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化学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远扬的《富春山居图》,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②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

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③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集中指向移动互联时代,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得惟妙惟肖。

④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法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⑥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多年来,茕茕孑立,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A. ①②③B. ②④⑥C. ①⑤⑥D. ③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B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数学试题(含精品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数学试题(含精品解析)

天水市一中2016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学段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又因为,所以.考点:解不等式求交集.2.2.若,,则 ( )A. B. C. D.【答案】B【解析】取,则:,选项A错误;,选项C错误;,选项D错误;对于选项C:在为减函数,又∴,选项B正确.本题选择B选项.3.3.设,集合,则()。

A. 1B.C. 2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B.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若且为假命题,则、为假命题D. 命题“使得”,则“,均有”【答案】C【解析】逆否命题是对条件结论都否定,然后原条件作结论,原结论作条件,则A是正确的;x>1时,|x|>0成立,但|x|>0时,x>1不一定成立,故x>1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是正确的;p且q为假命题,则p和q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故C不正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故D是正确的。

故选C.5.5.若当时,函数始终满足,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答案】B【解析】由函数f(x)=a|x|满足0<|f(x)|≤1,得0<a<1,当x>0时,y=log a=-log a x.又因为y=log a为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所以选B.6.6.已知:命题:“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命题:“”.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命题“∧”是真命题B. 命题“(┐)∧”是真命题C. 命题“∧(┐)”是真命题D. 命题“(┐)∧(┐)”是真命题【答案】B【解析】对于p:a=1时,若x>0,则x+1x⩾2,是充分条件,若当x>0时,>2,推出a⩾1,不是必要条件,故命题p是假命题,对于q,∵在<−1或>2时>0才成立,∴“存在∈R,>0”是真命题,即命题q是真命题,故命题是真命题,故选:B.7.7.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是()A. B.C. (且)D.【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给函数的解析式逐一考查函数的性质即可.【详解】逐一考查所给函数的性质:A.是奇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合题意;B.对于函数,,且,据此可知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不合题意;C .当时, ,,,由可知函数不是单调递减函数,不合题意;D .,函数有意义,则,解得,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且,故函数为奇函数,且,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函数是定义域内的单调递增函数,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单调递减,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8.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对任意总有,则的值为( )A. 0B. 3C.D.【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函数的周期,然后结合函数的周期性和函数的奇偶性求解的值即可.【详解】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对任意总有,则函数的周期,据此可知:.本题选择A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的性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9.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解析式可以是( )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项B是非奇非偶函数,选项C 是偶函数,选项D在上是增函数,故排除B、C、D,故选A.考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10.记函数在的值域,在的值域为,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求得集合M,N,然后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求解实数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函数的最小值为,据此可知:,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则,结合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的核心考点为函数值域的求解,求函数最值和值域的常用方法包括:(1)单调性法: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再由单调性求最值;(2)图象法:先作出函数的图象,再观察其最高点、最低点,求出最值;(3)基本不等式法:先对解析式变形,使之具备“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4)导数法:先求导,然后求出在给定区间上的极值,最后结合端点值,求出最值;(5)换元法:对比较复杂的函数可通过换元转化为熟悉的函数,再用相应的方法求最值.11.11.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在上是增函数,,,即,解得,故选B.12.12.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时,构造函数,,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由于,所以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且,所以不等式解集为.故选D.考点: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2.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的关系.【方法点晴】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奇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本题构造函数很重要,这主要是从已知条件入手,可以构造新函数,再判断函数在单调性,借助函数的奇偶性求出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得到不等式解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13.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即可.解:∵当x≥0时,f(x)=x2,∴此时函数f(x)单调递增,∵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若对任意x∈[a,a+2],不等式f(x+a)≥f(3x+1)恒成立,则x+a≥3x+1恒成立,即a≥2x+1恒成立,∵x∈[a,a+2],∴(2x+1)max=2(a+2)+1=2a+5,即a≥2a+5,解得a≤﹣5,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5];故答案为:(﹣∞,﹣5];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单调性的性质.14.14.