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为何都轻视女人

合集下载

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作者:石继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8期梁山的众好汉都以不近女色为荣,留下过剩的精力,喝酒吃肉,打人杀人。

像戴宗向罗真人说起李逵的好处时,就提到一条,说李逵“并无淫欲邪心”而大加赞扬。

李逵对女性有一种强烈的排斥感,李逵见宋江到东京和李师师吃酒,就好生气愤,大闹了一场。

梁山泊上的众好汉,如果也像现在一样建立人事档案的话,在婚姻状况一栏中填未婚的为数不少。

不少好汉奉行独身主义,像鲁智深、武松、李逵、晁盖、公孙胜、吴用等人。

不单是梁山上,书中其他好汉也是如此。

像开卷时提到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只有一个六旬以上的老母而并无妻子。

王进按说年岁也已不小,而且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收入也高,从书中描写看王进也是相貌堂堂,做事也稳重有礼,绝不至于娶不上媳妇。

再如晁盖,宋江都称他哥哥,又可以认刘唐当外甥,肯定少说也有三十六七岁的样子,又是东溪村的村长,家境也颇富有,竟也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都说古时候注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习俗,但《水浒传》中并未见到这句话对好汉们的影响。

据说古时候人常早婚早育,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

但《水浒传》中好多人物并不是这样:像书中提到林冲时,已是三十四五的年纪,林冲后来在休书上提到:“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也就说,林冲三十二岁左右才和林娘子结婚,在现在来看也可以称为晚婚了。

又像玉麒麟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有名的财主,长相也是气宇轩昂。

但书中说卢俊义年方三十二岁,贾氏嫁给他五载,也就是卢俊义二十七岁时方才成婚。

虽然比林冲早了些,但也超过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法定年龄许多,也属于晚婚。

如果说以上两人是练武之人,为了练武而这样,那潘金莲总不是练武之人吧?也到了二十二岁才配给武大。

家里的使女丫头,留到这样大才婚配,也有点儿奇怪的。

我觉得,这是古时候禁欲思想的集中体现。

古代影响我国最深的儒道释三教,都有禁欲思想的成分。

而且所禁的首要的就是“淫欲”,所谓“万恶淫为首”。

《水浒传》中的英雄是不是有“厌女症”?

《水浒传》中的英雄是不是有“厌女症”?

《水浒传》中的英雄是不是有“厌女症”?《水浒传》是一部男人所写的关于男人的书,所赞扬的也是被逼上梁山的英雄。

人们在评论赞颂书中的绿林好汉时,往往忽视了其中女性的存在。

并且施耐庵在写作时就对女性流露出鄙视的态度,下面,让我们看看施耐庵作品中的妇女观。

一、女色禁忌心理《水浒传》中出名的一百零八将,除了扈三娘、孙三娘、顾大嫂三个女头领之外,其余全部都是男性。

他们是劫富济贫、月黑杀人、闯荡江湖、替天行道的绿林豪杰。

从他们的行为准则看,他们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杀人越货,唯独不能亲近女人。

像王矮虎、周通那样喜欢女人的人,在梁山上被视为好色之徒,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

"英雄爱美人"的定律在梁山好汉身上好像并不适用,他们皆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热血之躯唯独没有男女情欲。

用首领宋江的话说:"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

"从表面看,梁山好汉对女性敬而远之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怕人耻笑,坏了英雄的名声。

爱惜名声对梁山好汉来讲就像鸟儿爱惜羽毛,例如宋江,虽然其貌不扬,武艺不高,但由于"及时雨"的名头很响,天下好汉见了他莫不纳头便拜,因此不愿为女人担上"溜骨髓"的毛病。

二是梁山好汉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男性为主的社会,大家比的是勇力,比的是武艺大小、气力的大小,而中国传统观念里,女性属阴,会损伤男性的"阳"。

从深层心理分析,我们会发现梁山好汉对女性的拒斥主要来自他们对女性的恐惧心理。

施耐庵在第二十一回说:"看官听说,原来这女色最是怕人。

"我们知道,古人长把女性看作"祸水",女性是引诱男人的罪恶深渊。

对于英雄来说,这种拒斥女性、贬抑女性的心理更为明显,"英雄难过美人关",正是如此。

梁山好汉不怕流血,不怕官府,唯独惧怕女性。

对他们来说,能否成为一个响当当的英雄汉子,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抵御住来自女性的诱惑,最为典型的是武松和燕青。

要么不娶妻,要么娶妻后杀之:梁山好汉们为何排斥妻室?

要么不娶妻,要么娶妻后杀之:梁山好汉们为何排斥妻室?

