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分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测定法是利用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对激光的散射和衍射现象来测定颗粒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颗粒会发生散射和衍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粒度有关。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中,激光束通过颗粒悬浮液,散射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将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和计算后,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激光粒度仪、粒度分布测试软件、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超声波分散器、样品池、分析天平、滴管等。
2. 试剂:蒸馏水、无水乙醇、颗粒悬浮液(已知粒度分布)。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已知粒度分布的颗粒悬浮液用分析天平称量,加入适量蒸馏水,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均匀,制成待测样品。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中,用恒温水浴锅加热至室温。
3. 激光粒度仪操作:打开激光粒度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设置相关参数,如激光波长、散射角、测量范围等。
4. 测量:将样品池放入激光粒度仪中,开始测量。
待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粒度分布测试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6. 结果分析:比较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基本吻合,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2.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激光粒度测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粒度测定方法。
(2)实验过程中,样品制备、处理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
(3)激光粒度仪在测定粒度分布时,应注意仪器的操作和参数设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激光粒度测定法的原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学习,掌握了激光粒度测定方法。
OMEC 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报告-50-0.1

10 8
粒度分布图
100 80 60 40 20 0 1,500
1 , 3 0 0 1 , 4 0 0
) % 6 ( 布 分 4 分 微
2 0
1 . 2 1 . 4 1 . 6 1 . 8 3 4 6 7 8 9 1 2 1 4 1 6 1 8 3 0 4 0 6 0 7 0 8 0 9 0 1 2 0 1 4 0 1 6 0 1 8 0 3 0 0 4 0 0 6 0 0 7 0 0 9 0 0 1 , 0 0 0 1 , 1 0 0 1 , 2 0 0
微分分布 ( % ) 0.00 0.00 0.00 0.00 0.02 0.07 0.18 0.32 0.50 0.89 1.51 1.91 2.61 4.00
累积分布 ( % ) 0.00 0.00 0.00 0.00 0.02 0.09 0.27 0.59 1.08 1.97 3.48 5.39 8.00 12.01
粒 径 (μm) 147.58 176.40 210.85 252.02 301.23 360.05 430.36 514.40 614.84 734.90 878.40 1049.93 1254.95 1500.00
微分分布 ( % ) 5.82 7.54 9.31 9.37 8.47 9.20 8.80 8.06 8.35 6.21 4.35 2.16 0.34 0.00
核准:
检测:
累积分布 ( %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粒 径 (μm) 12.15 14.52 17.36 20.75 24.80 29.64 35.43 42.34 50.61 60.49 72.31 86.43 103.30 123.47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

实验一LS230/VSM+激光粒度仪测定果汁饮料粒度1实验目的1.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1.2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或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3实验试剂与仪器3.1实验样品:果汁饮料。
3.2实验仪器:LS230/VSM+激光粒度仪。
4实验步骤4.1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仪器预热10分钟。
4.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1)选择measu 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 ent(光路校正),measur e backg r ound(测量空白),loadin 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 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 ude PIDS,并将分析时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 t(开始)(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反之亦然。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二氧化三铝受潮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
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
如图1所示。
图1 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图2 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
我们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该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如图3所示。
图3 激光粒度仪原理示意图二氧化三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实验结果预测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会变大。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激光粒度仪一台电脑一台滴管一支大烧杯一个试管若干试管刷一个超声波清洗仪一台蒸馏水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五、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将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与足量的蒸馏水混合,在自然条件下等蒸馏水挥发后,用研钵捣碎,使其恢复粉末状,收集好后备用。
2、打开激光粒度仪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并且启动相关软件,点击“Run”,选择第一项,点击“OK”,将电脑与激光粒度仪连接起来。
粒度分布激光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分布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会发生衍射或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原理如下:1. 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发生散射,产生散射光。
2. 散射光通过光阑,进入光探测器。
3. 光探测器将散射光转化为电信号。
4. 根据电信号,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2. 粉末样品3. 精密天平4. 玻璃瓶5. 超声波清洗器6.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粉末样品,放入玻璃瓶中,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样品,使样品充分分散。
2. 仪器调试:打开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调试,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测量:将分散好的样品放入样品池中,调整样品池的位置,使激光束照射到样品上。
启动测量程序,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自带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粒度分布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粒度分布曲线,如下所示:(此处插入实验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图)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d1-d2范围内,其中d1为最小粒度,d2为最大粒度。
在此范围内,粒度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峰值,说明样品中存在一定量的较大颗粒。
此外,曲线在d3处出现拐点,表明样品中存在少量微小颗粒。
六、实验结论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适用于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测定。
2. 通过实验,成功测定了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3.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颗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粒度分析实验范文