函数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或【解析】【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问题,然后求解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若函数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即:,整理可得:整理可得:,据此可知的取值范围是或.【点睛】(1)可导函数y=f(x)在点x0处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是f′(x0)=0,且在x0左侧与右侧f′(x)的符号不同.(2)若f(x)在(a,b)内有极值,那么f(x)在(a,b)内绝不是单调函数,即在某区间上单调增或减的函数没有极值.15.15.已知,,若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对,,,所以只需即可,因为,,所以,,由故答案为.考点:1、函数的最值;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最值、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应用.属于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把问题转化为最值和解不等式问题,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应用共分四种情况:(1)只需;(2),只需;(3),只需;(4),,.16.16.已知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答案】①④【解析】【分析】结合函数的解析式逐一考查所给的说法是否正确即可.【详解】结合函数的解析式逐一考查所给的说法:①.函数单调递增,且,据此可知:若,则,题中是说法正确;②.令,满足,则,而,不满足,题中说法错误;③.令,满足,而,,不满足,题中的说法错误;④.如图所示的幂函数图象上有点,满足,不妨设坐标为,坐标为,则中点的坐标为,则的值为点的纵坐标,的值为点的纵坐标,很明显,即,题中的说法正确.综上可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幂函数图象的理解与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7.设函数.(1)若对于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对于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若f(x)<0对任意x∈R恒成立,则m=0,或,解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2)由题意得m(x-)2+m-6<0,x∈[1,3]恒成立,令g(x)=m(x-)2+m-6<0,x∈[1,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质能求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1)要使mx2-mx-1<0恒成立,若m=0,显然-1<0,满足题意;若m≠0,则⇒-4<m<0.∴实数m的范围.(2)当x∈[1,3]时,f(x)<-m+5恒成立,即当x∈[1,3]时,m(x2-x+1)-6<0恒成立.∵x2-x+1=+ >0,又m(x2-x+1)-6<0,∴m<.∵函数y=在[1,3]上的最小值为,∴只需m<即可.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价转化思想及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18.18.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1)求函数的解析式;(2)解不等式;【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设x<0,可得-x>0,则f(-x)=,再由函数f(x)是偶函数求出x<0时的解析式,则答案可求;(2)由f(4)==−2,因为f(x)是偶函数,不等式f(x2-1)>-2可化为f(|x2-1|)>f(4),利用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可得|x2-1|<4,求解绝对值的不等式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试题解析:(1)当x<0时,-x>0,则f(-x)=log (-x).因为函数f(x)是偶函数,所以f(-x)=f(x)=log (-x),所以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2)因为f(4)=log4=-2,f(x)是偶函数,所以不等式f(x2-1)>-2转化为f(|x2-1|)>f(4).又因为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x2-1|<4,解得-<x<,即不等式的解集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奇偶性求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不等式,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9.19.已知函数满足,且是偶函数,当时,,若在区间上函数有4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确定函数的性质,然后将原问题转化为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有4个不同的交点的问题,据此求解实数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得,,则是周期为2的函数,∵是偶函数,当时,,∴当时,,易得当时,,当时,,在区间上函数有4个零点,即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有4个不同的交点,作出函数与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函数恒过定点,临界条件如图所示,当一次函数经过点B时满足题意,此时,则,据此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方法:(1)直接求零点: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2)零点存在性定理:利用定理不仅要函数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a)·f(b)<0,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3)利用图象交点的个数:将函数变形为两个函数的差,画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20.20.已知函数是奇函数.(1)求实数的值;(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m=2;(2)(1,3].【解析】试题分析:(1)设,则,所以,又为奇函数,所以.于是时,,所以.(2)要使在上单调递增,结合的图象知,所以,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1.21.已知幂函数f(x)=(m∈N*),经过点(2,),试确定m的值,并求满足条件f(2﹣a)>f(a﹣1)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幂函数的定义求出m的值,再根据幂函数的单调性得到不等式组,解得即可【详解】∵幂函数f(x)经过点(2,),∴=,即=∴m2+m=2.解得m=1或m=﹣2.又∵m∈N*,∴m=1.∴f(x)=,则函数的定义域为[0,+∞),并且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由f(2﹣a)>f(a﹣1)得解得1≤a<.∴a的取值范围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函数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基础题.22.22.设(1)若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的取值范围;(Ⅱ)当时,在的最小值为,求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依题意知所求单调区间与区间有交集,然后由集合关系求解即可;(2)根据参数a的范围求出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令,求出a的值,然后再求函数的最大值即可.试题解析:(1).若,即,则,从而在上是减函数,不合题意,所以.由,得,即,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因为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则,即,解得.故的取值范围时.(2)因为,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因为,,则当时,,即.所以当时,.由已知,,则.故.考点:①由单调性求参数范围;②含参数的函数求最值.【方法点睛】含参数的函数存在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的解法突破:(1)含参数的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则在区间上有解的最大值大于0在区间上成立.(2)含参数的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单调递减区间,则在区间上有解的最小值小于0在区间上成立.另解,当可以直接求出函数的单调递增(或递减)区间D时,含参数的函数在区间上存在单调递增(或递减)区间,则区间D与区间有交集,从而求出参数范围(本题解析使用该法).。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数学(理)试题(精品Word版,含答案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数学(理)试题(精品Word版,含答案解析)