要么不娶妻,要么娶妻后杀之:梁山好汉们为何排斥妻室?在《水浒传》中,存在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梁山好汉们大都有一个不正常的家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排斥妻室。

他们要么不娶妻,要么娶妻后杀之,要么让女人做了仇人的妻子……总之,梁山家庭是排斥一般正常家庭的。

比如梁山事业的开创人晁盖“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几位最著名的英雄,鲁智深、武松、李遭、石秀、公孙胜等,都是光棍一个,浪迹天涯。

有些人原有妻室,但上山之前都杀掉了,比如杨雄。

有些人的妻室,实际上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比如王英之妻扈三娘,董平之妻程氏女。

在梁山群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情况呢?原因不难理解,家室的存在,必然涣散集团的人心,小家庭私有观念肯定会消蚀江湖集团观念。

最典型的是杨雄,他的杀潘巧云和迎儿,很有一点踏入江湖前的祭典意味。

翠屏山的杀人方式极其残酷,残酷程度可以与李逵剐黄文炳、卢俊义剐贾氏和李固相比。

黄文炳几次陷宋江于死地,贾氏和李固也险些害死了卢俊义,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报仇手段狠毒了一些,也还可以理解。

唯独潘巧云并没有害夫之心,她的情人是一个出家人,背夫再嫁或杀夫再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不过只是寻求情欲的满足而已。

翠屏山这一幕惨不忍睹的杀人场面,完全由石秀导演,石秀道:“哥哥只依着小弟的言说,教你做个好男子。

”所谓“好男子”,就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

“好男子”最忌讳、最不能接受的是妻子给自己“戴绿帽子”,且不说杨雄、宋江、卢俊义,就是生性懦弱的武大郎,听了妻子出轨的消息,也都怒不可遏,大踏步直抢入王婆茶房里捉奸,那气势竟把西门庆吓得钻到床底下去了。

一方面,如果不报戴绿帽子之仇,那就算不得一个好男子。

另一方面,杨雄杀了妻室,也就向石秀和江湖上的兄弟表明,自己踏上江湖即义无反顾,除大家庭、大事业之外,再无一些小家庭的牵挂。

宋江杀阎婆惜,按《宣和遗事》记叙,是宋江一见阎婆惜与她的情夫依偎在一起,“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山一百单八将—人们习惯称之为梁山好汉与梁山英雄。

这称谓充分表明了人们对他们肯定与赞颂的态度。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山好汉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首先,梁山好汉身上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不能不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与熏陶,不能不烙着时代的烙印。

如作为封建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君与忠义观念,便存在于许多好汉的脑子里:有像宋江那样对朝廷的愚忠;有如杨志、林冲那样曾幻想得到朝廷的信任重用;即使富有反抗精神的李逵,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忠义观念的束缚。

梁山好汉对封建残暴统治,奋起反抗,甚至把一支支官兵打得落花流水,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某些口号纲领。

但他们不能理解社会现象都是古代封建制度的产物,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去反对古代封建制度。

如他们普遍反对贪官污吏,但不可能把贪官当做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的代表来加以反对。

梁山好汉对那个昏君宋徽宗,或是微词埋怨、或是讽刺批判,或是大嚷大叫要“取而代之”,但他们不可能是反皇权主义者,而是幻想有个好皇帝。

这一切,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总结,但用不着去指责他们。

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只能达到这样的思想水平,此所谓“历史局限性”和不必苛求于古人的道理吧。

第二,梁山好汉身上带有较难避免的社会局限性。

梁山好汉出身极为复杂,除少数人是农村劳动者和工匠外,绝大多数是形形色色的市民以及文官武将、地当地富豪。

这种出身,表明他们原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有诸多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带着所属社会阶层的局限性,都会有某些不良表现和落后以至丑陋的习性:其一:讲义气的狭隘性梁山好汉都讲究义气,但他们的义气又带有狭隘性,往往同“忠”的观念、同“天命论”观点、同某些陋习搅在一处。

就说招安吧,事实上大多数梁山好汉是不乐于受招安的,但他们忠于所谓“情义”,被“各无异心,死生相托,患难相扶”的“誓词”,所束缚,不便同宋江分手,所以最终只好跟着宋江一起走下去。

从《水浒传》看传统文化中厌女情结

从《水浒传》看传统文化中厌女情结

赤子 53“厌女”顾名思义就是漠视、丑化女性形象或把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看待,视之如物。

带有厌女情结的文学作品往往把男人们塑造为一切的主宰,具有绝对权威,女人只起烘托或衬托男人作用。

其文学表现形式是塑造女色祸国、红颜祸水、水性杨花、红颜薄命等女性形象。

一、轻视女性已成为历史自先秦以来,对女性极尽贬斥的厌女情结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存在,并随社会发展而延存。

