评】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课堂探究】探究一:区域的概念和特点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特点?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甘肃省内分为几个干湿区?2、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干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还是过渡的?3、从干湿区的划分,归纳区域的内涵和特征。
【目标练习】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及其表格中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显示的降水关系,判断A 、B 、C 三处的天然植被应依次为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 ,这种分布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 _。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精品导学案:1.1认识区域

课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学习重点】1.理解区域的含义;2.区域的一般特征;3.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学法指导】1.通过讲授、看图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学习过程】课堂活动1:区域的含义(阅读课本P2—3及图1-1-2和图1-1-3,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回忆甘肃省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的位置。
(2)从图1-1-2上可看出甘肃省的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向递减。
(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3)图1-1-3中,我们根据甘肃省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指标),将甘肃省划分出四个区域,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区、区、区、区。
(空间)(4)由以上可以得出区域的含义: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特点:①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②有明确的区位③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划分指标:单一指表(自然要素);综合指标(人文要素)(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猜想甘肃省的湿润区应发展的农业是业,干旱区应发展的农业是业。
(划分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课堂活动2:区域的类型(1)列表比较区域类型(阅读课本结合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表格。
(2)判断下列区域所属的类型(将下列序号填写到上面的表格中)①长江中下游平原区②港口腹地③城市经济区④东亚文化区⑤水稻种植业区⑥京津唐工业区(3)判断下列区域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指标)中国三级阶梯划分、中国干湿区、欧洲西部政区、美国本土工业区、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中国汉语方言区划分、中国民族分布图(4)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结合图1-1-4对比分析)课堂活动3: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阅读课本及图1-1-6,说出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与“高”、“寒”特征的关系)模仿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特点,设计西北地区地理要素联系图表,说明“干旱”的特征。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导学案(原创内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学习目标】1.结合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区的划分图,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阅读课本P3,知道区域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类型。
3.结合海南岛的案例和材料,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基础知识一】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___________,是人们在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划分出来的。
2、属性:(1)有一定的_______、形状、范围和界线(2)有明确的_________特征(3)内部某些特征______________3、划分(1)指标:可用单一指标或_______指标;可按_______________特征和人文要素特征。
(2)目的: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达标评价一】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区域具有明显的界限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基础知识二】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1)概念:指那些_________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特征:可以按某一____________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域;也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出人文区(3)举例:根据____________划分出平原区和高原区;根据语言要素划分出方言区。
2、功能区(1)概念:指那些在_________紧密联系,具有某些方面的_________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导学案:1.1《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
2.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
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自主学习
知识要点1 区域的主要特征
1、什么是区域?。
2、区域有什么基本特征?
特征表现界线有虚有实
内部一致差异明显
有一定特色
区域之间联系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区域之间
自然界线:降水量与干湿区的界800mm400mm 200mm
2、气候区域界线
气温与温度带界线1月份0°亚热带与温带
3、水文界线内外流区域长江与黄河长江与珠江
4渤海与黄海黄海与东海东海与南海
知识要点2 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形成是的结果影响因素
地域乡村地域城镇地域
区别
地域范围(大或者小)
产业活动
联系
项目形状
农业
交通运输线路
城市和工业
城市群和工业区。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导学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节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习目标】基本要求: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欧洲西部的范围,归纳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等资料,归纳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以鲁尔区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要求:学会归纳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能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海陆位置:位于洲的西部,北临洋;西临洋,南临海。
大洲位置(相对位置):____________2、在图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半岛:B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23F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 岛屿:A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海:③ 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海峡:⑥ 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一:优越的自然环境(一)以平原为主的地形1.找出欧洲西部地区主要的半岛、岛屿。
说出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分布的特点。
脉山 波亚 维 纳 的 堪 斯 斯 阿 尔 卑 山 脉 亚 平 宁 山 脉喀 巴 脉 脉山 拉 纳 迪 比 利牛 斯 山 脉勃朗峰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罗的海地中海大洋西北洋冰海北爱尔兰岛冰岛伊比利亚半岛西欧 平 原波 德 平 原 巴尔干半岛 斯堪 的纳 维亚半岛大不 列 颠 岛河瑙多茵莱河比斯 开 湾尔阡 山 1000米以上200—1000米200米以下2.欧洲西部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各以什么地形为主?欧洲西部的地形分布有何特征?3.解释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认识区域新授
主备人:审核:时间:8.30 序号: 1
【学习目标】
1、通过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干湿地区划分图,对内部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学生能够说出区域的划分标准和含义。
2、通过列举实例,学生能够辨别出均质区和功能区,明确区域类型,并能归纳出各自特点。
3、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学生能够分析出区域特征,并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
【挑战遗忘】
城市主要功能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区之间有无明确界线?
【目标一】通过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干湿地区划分图,对内部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学生能够说出区域的划分标准和含义。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图,自主学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甘肃省分为哪几个干湿地区? 有没有明确的界线?
3、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这种指标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是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特征?
〔达标检测〕
新华网北京2011年6月8日报道,据国家发改委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计划。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通过对新华网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关于所划分的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优势特色相同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尝试区域划分。
补全下列区域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指标
〔自主归纳〕
区域是指,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有明确的,其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目标二】通过列举实例,学生能够辨别出均质区和功能区,明确区域类型,并能归纳出各自特点。
1. 列表比较区域类型
温馨提示: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_____;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越_____。
2.一些区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读课本图1-1-5“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地属于什么汉语方言区?
②汉语方言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们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③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3.读课本P4图填写:(写出简称)
(1)东部经济带包括的省份:(12个)
(2)中部经济带包括的省份:(9个)
(3)西部经济带包括的省份:(10个)
〔达标检测〕
1、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②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⑤浦东新区
区域类型概念划分举例
均质区
功能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2、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的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浦东新区
3、我国下列区域既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①甘肃东南部的湿润区②华北平原③东部季风区④浦东新区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
【目标三】、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学生能够分析出区域特征,并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
1、读课本“青藏高寒区整体性”图,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①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其“高”和“寒”的整体特征。
②模仿青藏地区,设计西北地区的联系图表,说明其“干旱”的整体特征。
2、读中国南方水田农业分布图,试说明区域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是否说明区域内部没有差异?
3、读课本7页知识窗内容,“经济全球化”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除此以外还能举出哪些区域开放性的例子?
4、以海南岛为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主要特点?
(2)据图中信息,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
(3)关于海南岛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②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③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④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⑤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4)据所提供的信息,简要描述海南岛的区域特征。
(5)莺歌海是海南岛著名盐场,试分析此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
〔达标检测〕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据此回答1~5题
1、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地势高 C.冰川广布 D.风力大
2、青藏高原区小麦高产的原因是()
A.雨量充沛 B.二氧化碳丰富 C.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D.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3、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小麦、青稞 B.坝子农业:小麦、青稞
C.灌溉农业:小麦、棉花 D.绿洲农业:青稞、棉花
4、影响该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热量 B.地形、水分 C.热量、光照 D.光照、水分
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自我整理区〕请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
课堂评价表
总试题数错误试题数非智力失分数本节知识疑难点课堂表现(ABCD)
自
我
评
价
教
师
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