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论文]
遇见微型日记,遇见更好的自己——浅谈微型日记对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积极影响

遇见微型日记,遇见更好的自己——浅谈微型日记对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积极影响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尽管新课程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但是纵观小学生的写作现状,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不容乐观。
对于写作,大多数学生谈之色变,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也大多数空洞虚假,缺少新意,缺乏真情实感。
为此,我们以微型日记为载体,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途径。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让小学生坚持写微型日记,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1.激励学生“乐写”微型日记,使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首先,微型日记短小灵活,易于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主题不限,内容广泛,可长可短,不会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
所以,相对来说孩子们易于接受这样的写作形式,不会产生抵触心理,这就为主动写作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会运用各种激励办法,如评价激励、鼓励竞争、榜样示范等,激发学生写微型日记的兴趣,让他们在竞争的氛围里主动积极地去写微型日记,去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中获得快乐。
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发现,其实写作并不难,甚至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便消除了他们的写作恐惧心理,使他们逐渐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1.鼓励学生“新写”微型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来源。
而要发现这些美好的素材,就必须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因为,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素材的眼睛。
很多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正是因为他们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我们让学生坚持写微型日记,就需要孩子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为他们的写作寻找内容。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微型日记是一种日常记录生活琐事和感想的写作方式,它通常
不超过100字,既能锻炼写作能力,又能记录日常生活,是一种很
好的训练策略。
下面介绍一些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1. 坚持每天写日记。
每天花点时间写下一篇微型日记,这样可
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能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让你的生活
更有意义。
2. 抓住关键词。
微型日记的篇幅有限,要想表达完整的意思,
就要抓住关键词。
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缩到最短的字数,表达出精髓,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3.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微型日记不是一种单一的写作方式,可
以尝试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图片、短视频等,让自己
的思维更加多样化。
4.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微型日记的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的
点滴,关注身边的小事情,例如一只蝴蝶、一束花、一顿晚餐,发
现它们的美好,然后用微型日记记录下来。
综上,微型日记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可以记录日常生活,记录人生中的点点滴滴。
要想写好微型日记,需要坚持每天写、抓住关键词、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谈谈利用微型日记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谈谈利用微型日记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长期以来,作文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小学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那么,教育改革至今天,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呢?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努力和探索,并结合我们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一致认为:微型日记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俗话说:日记,日记,天天记,一日不记不叫日记。
这句话对于微型日记同样适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恒心和毅力,写起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水到渠成,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如何让学生坚持写微型日记呢?一、了解微型日记,打消抵触情绪,树立写作信心。
(一)认识“微型日记”。
所谓的“微型日记”,一是选材简单。
在日记中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衰、乐,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去写;二是篇幅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一般在100-250字之间;三是形式多样,比如搞抄日记、剪贴日记、气象日记等。
当学生了解了微型日记的概念,认识到日记并不是枯燥单调的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抵触情绪就自然而然被打消了。
(二)循序渐进,消除畏难。
为了消除学生对写日记的畏难情绪,为了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先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比如,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一两句话日记和摘抄日记写起。
学生普遍反应日记太简单了,这时,稍加点难度——让学生完成剪贴日记:学生纷纷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或贴画等写到日记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连平时最讨厌作文的学生也能按时的认真完成了。
让微型日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阶梯论文

让微型日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阶梯论文让微型日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阶梯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已普及全国各地,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
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
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
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
关键词:新课标;素材;写作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我欣喜地发现,用写微型日记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长期手脑并用地进行“写”的训练,最后把学生心中的'“话”转化为笔下的文字,使学生愿写、能写,从而达到“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的理想境界。
“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的,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