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阶段考试数学试题(理科)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不等式的解集是( )A. 或B.C. 或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几何意义解不等式.详解:因为,所以,因此解集为,选B.点睛: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运用零点分区间讨论,二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 2. 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B.C.D.【答案】C【解析】分析:令,可得,;对B ,当时不成立,由此得出结论.解析:令,可得,,故C 正确;对B ,当时不成立.故选:C.点睛: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需要逐一给出推理判断或反例说明.常用的推理判断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者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3. 圆心在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圆心与半径写出圆标准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详解:因为圆心在且过极点,所以半径为1,圆方程为所以因此选C.点睛:(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只要运用公式及直接代入并化简即可; (2)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常通过变形,构造形如的形式,进行整体代换.其中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及方程两边平方是常用的变形方法.但对方程进行变形时,方程必须同解,因此应注意对变形过程的检验.4. 从名同学(其中男女)中选出名参加环保知识竞赛,若这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选法的种数为()A. B. C. D.【答案】A【解析】从名同学选出名同学共有种情况,其中,选出的人都是男生时,有种情况,因女生有人,故不会全是女生,所以人中,即有男生又有女生的选法种数为.故选.5. 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表所示,,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所有概率和为1得a+b=0.8,再根据数学期望公式得a+2b=1.3,解方程组得a,b,即得值.详解:因为分布列中所有概率和为1,所以a+b=0.8,因为,所以a+2b+0.3=1.6, a+2b=1.3,解得a=0.3,b=0.5,a-b=-0.2,点睛:分布列中6.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得,计算得结果.详解:因为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因此选B.点睛:正态分布下两类常见的概率计算(1)利用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的对称性研究相关概率问题,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及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2)利用3σ原则求概率问题时,要注意把给出的区间或范围与正态变量的μ,σ进行对比联系,确定它们属于(μ-σ,μ+σ),(μ-2σ,μ+2σ),(μ-3σ,μ+3σ)中的哪一个.7. 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则曲线上到直线的距离为的点的个数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再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观察即可得到点的个数.解析: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圆C:.圆心为,半径为2.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直线与圆相交,则通过观察,曲线上到直线的距离为的点的个数为3个.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判断和运算能力.8. 已知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且变量之间的一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变量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B. 可以预测,当时,C. D. 由表格数据知,该回归直线必过点【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由,得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故A正确;当时,则,故B正确;由数据表格可知,,则,解得,故C错;由数据表易知,数据中心为,故D正确.故选C.9. 若动点在曲线上运动,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选A.点睛: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来求解两曲线间的最值问题非常简捷方便,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椭圆参数方程:,圆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10. 将一个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形工件切割成一个圆柱体,能切割出的圆柱最大体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设圆柱的半径为,高为,体积为,则由题意可得∴圆柱的体积为则∴圆柱的最大体积为,此时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利用条件建立体积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 设是不相等的正数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 ” “ ” “=”连接)【答案】.【解析】由于为不相等的正数,,,所以.12. 在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得,再根据次数为零确定r,代入即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由得常数项是点睛:求二项展开式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展开式中的特定项.可依据条件写出第项,再由特定项的特点求出值即可.(2)已知展开式的某项,求特定项的系数.可由某项得出参数项,再由通项写出第项,由特定项得出值,最后求出其参数.13. 设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则的方差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二项分布方差公式得,再由,得4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4.点睛:二项分布),则若),则.14. 在航天员进行的一项太空实验中,要先后实施个程序,其中程序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最后一步,程序和实施时必须相邻,请问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先排程序有两种方法,再将和捆在一起后排,有种方法,因此共有种方法.考点:排列组合【方法点睛】求解排列、组合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1)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捆邦法”;(2)元素相间的排列问题——“插空法”;(3)元素有顺序限制的排列问题——“除序法”;(4)带有“含”与“不含”“至多”“至少”的排列组合问题——间接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某公司为庆祝成立二十周年,特举办《快乐大闯关》竞技类有奖活动,该活动共有四关,由两名男职员与两名女职员组成四人小组,设男职员闯过一至四关概率依次是,女职员闯过一至四关的概率依次是(1)求女职员闯过四关的概率;(2)设表示四人小组闯过四关的人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答案】(1).(2)分布列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2)记女生四关都闯过为事件B,则P(B)=,ɛ的取值可能为0,1,2,3,4,利用相互独立与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试题解析:(1)记事件A为“女职员闯过四关”,则P(A)=×××=.(2)记“男职员闯过四关”为事件B,则P(B)=×××=,易知P()=1-=,P()=1-=,易知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则P(X=0)=22=,P(X=1)=C×××2+C×××2=,P(X=2)=C×22+C×22+C×××C××=,P(X=3)=C×××2+C×××2=,P(X=4)=22=,所以X的分布列为X01234PE(X)=0×+1×+2×+3×+4×=.点睛:求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是“判断取值”,即判断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第二步是:“探求概率”,即利用排列组合、枚举法、概率公式(常见的有古典概型公式、几何概型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独立事件的概率积公式,以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等),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个值时的概率;第三步是“写分布列”,即按规范形式写出分布列,并注意用分布列的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或事件的概率是否正确;第四步是“求期望值”,一般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求期望的值,对于有些实际问题中的随机变量,如果能够断定它服从某常见的典型分布(如二项分布X~B(n,p)),则此随机变量的期望可直接利用这种典型分布的期望公式(E(X)=np)求得.16. 已知函数(1)解不等式;(2)若关于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第一问首先应用绝对值的意义,利用零点分段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写出分段函数,即可解出不等式的解集,第二问将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其最小值满足条件即可,此时需要用到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详解:(1)不等式等价于或或,解得或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2)∵关于的不等式恒成立,∴,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一是利用零点分短法解绝对值不等式,将其转化为分段函数或者若干个不等式组来完成,二是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也可以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其最值考虑即可.17.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过点的直线交曲线于两点,且直线的倾斜角为(Ⅰ)求直线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Ⅱ)求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Ⅰ)依题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化为极坐标方程可得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Ⅱ)将=代入,得,结合韦达定理可得.详解:(Ⅰ)依题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由消去,得.将,代入上式,得:.故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Ⅱ)依题意可设,, 且,均为正数.将=代入,得,所以,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8. 在十九大“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下,某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大力实施绿色生产方案,对某种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分别进行了甲、乙两种方案的改良。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高二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英语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I. 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Th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is best known for writing Gone with the Wind, first published in 1936. Her book and the movie based on it, tell a story of love and survival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Visitors to the Margaret Mitchell House in Atlanta, Georgia, can go where she lived when she started composing the story and learn more about her life.Our first stop at the Margaret Mitchell House is an exhibit area telling about the writer’s life. She was born in Atlanta in 1900. She started writing stories when she was a child. She started working as a reporter for the Atlanta Journal newspaper in 1922. One photograph of Ms. Mitchell, called Peggy, shows her talking to a group of young college boys. She was only about one and a half meters tall. The young men tower over her, but she seems very happy and sure of herself. The tour guide explains: “Now in this picture Peggy is interviewing some boys from Georgia Tech, asking them such questions as ‘Would you really marry a woman who works?’ And today it’d be ‘Would you marry one who doesn’t?’ ”The Margaret Mitchell House is a building that once contained several apartments. Now we enter the first floor apartment where Ms. Mitchell lived with her husband, John Marsh. They made fun of the small apartment by calling it “The Dump ” .Around 1926, Margaret Mitchell had stopped working as a reporter and was at home healing after an injury. Her husband brought her books to read from the library. She read so many books that he bought her a typewriter and said it was time for her to write her own book. Our guide says Gone with the Wind became a huge success. Margaret Mitchell receiv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the book. In 1939 the film version was released. It won ten Academy Awards, including Best Picture.1.The book Gone with the Wind was _________.A. first published on a newspaperB. awarded ten Academy AwardsC. written in “The Dump”D. adapted from a movie2.The underlined phrase “tower over” in Paragraph 2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___.A. be very pleased withB. show great respect forC. be much taller thanD. show little interest in3.Why did Ms. Mitchell stop working as a reporter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Because she was rich enough.B. Because she was injured then.C. Because her husband didn’t like it.D. Because she wanted to write books.4.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Gone with the Wind: A Huge Success.B. Margaret Mitchell: A Great Female Writer.C. An Introduction of the Margaret Mitchell House.D. A Trip to Know Margaret Mitchell.BPeople who have lost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or use words due to brain damage are called aphasics(失语症患者).Such patients can be extremely good at something else.From the changing expressions on speakers' faces and the tones of their voices,they can tell lies from truths.Doctors studying the human brain have given a number of examples of this amazing power of aphasics.Some have even compared this power to that of a dog with an ability to find out the drugs hidden in the baggage.Recently,scientists carried out tests to see if all that was said about aphasics was true.They studied a mixed group of people.Some were normal;others were aphasics.It was proved that the aphasics were far ahead of the normal people in recognizing false speeches—in most cases,the normal people were fooled by words,but the aphasics were not.Some years ago,Dr.Oliver Sacks wrote in his book about his experiences with aphasics.He mentioned a particular case in a hospital.Some aphasics were watching the president giving a speech on TV.Since the president had been an actor earlier,making a good speech was no problem for him.He was trying to put his feelings into every word of his speech.But his way of speaking had the opposite effect on the patients.They didn't seem to believehim.Instead,they burst into laughter.The aphasics knew that the president did not mean a word of what he was saying.He was lying!Many doctors see aphasics as people who are not completely normal because they lack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words.However,according to Dr.Sacks,they are more gifted than normal people.Normal people may get carried away by words.Aphasics seem to understand human expressions better,though they cannot understand words.5.What is so surprising about aphasics?A. They can fool other people.B. They can tell whether people are lying.C. They can understand language better.D. They can find out the hidden drugs. 6.How did the scientists study aphasics?A. By asking them to watch TV together.B. By organizing them into acting groups.C. By comparing them with normal people.D. By giving them chances to speak on TV. 7.What do we learn from this text?A. What ones says reflects how one feels.B. Aphasics have richer feelings than others.C. Normal people often tell lies in their speeches.D. People poor at one thing can be good at another.CDo you want to get home from work knowing you have made a real difference in someone’s life?If yes, don’t care about sex or age! Come and join us, then you’ll make it!Position: Volunteer Social Care Assistant(No Pay with Free Meals)Place: ManchesterHours: Part TimeWe arc now looking for volunteers to support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live active lives! Only 4 days left. Don’t miss the chance of lending your warm hands to help others!Role:You will provide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with all aspects of their daily lives. You will help them to develop new skills. You will help them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their safety. Butyour primary concern is to let them know they are valued.Skills and Experience Required:You will have the right values and great listening skills. You will be honest and patient. You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drive a car and to communicate in fluent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 since you’ll have to help those peop le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disabilities. Previous care-related experience will be a great advantage for you.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mean?A. You’ll make others’ lives more meaningful with this jobB. You’ll arrive home just in time from this jobC. You’ll earn a good salary from this jobD. You’ll succeed in getting this job9.The volunteer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s to help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______.A. to get some financial supportB. to properly protect themselvesC. to learn some new living skillsD. to realize their own importance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first be chosen as a volunteer?A. The one who can drive a carB. The one who has done similar work beforeC. The one who has patience to listen to othersD. The one who can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II.阅读七选五(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D.制备纯净细胞膜时,不能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6.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造成的
C.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红绿色盲、并指病、血友病和猫叫综合征都由相关致病基因引起的
5.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时,可用黑藻小叶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用低温处理代替秋水仙素处理
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1.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A.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
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相同
C. PER蛋白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
3.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天水市一中2015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0~40每题2分,共50分)1.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B.禽流感病毒经细胞分化产生多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C.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D.禽流感病毒其遗传物质为核酸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D.②①③④⑦⑨⑧3.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A.公园、桃花林、一只百灵鸟、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百灵鸟、一朵桃花C.公园、一群百灵鸟、一只燕子、一朵桃花D.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B.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D.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5.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体内都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B.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7.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颤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9.研究人员对取自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请分B.水稻、光合细菌、乳酸菌、团藻C.光合细菌、乳酸菌、水稻、团藻D.团藻、水稻、乳酸菌、光合细菌10.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T和D,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t和d.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不变蓝,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物质是纤维素B.d物质中肯定含有元素氮,不含元素硫C.T和D的合成过程中都能产生水D.物质D一定是分泌蛋白11.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12.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C.该物质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1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⑤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⑥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①②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14.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B.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C.1个C22H34O13N6分子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D.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15.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结构①和④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结构③和④C.