粒度分析实验范文
实验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选择适当的材料样品,如金属粉末、陶瓷颗粒等,根据实验目的决定样品的数量和尺寸范围。
将样品置于特定的容器中,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实验仪器:准备一台适用于粒度分析的仪器,如激光粒度仪、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正常。
3.采集图像数据:使用仪器获取样品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颗粒形态,并进行记录。
对于较大颗粒或不透明样品,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4.图像处理:将图像导入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二值化、边缘检测、粒径测量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取颗粒的形态特征和粒径分布信息。
5.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计算颗粒的平均粒径、标准差、尺寸分布曲线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颗粒尺寸差异,以及颗粒形态的变化。
6.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等图表展示颗粒尺寸分布和形态特征。
同时,可以通过图像对比展示颗粒形态的差异。
总结起来,粒度分析实验通过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可以获得颗粒的尺寸分布和形态特征。
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材料颗粒特性的方法,可以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粒度分布的测定

激光法测定粉体粒度分布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结构及测试原理。
2、学会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粉体的粒度分布并会分析测试结果。
二、实验仪器Winner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三、实验原理激光粒度仪作为一种新型的粒度测试仪器,已经在粉体加工、应用与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的特点是测试速度快、测试范围宽、重复性和真实性好、操作简便等等。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滤波、扩束处理后经傅立叶透镜照到样品窗,当样品窗中无颗粒时,激光汇聚在探头中心,样品窗有颗粒,激光被散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大颗粒引发的散射光的散射角小,颗粒越小,散射光的散射角越大。
这些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傅立叶透镜后将在焦平面上将形成一系列的光环,这些光环组成的明暗交替的光斑中包含着丰富的粒度信息。
简单地理解就是半径大的光环对应着较小的粒径的颗粒,半径小的光环对应着较大粒径的颗粒;不同半径上光环的光能大小包含该粒径颗粒的含量信息。
这样就由安装在焦平面上的同心环状阵列光电探测器和附加超微探头检测颗粒的光谱分布并转换为电信号,由计算机根据散射信号计算颗粒分别,计算结果在显示器显示或由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
四、实验步骤(1)接通仪器电源,预热10~15min。
(2)打开前盖板,用小块白纸插入光路,白纸上若出现一圆形红色光斑,说明激光器工作正常。
(3)样品池中注入分散介质,同时启动循环泵以便气泡排出,并使样品窗中充满分散介质,随时注意保持样品池中水位不低于1/3。
启动Winnner2000软件,新建文件,详细填写“样品信息”和“测试信息”,然后选择“动态测试”功能,进行背景测试:观察显示器上所显示的能谱分布是否均匀连续,如分布均匀连续,可认为光路正常,如果出现异常,则进一步冲洗直至正常为止。
(4)加入适量被测样品,擦净样品池边积液,放下搅拌器,搅拌器自动启动。
启动超声器,使样品在分散液中充分分散。
(5)启动循环泵,使样品悬浮液循环流动,流经样品窗。
激光粒度分析报告