如《诗经大雅瞻卯》就痛骂周幽王之后褒姒是祸乱之首。

《尚书牧誓》则咒骂商纣王之妻以色误国,商王亡国是因为“惟妇言是听”。

班昭《女诫》七篇曰:“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各类女妖都是吃人的怪物;《三国演义》美女貂禅最终也是政治牺牲品;《金瓶梅》几乎全是一群“荡妇淫女”情欲物欲的展现。

从上可见轻视女性已成为当时社会人们一种普遍心态。

文学作品中男人对女人的俯视甚至轻蔑积淀成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存于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常规文化心理,它也自然在历代中国文学作品中留下深深的印迹。

二、《水浒传》带有深深厌女情结名著《水浒传》自然也受到男权社会和传统女人观念的影响,带有深深厌女情结。

其大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给予女性角色形象展示之少,突出对女性主体漠视。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创造了几乎全是男人的世界。

据沈加仁学者统计,“在这英侠传奇小说中提及人物总数共计七百八十七个”,细数《水浒传》中出现过的“女性大约有七十六位,其中具体展开描写的才有29人”,可是真正称得上浓墨重彩描述的也只有六位女性,她们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三位天罡地煞梁山女英雄和有杀夫通奸的潘金莲、私通和尚的潘巧云、不甘寂寞的阎婆惜三位“红杏出墙”的淫妇荡女。

可就这六位女性作者在文中不是雄性化描述,就是丑化他们为荡妇。

这正说明作者对女性一种态度,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文中女性角色缺失就是对女性群体的漠视。

(二)对女性“雄性化”、“妖魔化”刻画。

施耐庵为什么对女性怀有那么大的仇恨心理

施耐庵为什么对女性怀有那么大的仇恨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施耐庵为什么对女性怀有那么大的仇恨心理
导语:施耐庵仇视女性形象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可能大多《水浒传》读者对此都深有体会,《水浒传》以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著称,其中不乏性情突出的女
施耐庵仇视女性形象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可能大多《水浒传》读者对此都深有体会,《水浒传》以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著称,其中不乏性情突出的女性形象,但是例数《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难发现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女性仅有三名,除此之外全数共有七十八名女性,大都结局悲惨,且逃离不了不正当男女关系。

《水浒传》一书中笔墨较多的几位女性形象,可大致分为四类。

其一,就是典型的不守妇道类型,代表人物有: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娇秀、白秀英、狄太公女儿、贾氏;其二,就是长舌妇形象,代表人物有王干娘、李大娘、刘高老婆、阎婆;其三,典型的女汉子,完全被男性化的扈三娘、顾大嫂、琼英、孙二娘、段三娘;其四,就是纯粹的受害者,完全不懂守卫女性权利,例如金翠莲、刘太公女儿、林冲夫人、王义之女、瓦罐寺妇人。

整本《水浒传》小说完全就是一本与女性为敌仇视女性的性别歧视教科书,大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施耐庵是否仇视女性呢?
探究施耐庵的人物背景,生逢乱世,在元末动乱时期,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在这个以武力为主的年代,女性地位当然显得更加卑微,再加上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原本就处于附属地位,这一弊病难免不会在反映社会现状的小说中显露出来。

其次,《水浒传》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落难皆因美色引起,因而将女性地位放置于非正义的一方也是水到渠成。

生活常识分享。

从《水浒传》的女性形象看作者对女性的敌视心理

从《水浒传》的女性形象看作者对女性的敌视心理

从《水浒传》的女性形象看作者对女性的敌视心理《水浒传》是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其中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角色,而其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不难发现作者对女性存在敌视心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毒妇形象在《水浒传》中,有一些女性角色被描绘成为毒妇,代表着邪恶、野蛮和腐败。

比如,林冲的妻子李瑞英,为了抢夺林冲的家产,毒害了自己的丈夫,导致其流亡山林。

又比如西门庆的妻子潘金莲,为了谋取权力和财富,勾引武松,导致武松成为被迫害者。

这些女性形象被描绘成为无情、残忍、险恶的人物,均展示了作者对女性的敌视心理。

除了毒妇形象外,另一种被描绘的女性形象是荡妇形象。

这些女性被描绘成为轻浮、淫荡的人物。

比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与武松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描写潘金莲时,强调了她的美貌和妩媚,而在描述她与武松的交往中,却着重揭示了她的猖狂。

这种荡妇形象以它意味着一种危险的“疾病”存在,从而强调了女性应当遵从道德守则的观念。

三、被动无助的形象除了荡妇和毒妇两种形象外,还有一些女性形象被描绘成为被动、无助的人物。

比如,林冲的妻子李瑞英,她尽管是毒妇,但在被追缉时表现得软弱无力,只能由林冲来保护。

又比如,曾头市、孟元老、李春梅等女性角色,她们身处男性统治的时代,只能任由命运摆布,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形象让人看出作者敌视女性的心态。