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日记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是生活的积累。
引导学生时刻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学会采摘生活之树上的片片充满生机的绿叶,选择社会潮流中的颗颗闪亮的珍珠,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素材。
告诉学生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手摸、耳听、舌尝、心想,才能全面、立体、多方位地感知事物。
同时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有意识地做好事先的观察。
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写日记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具体,充满灵气、新意,又展示了学生的的个性,富有乡土特色。
他们观察风雨雷电,观察一年四季,观察日月星辰,观察花草树木,观察彩霞满天。
提炼“三味真火”,助写“微型日记”——小学语文高年级“微型日记”教学指导策略初探

提炼“三味真火”,助写“微型日记”——小学语文高年级“微型日记”教学指导策略初探摘要:“微型日记”是培养小学生养成习作惯的最佳举措,也培养学生爱上习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帮助学生提炼“三味真火”,为学生写好“微型日记”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微型日记观察积累表达“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
”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习作要求之一。
日记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基础,“微型日记”又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习作方式之一。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时间,帮助学生提炼“三味真火”,为学生写好“微型日记”助力,成为当下语文课堂的新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如何写好“微型日记”进行教学指导:1.提炼“火眼金睛”,学会观察所谓的“微型日记”是相对于平时的习作而言的,内容及难度要比平时的主题作文低一些,一般来说完成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为宜。
内容可长可略,主题不限,但是一定要从生活小事着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写日记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从小学低年级,我们班的学生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只不过低年级的日记更简单,要求更低。
进入高年级后,对于日记的要求要高得多。
结合我们班的学生喜欢手帐本的实际情况,我允许他们每个人准备一本手帐本,风格不限,格式不限。
手帐本一般都比较袖珍,封面漂亮,插图也精美。
我们班的女生都特别喜欢装饰自己的手帐本,她们会买一些好看的手帐胶带或贴图来张贴,把自己的手帐本设计得相当独特。
男生的手帐本就没那么多花样了,但是,他们也不排斥写“微型日记”,毕竟这项作业所花时间不多,写的又是自己的心里话,他们也比较能够接受。
手帐本准备完就要开始充实了。
我帮学生提炼的第一味真火是——学会观察。
学生一开始都觉得无从下笔,不知道要写什么好。
我利用课堂的时间,教会他们学会发现美,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比如在教学完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白鹭》一课时,我尝试着让学生进行小练笔,观察身边的一种小动物,并以“微型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浅谈微型日记对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浅谈微型日记对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提要: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二项基本责任,而且是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老师专业技能的一种考核。
但是,通过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学生的写作技巧较差,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对于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部分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微型写日记的思路。
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微型写日记在小学生写作水平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型日记、小学、写作能力、教学策略和常规的学生写作形式一样,微型日记也是一个时限较短、篇幅短小的学生作文体裁。
它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生命的每一个点,并使用较少的文字记录下来。
尽管微型日记不像传统写作那么注重篇幅,但它的真切体验与鲜活感受却是后者所无可比拟的。
若将微型日记导入语文课堂,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
一、小学生的写作现状在学校的语文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怕写作、拒写作、写不出来是困惑学生的三大问题。
针对教师所提出的作文主题,学生们往往感到头脑空白,写不出来东西。
当学生苦思冥想而毫无结果之时,就只能将愿望寄托于写作指导书上,以激励自己的写作灵感。
然而,学生们看到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的思维就越有限。
为了在限定的时期里完成任务,学生往往采取东抄一段、西抄一段的写作方法,结果语言枯燥,写作杂乱,而且没有情感。
随着时光的推移,学生们把这些所谓的"参照物"发展成为一个久经考验的作文模板,最后造成认知能力、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技能以及思考技巧的停滞不前乃至下降。
针对这一现状,老师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积极寻求新的渠道帮助学生脱离写作窘境。
二、微型日记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老师开始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微型日记的表现形式,并逐步将其普及到更广阔的区域。
在这里,笔者在与传统作文和微型日记的对比中,解读了微型日记的优点[2]。
(一)减轻学生压力从文本写作的角度看,微型日记其实是对传统写作的缩略过程,是对传统写作的"瘦身"。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四点并蒂 , 抓“ 微” 见大
— —
浅论微 型 日记训练策 略
江 苏靖 江 市实验 学校 ( 2 1 4 5 0 0 ) 陈金 良
习作 是学生 语 文综 合能 力的 体现 ,也是 语文 教 学的 重
中之 重 。针对 小学 生写 作难 的 问题 , 我从 写微 型 日记入 手 , 抓住 四个方 面 , 激 活学 生 的 内心 诉求 , 四点 并 蒂 , 抓“ 微” 见 大, 以此 点燃 学生 的写 作热 隋 , 为 习作 导航 。下面 我从 自己
的 事情 Leabharlann 那 些看 似 司 空见 惯 的 父母 唠 叨 、 同学纠 纷 等 , 都 一
在小 学 阶段 , 最令 学生 头疼 的是 作文 。究 其原 因 , 一 是
表达 能力 弱 , 二 是没有 积累 素材 的 习惯 , 写起 来就 那 么寥 寥
几旬 。 针对 这种 情况 , 微 型 日记便 成为 一个 练 习写作 的最 佳 载体 。 何谓 微型 ? 其中 有三 个含义 : 一是题 材 上不 限制 , 学 生 可 以写 自己 的喜怒 哀乐 , 写 自己一天 当 中的 一个 闪念 、 一 个 领悟 , 可 长可 短 ; 二是 内容 上 随便选 , 表 达 自由方 便 , 不 用 过 于严 肃呆 板 ,更 没必 要 当做严 肃作 文来 写 ;三是 写作 要 求
的实 践入 手 。 谈谈 微型 日记 的训 练策 略 。
一
介 。教师 要善 于 引导 学生思 考 ,对身 边 的事情 有 自己的 领
悟 。教学 中 , 我 发现 , 通过微 型 日记 的写作 , 学生 的 立意 、 选
材、 文 字表 达 等方 面 逐渐 娴 熟起 来 , 一 点点 地发 生 着 变 化 , 其 中变 化最 大的 莫过 于情 感 的领悟 。 对 同一件 事 , 比如 春天
巧用微型日记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巧用微型日记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作者:龚文艳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28期摘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为抓手,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以“问”的形式为扩展学生思路,问成为解决问题的辅助线;以”答“的形式为撰写微型日记的写作范式。