烟草花叶病毒和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中都含有结构②D.人体的一个细胞中可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四种结构1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洋红液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人甲基绿和吡罗红D.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17.图为核酸的某一生理过程,图中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分别是()DNA …C-T-G-AmRNA…G-A-C-U.A.4种和5种B.5种和5种C.8种和5种D.8种和4种18.某蛋白质由n个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该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有b/3,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A.2/3ab-6b+18nB.1/3ab-6bC.(1/3b-a)×18D.1/3ab-(1/3b-n)×1819.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由A、C、T组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核苷酸种类有3种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C.组成DNA和RNA、ATP和ADP的元素种类相同D.在大肠杆菌的核酸中,由A、C、T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是4种20.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A.B.C.D.21.如图中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b共有的元素一定有N、PB.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C.乳酸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D.图中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22.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口渴的感觉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2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B.内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C.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2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2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时,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B.b过程无法体现细胞膜选择透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b 物质浓度高于膜内C.若此为红细胞质膜,D可能具有特异性D.若此为肝细胞膜,当处于低血糖时,肝细胞可释放激素C(胰高血糖素),促进E(肝糖元)水解为F(葡萄糖)26.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27.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和核糖体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28.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612622O6CO2+12H2O+能量B.细胞器B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推测其是线粒体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水产生D.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A、B、C29.如图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B.甲既能合成有机物又能分解有机物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D.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30.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器A、C、E、F能产生水B.细胞器B、F不含磷脂C.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D.A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31.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B.植物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C.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个大肠杆菌只对应于细胞层次D.一株水稻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32.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33.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34.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O通过的物质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35.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甲),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图乙).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图乙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6.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 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C.“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ATP水解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37.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38.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39.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现的形状变化是()A.B.C.D.40.若用呼吸抑制酶处理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50分)41.如图1、图2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图3是图1中①的结构示意图,A、B、C、D、E、F 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②与植物_________的形成有关.若图2是紫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2)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若图1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氨基酸的运输方式为图3中的_________(填字母).(3)若图1代表人体内能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则该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图3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体现了①的_________性.(4)图3中A代表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膜.42.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_________.(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________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___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________识别瘦素.(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_,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的对照实验.43.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请回答:(1)人肺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的_________(结构)被硅尘破坏,内部_________释放,导致肺受损.(2)溶酶体是细胞的_________,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_________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_________.(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_________中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_________和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状态.(4)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_________很相似,在_________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44.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_性.(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_具有专一性.(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__存在.(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45.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 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 和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_(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0~40每题2分,共50分)01.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B.禽流感病毒经细胞分化产生多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C.病毒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D.禽流感病毒其遗传物质为核酸【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化,B错误;C、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D、病毒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其遗传物质为核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D.②①③④⑦⑨⑧【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答】解:从结构层次上讲,①肺为器官②胃黏膜为组织③神经元为神经细胞④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故既是细胞也是个体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⑥HIV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为种群⑧一片果园为生态系统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为群落⑩叶绿体为细胞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为细胞,故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3.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A.公园、桃花林、一只百灵鸟、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百灵鸟、一朵桃花C.公园、一群百灵鸟、一只燕子、一朵桃花D.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学说.【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解答】解:1、公园、“桃花林”属于生态系统;2,“各种青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一群百灵鸟”属于种群;3、“一只黄鹂”和“一只燕子”、“绿柳”都属于个体层次;4、“一朵桃花”属于器官层次.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B.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D.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专题】实验分析题;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1、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需要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土壤小动物,3、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在细胞内.4、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因为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溶液浓度,进入漏斗内的水比渗出的多,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进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压强差的存在,溶液的浓度不相同.【解答】解:A、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A正确;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B错误;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C正确;D、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因为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溶液浓度,进入漏斗内的水比渗出的多,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进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压强差的存在,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渗透装置、脂肪的鉴定、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实验知识,选项D中要注意考虑到漏斗内液压力的存在作用,当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时,漏斗内液面必高于漏斗外液面.5.