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单元综合 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1)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讲授新课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 细弯 管升到直管内。
细弯管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 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 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弯管 处 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 的温度。 通过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讲授新课
3、细弯管作用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弯管升到毛细管内, 不能自动退回液泡中。
课堂小结
讲授新课
一 从水之旅谈起
观察与思考
水 太阳照射 水蒸气 冷却凝聚
小水滴 小冰晶
合并 假如
成大 温度 水滴 较低
雨 雪或冰雹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准备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以及冰等。 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 近壶嘴。 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能复原成水,如再将水放 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
讲授新课
一 熔化
提出问题: 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成液体? 2.冰的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
度变化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 熔化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熔化时温度可能保持不
变,也可能发生变化。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比
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自然界中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固态
液态
上述过程中,水的状态是如何转换的?
导入新课
小结与归纳
像冰化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章 复习课课件(30张PPT)

(2)硬水与软水 A. 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白色垢状物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 硬水,反之为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 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 炸。
④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2)人体必需的元素:
除图中含量高的元 素外,还有Fe,Cu, Mn等微量元素
15.物质的简单分类
16.化学式及化学用语的意义 17.化合价口诀及计算(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18.化学式的书写及简单命名 19.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 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 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4.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 计算一定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6. 计算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加热 △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uO + CO2 + H2O
2.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一般步骤 (2)探究金属镁的性质(镁条能燃烧)
现象:1.发出耀眼白光;2.产生白烟;3.放出热量4.生成白色固体
Mg+O2 点燃 MgO 3. 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性质活泼的氧气
1.空气的成分:N2:78% ; O2:21% ; CO2:0.03% ;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及杂质:0.03%
2. O2的循环及其它的物理性质
3. O2的化学性质: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
(共32套)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PPT汇总

2.下列函数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A.y=(x-1)(x+2) C.y=2x+ 3x
2
)
B.y= (-x-1)2 D.y=
1 2 ������
1 2
关闭
D
答案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3.若函数 y=(m2+m)������ ������ A.0 或 1 C.-1
2 -m
是二次函数,则 m 的值为 ( )
(10)y=(k2+1)x2+kx+2 (k为实数)
例题1: 如果函数y=
x
k 2 - 3k+ 2
+kx+1是二次函数,
0或3 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如果函数y=(k-3)
x
k 2 - 3k+ 2
+kx+1是二次函数,
0 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如果函数y=(k-3) x
k 2 - 3k+ 2
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必做题:书本第5页第5、6题 选做题: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的值为1时,函数y 的值为6,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
21.1
达式形如 y=ax2+bx+c(a,b,c 是常数,且 a≠0)的函数叫 做
x 的二次函数
+kx+1 (x≠0)是一次
3 5 或 2
3或1或2 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例题2:
例题3: 已知y与x2成正比例,且当x=2时,y=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y是 否为x的 二次函数; (2)当x=-2时,求y的值。
解:(1)依题意设y=kx2 因为x=2时,y=8, 所以4k=8,所以k=2 所以,y=2x2是的二次函数。 (2)当x=2时,y=2×(-2)2=8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1 2
1 1 1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及点(-2,-4),且图象与 x 轴另一 个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1, 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y=x2+x 或 y=- x2+ x 3 3
1 2 15.(10 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2x +bx+c 的图象经过 A(2,0), B(0,-6)两点. (1)求它的解析式; (2)设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C,求△ABC 的面积.
房8万平方米,若今后两年投资的增长率均为x,设到2016年底政府共
累计投资y亿元人民币.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y=2+2(1+x)+2(1+x)2=2x2+6x+6
(2)若三年累计投资达到9.5亿元人民币,求投资的年增长率. 解:2x2+6x+6=9.5,解得x1=0.5=50%,x2=-3.5(舍去),故每
7.(12 分)求符合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1,0),(1,2),(0,3); (2)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1),且经过原点(0,0); (3)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为(-1,0),(3,0),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 为 9.
解 : (1) 设 二 次 函 数 的 解 析 式 为 y = ax2 + bx + c , 则 根 据 题 意 得 a-b+c=0, a=-2, ∴y=-2x2+x+3 (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 a+b+c=2,解得b=1, , c=3, c=3, =a(x-1)2-1,把(0,0)代入上式得 a=1,∴y=x2-2x (3)设二次函数解析 式为 y=a(x+1)(x-3),把(0,9)代入上式得 a=-3,∴y=-3x2+6x+9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02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
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的热效应。
盖斯定律
03
盖斯定律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
完成的反应,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7
02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5
8
氧气、氢气和氮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 气体,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 烧和供给呼吸。氧气在医疗、冶
键等。
2024/1/25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间作用力的 变化密切相关。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24/1/2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01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体系的温
度发生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酚
芳香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 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 酚香味和弱酸性。
醚
醇分子中的羟基被醚键取代而生 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O-R',具 有醚香味和一定的水溶性。
2024/1/25
31
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认识
2024/1/25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1.引言1.1 介绍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数学课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课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不言而喻,它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必备工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并善加利用数学课件,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强调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数学知识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代数部分的课程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而在学习数与式的课程中,了解立方根、平方根、分式、二次根式等内容,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图形的认识、统计、函数初步等内容也都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数学知识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提出文章的目的和结构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介绍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引导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在本文中,将对代数部分、数与式、图形的认识、统计和函数初步五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5、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____,体积的单位 千克/米3 是_____, 。 米3 因此,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或_______ kg.m-3 。 读作______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
克/厘米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还有一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g/cm3 符号_________ 或_________ g.cm-3 。
海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1.03×103kg/m3
1.0×103kg/m3 (记住) 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
酒精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仔细观察一些物质的密度,你 有什么发现?