其中毒妇形象让我们避免了毒妇的错误行为和毒害家庭的严重后果。

荡妇形象则间接暗示女性应当遵从道德准则。

而被动无助的形象则深刻地表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蕴含着排斥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思想。

闲聊《水浒传》9:女人是祸水

闲聊《水浒传》9:女人是祸水

闲聊《水浒传》9:女人是祸水“但凡世上妇人,由你十八分精细,被小人意儿过,纵十个,九个着了道儿!”不知是否因为作者一生中没有感受到女人善良的一面,或是在同女性的交往中吃了太多亏,以致笔下绝大部分女性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潘金莲更是成了淫妇荡娃的代名词。

“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君骨髓枯。

”正是因为相信这种说法,梁山好汉大都以不近女色为荣,留下过剩的精力喝酒吃肉,杀人放火。

虽然其中有几个异类,如周通、王英之流,不过是挨打的货色,山寨版的好汉。

像李逵这种猛男对女性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排斥感,甚至在梦中听到有人要给自己提亲,也会勃然大怒。

见到宋江和李师师吃酒调情,李逵对偶像的堕落痛心疾首,不但对国防部长动粗,还把天子的金屋一把火烧了。

后来听说宋江抢了人家女儿,李逵居然抡起大斧杀上了忠义堂。

虽然这一次宋江是被人陷害,但他好色倒是不假。

阎婆惜一家从外地流落到郓城,阎公得病死了,阎婆母女二人生活艰难,傍上了宋江这位当地的大款。

在王婆的撮合下,尚未成家的宋江金屋藏娇,先收了一房如夫人。

蜜月期内,宋江夜夜春宵,在金屋中流连忘返。

沉醉于温柔乡中的宋江对阎婆惜十分宠爱,为了讨她的欢心,花了不少银子购买时装饰品。

没半月之间,把阎婆惜打扮得像个真正的少奶奶。

不过,宋江对事业的追求远远超过女人。

得手太容易了,也就不怎么珍惜。

新鲜感一过,宋江对阎婆惜的激情急剧消退。

阎婆惜则不同,本来以为靠上了棵大树,一生有了着落,时间长了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宋江随时可以撤资。

阎婆惜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对宋江也开始由爱生恨。

何况,阎婆惜本身就是个以卖唱为生的,难免水性杨花。

宋江面黑身矮,倒像是武大郎的兄弟,怎会合她的胃口?姐儿是爱俊的,很丑很温柔吸引不了她们眼球。

被养起的金丝雀不能外出,也就没有机会邂逅良缘。

可是,宋江却不关好家门,自己把机会送了上去。

被他带到外宅的张文远和宋江像是两个星球的人,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并且是风流成性,很有女人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山好汉为何都轻视女人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生男育女本是人之常情,不过在水浒里似乎站不住脚,一个男人如果经常和女人卿卿我我,似乎是太没有出息。

即便是李逵那样的大老粗,对宋江本是五体投地的膜拜,可是看了宋江对李师师大献殷勤后,仍然心中怒气冲天,后来李逵听说宋江抢了刘太公的女儿,立刻要找宋江拼命,并且大骂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宋江喝道:“你且听我说。

我和三二千军马回来,两疋马落路时,须瞒不得众人。

若还抢得一个妇人,必然只在寨里。

你却去我房里搜看!”李逵道:“哥哥,你说什么乌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

那里不藏过了。

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正是酒色之徒。

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

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可见,在李逵心目中,所谓好汉一定是不好色的人物,那些和女人厮混的货色,绝对不是好男子。

如此,便知梁山好汉为何轻视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其一,社会的宣传导向,“女人是祸水”,你看商纣王夏桀王不就是因为女人亡国的吗?唐明皇也是因为杨贵妃“国破山河碎”的,如果自己也宠幸女人,势必会家破人亡的。

其二,因为喜欢女人,必然会耽误正事。

宋徽宗不就是一个李师师,而荒废了朝政的吗,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其三,因为女人,好多英雄家败人亡。

林冲的娘子如果不是长相貌美,也不会被高衙内看上,当然也不会逼得林冲走投无路;武松的嫂子如果不是水性杨花,也不会私通西门庆,逼得武松血溅狮子楼,后来也走上了不归路。

因为轻视女人,好汉们看女人的眼光都很犀利,武松看那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擅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

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仅仅是一瞥之见,便知道这女人要来偷汉子;还有石秀,第一次看见杨雄的女人潘巧云,也是这种思想:黑油油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柔柔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俏尖尖脚儿,花蔟蔟鞋儿,肉颤颤胸儿,白生生腿儿。

更有一件窄湫湫、紧梆梆、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什么东西。

有诗为证: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