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体内都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B.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某交流电发电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电动势表达式为e=311sin100πt,当线圈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交流电电动势的表达式为()A.e=311sin200πt B.e=311sin100πtC.e=622sin200πt D.e=622sin100πt2.(4分)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OPQ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另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以恒定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穿过磁场,穿越过程中速度始终与AB边垂直且保持AC平行于OQ.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B.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C.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D.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3.(4分)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如图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B与劲度系数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A.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mB.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mC.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D.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4.(4分)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B.c摆的振幅最大C.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c摆的周期最长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5.(4分)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当声音由空气传到钢轨中时()A.频率变小,波长变大B.波长变小,频率变大C.频率不变,波长变大D.频率不变,波长变小6.(4分)有一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当波上某质点A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1.5m的质点B刚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该波的波长可能是()A.1.0m B.1.2m C.1.6m D.2.0m7.(4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D的振幅相等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C.该时刻质点D、F的加速度为零D.该时刻质点C正向上振动8.(4分)如图所示,质点S为振源,做上下振动,形成向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波,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已知PS=15.8m,QS=14.6m,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某时刻当质点恰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此时刻P、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是()A.P在波峰B.P在波谷C.Q在波峰D.Q在波谷9.(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t=0)其波形如图所示,a、b、c、d 是四个质点,振幅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时刻以后,质点a比质点b先到达平衡位置B.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d通过的路程等于AC.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a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1mD.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比质点c通过的路程大10.(4分)如图所示,S为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点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波源的频率B.增大波源的频率C.将N板向左移D.将N板向右移11.(4分)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均为1m/s和0.5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B.图示的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C.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D.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后,B点通过的路程为20m12.(4分)在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0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B.x=40m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最大C.接收器t=1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S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二、实验题(本题共一个小题,每空4分,共12分)13.(12分)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了多组摆长和运动周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T2﹣l关系图象如图.(1)该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可能是.(2)虽然实验中出现了错误,但根据图象中的数据,仍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其值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填“偏小”“偏大”或“准确”).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12分)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再经t=0.5s 的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求:(1)若波向左传播,求波速.(2)若波向右传播,求波速.(3)若波速v=25m/s,则波向左还是向右传播?15.(12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 m.16.(16分)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k.设地球的半径为R.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d.甘肃省天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某交流电发电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电动势表达式为e=311sin100πt,当线圈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交流电电动势的表达式为()A.e=311sin200πt B.e=311sin100πtC.e=622sin200πt D.e=622sin100πt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分析: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ωt,其中E m=nBSω,当线圈的角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E m为原来的4倍,再进行选择.解答:解: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ωt,当线圈的角速度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根据E m=nBSω:E m为原来的2倍,故最大电动势为2E m;所以其表达式变为:e′=E m sin2ωt=622sin200πt.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考虑问题的全面性,e=E m sinωt式中E m和ω都与转速成正比,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4分)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OPQ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另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以恒定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穿过磁场,穿越过程中速度始终与AB边垂直且保持AC平行于OQ.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B.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C.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D.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由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大小由感应电动势决定,电动势由切割导体的有效长度决定.解答:解:A、感应电流I=,E=Blv,线框开始进入磁场时有效的切割长度等于AC最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此时,感应电流最大,故A正确.B、开始穿出磁场时,有效切割长度逐渐增大,故开始穿出时感应电流最小,故B错误.C、开始进入磁场时,ABC边切割,由右手定则,可判定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C到A到B,即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故C错误.D、由右手定则,可判定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C到A,即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要注意有效切割长度的判断.3.(4分)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如图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B与劲度系数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A.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mB.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mC.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D.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考点: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专题:简谐运动专题.分析:A和B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此时振幅最大.先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整体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求出振幅.解答:解:当A和B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此时AB到达最大位移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以A为研究对象:最大加速度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kA=(M+m)a联立两式得,最大振幅为:A=f m故选:BD点评: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简谐运动,既要能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又要掌握简谐运动的特点.4.(4分)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B.c摆的振幅最大C.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c摆的周期最长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考点: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单摆的固有周期公式T=2π,题中ac两个单摆的摆长相同,固有周期相同.由题,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做自由振动,其振动的周期等于固有周期.b、c、d、e四个单摆在a摆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等于a的固有周期.当驱动力周期等于单摆的固有周期时,产生共振,振幅最大.驱动力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差越大,振幅越小解答:解:AC、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做自由振动,其振动的周期等于固有周期.b、c、d、e四个单摆在a摆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等于a的固有周期,所以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故A正确,C错误.B、c摆的摆长与a摆摆长相同,所以c摆的振动最强烈,即振幅最大,故B正确.D、只有a摆做自由振动,其余四个摆做受迫振动.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受迫振动的周期和共振现象.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是从振动形成的原因来区分的.比较简单5.(4分)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当声音由空气传到钢轨中时()A.频率变小,波长变大B.波长变小,频率变大C.频率不变,波长变大D.频率不变,波长变小考点:声波.分析: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频率不变,由v=λγ,可知波长与波速成正比.解答:解: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波长也是比空气中大,但频率却不变.故ABD均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声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同一频率的声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而波长与受波速影响.6.