二、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换算
(三)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t/m3 = 1000kg/m3 3 3 1kg/dm = 1000kg/m 3 3 1g/cm = 1000kg/m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查表:填写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 8.9×103kg/m3 1:铜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金属的密度比较大, 气体的密度比较小 3、水的密度不等于冰的密度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公式的变形:
m ρ V
m ρV
m V ρ
根据下表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V(cm3) m/V(g/cm 3) m(g) 5.9 铁块1 141.6 24 12 5.9 铁块2 70.8 24 0.5 木块1 12 12 0.5 木块2 6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 B.研究吸收贮存氢气的新材料 C.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 D.指南针的发明 【解析】选D。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认为当时使 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与化学无关。
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
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 ①火药,②铁器,③塑料,④玻璃,⑤光导纤维,⑥钛合金 请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
提示:在火被人类利用之后,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一些实 用产品如火药、铁器、陶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塑料、玻璃等新材料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随现代社会发 展的需要,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通过化学方法获得,如光导 纤维、钛合金等。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全册优质课件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习主题一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问题导引】人们怎样才能认识和利用周围熟悉的物质?
怎样才能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 1.了解物质的构成与性质,认识和利用物质需要有化学知识 与科学方法的支持。 2.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洗涤剂、化肥、农药等生 产生活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引导 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6.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 两组进行辩论。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 _______________,你的观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应从化学对提高 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述;支持反方观点应从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V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灯泡,铭牌上只 有 额定电压,没有 额定功率 ,你们能根据 以前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测量小灯泡的额 定电功率吗?怎样测量? 根据公式:P=UI
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 流过灯泡 的电流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zxxkw
•实验器材:电源(4.5V),开关,导线,小灯泡
原因
接线柱接触不良或导线断了或电 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损坏。 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接反或灯 丝断了或灯与灯座接触不良。 滑动变阻器接错了。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流表 的示数及灯泡亮度不变
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反方向偏 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转
导线发热冒烟,电流表示数 发生了短路。 很大
随堂练习:
温馨回顾: 1.什么是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2.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电功率有哪些计算的方法? P=w/t P=UI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P=U /R
zxxkw 学.科.网
P=I2R
学.科.网
学习目标:掌握测量小灯泡的方法
• 重点: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能区分实际 功率和额定功率。
如图所示是测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①a是 电压 表,b是电流 表 ②按图接好器材,测量前,开关应 断开 ,滑片P应滑到 B 点。 ③如果灯泡的阻值为10Ω,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 表有量程0—0.6A和0—3A两档,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 15V两档,那么a表量程应选 0-3V 档,b表量程应选 0—0.6A 档。 ④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1.8V,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应向 A 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 2.5 V,此时灯 泡的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实验评估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 一下,在实验中哪些环节可能出现 错误、容易出现较大误差?在设计、 操作和分析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 题?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掌握 的不太好?
*常见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
闭合开关,灯不亮,电流表、电 压表无示数
闭合开关灯不亮,电流表几乎无 示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
zxxkw
难点: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
请大家看这个灯泡,观察这个灯泡上所标出的参数,你 知道这两个参数分别代表什么吗?(灯泡铭牌220V50W)
220V50W
220V:代表额定电压,是小灯泡能 正常工作的电压。50W:代表小灯 泡正常工作的功率
•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灯泡上都标有这样的 参数,它告诉我们它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 率,若是没有上面的参数,我们使用起来 会很不方便。
(2.5V 0.3A)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
-
+
2.5V 0.3A
量程: 0 –0.6A 量程: 0 –3V
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器应 处于最大阻值 。
注意:小心调节滑动变
2.5V 0.3A
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过大而 烧坏灯泡. 及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并填入实验表格。
2.5
3 2
小电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小灯泡正常发光
时的实际功率等于小灯泡 的 额定 功率。
zxxkw
U实=U额 , P实 = P额 U实>U额 , P实 > P额 U实<U额 , P实 < P额 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 ,实际 电压越大,小灯泡实际功率 越大 。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 实际功率,实际 功率越大, 亮 小灯泡越 。
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如下表格
实验 次数 1 电压/v 电流/A 2.2 0.28 亮度 比正常暗 电功 率/w 0.62 0.76 0.75 0.90 平均电 功率/w
2
3
2.5
2.8
0.3
0.32
正常发光
比正常亮
请同学看看这是实验报告有没有什么问题?
求平均功率是多余的,没有意义。 (这和“伏安法测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是不同的。)
本课总结
U实=U额 , P实 P额 U实>U额 , P实 P额 U实<U额 , P实 P额 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实际电 压越大,小灯泡实际功率越大。
*课后探究反思
刚才我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 泡的功率。这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 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电 能表测算出用电器的功率,你能说出 其道理吗?
测量要求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2.5V下正常发光。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3V), 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
实验记录表
电压U (V) U实=U额
U实>U额 U实<U额
电流I (A)
电功率 灯泡发 P=UI 光情况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