通过这些策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微型日记;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观察、聆听和说读写紧密结合,目的是帮助学生写好微型日记,写好微型日记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微型日记篇幅短小,内容源于生活,接地气,降低了写作难度,小学生容易接受。
特别是“问和答”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微型日记的写作难度。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巧用微型日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看”的专门训练,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撰写微型日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会观察,并且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进而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注意观察。
同时让学生品尝到细心观察的乐趣,以及不细心观察酿成的苦果,从而促使他们有意识地细心观察。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頻,提醒学生仔细观看,但不明确说让学生看什么,看完后,教师根据视频内容提问,来检查他们观看的效果。
若不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去看,他们往往不能抓住要点,通过这样的教训,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看,他们一般看得仔细,很多细节都不放过,能够达到观察效果。
其次,是教会学生观察外界事物的方法,并从中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看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细心观察,把握细节,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经过细心观察,掉入缸中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叫大人来不及,缸太大,他们也扳不倒,最好的办法是把缸打破,让水流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论文]
————————————————————————————————作者:————————————————————————————————日期: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四点并蒂,抓“微”见大——浅论微型日记训练策略
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214500)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针对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我从写微型日记入手,抓住四个方面,激活学生的内心诉求,四点并蒂,抓“微”见大,以此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习作导航。
下面我从自己的实践入手,谈谈微型日记的训练策略。
一、从“微”入手,激发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在小学阶段,最令学生头疼的是作文。
究其原因,一是表达能力弱,二是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写起来就那么寥寥几句。
针对这种情况,微型日记便成为一个练习写作的最佳载体。
何谓微型?其中有三个含义:一是题材上不限制,学生可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自己一天当中的一个闪念、一个领悟,可长可短;二是内容上随便选,表达自由方便,不用过于严肃呆板,更没必要当做严肃作文来写;三是写作要求低,只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日记。
通过微型日记,从“微”入手,教师可以将写作难点分解成不同的细小的点,针对文字片断、事件脉络等进行练习,查漏补缺。
学生也可据此获得写作信心,激发正向体验。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人的自我肯定,来自自我肯定的体验的积累。
微型日记的写作,为学生提供正向体验的机会,激发兴趣,为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心理保障。
二、从“看”训练,释放童心,练就观察的眼睛
从广义的写作学角度来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写作的天才。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用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来观察,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学生经常忽略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写作时无话可讲,乏善可陈。
此时,利用微型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其观察,使其融入生活,释放自己的童心。
在生活中,针对某一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定格画面”的练习,如同桌打扫教室时的满头大汗,同学被关心后激动的泪水,街头环卫工人被冷风吹动的白发等。
这些都能够带给孩子心灵的震颤,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场景,有静态的场景,也有动态的场景。
静态的场景如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玩具、水果等;动态的场景如打篮球、踢足球、踢毽子等。
动态的场景与静态的场景两相比较,学生更喜欢观察动态的场景。
但毫无疑问,写动态场景需要学生有更好的文字驾驭能力。
在微型日记写作中,教师经常创设不同的观察情境,能够让学生释放童心,练就一双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有效积累写作素材,突破写作中内容单薄的问题。
三、从“想”积累,写有所思,领悟生活的真谛
写作是一种自我抒发的途径,也是表现生活感悟的媒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对身边的事情有自己的领悟。
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微型日记的写作,学生的立意、选材、文字表达等方面逐渐娴熟起来,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情感的领悟。
对同一件事,比如春天的柳树发芽了,比起以前,学生有更加敏锐的触角,也能够体验到柳树发芽带给自己的内心喜悦。
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通过微型日记的写作,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那些看似司空见惯
的父母唠叨、同学纠纷等,都一下子变得富有意义了。
学生开始扫描这些细节,并进行生动的叙述,记录自己的领悟和感慨,使自己的文字也变得厚重起来。
由此可见,微型日记的写作就好像一个放大镜,将生活中的真善美都彰显出来,让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弹奏着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点滴,获得深刻的感悟。
四、从“写”出发,以写促读,引进习作的活水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是活水。
在长期的微型日记写作教学中,我发现,阅读能力越强的学生,写作能力越好。
基于此,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适时引导学生阅读,从阅读中领悟写法。
我让学生写阅读日记,如读了《孔子游春》后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想法等。
再如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时,我让学生对“享誉世界、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三个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三个词语联合起来写一段话。
通过微型日记的写作,学生产生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为此我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阅读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自己宝贵的写作资源,激发自己写作的动力。
通过阅读,学生学会了谋篇布局,文字更加生动准确,充满情感。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将写作和阅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
微型日记的写作,为学生的心智成长搭建了平台,为自己与社会的沟通、老师的沟通、同学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尽情表达出来,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无疑,这是学生需要的通道,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我相信,通过文字的积累,学生一定能插上梦想的翅
膀,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责编莫彩凤)。