(4分)有一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当波上某质点A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1.5m的质点B刚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该波的波长可能是()A.1.0m B.1.2m C.1.6m D.2.0m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根据AB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结合简谐波的图象,分析它们的位置关系,确定它们之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通项式,由通项式确定特殊值.解答:解:设AB平衡位置间距离为x.由题给条件,得到x=(n+)λ(n=0,1,2,…),则得λ=m当n=0时,λ=6m当n=1时,λ=1.2m当n=2时,λ=0.67m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常见的多解问题,知道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确定它们平衡位置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得到波长的通项式,即可求波长的特殊值.7.(4分)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D的振幅相等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C.该时刻质点D、F的加速度为零D.该时刻质点C正向上振动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等.由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根据加速度与位置的关系分析D、F的加速度.解答:解:A、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等.故A正确.B、E正通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则B点的速度小于E点的速度,故B错误.C、该时刻质点D、F的位移最大,加速度为最大.故C错误.D、由题知,波向右传播,该时刻质点C正向上振动.故D正确.故选:AD.点评:简谐波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周期、频率相等.位移相同时,速度大小相等.振动情况相同,但步调不一定相同.8.(4分)如图所示,质点S为振源,做上下振动,形成向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波,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已知PS=15.8m,QS=14.6m,经历足够长的时间,某时刻当质点恰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此时刻P、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是()A.P在波峰B.P在波谷C.Q在波峰D.Q在波谷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由振动的频率和波速,根据波速公式求出波长,分析PS、QS与波长的关系,结合波形,确定此时刻P、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解答:解:由v=λf得,波长=,PS=15.8m=19λ,相当于,QS=14.6m=18,根据波的周期性可知,整数倍波长质点的状态相同,相当于,当质点恰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结合波形如图示意图,此时刻P、Q两质点所处的位置分别是:P在波峰,Q在波谷.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确定PS、QS与波长的关系,画波形进行分析是常用的方法.9.(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t=0)其波形如图所示,a、b、c、d 是四个质点,振幅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时刻以后,质点a比质点b先到达平衡位置B.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d通过的路程等于AC.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a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1mD.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点b通过的路程比质点c通过的路程大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根据波传播方向判断a、b的振动方向,再分析回到平衡位置的先后.根据质元速度关系,判断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通过路程的大小.该时刻以后的周斯内,质元d通过的路程等于A.解答:解:A、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示时刻质元a、b均沿y轴正方向运动,质元a比质元b迟到达平衡位置.故A错误.B、此时刻d在波峰,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d到达平衡位置,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A.故B正确.C、质元a只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故C错误.D、图示时刻b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c向波谷运动,速度减小,所以该时刻以后的周期内,质元b通过的路程比质元c通过的路程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基本能力.只有处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质点,经过周期时间时通过的路程才等于A.10.(4分)如图所示,S为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点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波源的频率B.增大波源的频率C.将N板向左移D.将N板向右移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分析: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解答:解:当缝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所以为了使A点能发生振动,一个方法是增大波长,即减小波源的频率(因为波速不变,频率减小,波长变大).一个方法是减小狭缝的宽度,即将N板向左移.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以及知道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11.(4分)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均为1m/s和0.5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B.图示的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C.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D.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后,B点通过的路程为20m考点:波的叠加.分析:频率相同的两列水波的叠加:当波峰与波峰、可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是加强的;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是减弱的.解答:解:A、点ABCD都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A,位移时而最大,时而最小;故A 错误;B、点A与点E是波峰与波峰相遇,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它们均属于振动加强点;由于振幅是5cm,A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则A点相对平衡位置高10cm,而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则B点相对平衡低10cm.所以A、B相差20cm,故B正确;C、图示时刻点C处于平衡位置,两列波单独引起的速度均向上,故点C此时的合速度向上,故C错误;D、周期T==s=0.5s;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B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A=20cm.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运动方向相同时叠加属于加强,振幅为二者之和,振动方向相反时叠加属于减弱振幅为二者之差.12.(4分)在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0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B.x=40m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最大C.接收器t=1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S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与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读出图示时刻x=40m 处的振动方向,与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相同.由图读出波长,求出周期,根据时间t=0.5s 与周期的关系,分析质点在t=0.5s时的位移.波在同一介质中匀速传播,求出波传到接收器处的时间.若波源S向x轴负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解答:解:A、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示时刻x=40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波源S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错误.B、由图读出波长λ=20m,则周期T==,t=0.5s=10T,x=40m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为零.故B错误.C、接收器到x=40m处质点的距离为S=360m,波传到接收器的时间为t==0.9s.故C错误.D、若波源S向x轴负方向运动,波源与接收器的距离增大,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简谐波一个基本特点是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波源与接收器的距离增大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波源与接收器的距离减小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大.二、实验题(本题共一个小题,每空4分,共12分)13.(12分)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了多组摆长和运动周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T2﹣l关系图象如图.(1)该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可能是计算摆长时未加小球的半径.(2)虽然实验中出现了错误,但根据图象中的数据,仍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6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准确(填“偏小”“偏大”或“准确”).考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1)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从图象可以得到相同的周期下,摆长偏小,故可能是漏加小球半径;(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g的表达式,结合图象数据得到重力加速度.(3)根据数据处理的方法,确定实验是否存在误差.解答:解:(1)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将图象向右平移1cm就会通过坐标原点,故相同的周期下,摆长偏小1cm,故可能是把绳长当摆长,漏加小球半径;(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得T2=LT2﹣L图象的斜率k=,结合图象数据得到斜率k==4解得:g=9.86m/s2(3)该同学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与摆线无关,所以求出的结果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计算摆长时未加小球的半径;(2)9.86;(3)准确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通过图象的平移得到摆长偏小1cm,得到误差来源;通过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得到斜率的物理意义.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12分)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再经t=0.5s 的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求:(1)若波向左传播,求波速.(2)若波向右传播,求波速.(3)若波速v=25m/s,则波向左还是向右传播?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若波向右传播,t=0.2s内传播的最短距离是波长;若波向左传播,t=0.2s内传播的最短距离为波长.列出波传播距离的通项,再求解波速.解答:解:由图读出波长为λ=2m.(1)若波向左传播,t=0.5s内传播的最短距离是x=(n+)λ,n=0,1,2,…波速为v===(4n+1)m/s.(2)若波向右传播,t=0.5s内传播的最短距离是x=(n+)λ,n=0,1,2,…波速为v===(4n+3)m/s.(3)若波速v=25m/s,则波若向左,则n=6,若向右,则n=5.5.故该波向左传播.答:(1)若波向左传播,波速是(4n+1)m/s,n=0,1,2,….(2)若波向右传播,波速是=(4n+3)m/s,n=0,1,2,….(3)若波速v=25m/s,则波向左传播.点评:本题是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研究波传播的距离、波速、周期的问题,关键是理解波的周期性和双向性,运用数学知识列出通项式.15.(12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3)流经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 m.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分析:(1)由题,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最终做匀速运动,电流达到稳定值I,根据平衡条件和安培力公式求解B;(2)由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结合求解v;(3)由题意分析知,导体棒进入磁场后先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最大,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自由下落的过程,得到导体棒刚进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即可E=BLv、I=求出电流的最大值I m.解答:解:(1)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运动,安培力与重力平衡,则有BIL=mg ①解得B=②(2)感应电动势E=BLv③。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天水市一中高二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