激光粒度分析报告1. 简介激光粒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激光探测技术对物料进行粒度分析。
本报告旨在介绍激光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测试步骤以及数据解读方法。
2. 原理激光粒度分析利用激光光束照射物料,测量散射光的强度,通过散射光的特性来确定物料的粒度大小。
粒度分析仪器中的激光器会发射一束单色(单频)激光光束,光束照射到物料上后,部分光会被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粒子的大小有关。
3. 测试步骤激光粒度分析的测试步骤如下:步骤一:样品制备将待测试的物料样品制备成合适的形态,确保样品均匀分散,避免堆积。
步骤二:仪器调试开启粒度分析仪器,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相关参数调试,包括激光功率、散射角度等。
步骤三:样品注入将样品注入到仪器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并根据仪器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入速度。
步骤四:测试设置设置测试参数,如采样时间、测量次数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范围和粒度级数。
步骤五:数据记录开始测试后,仪器会自动记录数据,包括散射光强度、粒度分布等,持续测试直至完成。
步骤六:数据解读根据测试结果,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解读和处理,得出粒度分布曲线、均值、方差等指标。
4. 数据解读激光粒度分析的数据解读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进行,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粒度分布曲线粒度分布曲线反映了物料中各个粒度级别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可以了解物料的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细粉尘或大颗粒的问题。
D50D50是指粒度分布曲线上的中位数,表示粒度分布的中间值。
D50值越小,表示物料的平均粒径越小,反之则越大。
D10和D90D10和D90分别表示粒度分布曲线上的10%和90%累积百分位点。
D10值越小,表示物料中较小粒径的比例越高;D90值越大,表示物料中较大粒径的比例越高。
5. 结论激光粒度分析是一种可靠、准确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激光探测技术可以得到物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通过测试步骤的合理操作和数据解读的分析,可以获得物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和相关指标,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仪器型号:Easysizer20
样品名称: PTA 样品折射率:
1.65
分析模式: polydis. 样品编号: 1000 分 散介 质:
水
拟合残余: 0.04 超声时间: 15s 介质折射率:
1.33
遮 光 比: 20.0% 测试日期: 7/15/2015
分 散 剂:
甘油
截断下限: 0.10 测试时间:
10:09:48 AM
分散剂用量:
1
截断上限: 500.00
粒度特征参数
D(4,3) 8.50 μm D50 6.93 μm D(3,2) 1.03 μm S.S.A. 5.83 sq.m/c.c. D10 0.21 μm
D25 3.45 μm
D75 13.17 μm
D90 18.69 μm
0.1
1
10
246810
微分分布曲线 累积分布曲线
粒径(μm )
微分分布(%)
图1. PTA 试样粒度分布图
20
40
60
80
100
累积分布(%)
结果讨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得到,该试样的体积平均当量直径D(4,3)为8.50μm,面积平均当量直径D(3,2)为1.03μm,比表面积为5.83sq.m/c.c.,注意本仪器得到的比表面积不准确,详细的比表面积值需要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得出,试样的中位径D50为6.93μm,D10为0.21μm,D25为3.45μm,D75为13.17微米,D90为18.69μm,粒径分布范围为0.11μm-28.22μm。
同时该试样的微分分布曲线存在两个峰,分别在粒径为0.17μm和20.50μm,同时在0.94μm-1.04μm的范围内无粒径分布,两个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1μm-0.94μm和1.04μm-18.69μm,分布范围窄,凭借这几点可以假想该试样是由两种粒径分布集中的相同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七.思考题
(1)超声分散的目的是要将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颗粒的破碎和团聚现象的发生。
操作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对于颗粒较细的物料,应当取用少量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但不超过5min,时间过少,颗粒不能充分分散,时间过长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的现象,第二,对于颗粒较大的物料,可取用较多量的试样,处理时间不应太短,时间不应小于2min,处理时间短,同样不能使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处理时间较长颗粒会由于相互碰撞而发生破碎,但颗粒较大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小颗粒,一般较短。
(2)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本实验采用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仪,它采用氦氖激光器,发射633nm波长的激光,透过显微物镜放大,通过真空,发生单缝衍射形成多束光源,通过准直镜后形成一系列平行光打在待测颗粒上,发生光的散射,由于颗粒越大,散射角越小,颗粒越小,散射角越大,就可以分辨颗粒的粒径大小。
再通过傅里叶透镜聚焦到光电探测阵列器上,就可以得到不同光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电信号,从而起到分辨物料颗粒的效果。
同时光电探测阵列器还可以探测光的强度,某一粒径的颗粒浓度大时,在光电探测阵列器上特定位置的光信号强度也大,转换为电信号,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粒径的微分分布。
这就是激光粒度仪测定物料颗粒大小和相应含量的原理。
(3)湿法分析的分散方法主要有加分散剂和超声分散
分散剂的原理是通过破坏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少颗粒之间的团聚力,达到使颗粒相互分散的目的,常用的分散剂为酒精,当酒精的分散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六偏磷酸钠。
但要注意,分散剂不会与溶液,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以及产生溶解溶胀的现象。
超声分散是一种物理的分散手段,它不会在实验中引入其他的物质,防止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它的分散能力有限,作用持续时间短,样品静置一段时间后便会发生沉淀和团聚。
(4)由于本实验采用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仪,它的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合理,大大的避免了来自于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规避了大量的人为操作的影响,它自带清洗,调节溶液遮光度功能,极大的保证了实验的重现性。
因此,在试验中,应当做好颗粒的分散,
保证工作电压的稳定,按照章程操作,就可以避免对实验的影响。
在使用老式仪器时,应但注意,保证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仪器的玻璃镜片上凝结成小水珠,让激光粒度仪误把水珠当成颗粒。
实验时,实验的遮光度应当保证在10%-25%之间,遮光度可以理解为样品的浓度,样品的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光的量减少,这样测得的数据可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产生较大的误差。
同时仪器的清洗也很重要,仪器清洗不干净,会使“0”环外的绿色光环不均匀,产生较大的起伏,产生实验误差。
补充
激光粒度仪的优点:1,可测的粒径范围广,LS-POP(3)型的测量范围为0.2μm-200μm。
2,适用范围广,可以测量固体颗粒,也可以测量液体溶液。
3,测量时间快,一次实验仅需要1-2min.4,实验准确可靠,实验的重复性误差小于%。
5,可以测量未知的物质,不需知道试样的物理性质就可以测量。
6,它的原理复杂但操作简单,可以规避大量的人为误差。
它的缺点是不能测量比重大的物料,不能测量能溶解的物料
通过振筛机测粒度的优点是可以测量各种固体颗粒物料,但只要是激光粒度仪的优点,它都做不到,而且,振筛机测量粒度的噪音污染大,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