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

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

而作为文学本文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

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

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

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解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

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

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

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根本原因。

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OO

+NH4++2Ag↓+3NH3+H2O C. 溴乙烷中滴入 AgNO3 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 ﹣ 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2C6H5O +CO2+H2O→2C6H5OH+CO32 4.欲回收溶于酒精的苯酚,有如下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 CO2 ⑥加入足量 NaOH 溶液⑦加入足量 FeCl3 溶液⑧加入足量浓溴水.其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 ④⑤③ B. ⑥①⑤③ C. ⑥①⑤② D. ⑧②⑤③ 5. 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 。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 ——芥子醇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芥子醇分子式为 C11H12O4 B. 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1 mol 芥子醇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Br2 D. 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 6.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 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 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 A. 8 种 B. 14 种 C. 16 种 D. 18 种

13. 由 1,3 丁二烯合成氯丁橡胶的过程中, A. 1,3 丁二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是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正确的是(
)
B. 1,3 丁二烯转化为
时,先与 HCl 发生 1,2 加成再水解得到
C. D.
在 NaOH 醇溶液中或浓硫酸存在时加热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催化氧化得 X,X 能发生银镜反应,1 molX 最多能生成 2 molAg
天水一中 2016 级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化 学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Ag-108
第 I 卷(客观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16 题 48 分) 1.用括号内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的溴(CCl4 分液) B. 溴乙烷中的溴单质(NaHSO3 溶液,分液) C. 苯中的苯酚(浓溴水,过滤) D. 乙醇中的乙酸(饱和 Na2CO3 溶液,分液) 2.很多有机反应都受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样的反应物,如果反应条件不同,其生成物可能截然不同。下 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CH3CHICH3 甲苯+Br2 乙醇+氧气 乙烯 NaOH 的水溶液、加热 光照 点燃 溴水 )
14.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了 21.6 g 银,将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可生成 26.4 gCO2,则该 醛为( ) A. 己醛 B. 丙醛 C. 丁醛 D. 乙醛 15.由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完全气化为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只要混 合气体体积一定 ,那么无论两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体积就是一定的,符合这 .... 种情况的可能组合是: ( A. 乙醇( C. 丙醛( ) ) ) B. 丙酮( D. 乙醛( )和丙二醇( )和甲醇( ) )
12.已知乙烯醇不稳定,可自动转化成乙醛:CH2=CH-OH→CH3CHO。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反 应(有消去反应、有羟基和羟基之间反应形成“C-O-C”结构) ,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有人写出下列几种:
①CH2=CH2 A. 只有①
② B. ①⑤
③CH3CHO C. ③④
④ D. ④⑤
⑤CH≡CH,其中不可能的是(

B
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Βιβλιοθήκη NaOH 溶液的溶液
C
与浓
加热至
NaOH 溶液
酸性溶液
D
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


溶液
10.在下列操作中,能将
转变为
的步骤是(

①跟足量 NaOH 溶液共热后,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直至过量; ②把溶液充分加热后,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 ③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④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 NaHCO3 溶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已知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7H6Cl2,经分析不存在一个碳原子同时连有两个氯原子的可能,则该 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最多有( ) A.8 种 B.9 种 C.10 种 D.11 种
7.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最多有(
)种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8.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物质,主要用于治疗雌激素低下症及激素平衡失调所引起的功能 性出血等,如图所示分别取 1 mol 己烯雌酚进行 4 个实验。
下列对实验数据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是 ( ) A. ①中生成 7 mol H2O B. ②中无 CO2 生成 C. ③中最多消耗 3 mol Br2 D. ④中发生消去反应 9.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烯的方案正确且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装置 X 的是( 乙烯的制备 A 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 试剂 X 水 试剂 Y 酸性溶液

NaOH 的乙醇溶液、加热 铁粉 铜作催化剂、加热 溴的四氯化碳
3.下列方程式中,正确 的是( ..

A. 0.01mol· L 1NH4Al(SO4)2 溶液与 0.02mol· L 1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 + + - + - NH4 +Al3 +2SO42 +2Ba2 +4OH =2BaSO4↓+Al(OH)3↓+NH3· H2O B. 甲 醛 溶 液 中 加 入 足 量 的 银 氨 溶 液 并 加 热 : HCHO+2[Ag ( NH3 ) 2]++2OH
)和乙酸( )和甘油(
16.有机物 M 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该化合物可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气体 可与浓溴水反应,1 mol M 最多消耗 4 mol Br2 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加聚、缩聚反应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1 mol M 最多消耗 3 mol Na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